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退的顺序

2020-07-14

营养不良的出现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如果患了营养不良的话,就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一般顺序为腹、胸背、腰部,双上下肢,面颊部。患者要积极做好护理。
  营养不良好发于青少年,患者正处于成长阶段,疾病一旦出现之后,患者的痛苦也会增加,疾病可以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的情况随着疾病严重性的增加,营养不良有哪些症状呢?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退的顺序又是什么?

长期摄食不组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如多产、双胎及早产儿若不注意科学喂养,常引起营养不良。唇裂等先天畸形及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产生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一般顺序为腹、胸背、腰部,双上下肢,面颊部。重者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差,易患消化不良及各种感染。
  营养不良常指的是起因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养素所造成的营养不足,但也可能包含由于暴饮暴食或过度的摄入特定的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过剩。如果不能长期摄取由适当数量、种类或质量的营养素所构成的健康饮食,个体将营养不良。长期的营养不良可能导致饥饿死亡。因此,发现营养不良以后,就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营养不良是一种疾病,而且这种疾病可以造成患者出现不同的痛苦,这就需要患者积极做好护理,从不同的角度做好治疗,患者自己保持健康的情绪,做好自己个人生活性的认识,积极做好自己的治疗,这样才会让营养不良这种疾病远离青少年,增加患者的身体素质。



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退的顺序相关阅读


海藻糖酶缺乏如何诊断

人乳糖酶根皮苷水解酶(lactase phlorizin hydrolase)的基因定位于第2号染色体。婴儿的小肠黏膜上皮刷状缘缺乏乳糖酶时,在首次母乳喂饲后即出现水样泻。

成年人二糖酶缺乏最常见的是乳糖酶缺乏。乳糖酶活性在新生儿时最高,以后可降低至其最大量的10%,成年人乳糖酶缺乏者正是在这一水平。婴儿断奶之后,乳糖酶逐渐减少,再服牛奶时即易引起腹泻。这种酶的缺乏与遗传有关,在白种人中占5%~30%,而75%为有色人种,包括亚洲与非洲人。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可以减少到正常的10%~20%,肠黏膜正常,原因尚不明。此外在胃肠道感染时,二糖酶也可以暂时性分泌不足。

海藻糖酶缺乏的鉴别诊断:

应除外各种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如乳糜泻、小肠广泛切除术后、Whipple病、Crohn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小肠淋巴肉瘤、小肠恶性淋巴瘤等疾病及某些药物(如酒精、新霉素、考来烯胺)引起的吸收不良。

1、乳糜泻:麦胶性肠病(gluten-induced enteropathy)又称乳糜泻(coeliac disease)、非热带性脂肪泻(nontropic sprue),在北美、北欧、澳大利亚发病率较高,国内很少见。男女之比为1∶1.3~2.0,女性多于男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年龄主要是儿童与青年,但近年来老年人发生本病的人数在增多。

2、whipple病:Whipple病是一种不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有多系统受累。通常累及小肠,胃肠道症状突出。典型的是肠粘膜被含过碘酸(PAS)阳性物质的泡沫巨噬细胞浸润,绒毛变形。在电子显微镜或高分辨的光学显微镜下,在固有膜可见细菌,PAS阳性巨噬细胞和细菌可在肠外出现,如淋巴结、脾、肝、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滑膜。

3、Crohn病:克隆病是病因未明的胃肠肉芽肿性炎性疾病。目前已将本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常呈节段性分布。发病年龄多在15-4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病因迄今未明,目前认为本病,可能系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如何有效预防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

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危害甚大,对于该疾病预防是远远大于治疗的,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呢?

1、遗传咨询、检测携带者。优生优育是预防本病发生的积极有效方法。对有肌营养不良症家族史的人群,应找专科医生作详细家谱分析。肌营养不良症四个型中假性肥大的杜兴氏型(DMD)对儿童健康危害最大,因此检测携带者对杜兴型(DMD)的预防和婚姻状况有很大指导意义。

2、检测肌酸磷酸激酶(CPK)。肌营养不良假性肥大型患者,血清中的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活性的测定可以查出部分病基因的可疑携带者。特别是杜兴氏患者,大约有60-80%的肯定携带者和高度可疑携带者中,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增高。

3、产前明确定性别检测。产前确定性别,对进行肌营养不良家属的高危胎儿有重要意义。女性携带者,男性患病者的肌营养不良症,具有杜兴氏型(DMD)特点,因此可疑杜兴氏型(DMD)携带者的产妇妊娠后期应做羊水检查,以探测其基因位点有无突变,对杜兴氏欣(DMD)携带者孕妇,确定为男孩后应先用胎镜抽取胎儿血,检查肌酸磷酸激酶(CPK)或血清肌红蛋白(Mb)在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治疗方法

1、体疗:临床实践表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及各关节的充分活动虽然不能治愈本病,但至少可以延缓更严重的肌肉萎缩、肌无力和关节挛缩的发生。因此,鼓励患者进行尽量多的活动在本病的治疗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2、推拿按摩:按摩对于本病的按摩大体包括用适当的手法刺激有关的经穴,起到调整机体及脏腑功能的作用,和协助患者对各个关节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以延缓患者肌肉萎缩的发生和防止患者的关节发生挛缩等。在许多时候,后者比前者还要重要。

3、针灸:严格来讲,本病患者应慎用针灸治疗,尤其是要慎用体针治疗。在必需应用针灸治疗时,一定要注意掌握针刺的刺激强度,本病患者不宜使用强刺激。

4、靶向治疗:神经靶向修复疗法使神经生长因子通过介入方式作用于损伤部位。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实现神经细胞的自我分化和更新,并替代已经受损和死亡的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促进器官的再次发育。

营养代谢缺乏的病因都有哪些

缺乏微量养分如维生素A,会降低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缺乏铁、碘、维生素A的广泛流行,意指对公共卫生的严重挑战。一长串的痛苦症状,范围从阻碍成长,智力和各种认知能力降低、交际能力降低、领导和果断能力降低、活力和能量降低、肌肉成长和力量的降低,以及更加恶劣的健康等,全部直接地涉及营养缺乏。而且,虽然罕见,营养不良会使皮肤出现黑斑点。

以下疾病也是会引起营养代谢缺乏的疾病:

1、营养缺乏性神经病变

营养障碍性多发性神经病(dystrophic polyneuropathy)是多发性神经病中常见的类型,是营养缺乏或代谢障碍所致,以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或)自主神经障碍为特征。

2、叶酸缺乏神经病

叶酸缺乏症是指由于叶酸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引起的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叶酸(folic aci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蔬菜、酵母、肝、肾、乳肉等食物中含量丰富,但烹调后易破坏。叶酸为一种抗贫血因子。人类缺乏后可引起类似恶性贫血现象。当叶酸缺乏时,DNA合成障碍,从而使迅速分裂的造血系统和胃黏膜发生病变,可并发神经系统损伤。

3、烟酸缺乏神经病

烟酸通常是指烟酸(尼克酸,Nicotinic acid)、烟酰胺(尼克酰胺)和其他具生物活性的吡啶衍生物。烟酸缺乏病又称尼克酸缺乏症,也称糙皮病(癞皮病)和Pellagra病,1937年发现烟酸缺乏是本病的病因。人类机体可合成内源性烟酸,但必需外源性摄入才能避免烟酸缺乏。本病的发生与烟酸、烟酰胺、色氨酸的摄入、吸收减少及代谢障碍有关。属于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以皮炎、痴呆、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

4、小儿叶酸缺乏病

叶酸(folic acid)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由于叶酸与出生缺陷、心血管疾病关系等的研究逐步深入,它已成为极其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在临床上因叶酸缺乏引起的神经管畸形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农村尚不少见,需加强防治工作。

5、小儿烟酸缺乏病

烟酸缺乏病(nicotinic acid deficiency)又名癞皮病,或称倍拉格病(pellagra,系意大利译名,意思是粗皮)。是由于体内缺乏烟酸(通称维生素P-P)或烟酰胺时,出现以皮疹、消化系及神经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我国古代称为黍癞。早在十八世纪,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就有比较详细的描述,但直到1917年才证实本病与饮食因素有关。1937年用尼克酸治疗人体糙皮病取得明显效果。1945年发现用色氨酸治疗亦有同样疗效。烟酸及烟酰胺在体内组成细胞呼吸机制所需的辅酶系统。烟酸是一种耐热又耐碱的水溶性维生素,是各种维生素中性质最稳定的一种。

营养代谢缺乏如何检查诊断

广义的营养代谢缺乏应包括营养不足或缺乏以及营养过剩两方面,现只对前者进行论述。营养不良常继发于一些医学和外科的原因,如慢性腹泻、短肠综合征和吸收不良性疾病。营养不良的非医学原因是贫穷食物短缺。缺乏营养知识,家长忽视科学喂养方法。在发达国家营养不良的病人通常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病、提供适当的膳食,对家长进行教育和仔细的随访而治疗。但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营养不良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营养不良、社会习惯、环境和 急、慢性感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影响,以至治疗是非常困难,并不是单单提供适当的食物即可解决。

营养代谢缺乏的临床检查:

  1、维生素B1缺乏(硫胺缺乏症)伴发精神症状

(1)精神障碍:

抑郁状态;治理障碍;意识障碍可以表现为朦胧状态偶有谵妄状态。

(2)神经症状:

神经炎、眼球震颤、失调偶有视网膜出血。

2、烟酸缺乏伴发精神障碍

(1)精神障碍:

①神经衰弱综合征:

常出现在疾病早期或病情较轻者

②抑郁状态:

常伴有烦躁焦虑、自责自罪企图自杀等好发生在疾病过程中

③紧张综合征:

有紧张性兴奋或紧张性木僵类似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表现

④意识障碍:

好发生在急性起病者本病后期患者可出现意识模糊昏睡、谵妄、或错乱状态严重时可引起昏迷病死率较高称之为烟酸缺乏性脑病,此时常并有神经系统症状和特征。

⑤慢性脑病综合征:

慢性期患者可出现反应迟钝、记忆、计算力减退动作笨拙迟缓,后期严重者偶可见科萨科夫综合征或痴呆状态。

⑥少数可表现为脑病:

临床以意识障碍为主,并有较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症状:

有眼球震颤、瞳孔改变(瞳孔变大,对光反射迟钝)、锥体束征阳性肌张力增高感觉异常末梢神经炎和癫痫样痉挛发作,如伴有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时,可出现深感觉性运动失调及共济运动障碍。

(3)躯体症状:

舌炎,为草莓舌;剥脱性皮炎;胃肠功能紊乱。以腹泻皮炎最明显加上痴呆常被称为烟酸缺乏症的三主征并发症。

营养代谢缺乏的诊断:

1、有营养代谢缺乏疾病病变的相关证据如有烟酸维生素B1和叶酸缺乏的营养不良史。

2、有营养代谢缺乏导致相应功能异常的症状和体征。

3、精神症状随营养代谢缺乏疾病症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即精神症状出现于躯体疾病之后,且发展变化与躯体疾病有平行关系。

4、相关营养(烟酸维生素B1和叶酸等)治疗有显着疗效。

5、应与其他功能减退伴发精神障碍及其他功能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癔症及抑郁症等相鉴别。

中医食疗学和现代营养学是两码事儿

通俗地讲,中医食疗学是以传统祖国医学基本理论为依据,指导如何进食从而达到治病养生保健的学科。我国自古就有“寓医于食”、“医食同源”之说,食疗,即食物疗法或称饮食疗法,它与药物疗法、针灸、推拿、气功等一样,都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就不等同于现代营养学,就有其鲜明的特色。所涉及的中医学理论主要有整体观念、辨证食疗、因人而异、阴阳五行、四气五味、归经理论等等。

而现代营养学呢?是研究人体营养过程、需要和来源,以及营养与健康的科学。通俗地讲,营养学讲究的是食物中人体需要的具体营养物质,一般来说,分为六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类、糖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虽然中医食疗学和现代营养学是根本不同的两码事儿,但却不是矛盾的,相反,如果能合理结合,食物养生的效果将会比其任何一种来的更好更快。就是运用中医食疗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理论结合起来,双重筛选,双保险,对食物保健和食物治疗应该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单纯的中医食疗学和现代营养学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缺点,如果不结合,只考虑一种理论,都是不够理想的,有时候甚至闹笑话。

先说中医食疗,以痛风为例,一个阴虚的人,如果只按照中医食疗学理论,我们将会提供给患者养阴清热的食物配方,那么,由于没有考虑到哪些食品中有丰富的嘌呤患者不应该食用,从而会犯下推荐的食物中有可能含有丰富嘌呤的低级错误,会被同行甚至病人笑话。

这时,只根据中医食疗学理论,不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是不够科学的,甚至被患者怀疑、耻笑,因为“久病成医”,患者从营养学角度对自己的病情不应该吃什么、应该吃什么基本都有较为熟悉的知识。

那么,只依靠营养学就高明吗?仍以痛风为例,按照营养学理论,玉米、红薯、赤小豆等不含或极少含有嘌呤物,应该作为痛风患者的常用主食。粳米、小麦等也可以经常食用。蔬菜类,除菠菜以外,一般绿叶蔬菜和根茎类蔬菜含嘌呤物均较少,又利于排泄尿酸物质,因此,可放心食用。但是,如果撇开中医理论,不论体质虚实寒热,一概推荐以上食谱,则有失偏颇。

比如痛风患者的主食可以吃红小豆,但中医认为红小豆性平,味甘酸,功能健脾止泻,利水消肿,适于痰湿体质人服用,利湿之品,不可久服,否则容易伤正,如《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至于阴虚体质,即使是痛风患者,也不能长期吃赤小豆呀,否则,虚的更虚了。小麦性凉,味甘,功能养心神,敛虚汗,适于虚证。如果实证患者长期服用,虽然不敢说能引起多大的副作用,但毕竟与其体质不符而对健康不利。主食是如此,其它蔬菜、果类、饮品等也是如此,食物也有性味归经,有的尽管是食品,但其性味还很明显,可见,仅仅按照营养学理论推荐食物干预指导方案,有时难免与中医理论相矛盾,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医疗早就开始中西医结合了,为民众的身体健康起着重大的作用,也解决了不少单纯依靠中医或者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样,从有利于民众身体健康的角度、从多学科合作创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食疗学理论来看,现代营养学也亟待与中医食疗学结合。

食疗双重干预方法亟待建立

中医食疗学和现代营养学有各自的优势,虽然它们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毕竟都是关于通过合理进食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甚至把食物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帮助减轻病痛早日恢复的学科。建立中医食疗学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理论相结合的食疗双重干预方法迫在眉睫,又有诸多益处:

首先,可以结合中医食疗学和现代营养学理论的优势,为人们提供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食疗指导方案,同时,还可以避免中医食疗学和现代营养学出现相互矛盾的尴尬局面。

其次,临床是错综复杂的,同一个患者可以同时患多种疾病,这时,无论从中医还是西医角度提供有效的食疗配方都是较为烦琐和困难的,借助食疗双重干预方法的帮助,可以快速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最适合其个体的食疗配方,体现中医个体化辨证食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