卡介苗是什么

2020-07-14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在每个孩子生下来24小时之内都需要注射这种疫苗,接种卡介苗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尤其是可以降低粟粒性肺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这种疫苗是科学家卡尔梅特和介林两人首先制成的,所以叫卡介苗。



卡介苗是什么相关阅读


宝宝错过了接种卡介苗的时间怎么办

对于卡介苗预防接种的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大众的重视和关注,但仍旧存在一些家长由于种种的原因错过了孩子疫苗接种的时间,众所周知卡介苗的接种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那么,如果宝宝错过了接种卡介苗的时间怎么办呢?

卡介苗接种时间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侧。中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以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不再补种了。

如果错过了规定的时间,也没有什么关系,疫苗是可以推迟打的,及时进行补种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接种疫苗2-3个月以内,不能与结核病人接触。如果发现宝宝接种部位的同侧手臂腋下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发生的反应:

接种部位的局部会发生红肿、脓包、最后结痂。有的孩子可能出现低热,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过些时间可自然恢复正常。待接种部位结痂脱落后,皮肤会留下一个卡痕。

个别情况会发生局部反应过于严重,如长期流脓、或伤口感染、腋下淋巴结肿大、破溃等,有时可能造成高热等全身反应,此时应当立即带孩子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

卡介苗的接种和复查时间

为了能够预防未来一些可能发生的疾病,国家规定每一个新生儿都是需要接种疫苗的,卡介苗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结核病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危害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自从卡介苗出现之后,已经大大降低了它的发生率,那么,卡介苗的接种和复查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卡介苗的接种时间

卡介苗接种时间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侧。中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以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不再补种了。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接种疫苗2-3个月以内,不能与结核病人接触。如果发现宝宝接种部位的同侧手臂腋下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二、卡介苗的复查时间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只要孩子出生时打过卡介苗,之后就不需要再打。

为了确保宝宝成功接种到卡介苗,需要进行卡介苗复查。不管你的宝宝是什么时候接种的卡介苗,3个月后家长都应该带孩子,到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进行卡介苗接种后的效果检查,确保卡介苗是否已经种上。

接种卡介苗虽说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对有免疫缺陷或损害者,或者是恶性肿瘤的患者等,为了慎重起见,是不能接种卡介苗的,还有一类就是对卡介苗过敏的人,有可能引起更加强烈的过敏反应,所以务必慎重小心。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因各个器官和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免疫系统功能也尚未发育健全,对乙肝疫苗的答率较低。美国提出的免疫策略是:对于母亲HBsAg 阴性的早产儿,如果出生体重<2000g,则乙肝疫苗推迟接种,待体重达到2000g 或者满2 月龄时接种第1 针。

但是,对于母亲HBsAg 阳性的新生儿若不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很高。因此建议母亲HBsAg 阳性的新生儿出生后仍应像正常新生儿一样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若出生体重< 2000g,首针不计算在内,当体重≥2000g 或者满2 月龄时,重新按照免疫程序接种3 剂乙肝疫苗,且疫苗剂量加倍。

如果新生儿一般情况较差,存在窒息、缺氧等严重并发症,出生后可暂时不接种乙肝疫苗,但一定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新生儿情况好转后及时给予乙肝疫苗接种。

对在医院期间未接种乙肝疫苗者,由医院开出证明,家长携证明带婴儿到家庭住址所在附近医院保健科或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因此,需要做好医院和预防接种点的衔接工作,确保这部分婴儿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疫苗可以和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吗

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可以抵御病原体的感染。这是因为抗体可以和抗原结合,使抗原失去毒力或失去侵害机体细胞的能力,抗体还会协助其他免疫细胞发挥抵御疾病的作用。从理论上讲,体内如果有针对疫苗的抗体可以降低或完全消除疫苗的免疫反应。

但是,这种抗原-抗体的反应一般只会影响减毒活疫苗的作用,对灭活疫苗没有影响。例如:新生儿体内有来自于母体的麻疹抗体,所以在出生后8个月以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常常导致免疫失败。这是因为减毒活疫苗包括的抗原很少,接种后必须先在体内复制,然后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可是,体内如果有针对疫苗抗原的抗体,疫苗在体内还没有复制就被抗体消灭了。

因此,减毒活疫苗不能与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同时使用,接种了减毒活疫苗后,至少2周以后才能使用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如果已经输注了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的时间至少要间隔3个月,血制品使用后甚至要间隔11个月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但是,这种情况也有例外。

体内的抗体对卡介苗没有影响,因为卡介苗的免疫作用与抗体。对口服和鼻腔内接种的减毒活疫苗也无明显影响,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口服伤寒菌苗、鼻腔内接种的流感减毒活疫苗,因为这些疫苗只在肠道和鼻腔的接种部位复制,诱导局部产生抗体,不会进入血液。

在我国,黄热病疫苗不受血液制品的影响,因为我国属于非黄热病疫区,很少有人体内存在黄热病抗体,血液制品中也不会含有黄热病抗体。因此,使用血制品后仍可以接种黄热病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通常不受体内抗体的影响。这是因为灭活疫苗的抗原剂量足够,进入体内后可很快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有时(疾病暴露后预防),免疫球蛋白甚至可以和疫苗同时应用(主动-被动联合免疫)。例如:狂犬病暴露后,可以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然后再接种狂犬病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然后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疾病暴露后预防一般要先注射免疫球蛋白,后接种疫苗,而且两者要注射在身体的不同部位。

新生儿的疫苗打在什么部位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接种的疫苗有两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乙肝妈妈所生宝宝还要增加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那么,新生儿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卡介苗应该打在什么部位?

我国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规定的乙肝疫苗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17年专门制定了《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中建议: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在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 IU;同时在另一侧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内注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 μg/0.5 ml,……”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2017年又对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提出了更细致的建议:“乙肝疫苗在右上臂三角肌处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卡介苗“接种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都是肌内注射,而卡介苗是皮内注射。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药量较大(1 ml或2 ml),需要打在较厚的肌肉内。新生儿肌内注射与成人不同,不能打在屁股(臀部肌肉)上,而是要打在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这是因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和新生儿臀部肌肉不发达(尤其是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不适合注射给药;而大腿前部外侧肌肉较厚,无主要血管神经通过。

另外,选择臀部注射,大多数新生儿需要改变体位,操作十分不方便(尤其是危重儿),而选择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容易暴露,注射时无论抱姿或躺姿都能方便操作。

乙肝疫苗药量较小(只有0.5 ml),打在上臂三角肌内即可,也可以打在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对侧的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卡介苗一定要接种在皮内,接种部位过深(注射到皮下)则属于接种失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播散性感染。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提出的《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建议》中专门指出:“乙肝免疫球蛋白与卡介苗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不会降低卡介苗的免疫效果。”并统一了新生儿疫苗的接种部位:卡介苗一般都接种在左侧上臂皮下,为了与乙肝疫苗分开部位接种,把乙肝疫苗接种在右侧上臂三角肌内,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在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内(左右两侧都可以)。这个建议使新生儿疫苗接种更规范、更及时,且不易出错。

卡介苗是什么-乡间郎中

卡介苗是什么

2020-07-14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在每个孩子生下来24小时之内都需要注射这种疫苗,接种卡介苗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尤其是可以降低粟粒性肺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这种疫苗是科学家卡尔梅特和介林两人首先制成的,所以叫卡介苗。



卡介苗是什么相关阅读


宝宝错过了接种卡介苗的时间怎么办

对于卡介苗预防接种的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大众的重视和关注,但仍旧存在一些家长由于种种的原因错过了孩子疫苗接种的时间,众所周知卡介苗的接种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那么,如果宝宝错过了接种卡介苗的时间怎么办呢?

卡介苗接种时间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侧。中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以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不再补种了。

如果错过了规定的时间,也没有什么关系,疫苗是可以推迟打的,及时进行补种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接种疫苗2-3个月以内,不能与结核病人接触。如果发现宝宝接种部位的同侧手臂腋下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发生的反应:

接种部位的局部会发生红肿、脓包、最后结痂。有的孩子可能出现低热,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过些时间可自然恢复正常。待接种部位结痂脱落后,皮肤会留下一个卡痕。

个别情况会发生局部反应过于严重,如长期流脓、或伤口感染、腋下淋巴结肿大、破溃等,有时可能造成高热等全身反应,此时应当立即带孩子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

卡介苗的接种和复查时间

为了能够预防未来一些可能发生的疾病,国家规定每一个新生儿都是需要接种疫苗的,卡介苗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结核病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危害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自从卡介苗出现之后,已经大大降低了它的发生率,那么,卡介苗的接种和复查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卡介苗的接种时间

卡介苗接种时间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侧。中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以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不再补种了。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接种疫苗2-3个月以内,不能与结核病人接触。如果发现宝宝接种部位的同侧手臂腋下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二、卡介苗的复查时间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只要孩子出生时打过卡介苗,之后就不需要再打。

为了确保宝宝成功接种到卡介苗,需要进行卡介苗复查。不管你的宝宝是什么时候接种的卡介苗,3个月后家长都应该带孩子,到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进行卡介苗接种后的效果检查,确保卡介苗是否已经种上。

接种卡介苗虽说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对有免疫缺陷或损害者,或者是恶性肿瘤的患者等,为了慎重起见,是不能接种卡介苗的,还有一类就是对卡介苗过敏的人,有可能引起更加强烈的过敏反应,所以务必慎重小心。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因各个器官和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免疫系统功能也尚未发育健全,对乙肝疫苗的答率较低。美国提出的免疫策略是:对于母亲HBsAg 阴性的早产儿,如果出生体重<2000g,则乙肝疫苗推迟接种,待体重达到2000g 或者满2 月龄时接种第1 针。

但是,对于母亲HBsAg 阳性的新生儿若不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很高。因此建议母亲HBsAg 阳性的新生儿出生后仍应像正常新生儿一样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若出生体重< 2000g,首针不计算在内,当体重≥2000g 或者满2 月龄时,重新按照免疫程序接种3 剂乙肝疫苗,且疫苗剂量加倍。

如果新生儿一般情况较差,存在窒息、缺氧等严重并发症,出生后可暂时不接种乙肝疫苗,但一定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新生儿情况好转后及时给予乙肝疫苗接种。

对在医院期间未接种乙肝疫苗者,由医院开出证明,家长携证明带婴儿到家庭住址所在附近医院保健科或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因此,需要做好医院和预防接种点的衔接工作,确保这部分婴儿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疫苗可以和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吗

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可以抵御病原体的感染。这是因为抗体可以和抗原结合,使抗原失去毒力或失去侵害机体细胞的能力,抗体还会协助其他免疫细胞发挥抵御疾病的作用。从理论上讲,体内如果有针对疫苗的抗体可以降低或完全消除疫苗的免疫反应。

但是,这种抗原-抗体的反应一般只会影响减毒活疫苗的作用,对灭活疫苗没有影响。例如:新生儿体内有来自于母体的麻疹抗体,所以在出生后8个月以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常常导致免疫失败。这是因为减毒活疫苗包括的抗原很少,接种后必须先在体内复制,然后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可是,体内如果有针对疫苗抗原的抗体,疫苗在体内还没有复制就被抗体消灭了。

因此,减毒活疫苗不能与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同时使用,接种了减毒活疫苗后,至少2周以后才能使用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如果已经输注了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的时间至少要间隔3个月,血制品使用后甚至要间隔11个月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但是,这种情况也有例外。

体内的抗体对卡介苗没有影响,因为卡介苗的免疫作用与抗体。对口服和鼻腔内接种的减毒活疫苗也无明显影响,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口服伤寒菌苗、鼻腔内接种的流感减毒活疫苗,因为这些疫苗只在肠道和鼻腔的接种部位复制,诱导局部产生抗体,不会进入血液。

在我国,黄热病疫苗不受血液制品的影响,因为我国属于非黄热病疫区,很少有人体内存在黄热病抗体,血液制品中也不会含有黄热病抗体。因此,使用血制品后仍可以接种黄热病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通常不受体内抗体的影响。这是因为灭活疫苗的抗原剂量足够,进入体内后可很快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有时(疾病暴露后预防),免疫球蛋白甚至可以和疫苗同时应用(主动-被动联合免疫)。例如:狂犬病暴露后,可以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然后再接种狂犬病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然后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疾病暴露后预防一般要先注射免疫球蛋白,后接种疫苗,而且两者要注射在身体的不同部位。

新生儿的疫苗打在什么部位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接种的疫苗有两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乙肝妈妈所生宝宝还要增加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那么,新生儿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卡介苗应该打在什么部位?

我国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规定的乙肝疫苗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17年专门制定了《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中建议: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在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 IU;同时在另一侧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内注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 μg/0.5 ml,……”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2017年又对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提出了更细致的建议:“乙肝疫苗在右上臂三角肌处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卡介苗“接种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都是肌内注射,而卡介苗是皮内注射。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药量较大(1 ml或2 ml),需要打在较厚的肌肉内。新生儿肌内注射与成人不同,不能打在屁股(臀部肌肉)上,而是要打在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这是因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和新生儿臀部肌肉不发达(尤其是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不适合注射给药;而大腿前部外侧肌肉较厚,无主要血管神经通过。

另外,选择臀部注射,大多数新生儿需要改变体位,操作十分不方便(尤其是危重儿),而选择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容易暴露,注射时无论抱姿或躺姿都能方便操作。

乙肝疫苗药量较小(只有0.5 ml),打在上臂三角肌内即可,也可以打在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对侧的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卡介苗一定要接种在皮内,接种部位过深(注射到皮下)则属于接种失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播散性感染。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提出的《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建议》中专门指出:“乙肝免疫球蛋白与卡介苗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不会降低卡介苗的免疫效果。”并统一了新生儿疫苗的接种部位:卡介苗一般都接种在左侧上臂皮下,为了与乙肝疫苗分开部位接种,把乙肝疫苗接种在右侧上臂三角肌内,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在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内(左右两侧都可以)。这个建议使新生儿疫苗接种更规范、更及时,且不易出错。

卡介苗是什么-乡间郎中

卡介苗是什么

2020-07-14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在每个孩子生下来24小时之内都需要注射这种疫苗,接种卡介苗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尤其是可以降低粟粒性肺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这种疫苗是科学家卡尔梅特和介林两人首先制成的,所以叫卡介苗。



卡介苗是什么相关阅读


宝宝错过了接种卡介苗的时间怎么办

对于卡介苗预防接种的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大众的重视和关注,但仍旧存在一些家长由于种种的原因错过了孩子疫苗接种的时间,众所周知卡介苗的接种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那么,如果宝宝错过了接种卡介苗的时间怎么办呢?

卡介苗接种时间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侧。中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以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不再补种了。

如果错过了规定的时间,也没有什么关系,疫苗是可以推迟打的,及时进行补种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接种疫苗2-3个月以内,不能与结核病人接触。如果发现宝宝接种部位的同侧手臂腋下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发生的反应:

接种部位的局部会发生红肿、脓包、最后结痂。有的孩子可能出现低热,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过些时间可自然恢复正常。待接种部位结痂脱落后,皮肤会留下一个卡痕。

个别情况会发生局部反应过于严重,如长期流脓、或伤口感染、腋下淋巴结肿大、破溃等,有时可能造成高热等全身反应,此时应当立即带孩子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

卡介苗的接种和复查时间

为了能够预防未来一些可能发生的疾病,国家规定每一个新生儿都是需要接种疫苗的,卡介苗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结核病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危害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自从卡介苗出现之后,已经大大降低了它的发生率,那么,卡介苗的接种和复查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卡介苗的接种时间

卡介苗接种时间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侧。中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以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不再补种了。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接种疫苗2-3个月以内,不能与结核病人接触。如果发现宝宝接种部位的同侧手臂腋下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二、卡介苗的复查时间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只要孩子出生时打过卡介苗,之后就不需要再打。

为了确保宝宝成功接种到卡介苗,需要进行卡介苗复查。不管你的宝宝是什么时候接种的卡介苗,3个月后家长都应该带孩子,到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进行卡介苗接种后的效果检查,确保卡介苗是否已经种上。

接种卡介苗虽说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对有免疫缺陷或损害者,或者是恶性肿瘤的患者等,为了慎重起见,是不能接种卡介苗的,还有一类就是对卡介苗过敏的人,有可能引起更加强烈的过敏反应,所以务必慎重小心。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因各个器官和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免疫系统功能也尚未发育健全,对乙肝疫苗的答率较低。美国提出的免疫策略是:对于母亲HBsAg 阴性的早产儿,如果出生体重<2000g,则乙肝疫苗推迟接种,待体重达到2000g 或者满2 月龄时接种第1 针。

但是,对于母亲HBsAg 阳性的新生儿若不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很高。因此建议母亲HBsAg 阳性的新生儿出生后仍应像正常新生儿一样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若出生体重< 2000g,首针不计算在内,当体重≥2000g 或者满2 月龄时,重新按照免疫程序接种3 剂乙肝疫苗,且疫苗剂量加倍。

如果新生儿一般情况较差,存在窒息、缺氧等严重并发症,出生后可暂时不接种乙肝疫苗,但一定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新生儿情况好转后及时给予乙肝疫苗接种。

对在医院期间未接种乙肝疫苗者,由医院开出证明,家长携证明带婴儿到家庭住址所在附近医院保健科或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因此,需要做好医院和预防接种点的衔接工作,确保这部分婴儿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疫苗可以和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吗

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可以抵御病原体的感染。这是因为抗体可以和抗原结合,使抗原失去毒力或失去侵害机体细胞的能力,抗体还会协助其他免疫细胞发挥抵御疾病的作用。从理论上讲,体内如果有针对疫苗的抗体可以降低或完全消除疫苗的免疫反应。

但是,这种抗原-抗体的反应一般只会影响减毒活疫苗的作用,对灭活疫苗没有影响。例如:新生儿体内有来自于母体的麻疹抗体,所以在出生后8个月以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常常导致免疫失败。这是因为减毒活疫苗包括的抗原很少,接种后必须先在体内复制,然后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可是,体内如果有针对疫苗抗原的抗体,疫苗在体内还没有复制就被抗体消灭了。

因此,减毒活疫苗不能与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同时使用,接种了减毒活疫苗后,至少2周以后才能使用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如果已经输注了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的时间至少要间隔3个月,血制品使用后甚至要间隔11个月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但是,这种情况也有例外。

体内的抗体对卡介苗没有影响,因为卡介苗的免疫作用与抗体。对口服和鼻腔内接种的减毒活疫苗也无明显影响,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口服伤寒菌苗、鼻腔内接种的流感减毒活疫苗,因为这些疫苗只在肠道和鼻腔的接种部位复制,诱导局部产生抗体,不会进入血液。

在我国,黄热病疫苗不受血液制品的影响,因为我国属于非黄热病疫区,很少有人体内存在黄热病抗体,血液制品中也不会含有黄热病抗体。因此,使用血制品后仍可以接种黄热病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通常不受体内抗体的影响。这是因为灭活疫苗的抗原剂量足够,进入体内后可很快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有时(疾病暴露后预防),免疫球蛋白甚至可以和疫苗同时应用(主动-被动联合免疫)。例如:狂犬病暴露后,可以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然后再接种狂犬病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然后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疾病暴露后预防一般要先注射免疫球蛋白,后接种疫苗,而且两者要注射在身体的不同部位。

新生儿的疫苗打在什么部位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接种的疫苗有两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乙肝妈妈所生宝宝还要增加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那么,新生儿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卡介苗应该打在什么部位?

我国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规定的乙肝疫苗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17年专门制定了《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中建议: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在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 IU;同时在另一侧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内注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 μg/0.5 ml,……”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2017年又对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提出了更细致的建议:“乙肝疫苗在右上臂三角肌处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卡介苗“接种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都是肌内注射,而卡介苗是皮内注射。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药量较大(1 ml或2 ml),需要打在较厚的肌肉内。新生儿肌内注射与成人不同,不能打在屁股(臀部肌肉)上,而是要打在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这是因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和新生儿臀部肌肉不发达(尤其是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不适合注射给药;而大腿前部外侧肌肉较厚,无主要血管神经通过。

另外,选择臀部注射,大多数新生儿需要改变体位,操作十分不方便(尤其是危重儿),而选择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容易暴露,注射时无论抱姿或躺姿都能方便操作。

乙肝疫苗药量较小(只有0.5 ml),打在上臂三角肌内即可,也可以打在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对侧的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卡介苗一定要接种在皮内,接种部位过深(注射到皮下)则属于接种失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播散性感染。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提出的《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建议》中专门指出:“乙肝免疫球蛋白与卡介苗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不会降低卡介苗的免疫效果。”并统一了新生儿疫苗的接种部位:卡介苗一般都接种在左侧上臂皮下,为了与乙肝疫苗分开部位接种,把乙肝疫苗接种在右侧上臂三角肌内,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在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内(左右两侧都可以)。这个建议使新生儿疫苗接种更规范、更及时,且不易出错。

卡介苗是什么-乡间郎中

卡介苗是什么

2020-07-14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在每个孩子生下来24小时之内都需要注射这种疫苗,接种卡介苗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尤其是可以降低粟粒性肺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这种疫苗是科学家卡尔梅特和介林两人首先制成的,所以叫卡介苗。



卡介苗是什么相关阅读


宝宝错过了接种卡介苗的时间怎么办

对于卡介苗预防接种的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大众的重视和关注,但仍旧存在一些家长由于种种的原因错过了孩子疫苗接种的时间,众所周知卡介苗的接种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那么,如果宝宝错过了接种卡介苗的时间怎么办呢?

卡介苗接种时间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侧。中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以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不再补种了。

如果错过了规定的时间,也没有什么关系,疫苗是可以推迟打的,及时进行补种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接种疫苗2-3个月以内,不能与结核病人接触。如果发现宝宝接种部位的同侧手臂腋下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发生的反应:

接种部位的局部会发生红肿、脓包、最后结痂。有的孩子可能出现低热,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过些时间可自然恢复正常。待接种部位结痂脱落后,皮肤会留下一个卡痕。

个别情况会发生局部反应过于严重,如长期流脓、或伤口感染、腋下淋巴结肿大、破溃等,有时可能造成高热等全身反应,此时应当立即带孩子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

卡介苗的接种和复查时间

为了能够预防未来一些可能发生的疾病,国家规定每一个新生儿都是需要接种疫苗的,卡介苗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结核病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危害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自从卡介苗出现之后,已经大大降低了它的发生率,那么,卡介苗的接种和复查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卡介苗的接种时间

卡介苗接种时间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接种,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侧。中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以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不再补种了。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接种疫苗2-3个月以内,不能与结核病人接触。如果发现宝宝接种部位的同侧手臂腋下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二、卡介苗的复查时间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只要孩子出生时打过卡介苗,之后就不需要再打。

为了确保宝宝成功接种到卡介苗,需要进行卡介苗复查。不管你的宝宝是什么时候接种的卡介苗,3个月后家长都应该带孩子,到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进行卡介苗接种后的效果检查,确保卡介苗是否已经种上。

接种卡介苗虽说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对有免疫缺陷或损害者,或者是恶性肿瘤的患者等,为了慎重起见,是不能接种卡介苗的,还有一类就是对卡介苗过敏的人,有可能引起更加强烈的过敏反应,所以务必慎重小心。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因各个器官和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免疫系统功能也尚未发育健全,对乙肝疫苗的答率较低。美国提出的免疫策略是:对于母亲HBsAg 阴性的早产儿,如果出生体重<2000g,则乙肝疫苗推迟接种,待体重达到2000g 或者满2 月龄时接种第1 针。

但是,对于母亲HBsAg 阳性的新生儿若不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很高。因此建议母亲HBsAg 阳性的新生儿出生后仍应像正常新生儿一样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若出生体重< 2000g,首针不计算在内,当体重≥2000g 或者满2 月龄时,重新按照免疫程序接种3 剂乙肝疫苗,且疫苗剂量加倍。

如果新生儿一般情况较差,存在窒息、缺氧等严重并发症,出生后可暂时不接种乙肝疫苗,但一定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新生儿情况好转后及时给予乙肝疫苗接种。

对在医院期间未接种乙肝疫苗者,由医院开出证明,家长携证明带婴儿到家庭住址所在附近医院保健科或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因此,需要做好医院和预防接种点的衔接工作,确保这部分婴儿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疫苗可以和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吗

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可以抵御病原体的感染。这是因为抗体可以和抗原结合,使抗原失去毒力或失去侵害机体细胞的能力,抗体还会协助其他免疫细胞发挥抵御疾病的作用。从理论上讲,体内如果有针对疫苗的抗体可以降低或完全消除疫苗的免疫反应。

但是,这种抗原-抗体的反应一般只会影响减毒活疫苗的作用,对灭活疫苗没有影响。例如:新生儿体内有来自于母体的麻疹抗体,所以在出生后8个月以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常常导致免疫失败。这是因为减毒活疫苗包括的抗原很少,接种后必须先在体内复制,然后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可是,体内如果有针对疫苗抗原的抗体,疫苗在体内还没有复制就被抗体消灭了。

因此,减毒活疫苗不能与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同时使用,接种了减毒活疫苗后,至少2周以后才能使用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如果已经输注了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的时间至少要间隔3个月,血制品使用后甚至要间隔11个月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但是,这种情况也有例外。

体内的抗体对卡介苗没有影响,因为卡介苗的免疫作用与抗体。对口服和鼻腔内接种的减毒活疫苗也无明显影响,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口服伤寒菌苗、鼻腔内接种的流感减毒活疫苗,因为这些疫苗只在肠道和鼻腔的接种部位复制,诱导局部产生抗体,不会进入血液。

在我国,黄热病疫苗不受血液制品的影响,因为我国属于非黄热病疫区,很少有人体内存在黄热病抗体,血液制品中也不会含有黄热病抗体。因此,使用血制品后仍可以接种黄热病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通常不受体内抗体的影响。这是因为灭活疫苗的抗原剂量足够,进入体内后可很快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有时(疾病暴露后预防),免疫球蛋白甚至可以和疫苗同时应用(主动-被动联合免疫)。例如:狂犬病暴露后,可以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然后再接种狂犬病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然后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疾病暴露后预防一般要先注射免疫球蛋白,后接种疫苗,而且两者要注射在身体的不同部位。

新生儿的疫苗打在什么部位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接种的疫苗有两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乙肝妈妈所生宝宝还要增加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那么,新生儿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卡介苗应该打在什么部位?

我国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规定的乙肝疫苗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17年专门制定了《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中建议: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在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 IU;同时在另一侧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内注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 μg/0.5 ml,……”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2017年又对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提出了更细致的建议:“乙肝疫苗在右上臂三角肌处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卡介苗“接种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都是肌内注射,而卡介苗是皮内注射。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药量较大(1 ml或2 ml),需要打在较厚的肌肉内。新生儿肌内注射与成人不同,不能打在屁股(臀部肌肉)上,而是要打在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这是因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和新生儿臀部肌肉不发达(尤其是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不适合注射给药;而大腿前部外侧肌肉较厚,无主要血管神经通过。

另外,选择臀部注射,大多数新生儿需要改变体位,操作十分不方便(尤其是危重儿),而选择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容易暴露,注射时无论抱姿或躺姿都能方便操作。

乙肝疫苗药量较小(只有0.5 ml),打在上臂三角肌内即可,也可以打在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对侧的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卡介苗一定要接种在皮内,接种部位过深(注射到皮下)则属于接种失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播散性感染。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提出的《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建议》中专门指出:“乙肝免疫球蛋白与卡介苗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不会降低卡介苗的免疫效果。”并统一了新生儿疫苗的接种部位:卡介苗一般都接种在左侧上臂皮下,为了与乙肝疫苗分开部位接种,把乙肝疫苗接种在右侧上臂三角肌内,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在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内(左右两侧都可以)。这个建议使新生儿疫苗接种更规范、更及时,且不易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