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扰心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6

痰火扰心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痰火互结,上扰心神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概称。多因情志忧郁,喜怒无常,导致痰火上扰所致。常见于癫狂、不寐、中风等疾病中。

病因

本证是常见的神志异常的证候。常因精神刺激,思虑郁怒,灼津成奭,痰火内盛扰乱神明;或因外感热邪,热炼液为痰,疯热内扰神明;或痧湿素盛,湿久蕴热,痰热侵扰心神所致。

临床表现

心悸,心烦不寐,面赤气粗,口干,易惊,便秘尿黄,重者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躁妄动,舌红菩黄腻,脉滑数。

常用中药

龙胆草、黄连连翘、胆星、贝母、橘红竹茹石菖蒲远志、茯神、生铁落朱砂玄参、天冬、麦冬丹参

针灸疗法

主穴取人中、郄门、大椎、大陵;配穴内关、丰隆、少窗等穴,均取泻法、重刺激,持续捻针,育至病人安静,或有睡意时,留针不捻,留针15-20分钟后取针。狂症发作再加环跳(双),用四寸粗针,行强刺激,有安神定志作用。

常见病

1、癫狂

临床多见心烦,心悸,重则胡言乱语,狂躁妄动,便秘尿黄,脉数,苔腻等,多因情志不畅,恼怒伤肝,气郁化火,灼津为痰,痰火上扰,心窍蒙蔽,神志逆乱所致,治宜涤痰清火,镇心安神,方选生铁落饮(《医学心悟》)。

2、不寐

临床表现为不宜入眠,甚则整夜不眠,心烦易怒,舌尖边红,脉弦等,多因痰火上扰,心神不宁所致,治宜清心涤痰,方选十味温胆汤(《证治准绳》)。

3、中风

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呙斜,语言謇涩,神识朦胧,口干,烦躁,便干,苔黄而腻,脉弦数等,多因忧、思、恼、怒等情志失常,饮食不节,不良嗜好,紧张劳累诸因素导致阴阳失调,阴陷于下,阳亢于上,阳化为火,挟痰上扰,引起本证,治宜清火降逆、平肝熄风,方选清肝汤(《类证治裁》);若热盛便结,可加大黄芦荟泻火通便,荡涤热结;若心热心烦,神昏谵语,头痛,甚则抽搐,治宜清心开窍,可选用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

预防调护

1、移情易性等精神疗法是预防和治疗癫狂的有效方法,如防止环境的恶性刺激,保持光线明亮,这对保持患者的智力活跃情绪,增加社会接触和消除被隔离感有益。

2、加强护理:注意精神护理,包括情志和谐,起居、饮食、劳逸调摄规律。正确对待病人的各种病态表现,不应讥笑、讽刺,要关心、体贴、照顾病人。对重症病人的打人、骂人、自伤等症状,要采取防护措施,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必要时专人照顾。

3、加强妇幼保健工作。首先加强母孕期间的卫生,避免受到惊恐等刺激,对有阳性家族史者应当全其不再生子女。同时注意幼儿的发育成长,一旦发现有精神异常表现,应尽量找专科医生诊治,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转归预后

本病的转归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重视精神调护,避免精神刺激。若失治、误治,或多次复发,则病情往往加重,形神俱坏,难以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