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溃疡性结肠炎怎么饮食

2020-07-1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一般应进食柔软、比较容易消化、富有营养、以及足够热量的食物。吃饭的时候应该少食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对于一些生冷、油腻以及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应该少吃。另外要注意食品的卫生,避免肠道感染,从而诱发或者加重该疾病。戒烟酒,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也应该少吃或者不吃。这就是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饮食。对于一些急性期的重症患者,这个时候就可能需要禁食,禁食水,通过肠外营养去维持患者的体能以及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得了溃疡性结肠炎怎么饮食相关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原因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本身就有一定难度,因为这种疾病会反复的发作,要想有效控制病情,首先也需掌握病因,如果在治疗过程中自行停止药物,又或者是胡乱更换药物,都会导致病情,经常性的复发,如果在生活中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选择不正确的饮食也会危害个人健康。

溃疡性结肠炎却是一种比较麻烦的疾病,如果在最初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引起很多并发症,也会有腹泻,腹胀以及腹痛等众多症状,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对于这种疾病往往让人痛苦不堪,其实引发的原因有很多,那么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自行停止药物
  事实上,可以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因素还是非常多的,不过就是因为溃疡性结肠炎有着复杂的病因,所以到目前为止,很多人并不能够确定复发的因素到底有哪一些,但是和自行停止药物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会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最常见的原因,患者在服用很长一段时间药物之后,基本病情就能有效的缓解,可是在此时有一些患者选择了自行停药,其实根本就没有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才会导致病情反反复复的发作。
  二、胡乱更换药物
  此外,也有一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本身比较严重,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整体的效果并不是很出色,在治疗了一段时间之后,也会觉得有一些不耐烦,所以就会重新更换药物,其实在治疗过程中本身就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断的更换药物,从而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
  三、不良情绪
  如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压力,但是在有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能够有效的控制情绪,长时间出现抑郁或者是暴怒等现象,这些精神状态不佳的表现就会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经常性的复发,甚至会导致治疗的难度因此增加,所以也必须要有效的控制个人的情绪。
  四、不正确饮食
  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过程中,其实日常的饮食也同样很重要,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不要选择辛辣刺激性的饮食,否则就会导致病情反复的发作。

得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原因

溃疡性结肠炎之所以会出现有很多不同原因,比如可能是遗传性因素所造成,也可能是感染性因素而造成,除此之外和局部因素,自身免疫因素以及精神性因素都有关系,所以必须要在生活中做好方方面面的预防措施,才能减少溃疡的出现。

其实溃疡性结肠炎的出现病因并不明确,但是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往往会出现持续发作现象,情况比较严重,还会蔓延到结肠,导致病情反复的发作,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都有可能会出现这种疾病,与此同时大家也关心,得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原因?
  一、遗传性因素
  根据研究可发现,溃疡性结肠炎与遗传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大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都会有着一些特异性的因素,这一些很明显要超过于正常人。
  二、感染因素
  细菌性痢疾大部分的情况和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还是比较相似的,部分病例的粪便中可以培养出细菌,而且在使用抗生素之后也没有作用,所以我们认为感染也是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在经过了多年的反复研究之后也发现。此病的病患中,大约有8.2%的患者都是因为细菌而导致,因此有些研究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三、局部因素
  为何会引起溃疡性结肠炎,这和局部因素有关,肠壁内分泌过多蛋白质分解酶、溶菌酶等,这些蛋白质分解酶就会直接破坏肠壁粘液对于肠壁所产生的一种保护作用,从而导致细菌侵入肠壁,肠粘膜坏死。
  四、自身免疫作用
  自身免疫组织如果出现损伤现象,也是引发溃疡性结肠炎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些病原体都会直接侵犯到肠壁,与大肠上皮细胞存在交叉抗原,因此一旦机体出现明显感染现象之后,肠壁内病原体与循环中的自身抗体作用的,也会导致上皮细胞受到影响。
  五、精神性因素
  由于精神障碍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接下来患者也会出现血管收缩,组织缺血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等,而这些异常的症状都会导致肠壁炎症及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怎么办

得了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可以选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来控制病情。药物治疗并不能够根治这种结肠炎,只能够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是氢化考地松和地赛米松。手术治疗是直接将患处切除,术后很少复发,但体质会下降。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但这种病非常严重,而且很难根治。一旦患病就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这种病有急性和慢性的。急性的结肠炎发作时,患者有可能会因为痛苦而休克。发病人群多为20岁到30岁的青壮年人群。那么溃疡性结肠炎怎么办?
  一、溃疡性结肠炎怎么办
  1.药物治疗:这种结肠炎比较严重,所以一般需要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激素有氢化考地松和地塞米松。这两种激素类药物需要静脉滴注,也可以加上生理盐水并进行灌肠。这样可以直接到达患处控制炎症。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愈这种病的主要方法,也是唯一方法。药物只能够控制这种结肠炎,但是并不能够根治。手术一般是直接将患处进行切除,然后进行回肠造口,或者是回肠吻合。在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休养,只要好好护理,基本上就不会复发。但这种手术对身体的损伤较大,患者在术后身体体质可能会明显下降。
  二、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症状
  1.腹泻:患病后患者的腹泻症状会特别明显,而且腹泻症状也会越来越严重。就算服用药物也没有办法止泻,只有在控制住病情后,腹泻才能够稍有减轻。
  2.便中带血和粘液:这类患者的大便中会带有血和粘液,而且看上去会比较明显。到了后来大便中的血会逐渐变成黑色的,同时还会伴随着明显的腹痛。
  3.身体发热:患者的体温会开始上升,有明显的发热症状,一般体温会超过38.5度,而且心跳也会随之加快。这会让患者有明显不适,没有办法下床,甚至意识会开始模糊。
  4.呕吐恶心:这种结肠炎还会引起恶心和呕吐,导致患者没有办法正常进食,因此大多数患者的体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减轻。患病后还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在平常会经常的遇到,这类疾病虽然比较常见,但是也是挺严重的一类疾病,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一般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结合灌肠同时进行,效果会比较不错,日常治疗采用食物疗法,也是比较不错,一定要注意日常的饮食,及时不错维生素和蛋白质。

溃疡性结肠炎是比较严重的一类疾病,患有这类疾病对于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一定要及时治疗,治疗方式也有很多,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吧。
  溃疡性结肠炎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药物配合灌肠来进行,起到的效果会非常的明显,一般以中药灌肠为最多,作用会更加的明显,也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这类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药物直达身体病灶,可以起到局部药物的浓度,有利于促进病灶处药物的吸收,可以混合直肠的分泌,有利于药效得到充分的发挥,产生的治疗效果会更好,缩短治疗的周期。
  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药灌肠,一般可以采用黄连、苦寒等药物进行,具有一定的祛毒、解热的功效,可以彻底的清除直肠表面的溃疡,起到消毒、祛毒的作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药量。
  溃疡性结肠炎在进行治疗的同时,也应该及时的做好饮食上的调养,及时的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日常可以多吃些优质的蛋白质食物,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吸收,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也具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尽量的少食多餐,不断的改善和增加营养,对于这类症状的改善与治疗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
  溃疡性结肠炎不是小病,遇到这类情况需要及时的治疗,治疗方式有很多,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防止病情恶化,及早把疾病治疗痊愈,让身体逐渐的恢复健康,不再受疾病的困扰,也不用再为疾病来担忧。

走出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误区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为常见病、多发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多次对UC的诊断标准加以规范。2000年召开的成都会议进一步修订了UC的诊断标准(简称“标准”),并予以公布。但临床工作中不遵循“标准”,随意诊断的现象仍不时出现,常有误诊发生。诊断中的常见错误如下:

  1、将感染性结肠炎误诊为UC

感染性结肠炎是指感染病因明确的结肠炎症,如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结肠炎,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结肠炎和大肠结核等。若误把这些病因明确的感染性结肠炎诊断为非特异性UC,应用免疫抑制剂甚至皮质激素加以治疗,其贻误之大,可想而知。在实际临床病例中,有些感染性结肠炎的内镜表现可类似UC,若不仔细鉴别可以误诊。所以,“标准”强调诊断本病需排除一些已知原因的感染性疾病。

UC和感染性结肠炎的鉴别要点为:

(1)病程和临床表现不同:UC的病程多超过6周,为持续或反复性发作;感染性结肠炎常有流行病学史,病程一般不超过4周,经抗生素治疗后少有复发;

(2)寻找病原体:从新鲜粪便中寻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在50%的感染性结肠炎患者中粪便细菌培养可阳性;

(3)从结肠黏膜活检中进行鉴别:UC有隐窝结构失常、腺上皮排列不规则等,一般急性肠道感染则罕见此改变。

在鉴别诊断上可能发生错误的还有UC和肠结核。UC的病变分布从直肠远端向结肠近端发展,为连续性病变,溃疡较浅。肠结核则为节段性病变,好发于回盲部,多呈散发、孤立而深大的溃疡。结核的病理改变也不同于UC,有上皮样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有时可找到抗酸菌。综合这些特点二者不难鉴别。

2、将克罗恩病(CD)或Behcet病等免疫相关性疾病误诊为UC

要进行鉴别需要熟悉CD和Behcet病的诊断标准。一般而言,二者都不是连续性病变。CD与UC的病理特点完全不同,前者是肠壁全层的炎症,有裂隙状溃疡,黏膜下层的淋巴细胞聚集,血管和淋巴管增生,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等。而UC为黏膜与黏膜下层较浅层的病变,病理改变不同于CD:除固有膜内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外,UC可有隐窝炎,形成隐窝脓肿伴腺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等。

Behcet病多为散发、孤立性溃疡,肠黏膜血管炎变化较突出。通过临床和病理诊断二者多可以鉴别。上述情况有时即使和UC不好区分也无大碍,因二者治疗原则基本相同,都采取免疫抑制疗法。

 3、将结肠的某些炎症误诊为UC

有些患者结肠的一些莫名炎症,如黏膜局部轻微充血、糜烂,被冠之以“结肠炎”,误诊为UC,这是一种不应该发生的错误。翻开任何一部医学教科书,都没有单纯“结肠炎”的诊断,只有前述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结肠炎。我们应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在病变表现不能符合诊断标准而又有疑点时,应按“标准”所说,密切随访观察,或先用些一般性抗生素,作短期随访观察。

一经诊断,就应当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长期治疗。因此,要考虑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在治疗前进行权衡,不恰当的诊断和过度治疗会给患者带来较大损失,应当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