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手术指征有什么

2020-07-14

胆囊息肉手术指征有什么:
  胆囊息肉手术指征主要取决于胆囊息肉的大小。
  对于直径小于一厘米的胆囊息肉,我们一般还是建议他进行一个随访的观察,半年左右进行一次超声的复查,密切监测息肉大小的变化。而对于一公分以上的息肉,我们是建议他进行一个手术治疗,因为一公分以上的息肉,有这种恶变的这种风险,而胆囊息肉恶变为胆囊癌的时候,这个患者是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等出现症状的时候可能已经就比较晚了,所以说对于一公分以上的胆囊息肉我们进行建议进行一个胆囊切除的一个手术。
  如果息肉在手术前已经怀疑有癌变了,我们一般建议手术当中要同时送一个冰冻的快速病理切片,明确这种息肉的性质。如果已经有癌变,很单纯的腹腔镜胆囊切除不够了,还需要同时合并有一个胆囊床肝组织的切除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只有这样根治性的手术,才能尽量减少胆囊息肉变为胆囊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的这种概率。



胆囊息肉手术指征有什么相关阅读


如何正确的治疗胆囊息肉

如何正确的治疗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现在肝胆外科比较常见的,以胆囊壁突出与胆囊腔内隆起性病变为特点的疾病。胆囊息肉在很多年轻人查体的时候都会发现有一个或者是多个胆囊内隆起性的病灶。其实按照它的结构来进行分类的话,绝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属于良性或是胆固醇的结晶而形成的胆固醇性的息肉。
  胆囊息肉的存在往往提示我们生活饮食习惯不够健康,高糖饮食、高脂肪饮食、饮食不规律。使得胆固醇在胆囊壁内沉积。这种息肉由于不存在癌变的风险,不需要采取手术干预措施,只是通过定期检查来观察大小形态的改变。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单发快速增长,机体比较宽,形态不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的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所以一旦确诊建议尽早的手术治疗。

胆囊小的影响

胆囊小的影响:
  胆囊偏小首先要分析原因,如果本身发育就小,没有任何的病理改变,也就是胆囊的功能是正常的,这种不需要任何治疗。但如果是慢性炎症,或者是长时间的充满型结石,引起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缩小,这样胆囊本身已经没有功能,而且时间长了可能会发生胆囊的癌变;
  一旦发生癌变,并不会表现为症状加重,除非比较晚期的胆囊癌影响到胆道,或者黄疸、转移,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症状。所以如果胆囊偏小,首先要鉴别是否正常,如果是病理性的慢性炎症导致的缩小,还是建议积极的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胆囊息肉是什么

胆囊息肉是什么:
  胆囊息肉临床上叫做胆囊息肉样变,因为胆囊息肉有不同的类型:
  第一,真性的息肉,就是胆囊壁、胆囊粘膜形成炎性的息肉;
  第二,是腺瘤样的息肉,从胆囊壁上突起一个实性的结构。如果是腺瘤或者是腺肌症、炎性息肉,如果慢慢增大有可能会发生恶变。所以,如果胆囊单发息肉逐渐增大,达到将近一公分左右,就需要积极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早期的胆囊结石是胆囊内的胆固醇成分呈过饱和状态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它贴附在胆囊壁上,有时可移动;附在胆囊壁上,不能移动。

有多个胆囊息肉怎么治疗

有多个胆囊息肉怎么治疗:
  如果患者患有多发的胆囊息肉,以胆固醇性的息肉比较多见。但是也要警惕混合性的息肉。通常患者在B超或者ct发现有多发的胆囊息肉,大多数是胆固醇性的息肉,胆固醇性的息肉是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胆固醇性的息肉一般较为常见。
  而混合性的是指既有腺瘤性的真性息肉又有胆固醇性的假性息肉,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多发性息肉一定是胆固醇性息肉,如果忽略腺瘤性息肉存在的可能,会对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如果发现有多个胆囊息肉应该及时和医生沟通,针对具体的检查结果具体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后护理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后护理:
  对于大多数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一般情况下采取的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现在非常普及,而且创伤很小。病人实际上在麻醉恢复以后,就可以自由的下地活动、进食,术后并没有特别需要护理的事项。
  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感觉做完手术以后,会伤了一定的元气,可能需要注意休息几天。胆囊切除手术之后,三个月是饮食节控的时段,尽量以低脂饮食为主,比如奶制品应该以脱脂、低脂为宜,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而在国外很多病人,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上班。所以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后无需特别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