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2020-07-14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骨髓瘤分泌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后,会出现高免疫球蛋白血症,病人可能会有心脏的病变、贫血、肾功能损害、骨质破坏等症状。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相关阅读


骨髓瘤能活多久

生活当中很多人在被检查出,患有各种肿瘤性疾病的时候,都会显得特别的着急,有时候也会变得比较悲观沮丧,甚至是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很多肿瘤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比如骨髓瘤,那么一般情况下,发现患有骨髓瘤能活多久呢?

一、骨髓瘤能活多久
  骨髓瘤的患者疾病程度不同,酬周期是不一样的,另外具体的存活周期也会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自身的体质有关系。多数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生存率可以达到5-10年左右。
  二、影响骨髓瘤存活周期的因素
  1、治疗效果
  骨髓瘤患者如果在发现以后,任疾病发展不接受任何治疗的话,生存周期通常会在6~12个月之间。而如果能够在早期的时候就及时的进行治疗,并且在平时注意护理的话,生存周期还是比较长的,往往可以在10年以上。因此对于骨髓瘤晚期患者选择适当的方法治疗,对于延长生存期是非常重要的。

2、患者情绪因素
  通常来说,患者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或者是能够积极面对疾病,及时接受治疗,有利于延长生存周期。而如果患者长期让自己处在恐惧,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当中,治疗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候就很有可能会缩短生存周期。
  3、生活护理
  骨髓瘤患者平时如果能够进行科学的护理,对于疾病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这通常包括保持适度的休息,以及提供营养全面容易消化的食物,让患者的身体免疫能力能够有所提高。

而如果骨髓瘤患者平时生活没有规律,经常熬夜或者是三餐不定时,无法及时的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则会使得免疫能力大大下降,这时候疾病就会加速恶化,不利于生存周期的延长。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副作用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副作用是什么?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血液疾病,该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且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多无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常常容易被忽视和误诊,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化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式之一,那么,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副作用是什么呢?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目前WHO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

化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式,不过会出现以下副作用:

1.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和便泌等。其中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反应之一,近年来一些强力有效的止吐药上市,使得化疗后的恶心和呕吐反应大大减轻。

2.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一般停止化疗后1~2周会自行恢复,部分较严重的骨髓抑制也有可以有效提升白血病和血小板的药物供使用,因此不必担心。

3.脱发: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导致脱发,但脱发是可逆的,在停止化疗后会重新长出新发。

4.其他:如肝肾功能损害等。大部分化疗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是可逆的,通过一些辅助药物的使用可以控制或者减轻毒副作用。

骨髓瘤治疗效果的好坏,主要看M蛋白是否下降及下降的程度。本病人是轻链型,主要看尿轻链下降的量与程度。不能以骨髓浆细胞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如有条件可进行异体骨髓移植,这样可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但也有风险。

骨髓瘤化疗后能活多久

骨髓瘤属于严重的肿瘤疾病,在形成期间会导致骨髓内部的整个状态受到影响,加上骨髓中所含细胞的异常变化,会对身体进一步造成更大的损害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会随着肿瘤明显生长和损害后,会引起患者血液、骨骼、肾脏、神经系统等多个部位受损,继而诱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那么,骨髓瘤化疗后能活多久呢?

骨髓瘤的肿瘤细胞源起于骨骼中的浆细胞中,在浆细胞与相关细胞进行融合和影响之后,是会导致身体的功能性运转也出现异常,所以在个人病情程度有所不同时,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化疗或是手术治疗的方式,使病情有效控制并取得好转效果。在选择化疗治疗这个过程中,由于个人取得疗效具有不同,因此在放疗后对患者存活时间上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所以在化疗后具体存活的时间并不固定。

一般情况下,骨髓瘤化疗后所取得效果比较好时,是可以使身体的整个状态不会持续受损或恶化,在存活时间上可以高达十年以上。而化疗后如果效果不佳且存在病情反复的现象,是会导致患者身体持续受损且引起多个并发症后,在数月甚至是数年时间内死亡,所以在个人病情程度、取得疗效等多个细节本身存在不同变化时,对于患者精确的存活时间也自然会产生各种影响性。

总之,骨髓瘤化疗后存活的时间并没有固定或标准的答案,毕竟在化疗过后,治疗效果的不同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运行和恢复,所以在细节情况未全面确定的情况下,既有可能存活数月、数年,甚至是活个十年甚至是更久,反正这个时间并没有固定或统一的答案,必须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做相关的确定后,才能进一步对存活时间有效确定。

蛋白/患者/骨髓瘤从体检单中的“球蛋白增高”说开去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每年例行的体检已经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前不久,我们在我院生化检测的项目下面加了一行注释:如果在生化化验时发现“球蛋白增高,建议去血液科就诊,查M蛋白鉴定,除外多发性骨髓瘤等疾患”。那么,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生化化验时发现的球蛋白增高与多发性骨髓瘤有何关系?

发病率超过急性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以下简称MM)是一种易发生于中老年人的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5/10万/年,超过了急性白血病成为血液系统发病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既往MM的生存期只有3-5年,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应用生存期5-7年,部分患者达到10年以上。

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浆细胞的作用是产生人体的免疫球蛋白,帮助人体抵御外来的有害的微生物的侵袭。当浆细胞发生肿瘤而恶性增殖使,骨髓内产生大量异常的恶性浆细胞,患者体内产生大量的无免疫功能的免疫球蛋白,引起患者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肺炎或泌尿系统感染。因此,老年人反复发生肺炎或感染要追查发生感染的内在原因,而不仅仅控制或治疗肺炎。

 免疫球蛋白异常

我们体检的肝功化验中,有一项为总蛋白,总蛋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为球蛋白组成成分,所以当人体发生多发性骨髓瘤时,其生化化验中的总蛋白特别是球蛋白会增多。MM时,体内产生大量的无效的免疫球蛋白可以造成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血栓,同时,这些异常的免疫球蛋白还会包裹在我们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表面影响血凝块的形成引起人体出血。

同时,人体的免疫球蛋白是由重链和轻链组装而成的,MM患者大量的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从肾脏排泄过程中会损伤肾脏,引起骨髓瘤肾病的发生。50%MM患者会引起骨髓瘤肾病,其中30%会发展至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

善于伪装的骨髓干细胞肿瘤,误诊率高

发生MM时,异常增生的恶性浆细胞及其周围的异常肿瘤微环境细胞又会产生大量的异常因子,包括IL-6、IL-1、TNF等等,造成患者骨骼溶解,90%的MM患者引起严重的骨质疏松或骨折等,胸腰椎椎体是常发生压缩性骨折的部位,严重者会引起患者截瘫。

骨髓中异常增值的恶性浆细胞又会抑制红细胞的产生,引起患者贫血,从而加重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及其他症状。

因此,MM的临床症状包括:感染、肾损害、骨痛和贫血等。因为MM临床症状多样,多数患者的首诊科室可能是骨科或肾内科或呼吸科等,因此,几乎每一个患者都有一个曲折的就诊历程,造成该病的误诊率高达40-50%。

 早期筛查“三部曲”

事实上,不少MM患者在发展至MM前化验免疫球蛋白已经出现异常,这种异常可能存在数年甚至10-20年,这一种前期的癌前病变阶段并无症状,是我们容易忽视,逐渐发展至骨髓瘤,我国的MM患者确诊时往往已处于疾病分期的较晚阶段,与美国梅奥医院等患者比较,我国的早期发现的患者比例明显偏少,早期筛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为此,我们基于对MM成熟的诊治经验,在北京市率先开展了MM早期筛查工作,并于2015年开始进行社区巡讲,对大众和社区医师进行MM健康普及教育和调查问卷(第一步)——主要针对骨髓瘤常见的症状如骨痛、肾功能损伤、贫血、感染等进行筛查,发现的可疑人群进行M蛋白鉴定检测(此项为MM等恶性浆细胞病较特异的检查,主要化验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及24小时尿,2-3个工作日出报告,此为第二步)M蛋白异常的疑似患者收住院进行骨髓穿刺、骨髓基因、骨骼影像学检查(第三步)进一步确诊及治疗。

骨髓瘤早期筛查“三步法”工作的开展,希望能增强大众对MM的重视程度,使MM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多发性骨髓瘤的支持治疗系列之外周神经病变

外周神经病变一旦发生,症状可持续数月或1年以上。因此,需要家属及医护人员配合去细心呵护患者,在评价骨髓瘤治疗有效性的同时,早期发现出现的神经病变副作用,及时管理并处理。这点非常重要。

对外周神经病变的管理应注意哪些方面?

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中,沙利度胺、硼替佐米和雷那度胺等靶向新药的应用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使骨髓瘤变成了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可以控制的慢性病。然而,外周神经病变(PN)是骨髓瘤治疗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主要有骨损伤对神经或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病理性骨折,软组织浆细胞瘤,免疫机制,淀粉样蛋白沉积和抗骨髓瘤治疗。超过20%新发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轻度运动感觉性轴索型神经病。应用包括检测皮内神经纤维密度的皮肤活检在内神经生理方法,检测大和小纤维周围神经病变,发现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增加到54%。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化疗药物中长春碱类、沙利度胺、硼替佐米均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四肢末梢感觉麻木、烧烁感、迟钝等感觉神经受损症状;也可表现为肌肉无力、腱反射减退等运动神经受损症状;也可以表现为便秘、肠梗阻或肠麻痹等自主神经受损症状。

硼替佐米因为可快速控制骨髓瘤病情进展,对骨病、肾病有明显治疗作用,但其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平均发生于第4疗程后,平均84天(10-449天),少数较敏感的患者神经症状的发生可提前至第1-2疗程。应用硼替佐米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外周神经病变的管理。

外周神经病变一旦发生,症状可持续数月或1年以上。因此,需要家属及医护人员配合去细心呵护患者,在评价骨髓瘤治疗有效性的同时,早期发现出现的神经病变副作用,及时管理并处理。这点非常重要。

对外周神经病变的管理应注意以下方面:

1.患者有神经病变疼痛的自主症状和体征,应积极确定原因及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

2.任何患严重或进展性PN的患者,将神经毒性药物减低剂量或停药或慎用不必要的神经毒性药物。

3.已证明硼替佐米皮下注射与静脉注射比较,其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明显减轻。

4.所有患者的慢性周围神经痛应考虑联合镇痛治疗,包括吗啡缓释片等。

5.神经性疼痛显著不能控制的患者,应及时请神经科会诊进行疼痛管理。

6.可给予B族维生素等神经营养药物。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乡间郎中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2020-07-14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骨髓瘤分泌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后,会出现高免疫球蛋白血症,病人可能会有心脏的病变、贫血、肾功能损害、骨质破坏等症状。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相关阅读


骨髓瘤能活多久

生活当中很多人在被检查出,患有各种肿瘤性疾病的时候,都会显得特别的着急,有时候也会变得比较悲观沮丧,甚至是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很多肿瘤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比如骨髓瘤,那么一般情况下,发现患有骨髓瘤能活多久呢?

一、骨髓瘤能活多久
  骨髓瘤的患者疾病程度不同,酬周期是不一样的,另外具体的存活周期也会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自身的体质有关系。多数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生存率可以达到5-10年左右。
  二、影响骨髓瘤存活周期的因素
  1、治疗效果
  骨髓瘤患者如果在发现以后,任疾病发展不接受任何治疗的话,生存周期通常会在6~12个月之间。而如果能够在早期的时候就及时的进行治疗,并且在平时注意护理的话,生存周期还是比较长的,往往可以在10年以上。因此对于骨髓瘤晚期患者选择适当的方法治疗,对于延长生存期是非常重要的。

2、患者情绪因素
  通常来说,患者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或者是能够积极面对疾病,及时接受治疗,有利于延长生存周期。而如果患者长期让自己处在恐惧,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当中,治疗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候就很有可能会缩短生存周期。
  3、生活护理
  骨髓瘤患者平时如果能够进行科学的护理,对于疾病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这通常包括保持适度的休息,以及提供营养全面容易消化的食物,让患者的身体免疫能力能够有所提高。

而如果骨髓瘤患者平时生活没有规律,经常熬夜或者是三餐不定时,无法及时的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则会使得免疫能力大大下降,这时候疾病就会加速恶化,不利于生存周期的延长。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副作用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副作用是什么?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血液疾病,该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且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多无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常常容易被忽视和误诊,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化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式之一,那么,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副作用是什么呢?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目前WHO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

化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式,不过会出现以下副作用:

1.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和便泌等。其中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反应之一,近年来一些强力有效的止吐药上市,使得化疗后的恶心和呕吐反应大大减轻。

2.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一般停止化疗后1~2周会自行恢复,部分较严重的骨髓抑制也有可以有效提升白血病和血小板的药物供使用,因此不必担心。

3.脱发: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导致脱发,但脱发是可逆的,在停止化疗后会重新长出新发。

4.其他:如肝肾功能损害等。大部分化疗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是可逆的,通过一些辅助药物的使用可以控制或者减轻毒副作用。

骨髓瘤治疗效果的好坏,主要看M蛋白是否下降及下降的程度。本病人是轻链型,主要看尿轻链下降的量与程度。不能以骨髓浆细胞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如有条件可进行异体骨髓移植,这样可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但也有风险。

骨髓瘤化疗后能活多久

骨髓瘤属于严重的肿瘤疾病,在形成期间会导致骨髓内部的整个状态受到影响,加上骨髓中所含细胞的异常变化,会对身体进一步造成更大的损害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会随着肿瘤明显生长和损害后,会引起患者血液、骨骼、肾脏、神经系统等多个部位受损,继而诱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那么,骨髓瘤化疗后能活多久呢?

骨髓瘤的肿瘤细胞源起于骨骼中的浆细胞中,在浆细胞与相关细胞进行融合和影响之后,是会导致身体的功能性运转也出现异常,所以在个人病情程度有所不同时,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化疗或是手术治疗的方式,使病情有效控制并取得好转效果。在选择化疗治疗这个过程中,由于个人取得疗效具有不同,因此在放疗后对患者存活时间上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所以在化疗后具体存活的时间并不固定。

一般情况下,骨髓瘤化疗后所取得效果比较好时,是可以使身体的整个状态不会持续受损或恶化,在存活时间上可以高达十年以上。而化疗后如果效果不佳且存在病情反复的现象,是会导致患者身体持续受损且引起多个并发症后,在数月甚至是数年时间内死亡,所以在个人病情程度、取得疗效等多个细节本身存在不同变化时,对于患者精确的存活时间也自然会产生各种影响性。

总之,骨髓瘤化疗后存活的时间并没有固定或标准的答案,毕竟在化疗过后,治疗效果的不同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运行和恢复,所以在细节情况未全面确定的情况下,既有可能存活数月、数年,甚至是活个十年甚至是更久,反正这个时间并没有固定或统一的答案,必须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做相关的确定后,才能进一步对存活时间有效确定。

蛋白/患者/骨髓瘤从体检单中的“球蛋白增高”说开去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每年例行的体检已经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前不久,我们在我院生化检测的项目下面加了一行注释:如果在生化化验时发现“球蛋白增高,建议去血液科就诊,查M蛋白鉴定,除外多发性骨髓瘤等疾患”。那么,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生化化验时发现的球蛋白增高与多发性骨髓瘤有何关系?

发病率超过急性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以下简称MM)是一种易发生于中老年人的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5/10万/年,超过了急性白血病成为血液系统发病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既往MM的生存期只有3-5年,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应用生存期5-7年,部分患者达到10年以上。

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浆细胞的作用是产生人体的免疫球蛋白,帮助人体抵御外来的有害的微生物的侵袭。当浆细胞发生肿瘤而恶性增殖使,骨髓内产生大量异常的恶性浆细胞,患者体内产生大量的无免疫功能的免疫球蛋白,引起患者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肺炎或泌尿系统感染。因此,老年人反复发生肺炎或感染要追查发生感染的内在原因,而不仅仅控制或治疗肺炎。

 免疫球蛋白异常

我们体检的肝功化验中,有一项为总蛋白,总蛋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为球蛋白组成成分,所以当人体发生多发性骨髓瘤时,其生化化验中的总蛋白特别是球蛋白会增多。MM时,体内产生大量的无效的免疫球蛋白可以造成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血栓,同时,这些异常的免疫球蛋白还会包裹在我们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表面影响血凝块的形成引起人体出血。

同时,人体的免疫球蛋白是由重链和轻链组装而成的,MM患者大量的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从肾脏排泄过程中会损伤肾脏,引起骨髓瘤肾病的发生。50%MM患者会引起骨髓瘤肾病,其中30%会发展至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

善于伪装的骨髓干细胞肿瘤,误诊率高

发生MM时,异常增生的恶性浆细胞及其周围的异常肿瘤微环境细胞又会产生大量的异常因子,包括IL-6、IL-1、TNF等等,造成患者骨骼溶解,90%的MM患者引起严重的骨质疏松或骨折等,胸腰椎椎体是常发生压缩性骨折的部位,严重者会引起患者截瘫。

骨髓中异常增值的恶性浆细胞又会抑制红细胞的产生,引起患者贫血,从而加重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及其他症状。

因此,MM的临床症状包括:感染、肾损害、骨痛和贫血等。因为MM临床症状多样,多数患者的首诊科室可能是骨科或肾内科或呼吸科等,因此,几乎每一个患者都有一个曲折的就诊历程,造成该病的误诊率高达40-50%。

 早期筛查“三部曲”

事实上,不少MM患者在发展至MM前化验免疫球蛋白已经出现异常,这种异常可能存在数年甚至10-20年,这一种前期的癌前病变阶段并无症状,是我们容易忽视,逐渐发展至骨髓瘤,我国的MM患者确诊时往往已处于疾病分期的较晚阶段,与美国梅奥医院等患者比较,我国的早期发现的患者比例明显偏少,早期筛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为此,我们基于对MM成熟的诊治经验,在北京市率先开展了MM早期筛查工作,并于2015年开始进行社区巡讲,对大众和社区医师进行MM健康普及教育和调查问卷(第一步)——主要针对骨髓瘤常见的症状如骨痛、肾功能损伤、贫血、感染等进行筛查,发现的可疑人群进行M蛋白鉴定检测(此项为MM等恶性浆细胞病较特异的检查,主要化验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及24小时尿,2-3个工作日出报告,此为第二步)M蛋白异常的疑似患者收住院进行骨髓穿刺、骨髓基因、骨骼影像学检查(第三步)进一步确诊及治疗。

骨髓瘤早期筛查“三步法”工作的开展,希望能增强大众对MM的重视程度,使MM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多发性骨髓瘤的支持治疗系列之外周神经病变

外周神经病变一旦发生,症状可持续数月或1年以上。因此,需要家属及医护人员配合去细心呵护患者,在评价骨髓瘤治疗有效性的同时,早期发现出现的神经病变副作用,及时管理并处理。这点非常重要。

对外周神经病变的管理应注意哪些方面?

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中,沙利度胺、硼替佐米和雷那度胺等靶向新药的应用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使骨髓瘤变成了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可以控制的慢性病。然而,外周神经病变(PN)是骨髓瘤治疗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主要有骨损伤对神经或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病理性骨折,软组织浆细胞瘤,免疫机制,淀粉样蛋白沉积和抗骨髓瘤治疗。超过20%新发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轻度运动感觉性轴索型神经病。应用包括检测皮内神经纤维密度的皮肤活检在内神经生理方法,检测大和小纤维周围神经病变,发现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增加到54%。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化疗药物中长春碱类、沙利度胺、硼替佐米均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四肢末梢感觉麻木、烧烁感、迟钝等感觉神经受损症状;也可表现为肌肉无力、腱反射减退等运动神经受损症状;也可以表现为便秘、肠梗阻或肠麻痹等自主神经受损症状。

硼替佐米因为可快速控制骨髓瘤病情进展,对骨病、肾病有明显治疗作用,但其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平均发生于第4疗程后,平均84天(10-449天),少数较敏感的患者神经症状的发生可提前至第1-2疗程。应用硼替佐米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外周神经病变的管理。

外周神经病变一旦发生,症状可持续数月或1年以上。因此,需要家属及医护人员配合去细心呵护患者,在评价骨髓瘤治疗有效性的同时,早期发现出现的神经病变副作用,及时管理并处理。这点非常重要。

对外周神经病变的管理应注意以下方面:

1.患者有神经病变疼痛的自主症状和体征,应积极确定原因及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

2.任何患严重或进展性PN的患者,将神经毒性药物减低剂量或停药或慎用不必要的神经毒性药物。

3.已证明硼替佐米皮下注射与静脉注射比较,其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明显减轻。

4.所有患者的慢性周围神经痛应考虑联合镇痛治疗,包括吗啡缓释片等。

5.神经性疼痛显著不能控制的患者,应及时请神经科会诊进行疼痛管理。

6.可给予B族维生素等神经营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