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怎么才能治愈:
肝硬化常规来讲是不可能逆转的,也就是不能治愈。但是目前临床研究表明,早期肝硬化,通过积极针对病因及抗纤维化治疗,部分患者是可以逆转的。
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包括:1、针对病因治疗:病毒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需要立即停用损肝药物,酒精性肝炎患者需要戒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需要控制体重;2、抗纤维化治疗:可以积极应用中成药进行活血化瘀抗纤维化治疗;3、对于病情严重的肝硬化,比如终末期肝硬化,或合并肝脏恶性肿瘤,最后一步只能做肝脏移植,通过肝脏移植,更换正常人肝脏,肝功能会很好的恢复。
肝硬化有哪些早期症状:
肝硬化它和慢性肝炎它不是一个截然分开的过程,它是一个逐渐延续的过程,所以肝硬化的早期,它表现就是慢性肝炎的这些表现,通常会有一些疲劳,有的时候会有一些比如说肝掌、蜘蛛痣,就是在体征上能够看到自己的双手的大鱼际、小鱼际发红或者是面色晦暗,其它的症状,容易食欲下降,比较容易困,体力觉得不如平时的精力好,它缺乏特异性。
但是慢性肝炎也会出现这些症状,在肝硬化和慢性肝炎之间其实只是在病理上能够做一些鉴别,当病理上有一些叫做假小叶形成的时候叫做肝硬化。在临床上肝硬化的早期和慢性乙肝是很难截然分开,所以症状也是比较相似。
丙肝肝硬化晚期症状:
丙肝肝硬化到疾病的晚期,以门脉高压、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或表现群。肝脏硬化过后导致门脉高压,因为肝脏的血供70%是门静脉提供。胃肠道的血液回流到门静脉,门静脉入肝,在肝脏中起代谢转化的作用。所以门脉的压力,肝脏硬化过后入肝压力增大,称为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是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就像河流一样,门静脉压力高导致脾静脉的迂曲,脾脏肿大。门静脉压力高又导致胃肠道的充血,所以病人会出现腹胀、脾脏肿大,脾脏肿大过后也会导致三系减低。
因为脾脏是一个储存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同时有新陈代谢转化的作用。它的功能亢进过后三系急剧减低,所以病人出现血小板减低,容易出血,压力高又导致产生腹水,或者食道胃底静脉容易破裂,容易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到了晚期它的症状表现为多方面,主要由于病理、生理改变的过程引起。而外科的治疗上也是针对各种各样的症候群,以及参与相应治疗。现在因为也做肝脏移植,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段。
肝硬化的症状与肝炎没有严格的区分,一般肝炎有的症状肝硬化患者也一定会有,比如乏力、饮食不佳、身目黄染、腹胀、吃不下东西等,但肝硬化患者有肝硬化并发症的症状,如有些人的肝硬化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有些肝硬化可能会以腹胀、腹水为主要表现,有些肝硬化的患者肝脏代偿代谢功能相对比较弱,会出现肝性脑病、肝昏迷的症状,这些都是肝硬化患者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形式可以进一步评估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采用相应的治疗干预措施。
肝硬化理论上包含在肝纤维化之内,平时常说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与医学中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情况不完全一致,平时说的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受损以后出现的纤维修复,是相对比较轻的一个状态,肝硬化是肝纤维化进展到一定程度,修复的纤维组织过多,进而干扰了肝脏正常的合成代谢功能。从以上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肝硬化事实上是肝纤维化的晚期进展状态,平时日常生活中一般认为肝纤维化是肝脏损伤修复的早期,肝硬化是修复晚期,但实际上肝硬化包含在肝纤维化里,是肝纤维化进展相对比较终末的状态。
肝硬化以后,肝脏不能完成日常的合成和代谢功能,造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此外,肝脏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胃肠道所有的营养物质吸收后都要经过肝脏进行合成、代谢、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生了肝硬化,经过胃肠道的血液不能很顺畅的从肝脏通过,这时就出现相应的问题,比如压力过高时,一些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水,临床表现为腹胀、双下肢肿;还有一种情况是血液无法完全通过肝脏,它就要绕行,向上绕行时可能会出现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引起呕血或黑便,向下绕行时会走直肠痔周的静脉,造成顽固治愈不了的痔疮,横向绕行会造成脾脏增大和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如果这些血液不能有效的通过肝脏分散到全身的各个地方,这时所带去的有毒性物质可能会进一步的加重患者其他脏器的负荷,出现肝脏昏迷或意识、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的下降,叫做肝性脑病。这些都是肝硬化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逐湿化浊,解毒化瘀,活血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