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2020-07-14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我们知道我们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一个通道,叫做咽鼓管。正常的咽鼓管具有维持中耳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的作用。
  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如下鼻夹肥大,堵塞我们咽鼓管的咽口,或者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导致咽鼓管的粘膜的水肿堵塞,都会导致我们中耳腔的负压,中耳腔负压之后,粘膜充血水肿,然后出现一些炎性的渗出物,浆液性的和粘液性的渗出物,这样就出现了分泌性的中耳炎,患者可以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然后中耳腔的积液这些症状。
  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我们一些机械性的堵塞因素,如腺体肥大,堵塞了我们咽鼓管的咽口,也会引起分泌性的中耳炎,这个儿童患者比较常见。
  因此临床治疗,主要的是促使中耳腔分泌物的排泄,通畅咽鼓管,还有就是进行一些手术,比如鼓室置管,或者还有一个咽鼓管球囊扩张的方法,目的是使中耳鼓室腔与外界的压力平衡,主要是这些方面的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相关阅读


分泌性中耳炎是什么

分泌性中耳炎是什么: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点的一种中耳腔内非化脓性的中耳炎。这种病在儿童期间最多见,发病率非常高,也是造成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泌中耳炎还有许多叫法,比如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等,现在都统一命名为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或慢性,慢性分泌中耳炎是由于急性分泌中耳炎迁延而来,如何区分急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现在业界还不是很统一。有的是以两个月为届,有的是以三个月为界,但是无论是急性中耳分泌性中耳炎还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原则和方法都差不多。
  分泌性中耳炎看似是一个比较小的病,但实际上引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甚至于有一些恶性的疾病,比如成年人中的单侧的分泌中耳炎,要高度警惕鼻炎癌的发作,鼻咽部肿物,因此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还是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分泌性中耳炎,如果得不到一个及时地治疗,它会继续的发展从而产生黏连性中耳炎,甚至于导致鼓膜的这种穿孔,内线出现中耳胆脂瘤等一系列更重的中耳的疾病。从而破坏中耳腔内的一些正常的结构,导致听力不可逆的一些损害。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非常多,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有咽鼓管功能不良,还有感染的原因,还有免疫的学说。主要解释一下,咽鼓管功能不良,咽鼓管连接我们的鼻咽部和耳朵之间的一个管道,它起的一个主要的作用。把鼻腔里的气体通过吞咽、打哈欠短暂的咽鼓管开放,把气体输送进中耳腔内。
  因为中耳腔里有粘膜结构,会不断地吸收新鲜的气体。如果咽鼓管功能出现了障碍,对于中耳腔里气体的输送不够及时。当中耳腔内的气体被消耗完之后,气压就成为一个负压状态。当中耳腔出现负压的情况下,中耳腔里血管的通透性就会增高。然后血清就会通过血管渗到中耳腔里,从而形成中耳的积液,这也就是咽鼓管功能不良,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个产生的机制。

分泌性中耳炎可以自愈吗

分泌性中耳炎可以自愈吗:
  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几乎是所有的儿童都会因为感冒或者是慢性的鼻炎,这些疾病来诱发分泌性的中耳炎。大多数的分泌性中耳炎是可以自愈性的,就是有自限性的可以自愈。也就是中耳腔里的积液,可以通过自己的吸收,还有通过咽鼓管排出。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首先是要治疗原发病,比如感冒,同时要治疗这种常见的诱发原因,比如慢性的鼻窦炎,比如腺样体的肥大,还有就是慢性的扁桃体炎。这些疾病可以给予鼻部粘膜的促排剂,也可以给予粘膜的收缩剂。
  同时如果是病情比较重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抗生素,还要密切地观察病情的变化,以防出现长期的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的情况。尤其是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成年人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更是要密切的随访。对于这种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一定要做一个鼻咽部的检查,排除鼻咽部肿物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这种危险。

分泌性中耳炎是如何引起的

分泌性中耳炎是如何引起的: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是由于感冒后期引起的,是因为鼻腔与耳朵有连接的一个管道,叫咽鼓管或者叫耳咽管。这个耳咽管,如果我们使劲擤鼻涕的时候,鼻腔的炎症或鼻腔的分泌物会被挤压到中耳腔内,形成慢性的分泌性中耳炎,或者急性的分泌性中耳炎。
  如果说出现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戒除这种不正确的擤鼻方式,就是使劲挤压鼻腔、使劲擤。如果鼻涕比较干,或者不容易被擤出,可以用盐水清洗,使用这种促排剂使鼻涕直接分解,或者说促进它稀释以后被排出来,而不是使用使劲擤鼻的方式来清洁鼻腔。如果使劲擤鼻就可以引起这种分泌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