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乳腺炎脓肿形成阶段

2020-07-14

过去乳腺炎一旦形成脓肿,标准的处理原则就是做手术,要切开然后把这些脓放出来,切开妈妈就一定要断奶,因为不断奶乳房一直分泌乳汁的话,伤口很难长,这就导致了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所以目前有些新的办法来尝试做相对创伤小的办法,比如说在超声引导下反复地做穿刺把脓抽出来,利用多次的穿刺引流给它抽干净也可以达到控制的效果。所以说主要是两大类,第一大类就是切开把脓排空,第二大类不做手术但做穿刺,反复的抽给它吸干净,但是两个方法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把脓液要给它排出去。



如何解决乳腺炎脓肿形成阶段相关阅读


乳腺炎怎么引起的

乳腺炎怎么引起的:
  发生急性乳腺炎,主要有两个因素:
  第一、是细菌的侵入,这些细菌常来自于乳房的皮肤,正常情况下皮肤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所以细菌可以与人和平共处而不致病,当全身抵抗力下降时或局部的防御屏障受到破坏,如乳头裂伤等,细菌就会趁虚而入,引起乳腺炎最常见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另外也有链球菌等其他细菌。
  第二、乳汁的淤积,细菌侵入和有繁殖的场所,这个场所通常聚集着乳汁,因乳汁营养丰富,利于细菌的生长。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同时,抵抗力较差,细菌易发生逆行性感染,迅速繁殖而发生化脓性的炎症反应。
  其他少见的乳房炎症包括乳房结核病以及浆细胞性乳腺炎。乳房结核常发生继发于其他部位的结核,如肺结核等;浆细胞性乳腺炎通常是因为乳管不通畅,乳管受损引起。

得了乳腺炎怎么办

得了乳腺炎怎么办:
  得了乳腺炎需及时、早期至医院就诊,在专业乳腺科或产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乳腺炎常见急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较少见,这两种乳腺炎的治疗方式稍有不同。急性乳腺炎一般指哺乳期乳腺炎,常见病因是乳汁淤积,治疗上需注意排空乳汁,可以轻柔按摩、吸奶器或请专业催乳师疏通乳管,促进乳汁排出。乳腺炎时一般不停止哺乳,但患侧需停止哺乳,并用吸奶器吸尽乳汁。可口服或静脉应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和红霉素类抗生素控制炎症,也可以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类的中药,如蒲公英菊花等。如果伴有发热,可采用冰袋冷敷、口服布洛芬等药物对症治疗。如果感染严重或脓肿形成,需要停止哺乳,可口服溴隐亭,乙烯雌酚,等。对于肉芽肿性乳腺炎,治疗较困难,炎症易反复,脓肿破溃后经久不愈,可口服抗生素、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

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上较罕见,是局限于乳腺小叶内非干酪样坏死的肉芽肿疾病。好发于已婚或经期妇女,于哺乳回乳后短时间内发病。
  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服用避孕药及高泌乳素血症等体内激素失衡或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引起的小叶肉芽肿性炎有关。
  疾病初期肿块较小,无痛或轻微疼痛,表面皮肤不红或微红,很少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随着肿块的增大,可有皮肤红热,疼痛加重或有波动感,随着病程延长,累积乳腺的多个区域,并可自行破溃,形成窦道,经久不愈。目前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也可以试用激素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抗生素治疗通常无效。因此一旦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引起乳腺炎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乳腺炎的原因是什么:
  乳腺炎常见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非哺乳期的乳腺炎,一类叫哺乳期的乳腺炎。哺乳期的乳腺炎顾名思义,一般是产后发生的,与乳汁淤积、逆行的细菌感染,还有护理不当相关。非哺乳期的乳腺炎,原因就非常多,最常见的一类是肉芽肿性的乳腺炎;这类乳腺炎常发生于年轻女性,其原因不是很明确,比如跟免疫因素、压力大、焦虑,或者激素水平,以及自身体质有很大的关系;非哺乳期的乳腺炎不定时,也可以不定位置的发生,相应的症状和哺乳期的乳腺炎比较相似,但是它不合并细菌的感染,或者是需要一段时间以后,才继发细菌的感染。
  哺乳期的乳腺炎主要的原因就是乳汁的淤积,还有逆行的细菌感染,还有一些是护理不当;常与哺乳不通畅,或者在产后两个月内母体的自身的改变,以及与一些孩子吸吮方式不对有关系,还有一些就是因为乳头皲裂引起的逆行细菌感染,这是哺乳期的常见原因。

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乳腺炎的治疗是从乳汁淤积和细菌感染这两个因素来治疗:第一,让不通畅的乳管通畅,做一些理疗、按摩,有些人甚至用一些东西,去通乳管,比如用猪毛或者牙刷的毛;第二,使用抗生素,静脉或者口服,如果严重多用一些,不严重少用一些。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偏方验方

乳腺炎通用方

清热散结,消肿。适用于乳腺炎,乳腺红肿、疼痛等病。

乳腺炎通用方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急性乳腺炎,红肿热痛。

乳腺炎通用方

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急性乳腺炎。

乳腺炎通用方

化腐止烂,止痛化瘀。适用于急性乳腺炎。

乳腺炎通用方

消痈清热解毒。适用于急性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