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虐待对孩子可能产生的30种伤害

2020-07-14

心理学家认为给7岁以下的孩子贴上不良的标签,是一种心里上的虐待,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孩子做错事请被惩罚痛打会造成他们的自卑、自我贬低和羞愧;自贬的人相信自己很差劲。以下是情绪虐待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些影响也许成年后依然可见。你不妨自我检查一下有哪些:

1.害怕遗弃——你无法舍弃事物也很难离开别人,会想长久维持某些关系,即使那份关系已不适合不健康,却仍然不舍,或者你收藏许多东西不愿丢弃。

2.妄想或否定事实——如果有人批评你的父母,你一定挺身护卫,你对家庭有一个美好的印象。你不停地讨好父母,想得到他们的喜爱,但无论怎么做,他们似乎永远也不满意。

3.情绪不分化——你弄不清楚自己的感觉,也不晓得该如何正确表达情绪。生气时哭泣,害怕时发怒。也许你的情绪化为身体上的毛病,常有不能解释的病症或需要经由别人才能感受到自己。

4.寂寞孤单——你与外界联系不多,因而有时对周围失去真实感,你孤单而缺乏归属感。

5.思想混乱或偏差——你说话时有太琐碎的内容,使然感到乏味,你强迫性的担心一些不能改变的事情,一点小事就让你着急不已,但是你往往停留在思考阶段,很少付诸行动;你爱分析自己的问题却很少动手去解决问题。

6.强迫性/上瘾问题——你用酒或药物脱离不舒服的情绪,你让自己忙碌以便不去想不愉快的事情。

7.高度焦虑——你长期感到焦虑却不知道怕什么,总把事情往坏处想并时时担心灾难将至。

8.无法建立亲密关系——当你对某人有亲密感时,就会不自觉的破坏此关系,你常会被哪些其实不会真正爱你的人所吸引,对健全的亲密关系不屑一顾。

9.失去情感的活力——有人说你冷漠而机械化。你表里不一,嘴上说兴奋,其实没有;嘴上说生气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事实上你情感麻木。

10.你为自己的需要和趋力感到羞愧——每当你的性欲升起,渴望亲密或有其他需求时,就会感到羞愧。

11.厌恶与内疚之循环——你讨厌为家人担负许多责任,但若不尽力照顾,你有会充满内疚。你无法追求自己的乐趣,可是一旦为自己的权益打算,又会心有不安。

12.情绪和羞愧混淆——每次已产生情绪,就紧赶着感到羞愧。

13.有个规矩——不准表露情绪。你生在一个不准表露情绪的家中,不用多说你就知道父母爱你。家人永远不用说出自己的愤怒、害怕、心痛和悲哀。你当然也不会把内心的感觉说出来。

14.强制控制欲——你试图控制一切人、事、物。包括他人的行为;你也想控制无法控制的事。倘若情绪失控,你会觉得丢脸。

15.假我——你伪装自己以达到设定的形象,你带着面具,掩饰情感,扮演僵化的角色。伤心时你笑着说“我很好”,气的发抖时你说:我没事。

16.空虚不满——你自小未曾有过自恋心态。你觉得空虚,不断尝试各种事物却不觉得充实满足。

17.玩心理游戏,操纵别人——你花许多精力玩心理游戏,想操纵别人,因为你不知道如何用坦诚的办法满足自己的需要。

18.纵容自己——你有时很放任自己,别人不满足你的希望你就会很生气。你很专制,缺乏耐心,希望别人迅速了解你的需求。生活中除了问题,错误归于他人,你不认为自己要需要承担责任。

19.常被惊吓所苦——你经常在恐惧中。易受惊吓。

20.心中有个不满足也不成熟的孩子——你的外表和言行都酷似成人,内心却有着孩子的心态。

21.专制而求全——你拼命努力,严格自我监督,好吹毛求疵。

22.内心贫乏而需求不尽——你内心干枯贫乏,期望有人来滋润满足。你走入婚姻你期望有人好好照顾你,但你的需要像个无底洞,可是你也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23.遭受过性暴力、身体虐待或两者都有。

24.欠缺处理情绪的能力和沟通的技巧——强烈的情绪常会淹没你,你也害怕别人的情绪强烈,你无法传递自己的感受,也无法了解别人心情。

25.内化了愤怒、悲伤、恐惧、羞愧、快乐和罪恶感——你充满怒会却感受不到愤怒,你悲伤却不自觉,感觉内化意味着那些情绪不再真实起伏,像卡住的开关般没有弹性。在你把羞愧也内化的同时,所有情绪都包裹在羞愧里。

26.既是受害者有当迫害者——在人际关系里,你轮流扮演受害者及迫害者的角色。

27.失去内在统一——你所疏忽和隔离的感受有时会蹦出来,例如出其不意的大发雷霆时,你会说:“真不知道我中了什么邪!”

28.过分关心他人的感觉——对他人的感受很敏感,一直努力安慰他人。如果别人生气了,你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使他们息怒。如果他人伤心,你会设法减轻他的伤痛。

29.“现在”恐惧症——你追悔过去,希望重新来过;你对未来充满幻想,常告诉自己:明天会更好!你活在过去和未来,而非现在,回忆和幻想是你逃离“现在”的反法。

30.怕被别人带坏——不相信别人,有些疑神疑鬼。觉得自己用该从他人身上获益,你怕不如你的人会给你不好的影响,而不屑与他们在一起。

如果你觉得存在以上很多问题,影响了你的生活,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治疗来解决。切莫盲目责备你的父母,也许他们跟你经历了同样的伤痛。



情绪虐待对孩子可能产生的30种伤害相关阅读


走出消极情绪的心理自我疗法

研究证实,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都是有一定周期的。当你情绪低落时,不妨劝慰自己:“这几天可能正是我情绪周期处于低落的阶段,过几天会自然好起来的。”作为一种心理疗法。

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行为反应,它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是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内驱力,可以使人积极向上。消极的情绪(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等)会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引起人行动迟钝、精神疲惫或进取心丧失,严重时会使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下降、意识范围变窄及正常行为瓦解,从而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危害。那么,应如何走出消极情绪的泥沼呢?

1.自我暗示法:研究证实,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都是有一定周期的。当你情绪低落时,不妨劝慰自己:“这几天可能正是我情绪周期处于低落的阶段,过几天会自然好起来的。”作为一种心理疗法,自我暗示法对一些心因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如口吃、厌食、心动过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积极正确的自我暗示法,通过调节人的神经和内分泌,可以促进大脑中有益激素的分泌,增强人的身体健康。而不良的自我暗示法,不仅不能医治疾病,反而会使受暗示者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出现幻听、幻觉和幻视。在生活中,我们要多运用积极、恰当的心理暗示,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良性改变,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转移法:所谓转移法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思想和行为转移到其它方面。具体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忆喜忘忧:把令你高兴的事一条条地列在一张纸上,并且边写边尽力地反复想像,让自己沉醉于当时的愉快情景之中。这样便会使你乐而忘忧,感到前途依然是光明的。

△听音乐:当消极情绪出现时,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在美妙的旋律中让心情得以放松,变得舒畅起来。

△投己所好:当某件事一直萦绕在头脑里而影响情绪时,不妨先暂时把它放下,做一些自己所喜爱的活动,以忘掉那些烦心事。

△积极工作:压抑会产生厌倦、懒惰的行为。越是懒于做事的人,越容易出现心理危机。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得井井有序,勤奋地工作或学习,就不会有时间再去考虑那些令人心烦的事了。而且,当你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后,心里也会踏实许多。

△睡觉:有些人心烦时,往往以“一醉解千愁”的方式来应对,其结果非但不能解愁,而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其实,醉酒只会伤身,别无它益。在心烦的时候,倒不如“一睡解千愁”,因为充足的睡眠可令人精神振奋。

3.控制愤怒的情绪:为了消除或缓冲愤怒对人体的危害,应当控制愤怒情绪的发生:

△躲避刺激: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都可以使人产生愤怒的情绪。假如能想方设法地躲开各种不良的刺激,便可以避免矛盾激化,消除愤怒的情绪。

△转移刺激:人在发怒时,大脑皮层有一个较强烈的兴奋灶在起作用,使怒火越烧越旺。如果这时能转移一下目标,即在大脑皮层建立另一个兴奋灶,则可减弱或抵消原兴奋灶的作用。

△疏泄怒气:一旦感到愤怒,可将心中的不满或意见坦率地讲出来,以宣泄内心的愤怒。

△自我解脱:当怒火焚烧时,可采取制怒术,使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在发怒前,最好先扪心自问:发怒有无道理?发怒后有何后果?有无其它方式可以替代发怒?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变得冷静起来。

4.冷静分析法:遇到挫折后要进行冷静的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各方面找出自己受挫的原因,然后再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要正确面对社会现实:看待社会不能过于理想化,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社会的公平性,而应正视社会,承认差别,努力去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要正确看待自己:遇到挫折,应先从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应该确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只有这样,人的心理才不会出现失衡的现象,也不会产生那种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自我鼓励:要有辨证的挫折观,要学会激励自己。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挫折,“自古雄才多磨难”,重要的是如何战胜挫折,并勇敢地从逆境中走出来。

5.自我发泄: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发泄,切忌把不良的情绪隐藏于心底。当受到挫折或心中郁闷时,你可以到野外或在不妨害社会和他人的场所尽情地大喊大叫或大哭大笑,还可以找一些事物作为自己发泄的对象,如:把布人当成自己不满的对象来拳打脚踢等。其它的宣泄方式还包括谈心、写日记等。

6.自我美化:自我美化是指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自我美化往往采用下面几种方式:

△向下的社会比较:当你为了弄清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位置,而既定的自我价值目标又落空时,如果与比自己强的(向上的)人做比较就可能会极大地挫伤自己的自尊心。而如果你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就可以避免自己的自信心降低和妒忌心增强。

△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自己的自尊心时,你可以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如:当比赛失败时,你可以这样认为:“这是一次不公平的竞争。”

△缺陷补偿:人们在充当社会角色时,不可能事事成功,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便可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做重新的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如:一个恋爱不成功者可以这样认为:“工作对我来说比恋爱更重要。”缺陷补偿可以增强人们在困境中的信心和“优势”,有助于人们顺利地度过困境。

△自我照顾归因:归因是指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这种方法是通过强调人们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推卸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如:可将考试失败归因于试题难度和考场上的运气等。

宽恕是治愈负面情绪的良药

“紫罗兰把香气留在那踩扁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这句名言,无疑是对宽恕最生动的诠释。

生活中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个体,也都走在不断试错和犯错的道路上。在这多元的时代,如果非要计较错误和差异,估计我们的小心脏都会受不了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宽恕和包容,这不仅对包容和宽恕的人和事有好处,关键是更对自己的健康有好处。

《行为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包容能给身体带来一系列“健康红利”,包括减少服用药物、提高睡眠质量等等。研究人员解释,这些好处正是通过宽恕,从而减少了负面情绪而实现的。当事人消除敌意,可减少紧张、愤怒、抑郁以及疲劳等负面情绪。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教授也指出,宽恕是一种能力。学会宽恕,不妨牢记4个词:换位、接纳、平心、笑对。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更容易理解和接纳别人;接纳别人的不完美,求同存异;放平心态,尽量往好的方面去想。

我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健康工作者,更多的时候是用换位思考的做法去替病家着想,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