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怎么预防

2020-07-14

脑卒中怎么预防:
  脑卒中如何预防?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受到斑块的阻塞,引起了缺血、脑血管病或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卒中的预防就要从控制基础疾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等方面做起。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规律用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最起码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6~7,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8.3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脑卒中的发生。同时患者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第一要低盐低脂饮食,我们建议每天,每个人的氯化钠摄入量要小于6克,油脂的摄入量每天要小于25克,同时每天要进行300~400克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每天可以喝一杯牛奶,这样对于脑卒中都是有好处的。
  患者要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我们建议每个人每天都要进行一小时的有氧运动,如果实在不能完成,要每周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患者要减轻体重,将男性腰围控制在85厘米以内,女性腰围控制在80个厘米以内,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这样才达到体重的要求。患者要远离烟酒、不能抽烟、不能喝酒、要保持乐观心态,保证足够睡眠,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脑卒中。对于已经发生卒中的患者,如何进行脑血管病的二次预防,这也是关键。除了上述的情况以外,患者还要应用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等等这些预防脑血管病再次发生的药物,同时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相关的体格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酌情选择药物,同时加强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脑卒中怎么预防相关阅读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脑出血,为出血性脑卒中,就是由于高血压或者血管畸形脑血管破裂。还有一类是缺血性脑卒中,它主要是由于血管的痉挛,或者血液流速的缓慢,因此血液在脑里面形成的血栓,造成了局部的贫血,局部的供血不足,那一部分组织又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新的病性坏死。

脑卒中发作时的表现

脑卒中发作时的表现主要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不同的表现。出血性中风,来势快,病情重,甚至会有昏迷,这种病人发作很凶险,24小时之内有可能死亡,最长不超过72小时,但在度过了72小时以后,基本上能够控制;缺血性中风通常表现为患者突然身体不能动但是他没有昏迷,或者进食表情淡漠,但还能够进行应答,这种症状随着缺血性中风时间的延长越来越轻,但是他半边身子不能动。总体临床表现来看,凡是神志昏迷、半身不遂,一般都是出血性中风;凡是神智没有明显异常,有半身瘫痪者,一般都是缺血性中风。

脑卒中后遗症有哪些

脑卒中后遗症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第一个是运动功能异常,就是本身瘫痪,不能运动。第二个是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到半肢麻木、僵硬。第三个就是形态学障碍,口角歪斜 、吞咽坚苦、患侧眼皮闭合不全、口角耷拉、流涎、不能鼓腮、皱额等。另外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心理情感学的异常,患者会烦躁易怒,甚至自控能力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一部分病人还会变成血管性的痴呆。因此中风病人临床表现主要三大表现,运动异常、感觉异常、形态异常。

脑卒中治疗期间如何康复锻炼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必须在康复医师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脑卒中后,首先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及吞咽功能等项目,根据患者障碍的范围及程度制定个体化的康复目标和治疗方案。在脑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时,要静卧休息,防止情绪的激动、防止血管再破裂再出血。必须在稳定1到2周后,慢慢轻轻的做一些被动活动,在出血停止后、血压稳定后才可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

脑卒中急性期卧床期间如何护理

脑卒中急性期卧床期间的护理分为两种情况:意识模糊患者和意识清楚患者的护理。急性期意识模糊患者的护理要注意各种监护的情况,如心电图,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保持平卧位,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同时要预防压疮的发生;对于有尿失禁的患者要注意会阴部皮肤有无发红、湿疹等,一定要保持会阴部皮肤的清洁;有留置尿管的病人建议多饮水,每天早晚要定时的清洁会阴部皮肤。对于意识清楚的病人,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护理,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悲观情绪,同时要预防卒中的再次复发。

相关治疗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