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是什么

2020-07-14

甲胎蛋白是由胎儿的肝细胞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蛋白。它往往在原发性肝癌还有其他的恶性肿瘤,如肠癌、胃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中会明显的增高。在临床当中常常把甲胎蛋白作为原发性肝癌检测的一种指标或者把它用于判断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好坏的一种指标。甲胎蛋白偏高还可以见于一些良性的疾病,如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正常妇女妊娠甲胎蛋白也会增高。所以,甲胎蛋白偏高不一定会出现症状,如果出现了症状一般患者都是原发性疾病的症状,例如甲胎蛋白增高是由原发性肝癌引起,则患者表现的是肝癌的症状。



甲胎蛋白是什么相关阅读


警惕肝癌的过度治疗

过度治疗,顾名思义,是指医师给予患者的治疗“过了头”,超过了疾病的治疗需要,如药物剂量用大了,药物品种用多了,治疗“档次”超标了,治疗时间拖长了,手术方案定过了等。由于没有掌握好治疗上的“适度”,这类治疗往往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后果。

一、肝癌是过度治疗的“重灾区”
  曾几何时,肝癌曾因疗效欠佳、预后不好被称之为“癌中王”。近20年来,对肝癌的临床救治进行了多学科的联合攻关,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各种治疗方式应运而生,已近20种水平有了跨越式的提高。
  因为肝癌常需要联合应用多种治疗方法才会获得满意疗效,加之人们对肝癌的理解和掌握还远未达到满意的水平,再有利益驱动等因素,肝癌的综合治疗常演变为多种治疗方式的叠加,导致巨大的浪费和过多的副作用,形成过度治疗,难以达到预期的临床疗效。
  因此,肝癌的临床救治是过度治疗的“易生地”,加之我国肝癌患者的绝对数量大,我国的肝癌临床也可以说是过度治疗的“重灾区”,值得医患双方高度重视。
  二、 肝癌最忌过度治疗
  众所周知,肝癌往往是在慢性肝病甚至是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肝癌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常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少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已严重损害,濒于衰竭,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症,脾脏增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肝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肝功能状况。如果肝功能差,再好治的肝癌也难有好的疗效(肝移植情况除外);如果肝功能尚好,治疗上则容易产生满意的临床效果,因此,治疗肝癌一定要最大程度地保护肝脏功能。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用这句话形容治疗肝癌时保护肝功能的重要性很贴切。肝脏储备功能就是肝癌患者的“青山”,治疗肝癌尽量避免“烧山”,更不能“毁山”。
  肝癌最忌过度治疗的第二个理由是缘于肝硬化基础上并发的门静脉高压症。肝癌患者不但常有肝功能的受损,门静脉高压症也是常见的伴发症。严重的门静脉高压症可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等问题,肝癌“治”得再好,如果门静脉高压症的程度进一步加重,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生命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三、辩证认识过度治疗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过度治疗的概念应该是相对的,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不能绝对地说某治疗方案是过度治疗,反之亦然。

肝癌的三宗“最”

肝癌在我国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早期肝癌常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等,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肝癌的三宗“最”。

肝癌之难,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在于我国预防肝癌的措施尚不完善和系统;
  二是在于早期诊断的意识尚不普及,致使我国的肝癌诊断普遍较晚;
  三是在于肝癌的治疗模式在人文化、个体化和科学化等方面尚有不足。
  破解肝癌之难,关键是要认识肝癌的三宗“最”。
  第一、肝癌几乎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绝大多数肝癌发生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预防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是预防肝癌的最有效措施。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切断这两项传播途径其实并不难,但需要系统性、体系性的努力。
  第二、肝癌几乎是最容易早期诊断的癌症。众所周知,70%-80%的肝癌患者血液中甲胎蛋白明显升高,对于甲胎蛋白不升高的肝癌,超声检查也有很高的敏感性,所以,肝癌高危人群如果能够定期检测血液中的甲胎蛋白,做超声检查,绝大多数的肝癌都能够在早期获得诊断。
  第三、肝癌几乎是最容易通过微创治疗获得治愈性疗效的癌症。肝脏与外界只有“一墙之隔”,是一个半暴露器官,这就为通过经皮穿刺路径对肝癌实施消融治疗奠定了解剖学基础。
  肝癌的局部消融治疗已发展了近30年,射频消融治疗已发展成为与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齐名的三大治愈性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对于直径≤3.0厘米的小肝癌,应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特别规范应用且反复应用者,五年生存率应在80%以上。

肝缩小一定是晚期吗

肝器官作为人体的一个重大器官,在维持人体正常运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肝器官的面积出现了缩小的情况,肯定会影响到肝功能的运转。因此,要做出相应的检查才能最终确定其结果。那么,肝缩小一定是晚期吗?

肝硬化、肝癌、肝炎等肝性疾病,都会直接造成肝脏组织明显损害,并有一定几率可引起肝缩小现象。只不过,在涉及到每个病灶原因存在不同时,肝缩小的代表意义也会存在不同的答案,并不是说肝缩小就一定是晚期的阶段。因此,在涉及到肝缩小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针对肝脏组织做全面性的检查,才能判断病情程度后而对身体状态做相关的确定,从而更好做出相关的治疗和护理。

一般情况下,肝癌所引起的肝缩小,确实是属于晚期阶段。但肝硬化或是肝炎等疾病所引起的肝缩小,却不一定就是晚期。因此,在肝性疾病的类型存在不同时,对于引起肝缩小的实际意义也会造成不同的答案变化。必须要学会从根源上有效确定后,才能进一步对相关情况做有效的判断和了解。并能够从根本上做出相关治疗,从而使肝脏缩小情况得到有效的抑制。

只不过,肝缩小虽然并不一定就是晚期,但肝脏所出现的缩小情况,确实会对肝脏以及身体造成极大的损害,所以在有效确定病因和病情程度后。可通过药物与手术进行相关的治疗,从根本上将肝脏内部所涉及到的病变情况做出处理,再通过日常饮食方面有所调理,就能够避免缩小情况的持续发生,更能够使肝脏组织取得修复性效果。

从以上所讲述的内容,可以明确知道,出现肝缩小的情况并非一定是晚期,也有可能只是病情恶化到一定程度所引起。因此,在出现肝缩小情况时,必须要先了解具体肝性疾病的类型和情况后,才能判断是否到了晚期且知道病情的实际情况。再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进一步做相关的治疗和护理,从而能够使患者的肝脏组织得到修复,继而避免身体持续性受损而引起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肝癌有哪些高危人群

(1)年龄:一般为35岁以上的人。调查资料表明肝癌发病率高的地区,青壮年的肝癌发病率较高,而肝癌发病率低的地区,60岁以上年龄的老人发病率较高。即高发区肝癌多发生于青壮年,低发区肝癌多发生于中老年。

我国肝癌的地区分布:沿海岛屿和江河海口地区比沿海其他地区高,沿海地区高于内地,东南部高于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其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全国肝癌高死亡水平的省市和自治区是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

(2)性别:几乎所有地区男性肝癌患者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1,肝癌高发区男女患者比例高于3:1。

(3)HBsAg阳性及有慢性肝病史5年以上: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癌有密切、特定的因果关系,乙型肝炎病毒是仅次于烟草第二种已知的人类致癌物。所有HBsAg携带者,如果生存时间足够长,不因其他原因死亡,最终将发生肝癌。40%以上的持续感染者成年后因肝癌或肝硬化死亡。

(4)有肝癌家族史者:已有研究结果提示,某些遗传缺陷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增加。肝癌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5)酗酒者:在许多欧洲国家、美国及澳大利亚,饮酒是慢性肝病的重要因素,饮酒与肝癌的危险性增加有关。

肝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1、食欲明显减退:腹部闷胀,消化不良,有时出现恶心、呕吐。

2、肝痛:肝区可有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有时可因体位变动而加重。

可放射至后背或右肩。晚期肝癌可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症,这可能是由于癌肿结节坏死或出血至腹腔所致。此时病人常常以急腹症的表现到急诊室就诊。

3、全身衰竭:严重乏力、消瘦、进行性贫血及出现水肿。

4、黄疸、腹水、皮肤瘙痒:是肝癌的常见症状。

约有1/3的病例在发病过程中有黄疸。出现黄疸的原因为癌肿侵犯肝内主要胆管,肝门淋巴结转移癌压迫肝外胆管。腹水常常因为病人原来就患有肝硬化,癌组织侵入静脉而形成癌栓,癌结节压迫门静脉所致。腹水往往积聚甚速,可呈草黄色或血色。皮肤瘙痒是肝病、肝癌病人的常见症状。

5、出血现象。

常常表现为鼻出血、皮下出血,多因肝组织破坏,肝功能衰竭所致。门静脉高压可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癌组织侵入肝门的胆管时,可引起胆道出血。

6、肝肿大、脾大、发热。

90%的肝癌有肝肿大。肿大的肝脏常常坚硬,表明不规则,边缘可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巨型肝癌有时可使肝脏变形,以致触诊时不易辨别。脾肿大多发生在肝癌合并肝硬化的病人。脾转移癌极少见。

在肝癌病人中发热相当常见,可能是由于癌组织缺血性坏死、坏死产物的吸收及并发感染所致。

因此,平时的自我检查非常重要,“早发现、早治疗”是肝癌治疗的原则,因此我们在平时要注重。当自己感觉疲惫时,而躺卧休息都不能缓解时,很可能是肝病的征兆。如果癌组织更大些,会出现心窝处有沉闷感,或是腹部右上方感觉钝痛。即使不到疼痛的程度,也会有压迫感和不适感。也常常出现胃部失调时引起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恶心、饮食后的饱胀感及胃部的不适感等。如果体重减轻,时有原因不明的发烧,及出现黄疸,务必到医院接受甲胎蛋白(AFP)、B超、CT、X线肝血管造影等方法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