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怎么调节

2020-07-14

强迫症怎么调节:
  得了强迫症以后,患者除了系统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外,还要强化自我调整,自我调节。自我调整,自我调节的简单四步疗法:
  第一是不理、不怕、不在乎。患者不要过度关注自己的强迫症状,患者也不要渴望自己马上就把强迫症治愈。因为强迫症状和患者的性格紧密相关。患者需要对强迫症不理、不怕、不在乎,一旦患者太在意它、太害怕它,就特别容易陷入到焦虑当中。身体上、心理上的一些强迫症状变化就会导致患者像惊弓之鸟一样,很慌张,对康复非常不利,所以患者要不理、不怕、不在乎。
  第二是接纳不对抗。接纳不对抗的含义是患者要接纳强迫症状,患者要把强迫症要当成自己的老朋友。如果患者想着和它对抗,产生强迫与反强迫,势必会导致更严重的焦虑。所以患者要学会接纳强迫症状,把强迫症当成自己的老朋友,不要对抗它。因为当患者开始发病的时候,患者真的对抗不了强迫症状带来的痛苦。
  第三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患者要用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带着强迫症状,该学习学习,该工作工作,不过度关注自己,也不过度在意自己,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带着症状去学习、工作和生活,慢慢地患者就能学会和强迫症共处了。
  第四个自我调整方法是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的意思是患者要经常去做患者喜欢做的事情,这样患者的注意力就会从强迫症状中转移出来。慢慢地,强迫症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也会越来越轻,从而通过患者自己强有力的自我调整,学会适应强迫症状,学会接纳强迫症状,学会与强迫症状共生,从而为更彻底地治疗强迫症打下良好的自我调整基础。



强迫症怎么调节相关阅读


儿童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儿童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儿童和成年人都可能会患强迫症,但儿童患强迫症可能更复杂。
  儿童出现强迫行为,或者强迫思维时就诊断为强迫症。
  从病因上分析,儿童患强迫症应该从环境方面考虑,比如父母可能对孩子要求过严,对他们控制过多,而不是让他自由成长;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一岁到两岁孩子处于肛欲期,即孩子在训练上厕所阶段,这时如果父母过于要求严格,孩子可能就会出现强迫性行为,就会导致将来孩子出现强迫性人格。所以,当孩子出现强迫性行为时,可能需要家长多加注意,放松对他们的控制,给予适当的引导。

小孩强迫症有哪些症状

小孩强迫症有哪些症状:
  小孩强迫症跟成人强迫症表现类似,但表现方式可能不同。小孩强迫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强迫性思维。
  第二、强迫性行为。强迫性思维表现为脑内不断有一些想法不能自控,明知道这些想法没有必要,但是患者就会反复去想。比如有的小孩会想天为什么不会塌下来。可能很多有科学素养的人会想一些普通人不想的问题,但是有科学素养的人通常是乐在其中,而不是有主观痛苦;
  但是强迫症的孩子想这些事情,自己就会觉得痛苦。另外还有强迫性行为,患者会做一些动作,会不断地摆放物品,执着的去做一些事情。

强迫症不治疗的后果

强迫症不治疗的后果:
  强迫症重症患者如果不经过治疗,基本就会丧失所有功能。如果严重的强迫症不经过治疗,就会全面损害患者的整个社会功能,比如部分强迫症患者会因为强迫症、洁癖等,不能出门;
  患者就不再注意个人卫生,因为患者洗澡、洗手就会需要几个小时,所以就相当于自暴自弃,然后就不洗澡,这样呆在家里也没法出门。
  强迫症较轻的患者,也会带来很多影响,患者自己痛苦;同时强迫症的病人会寻求一种确定性,所以会不断地跟身边的人去追求确定,时间过长可能家人就会烦他,这对患者打击更大,所以强迫症患者需要及时的得到治疗。

强迫症能彻底治愈吗

强迫症能彻底治愈吗:
  强迫症是否能根治,通常与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关。比如医学上高血压、糖尿病等,很多都不能根治。强迫症患者都会有强迫性特点,但强迫性特点需要看患者如何去利用,比如大多数科学家虽然都可能带有某些强迫倾向,喜欢刨根问底、想得很深入,但他们通常会把这些强迫的症状转化成一种对社会、对个人有价值的事情。
  所以强迫症患者认为是根治,还不如把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转变成一种动力,这样就会达到某种程度所谓的根治;强迫症患者不是把自己改变成另外一个人,而是要将它更合理的转化成一种积极力量。

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有强迫现象的人大多数有一种“不允许自己不完美”的心理倾向,这种人更容易得强迫症。在生活中过度关注细节,追求完美,追求确定感的人就是强迫人格倾向,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因素的触发,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一些思维和行为,产生困扰,就会得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