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有哪些原因

2020-07-14

早搏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良性早搏,良性早搏的缘由一般难以发现,通过做心脏彩超、抽血甚至做所有检查都正常,而且良性早搏部分患者有感觉,部分患者没感觉;还有一类早搏是继发于各种各样的心脏、肺脏等器质性的变化,如心脏扩大、心房扩大、心功能衰竭等,这种早搏起源于心肌的病变,临床上称为器质性早搏。鉴别二者较为困难,通常是根据患者的早搏类型、早搏的数目、以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进行区分,但是真正早搏的原因并没有明确地记载说明。对于大夫主要是评价早搏对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有多大影响,影响大需要处理,影响小不需要处理。正常人40%到50%都有早搏,早搏非常常见,正常人40%到50%都有早搏。但是对于早搏的记载、认识、治疗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法手段。



早搏有哪些原因相关阅读


良性早搏和恶性早搏的区别

良性早搏和恶性早搏的区别:
  早搏指正常心跳活动以外的提前发生的一次心跳,分为房性、室性等。总体而言,早搏相对安全。在部分正常人处于特定的心理或者生理状态,比如紧张、刺激、情绪波动,以及大量饮酒、咖啡等饮食之后,可诱发早搏的发作,大多为生理性,俗称良性早搏,无需特殊处理。
  有慢性、内科疾病、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情况的患者,发作早搏可能是疾病状态不稳定的表现,也可能由于早搏诱发心动过速,甚至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等风险,需要积极处理,给予口服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进一步通过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加强心电监护等方式,监测早搏的发生次数与频率。

早搏怎么办

早搏怎么办:
  生理性的早搏诱因往往出现在患者熬夜、饮用浓茶、浓咖啡之后,或工作比较紧张,情绪激动之后,注意上述事项,早搏往往会得到减少。生理性早搏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病理的性早搏,比如继发在心肌缺血,严重的心肌梗死基础上出现的室早,室颤需要在医院进行严密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治疗;电解质的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导致的早搏,通常由于患者腹泻,出汗较多,而钾的摄入量不够导致,患者需积极的补充电解质,可使早搏次数减少。

早搏吃什么药

早搏吃什么药:
  早搏分为病理性早搏和生理性早搏。如果患者是没有病理意义的早搏,可以给予观察;如果早搏是其他疾病相关性、具有病理意义,可以给予对症治疗。
  早搏可以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比如普罗帕酮、乙吗噻嗪、倍他乐克、可达龙或合心爽等,对早搏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患者一定要找到早搏的发病原因,不推荐发现早搏就贸然给予病人用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因为抗心律失常药物通常都会引起其副作用。所以早搏患者一定要找到发病原因,对症治疗。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心脏早搏都具有病理性原因,但大多数早搏患者没有病理性危害,但是患者如果发现早搏,一定要查明原因。
  正常成人做20小时血压监测,即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都会发现有一些早搏现象,可能检查者本人一点症状都没有,但也有一些病态的早搏。如果早搏每天大于几千次,病人就会产生明显的心慌、心悸、不舒服感觉,部分患者早搏时还会引起咳嗽、嗓子发噎症状。这种情况要查明原因,因为早搏本身可能会是某些疾病的症状,比如心肌病、高血压病、心肌缺血,甚至代谢性疾病症状都会引起早搏。

早搏的危害

对于正常人出现的早搏,一般认为是良性早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影响;第二种是潜在的危害因素,如果早搏的次数占总心跳的20%以上的时候,患者有可能会逐渐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但是85%的患者一辈子也不会出现问题,生活质量和心功能都没有影响,所以这类称之为有潜在隐患的早搏;还有部分患者早搏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死亡。所以早搏的危害是要靠专科大夫进行评价。对于良性早搏不需要治疗,对于潜在危险的因素要进行干预或者是预防性干预或者密切随访,而对诱发室颤的恶性早搏则需要积极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