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室间隔缺损都能介入治疗吗:
室间隔缺损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它严重的危害着新生儿的健康。
如果诊断为室间隔缺损,父母不必过分的担心,建议大家到正规的专科、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首先进行心脏超声的筛查,明确患者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以及边缘的情况。
目前内科医生可以通过不开刀、微创介入的办法,通过患者腿上的血管放一个封堵器,到达患者缺损的位置,用封堵器封堵缺损,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室间隔缺损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微创介入的办法,如果室间隔缺损比较大,甚至大于15毫米以上,它的毗邻结构,距离心脏的瓣膜比较近,或者它周围就是心脏的传导系统,放置一个封堵器,它会对心脏的传导进行压迫等等一系列的情况,就局限了封堵器的应用,所以此类患者医生建议其进行外科的开刀手术治疗。但具体的情况,希望患者到正规的专科去就诊,是否能进行微创的不开刀的介入治疗,那要由专科的医生介入的团队,以及超声的团队进行密切的配合,然后大家进行准确的评估之后,给患者予以答复。如果不能够微创介入的患者,建议其去外科开刀治疗。
室间隔缺损怎么治疗:
室间隔缺损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一般生下来就出现了。
通过B超检查,可以发现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有的缺损小的可以不治,通过临床观察,可有自愈的可能,如果室间隔缺损比较大,我们通过超声检查,观察室间隔缺损的范围的大小,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治疗。
第一个是介入的方法,通过下肢动脉栓堵,这是一个微创手术,损伤比较小,目前应用比较广泛,这是第一个介入的治疗。
第二个就是外科手术,外科手术一般适合于所有的室间隔缺损的患者,缺损比较大的话,我们一般采用外科手术的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损伤比较大,一般采取的就是手术切口有肩骨下、胸骨旁切口,需要全麻,而且要建立体外循环,在这个情况下做手术恢复时间比较慢。现在我们国内治疗方法主要有这两种方法,就是一个是介入,一个是外科手术治疗。目前我们国内趋向于介入手术治疗比较多,因为介入手术创伤比较小,孩子受损的比较小,恢复比较快。
室间隔缺损可以治好吗:
患儿的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室间隔缺损分为小的室间隔缺损和大的室间隔缺损,如果我们早期手术,在没有发生肺动脉高压的情况下是能够治愈的,室间隔缺损我们分为两种方法治疗。
第一个是介入治疗,介入手术损伤小。
第二个就是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是在体外循环下建立一个通道,然后给孩子进行室间隔缺损的修补。这两个手术目前我们国家非常成熟,是能够治愈的,室间隔缺损大家可以放心,我们只要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能够治好的,是不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室间隔缺损,我们建议根据孩子的情况,如果缺损小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自愈,不需要手术;缺损大就需要手术治疗。
就上述我说的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治疗,这两个手术,如果治疗及时,在不发生肺动脉高压的情况下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大家放心,室间隔缺损是能够治好的,如果室间隔缺损长期不治,容易发生肺动脉高压和肺炎,所以我们新生儿生下来以后就做常规的体检,早期发现室间隔缺损,早期治疗。所以说室间隔缺损病人,如果能早期地做完手术,是能够治好的,治好以后,生活跟正常孩子一样,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室间隔缺损是一个可治的疾病。
室间隔缺损指心脏室间隔在胚胎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的分流。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20%。缺损常在0.1到0.3cm,若缺损小于0.5cm分流量较小,多无临床的症状。缺损小者,心脏大小可正常;缺损大者,心室增大明显。
室间隔缺损婴幼儿患病率有约0.3%,而成人发病率仅为0.03%,证明缺损可自愈。缺损口径较小、分流量较小者,无明显症状;缺损较大,分流量较多者,可有发育障碍、活动后心悸、气急,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呼吸窘迫和左心衰的症状。
室间隔缺损可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检查。心电图可检查室间隔缺损口径的大小和病期;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室间隔缺损处于回声中断和心室心房肺动脉主干的扩大情况;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缺损处血流分流情况;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临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