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高发心理精神疾病

2020-07-14

在江南有“黄花开时人发狂”的说法,黄花盛开是指春季中期,而在北方,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易发期略晚于南方,大约在春末,也就是清明前后。都说春季是心理精神疾病高发的季节,我在门诊,深有体会。

春季高发精神心理疾病的原因

 1、外部原因

有人认为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各种细菌和疾病也会趁虚而入。也有人认为,天气乍暖还寒,让心理疾病有了可乘之机。可是,气温的变化真的会直接引起人们情绪的变化吗?

原来,由于春天气候多变,日照和气温变化也比较大,容易影响人的情绪,加上气温转暖,代谢进入旺盛期,造成大脑内松果体素分泌紊乱,从而使机体内其他激素分泌不均衡,出现代谢紊乱,导致人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异常。在经济、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压力加重时,就容易导致心理疾患。

尤其在一年之始,工作压力加重,学生面临的竞争激烈的中高考,心理、精神出现问题的人就开始增多了。据统计,近一个月时间里,某市急救中心共急救转运自杀患者多达40余人。

还有,人体内神经细胞在春天相对比较活跃,大脑对外界刺激也比较敏感,因此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学生由于刚刚开学,情绪还没有调整过来;还有一些去年下半年开始找工作,不少到现在仍没有落实接收单位的学生也会有各种情绪问题。

因此,学生方面主要是焦虑、失眠、抑郁的问题。同时,务工人员中因节后辞工、跳槽、裁员还没找到理想新工作的人,情绪也容易出现困扰。

2、性格内向易致抑郁

在春季的各类精神疾病中,抑郁症较为常见。心理学专家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说来,性格比较内向、不合群、不爱说话、独往独来、孤僻的人比较容易患抑郁症,他(她)们平日里比较沉默寡言,喜欢沉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愿与人交往。

与此同时,这些人性格软弱、多愁善感、对自身的健康过分关注,当遇到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如工作压力过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矛盾、患有躯体疾病等因素时易出现担心、焦虑、无助,加上春季这样特殊的气候,难免发生抑郁苦闷悲观情绪。

但是,性格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一些临时突发的事件也可能导致性格开朗的人处于抑郁状态。处在抑郁状态的人很少主动找别人倾诉,很多因素限制了他们。周围的人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找到出现在他们身上的抑郁症症状,他们的某些行为是有共同点的。

春季心理疾患发病的前兆和表现

春季心理疾患发病的前兆表现主要是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如失眠、情绪不稳、浮躁不安、没有明显原因的持续疲乏感,休息后也难以复原。

容易为小事发脾气或常自责,有内疚感,自我评价过低,有些情感病病史的病人还容易出现兴奋等。这时如不加以注意,就会引起慢性疲劳综合征、躁狂抑郁症等“心病”。

如果出现失眠、早醒、情绪波动较大、多疑、烦躁不安,有些人还会出现精神不集中、头疼、心慌、食欲不振等症状,都要引起注意,尤其是既往有心理疾病史的人,春季易复发旧病。



春季高发心理精神疾病相关阅读


治未病”与保健误区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治未病”一词广为传播。各种门类的保健及养生的书籍、讲座、电子读物等应运而生,但其科学性、准确性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因此,也产生了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治未病”的概念误区

治未病起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一些为了达到商业目的燃,利用大多数民众对医疗、保健、营养及养生方面知识的缺乏和认识,将“治未病”谬谈为养生保健,误导人们。实际上“治未病”应该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即未病防变、已病防传和瘥(cuó)后防复,即涵盖保健、治病、康复的全过程。“治未病”既不是对正常的健康人无病找病治,也不是有病不需正规治疗。而是循着病的发展进程的施治,一是找出已病的病源、病因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标本兼治;二是首先强壮关联密切的相传脏腑,防止疾病的相传和蔓延,控制疾病的发展。因此,“治未病”属于治疗疾病的范畴,不能与养生保健、预防疾病完全等同。

误区二:“治未病”不识药性

有些人认为,“治未病”就是多吃些保健药品,于是对滋补类药品持多多益善的态度,这种理解完全是对“治未病”的曲解。药物是用来“以供医事”的,所有的药都具两面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保健多推荐中药,殊不知中药有寒、热、温、凉的偏性。如果不辨体质虚实寒热之偏、辨饮食及药物寒热温凉之性。会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衡,适得其反,甚至引发毒副作用。譬如,六味地黄丸属甘温性,偏于补阴的药,主治肾阴虚。吃后有时候会妨碍消化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弱(容易腹泻、肚子常有咕噜咕噜感觉等)、消化不良者慎吃。所以如果不是典型的肾阴虚病人,不要随意服用。固元膏是补血养元的补品,但是中医认为:内有实热、痰热、湿热或因气滞生病者,不宜服用固元膏。湿阻中满、便溏或泄泻者,阴虚火旺、痰热咳嗽者,内有郁火及外感未清者均忌服固元膏。

 误区三:“治未病”跟着广告走

社会上一些商家为利益所驱使,不惜重金请明星代言产品,培训一些非医疗专业人员在电台做讲座,再由员工冒充患者或家属打现场咨询电话做假咨询、假购买,夸大药效,哄骗消费者。将保健品功效吹得几乎无所不能,能够减肥、降糖、增高、提智、补钙、抗癌等。这些广告宣传,对消费者产生严重误导:致使许多该去医院找医生治疗的慢性病或者疑难杂症患者,被广告忽悠长期吃保健品;有些患者,为缓解病痛,盲目购买产品,看到别人买也跟着买,结果钱不少花,病也没治好,有的甚至在用了产品后病情反而恶化。自己到最后都不理解,为什么同样的药,别人有的用了有效,自己不但没有任何效果反而病情还加重了。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药同人不同”。每个人的先天体质都各自不同,病理生理状况不同。疾病的治疗必须个体化,千人一方的治疗是不科学的。对于广告误导的识别,可以掌握三个原则:一是将保健食品吹成有特效疾病疗效的,不要信。二是一个药能治疗的适应症越多,说明这个药没效果。三是某个疾病的治疗药物越多,说明这个疾病目前还没有专属的治疗药物,不要迷信“特效”。

误区四:“治未病”就是进补

补药不能养生。人体健康讲究的是平衡,不是进补。补者,济其虚也。反过来说,就是“不虚不补”。一个不需要补的正常人,如果随意进补,就会把正常人的生理平衡搞乱。譬如,衣服只有残破时,才需要修补;短者,要补长;洞穿者,要缝补。而对不残、不短、不破、不洞穿的衣服,你还需要补吗?另外,什么是补药?到今天也没有权威定论。《蠢子医》说:“世人皆说补益好,岂知补益不当殊难了……人身原是小天地,日月为神江河道,胸隔喜顺利,肠胃喜通调,日食三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每一种补方补药,都有它的适应症,不可能治疗所有虚症,犹如一身衣服,不可能春夏秋冬都适宜。无需的进补对健康无益,回归自然,均衡营养,豁达乐观,才是健康。

健康的7大标志,您有吗

健康是每个人最大的财富,但是什么是健康呢?国际卫生组织定义为身心健康,其实我们日常的很多表现就预示着健康。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称,如果身体有以下7个表现,就说明它运行还不错。

1.相对清澈、充沛的尿液。如果每日小便几次,且尿液呈淡黄色,不浑浊、色暗或者太黄,说明身体的水分充足,而且肾脏健康。如果尿液完全无色,可能意味着补水过多,或者身体流失了盐分以及电解质。除了尿液的颜色深浅变化外,还要注意气味,呈甜味或者怪味、颜色变红等应引起注意。

2.规律排便。如果便中不含血、不太松散又不太硬,且排便时间有规律,能将体内垃圾迅速有效地排出体外,就说明你的饮食中有足够的纤维,消化系统也处于良好状态。

3.稳定的体重。体重处于正常范围,而且保持大体稳定,也是健康的标志之一,如果体重突然出现大幅波动,或者食量猛增或骤减时,都应引起注意。

4.伤口愈合快。小伤口如割伤、擦伤或烧伤,如果能很快愈合,那么祝贺你,你的血液处于健康状态。如果轻轻按压皮肤就有莫名的淤青出现,就该及时就医。

5.健康的头发和指甲。皮肤系统(包括头发和指甲)常常能最先提示你是否缺维生素,缺维生素通常表现为指甲脆弱、易变形,头发大量脱落等。健康个体的指甲通常呈粉色、而且坚硬圆润。而皮肤要有弹性,用手按一下,能很快恢复正常。

6.女性有规律的经期,男性射精量达一勺。按时到来的经期是证明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最重要指标。健康中年男性每次射精量应为2—5毫升,少于2毫升可能是精子过少症的征兆;健康男性的精液应该呈白色或灰色的黏稠状。精液带血或者太稀,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7.不错的睡眠。偶尔睡眠不足或者失眠都是正常的,只要你的睡眠大体有规律而且没有盗汗或多次起夜如厕的情况,那么就基本符合良好睡眠的要求了,如果醒来时感觉精神不错,也是很好的健康信号。

问世间“病”为何物

此处之“病”乃“患病”之“病”,也为“疾病”之“病”。就“疾病”而言,关于“疾”字单就字面而言,“疾”,一个病字框,里面是一个“有的放矢”的“矢”。这个“矢”就是“射箭”的“箭”。它告诉你,那些从外而来侵害你身体的东西,就像一个人朝你放的冷箭,比如,感冒、风寒、传染病这些外来因素引起的不适就叫“疾”。当然,还可以引申为疾驰、疾速,我们由此可以知道,“疾”这个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它是从外面来的,最后肯定还得回到外面去,只是个匆匆的过客。而“病”字,则是“病”字里面一个“丙”。在中国文化当中,“丙”是火的意思。在五脏器官里,丙又代表心。所以,“丙火”又可以叫“心火”。心里感到不适有火,人就得病了,就这么简单。

而最常用的关于“疾病”的定义是“对人体正常形态与功能的偏离”。现代医学对人体的各种生物参数(包括智能)都进行了测量,其数值大体上服从统计学中的常态分布规律,即可以计算出一个均值和95%健康个体的所在范围。习惯上称这个范围为“正常”,超出这个范围,过高或过低,便是“不正常”,疾病便属于不正常的范围。在许多情况下,这一定义是适用的,但正常人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变异很大,有时这一定义就不适用,如果再将精神方因素考虑进来,可能就更加复杂,因为智商大大超过同龄人的是天才,而不是病人。

根据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在我国,每千人中有近300人每两周生病一次。这其中,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的前三位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营养代谢,而农村居民则分别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疾病。从数据上看,疾病也是多发的。

正因为如此,“病”乃人之一种状态,偏离重则表现重,偏离轻则无妨。在纠正偏离了正常轨道的机体时,医生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更重要的还需要自己的日常维护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