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外感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9

阳虚外感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阳气亏损,复感外邪,以恶寒重,微发热,汗出恶寒更甚,面色晄白,骨节酸冷疼痛,四肢不温,声低,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可见于脏腑阳气虚损,又感外邪的疾病中,尤其常见于感冒、支饮、水肿等疾病中。

病因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年高体弱,阳气亏虚,卫外功能不足,复感外邪袭表所致。

临床表现

恶寒重,微发热,或无汗,或汗出恶寒更甚,四肢不温,面色晄白,骨节酸冷疼痛,倦怠嗜卧,语声低微,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等。

常用中药

人参黄芪甘草桂枝附子羌活防风川芎赤芍细辛、煨生姜、大枣。

常见病

1、感冒

症见一般的阳虚证的症状(如四肢不温、面色晄白、骨节酸冷、脉沉迟等)和以头痛、无汗、身热恶寒、热轻寒重、鼻塞流清涕为主要表现的风寒表证的症状为其临床特征,治宜助阳益气,解表散寒,方选再造散(《再造散》)加减。

2、支饮

症见阳虚肺寒的临床特征为咳喘不得卧,痰吐稀薄量多,甚则面浮跗肿,身体振振瞤动。同时有恶寒发热,背寒,腰背痛,目泣自出等外感见症,治宜温肺散寒化饮,方用小青龙汤(《伤寒论》)加减。

3、水肿

症见水肿迅速波及全身,腰以下肿甚,形寒肢冷,发热,恶寒,头痛,肢体酸痛,小便短少,或咳或喘,咳吐稀白痰液,治宜祛风散寒,宣肺行水,辅以温阳之法,方用越婢加术汤(《金贵要略》)、真武汤(《伤寒论》)化裁。

转归预后

本证在病变过程中可见两种情况:一、外感之邪伤正,阳气益馁,无力逐邪出表,导致正虚邪恋,病情缠绵反复。或可由外邪引发宿疾,内外之邪交结难解,虚实交错,使病变复杂多端。二、阳虚温煦失职,水寒之气易于凝滞体内,若复感寒湿之邪内外相合,则痰饮流溢,水湿弥漫等病变随之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