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做哪些检查

2020-07-14

肝癌做哪些检查:
一般对于肝癌的检查,可以从实验室检查,比如抽血、查甲胎蛋白,也就是平常所说的AFP肿瘤标记物,这是从实验室检查。还有影像学检查提供的选择也很多,简单、方便、易行,可以做超声或ct、核磁。比如CT、核磁,一般都要做增强,这样对于疾病诊断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一般从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但是如果诊断不明,也可以穿刺活检做病理检查。



肝癌做哪些检查相关阅读


肝癌如何治疗

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最主要的是手术切除。但由多数肝癌患者发现时由于全身状况差、病期晚已失去了手术机会。

介入治疗包括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或X射线(CT)等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接下来说一说介入治疗中的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它是80年代发展的一种微创的肿瘤治疗方法,对肝癌有很好疗效,甚至被推荐为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案,对肝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是非常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可使肿瘤缩小,并使一些患者获得手术治疗机会。对于中晚期患者还可以延长生存期,同时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肝脏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而肝动脉是肝癌主要供血途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一方面通过直接化疗,可使药物首过肿瘤,肿瘤局部药物浓度更高,杀死肿瘤细胞效应更强;另一方面同时对肝癌供血动脉栓塞,导致肿瘤组织缺血、坏死,因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非常有效的控制肿瘤、减小肿瘤体积的方法。化疗药物经肝动脉再到全身血液循环,则因药物引起的化疗副作用更小。其具体方法是,将导管经过股动脉在X线引导下直接插到肝固有动脉或其分支,微导管超 吗 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造影,显示肿瘤染色,先经导管注入化疗药,然后经导管注入栓塞剂(如碘化油、明胶海绵等),阻断癌结节的肝动脉供血,冲管后再次造影显示肿瘤染色消失,确定肿瘤动脉血流完全阻断。有时将化学抗癌药物如阿霉素、丝裂霉素、顺氯氨铂等和栓塞剂混合,然后将此混悬剂注入肝动脉,混悬剂中的栓塞剂能长期停留在肝组织,其中的化疗药物也在癌组织内缓慢释放,这样就能发挥长时间的抗癌作用,并且可使化疗药物对全身正常组织的毒性反应明显减少。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由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而成为目前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但它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于肿瘤体积超过2/3肝体积,已有门静脉癌栓形成,严重的门静脉高压以及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障碍和白细胞过低的肝癌病人,不适合做肝动脉栓塞化疗.

肝动脉栓塞化疗常用药物有表阿霉素、丝裂霉素、铂类等。肝癌TACE 治疗中所应用的化疗方案在全世界范围内差异较大。在国内多见大剂量联合化疗报道,但在欧美国家一般选用单药化疗,在日本通常使用小剂量化疗;甚至有学者认为TACE 中栓塞起主要作用,化疗药物作用甚微。在本中心一般联用栓塞与化疗。

肝动脉栓塞化疗还可与射频消融(RFA)、氩氦刀冷冻、无水乙醇消融(PEI)等方法联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做为一种恶性程度高、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肿瘤,肝癌的治疗还需要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如何预防肝癌

1、少喝酒

喝酒伤肝是众所周知的,当酒精进入人体之后,首先就会在肝脏中进行解毒,会产生肝细胞有毒性的中间产物-乙醛,久而久之导致酒精性肝硬化,诱发肝癌的发生。

研究表明,肝癌中有40%左右有饮酒史,如果去除饮酒因素,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将会减少10%。需注意的是,不同度数不同类型的酒混着喝可以使患肝癌的风险增加10倍。

对于有乙肝病史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喝酒是个大忌,因为酒精会和病毒起协同作用,促进肝癌发生。

2、不吃发霉的食物

生活中一些发霉的食物,有着非常大的毒性花生,玉米,稻米,白薯等,因为存在着大量的真菌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其危害巨大,是目前所知的最强致癌物质。

研究证实黄曲霉毒素可以导致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发生肝癌,致癌时间最短只需24周。

在温暖潮湿的地区,食物尤其容易发霉,人们应该注意及时丢弃。此外,在地沟油、不合格的花生油、不合格的牛奶中也发现黄曲霉毒素超标。

有报道一些不法商人把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应销毁的粮食用于酿酒或饲养奶牛,这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注意饮水卫生

我们每天都要喝水约2000ml,水被污染后,当水受到污染之后,就有利于藻类的繁殖,藻类所产生的毒素和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农村中应该杜绝饮用池塘水,沟渠水等死水而应该饮用井水或自来水等活水,城市中也应该选用干净的水源。

除上述两大方面之外,饮酒、劳累、熬夜、情绪不佳等均能导致乙肝进展,应注意避免。

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体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乐观的情绪,生活工作中适当减轻压力都对预防肝癌有积极的作用。

不能手术的肝癌,到底该咋治

肝癌在中国的发病率非常高,被称为癌中之王。大约85%的患者发现肝癌时,已经没有根治的机会,也就是说没有手术、肝移植等根治的机会。这些患者都要面临下一步治疗,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介入治疗。那什么是介入治疗呢?医生经常会跟患者说,介入是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就是用导管从腹股沟的动脉(大腿根的位置)穿刺进入,到达肝脏的部位给予药物治疗。这就是传统意义的介入治疗。事实上,介入治疗是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还包括消融(冷消融、热消融)和药物灌注治疗等等。这篇文章主要讲讲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什么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英文叫TACE,它包含两个概念:化疗和栓塞。化疗是将药物灌注到给肝癌供血的主要血管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对于患者来说,重要的是化疗药物的选择。化疗药分为高敏感性和低敏感性的。部分医院可以进行药物敏感性的检测,患者可以根据治疗需求筛选适合自己的药物。另一方面是栓塞,栓塞是指堵住主要的肿瘤血管,以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使肿瘤缺血坏死。栓塞有很多种材料,包括液体栓塞剂和固体栓塞剂两类。传统意义上的液体栓塞剂指的是碘油,国外称之为造影剂;固体栓塞剂包括海藻、PV颗粒、以及最新的载药微球等

什么时候需要肝动脉化疗栓塞呢?

什么时候要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主要取决于肝癌的分期(巴塞罗那分期)。巴塞罗那分期包括ABCD四个阶段。A期主要是以根治为目的,包括做肝移植、射频消融、手术切除,五年生存率能达到70%以上。对于B期的患者,能手术切除的尽量采取手术治疗,五年生存率比A期低一些,但治疗效果还算不错。对于C期和D期来说,尽量追求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所以除了A期和部分B期患者,剩余大部分患者主要采取介入治疗,即上面讲到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通过化疗栓塞可以使肿瘤的分期下降。比如说患者的肿瘤是10厘米大小,如果完整地将肿瘤切除,患者剩余的肝就不能满足身体所需,所以这样的患者是不能手术的。如果他想手术切除,则需要通过介入治疗让肿瘤缩小,剩下的肝脏为了维持身体所需则会逐渐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达到手术标准。

对于可以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术前采取介入治疗,有三方面的获益。第一方面:介入治疗可以减少肿瘤的血液供应,减少手术出血的风险;第二方面,介入治疗可以减少肿瘤转移到血管外的概率。第三方面,介入治疗使手术更安全。

肝癌分型及病理

☆肝细胞癌按肉眼形态可分为五类:

① 弥漫型,小癌结节弥漫分布于全肝;

② 块状型,瘤体直径在5~10cm之间,根据肿块数量和形态,又分单块型、融合块状型、多块状型;

③ 巨块型,瘤体直径大于10 cm;

④ 结节型,瘤体直径在3~5 cm之间;

⑤ 小癌型,瘤体直径小于3cm,边界清楚。

☆肝细胞癌按组织排列方式及细胞特征亦可分为五类:

① 梁状型:为HCC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

②假腺样和腺泡状型;

③ 致密(实性)型;

④ 硬化型;

⑤ 其他类型:紫癜样、菊型团样、自发性坏死及伴其他不同类型的肿瘤成分。

◇肝细胞癌细胞学分型 :

①肝细胞型:最为常见,癌细胞呈多边形,与正常肝细胞相似,但癌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②透明细胞型:癌组织中50%以上的癌细胞胞浆内富含糖原,细胞浆可呈淡染细丝状,或透明状。

③梭形细胞型:约占肝细胞癌的5%,其中约46%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呈阳性。该型常出现门静脉侵犯和肝内转移,预后较差。

④富脂型:为癌细胞脂肪代谢紊乱所致,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如局灶性脂肪变等。

◇肝细胞癌的分化与分级:

Ⅰ级:癌细胞呈高分化状态,类似正常肝细胞,细梁型排列。手术切除率较高,术后生存机率较高.

Ⅱ级:癌细胞中度分化,形态接近正常肝细胞,但核/浆比增大,核染色加深,胞浆嗜酸性增加,在梁索型基础上出现假腺管型结构。大肝癌切除率明显降低且术后短期内复发的机率很高。

Ⅲ级:癌细胞分化较差,核体积与核染色均超过Ⅱ级,核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可见瘤巨细胞。不能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切缘见癌浸润;

Ⅳ级:癌细胞分化最差,形状极不规则,高度异型的癌细胞占多数,细胞排列松散。镜下可见较多的血管癌栓或卫星灶 ,伴肝内、外转移。

◆小肝癌

指单结节直径或两个相邻癌结节直径之和≤3厘米的肝癌,少有肉眼可见的癌栓,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小肝癌属早期肝癌,有如下病理形态特点

◇小肝癌的分化与癌灶大小有关;

◇小肝癌具有膨胀性生长和侵润性生长的特点;

◇近60%的小肝癌呈Ⅰ~Ⅱ级高分化表现,需要与肝细胞腺瘤、肝腺瘤样增生、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相鉴别,可做相关免疫组化或肿瘤基因标志物检测以帮助。

◆肝内胆管癌

肝内胆管癌 占肝脏恶性肿瘤的2.3%。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研究提示,多基因变异在肝内胆管癌的多阶段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肉眼所见:肝内胆管癌 以肝左外叶多见,瘤体直径2~15cm,可包裹累及的胆管,肝组织常有淤胆,少有肝硬化。

◇镜下所见:典型的肝内胆管癌 为中度分化的腺癌,癌细胞有立方形或低柱状,胞质不含胆汁,癌细胞核膜清楚,核仁不明显,常见核分裂象。

◇组织学类型:肝内胆管癌 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或梁索型。分化差的腺癌包括多形型、腺泡型、黏液型、印戒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等。

◇治疗及预后:总体来说,肝内胆管癌 恶性程度较高,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一般可将平均生存期提高到2年。

◆混合型肝癌

由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 两种成分混合构成,发生率少于肝脏肿瘤的5%。主要表现为在一个肿瘤结节内,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两种成分或相互混杂或分区存在,在基因表型分析上显示分属两个独立的克隆。混合型肝癌属于高侵袭性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为24%,比单纯性肝细胞癌(37%)可能更差,治疗原则同肝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

为一种肝脏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占儿童肝原发性恶性肿瘤的50% ~62%, 2岁和5岁以下的患儿分别占70%和90%,平均年龄16个月,男女之比为2:1。5%~96%患儿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升高。肿瘤多位于肝右叶,以单个实性大肿块为主,切面为实性分叶状,或因出血坏死而局部囊性变,含有骨性成分时质地坚硬并伴有钙化。肿瘤半数有纤维包膜,肝组织无肝硬化。

镜下可分为上皮型(56%)和上皮-间叶混合型(44%)。

◇上皮型

①胎儿型:最常见,约占31%,瘤细胞犹如6~8周的胎肝细胞,为圆形或立方形,小于正常肝细胞,排列成1~2层细胞厚的梁状,相互交替排列成特征性的亮区和暗区结构。

②胚胎型:约占19%,瘤细胞分化更差,缺乏相互连接,通常排列成不规则索状、条带状、腺泡状、菊花团状。瘤细胞边界不清,胞质稀少,嗜碱性,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多见。胚胎型和胎儿型常混合出现。

③粗梁型:约占3%,瘤细胞排列成10余层细胞厚度的梁索状,是肝母细胞瘤分化较为成熟的表现。

④小细胞未分化型:占2%~10%,是肝母细胞瘤中分化最差的一种组织类型。瘤细胞小圆形或卵圆形,因连接差而呈松散片状或巢状分布,胞质少,细胞边界不清。

◇上皮-间叶型混合型

由数量不等的胎儿型或胚胎型上皮细胞成分与三个胚层的间叶成分混合出现,最常见的间叶成分是围绕瘤细胞沉积的骨样组织和灶性钙化。

◆纤维板层型癌

纤维板层型癌在我国非常少见。在美国,此肿瘤在所有肝细胞癌中占1%。患者主要为青年人,90%以上发生于35岁以下人群, 患者中多无肝硬化,85%~90%以上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不升高,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可升高。

肝癌晚期疼不疼

早期肝癌患者经过合适的治疗,获得了长期的生存的病例已屡见不鲜。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进展,很多早期不能手术的小肝癌采用现代放疗可获得根治,且肝功能损伤较小。

可是,多数患者一确诊已是肝癌晚期,他们中有的正忍受着肝区疼痛的痛苦,有的没有痛感,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肝区疼痛是如何产生的:

肝癌患者可突发剧烈肝区疼痛,或者在原有的疼痛基础上突然加剧,这种情况下要警惕是否发生了肝癌结节破裂。肝癌结节较大的情况下,特别是位于肝脏边缘部位容易发生破裂。肝癌结节破裂是肝癌的严重并发症,预后凶险,需要立即送到医院救治。

肝癌结节破裂主要表现为肝区内的剧烈疼痛,疼痛部位多固定。有效患者有诱因,如受到外力的碰撞,也有的患者无明显诱因,卧床时突然发生。肝癌破裂时,主要的症状是疼痛,如果破裂严重伴有大出血,会出现腹胀、心慌、出冷汗、眼前发黑及血压下降。

不是所有肝癌患者晚期都会疼痛,疼痛的有无及其程度主要取决于肿瘤大小以及累及的部位。例如,肿瘤体积较大者疼痛明显,位于肝脏边缘的肿瘤,疼痛会比较明显;肿瘤转移到腹腔淋巴结会压迫腹腔神经丛,也会引起严重的腰背痛,而且疼痛往往是持续性的;如果肿瘤转移到骨骼,相应部位的疼痛也很明显。

相关偏方验方

肝癌通用方

疏肝理气,活血解毒。适用于肝癌。

肝癌通用方

本方治疗肝癌有较好的疗效。方便使用,无不良反应。

肝癌通用方

清热解毒,活血消痞。适用于肝癌。

肝癌通用方

清热解毒,化浊行瘀。适用于肝癌。

肝癌通用方

清热解毒,化浊行瘀。适用于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