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不要在乎4件事

2020-07-14

心理是一盏神秘的灯,要想使你心灵的灯永不熄灭,必须保持你的心理健康,那就不要去在乎这四件事。

放弃:把握的反面就是放弃,选择了一个机会,就等于放弃了其它所有的可能当新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敢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一切,这不是功亏一篑,这不是半途而废,这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失恋不是不在乎,是在乎不起。三十岁前最怕失去的不是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梦想。爱情如果只是一个过程,那么正是这个年龄应当经历的,如果要承担结果,三十岁以后,可能会更有能力,更有资格。

漂泊:漂泊不是一种不幸,而是一种资格。趁着没有家室拖累,趁着身体健康此时不飘何时飘?当然,漂泊的不一定是身体,也许只是幻想和梦境。新世纪的时尚领袖是飘一代,渴望漂泊的人惟一不飘的是那颗心。

失业:三十岁以前就尝到失业的滋味当然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不一定是坏事。三十岁之前就过早地固定在一个职业上终此一生也许才是最大的不幸。失业也许让你想起埋藏很久而尘封的梦想,也许会唤醒连你自己都从未知道的潜能。也许你本来就没什么梦想,这时候也会逼着你去做梦。

 疯狂:这是年轻人最好的心理调适,只能说明你精力旺盛,身心健康。



健康心理不要在乎4件事相关阅读


察颜观色辩心理疾病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变化都是心理活动的反映。人的心理状态必定会表现在躯体、言行、举止、表情、眼神,甚至皮肤等方面。因此,心理医生是可以通过咨询,来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做出判断。

 一、从患者的体态辨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患者从躯体形态上有一定的共通点。主要表现在面部、肤质、血管、胸背、手脚。

(一)头面部状况:

心理疾病患者的头面部,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例如:面部肌肉僵硬,面部不对称,面肌抽搐或跳动;目光呆滞,睡眼朦胧,眼袋肿胀,有黑眼圈,或者眼放青光;头发蓬松散乱;胡须刮不干净;口红不均匀,或划出唇边界。

(二)肤质状况:

心理疾病患者的肤质一般较差,表现为干燥,没有光泽。有些甚至有脱皮或与年龄阶段不相衬的粉剌和斑疹。还有的人皮肤颜色不均匀,或有色斑。那是因为他们过分的抑郁或焦虑,而导致的内分泌失调所致。

一般还表现为皮肤过薄,缺少皮下脂肪,有的甚至像纸那样透明。那是因为失眠和不自主的多思多虑,大脑释放过多的能量,使皮下脂肪消耗过大所致。

(三)血管特点:

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大脑功能亢进,神经兴奋,使血流加速,血管扩张。因此,他们面部和身体皮肤表现为特别的潮红,可以看到皮下血管,或者起红斑。手上、颈部血管较一般人充盈,甚至青筋暴露。

(四)躯干形态:

有的患者含胸驼背,头颈前伸。那多是缺乏自信,逃避现实的表现,多见于抑郁症,或被害妄想状态的人。

 二、从面部表情及情绪辨心理疾病

一般而言,心理疾病患者的表情具有一定特征。焦虑的人,紧锁眉头,愁眉苦脸,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抑郁的人,嘴角下垂,双眼无神,表情冷淡,或易悲伤哭泣;恐惧的人,面红耳赤,面肌抽搐,眼神惊异;躁狂的人,满面春风,得意洋洋,表情夸张;单纯型精神分裂的人,表情呆板,状若止水;青春型精神分裂的人,喜怒哀乐转换频繁,或者眼放青光。

然而,有一部分神经症患者的表现则可以完全与他们的心情相反。他们可以隐藏真实的内心世界,表现出特有的笑容。但那种笑容与正常人的笑容有区别。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多数是嘴笑,而眼睛不笑。也可以说那笑容是挤出来的假笑,很不自然,也称“皮笑肉不笑”。

 三、从行为举止辨心理疾病

在心理咨询中时常可以见到一些形形色色的行为异常,都可以作为辨别心理疾病的佐证。有些虽然不十分显著,但是某些细微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

例如:有的人畏首畏尾,非常拘束,搓手顿足,动作不协调,甚至手脚发抖;有的人动作夸张,过分好表现,还有的人有许多怪动作,如不停干咳、哼鼻、耸肩、打哈欠、搓眼睛等等。

四、从语言特点辨心理疾病

语言是表达思维活动的最主要行式,我们可以通过咨询来了解其心理活动,从而发现症结所在。同时语言也是衡量思维能力的尺码,包括语言内容和语调。语言内容:有心理障碍的人会因思维不正常而表现出特有的语言方式。如缺乏逻辑性、系统性、合理性。表现为:过分哆哆嗦嗦,甚至总有说不完的话,总要想方设法讲完,心里才舒服。又或词不达意,或答非所问。

语调:有的人讲话声音幼稚,过分细小,或结结巴巴,或语速过快,如打机关枪等,皆与心理障碍有关。

五、从睡眠质量辨心理疾病

通过病人的睡眠状况,可以发现病人的心理状态。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多有睡眠不好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多梦、易醒或早醒。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疾病可以引起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同样也可以诱发心理疾病。

 六、从病人的性格缺陷辨别心理疾病

一般心理疾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他们或者过分内向,或者过分外向,都是心理疾病的多发人群。性格过分内向的人好幻想,自卑心重;自我要求较高。或者过分偏执,或者过分爱干净,或者过分爱钻牛角尖等。性格过分外向的人感情冲动,易激动,好表现,爱管闲事,或过分哆嗦唠叨,好争斗,服从性较差等。以上都是心理偏差,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七、从对心理疾病的态度辨别心理疾病

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他们对“心理疾病”过于敏感,只要提到“心理精神”他们就否认、拒绝,或者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比较脆弱,凡事总往坏处想,再加之某些不健康的社会意识的影响,也使他们不能面对现实,多数不能正确对待疾病,不愿意或者接受不了,以至于拒绝与医生合作,甚至不肯服药。

 八、从亲友提供的信息辨别心理疾病

从患者家属、亲友提供的信息中,也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心理疾病。如患者在家中的生活状况,饮食情况,睡眠情况等等表现,及家属、亲友对其病情的看法。

在心理咨询中,比如有些家人或亲友反映病人:说又说不听,听又听不懂,道又道不不明,骂也没有用,打也改不了。说重了又怕出事,说轻了又怕没尽责任。不守不放心,守着自己又什么也做不了。这就说明了那个人有心理疾病。

什么是选择性缄默症,如何防治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经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即不说话)。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非语言障碍。本症多在3-5岁时起病,女孩多见。患儿智力发育正常。主要表现为在某些场合拒绝讲话,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则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缄默时,可以用手势、点头、摇头等躯体语言进行交流,有时也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拒绝讲话的场合,一般是学校或在陌生人面前。少数人正好相反,在学校说话而在家里不说话。有缄默症的患儿,在学龄前常易被忽视。当患儿不愿与陌生人讲话时,往往被父母误认为是胆小、害羞。直到上学以后,老师发现他不愿意回答任何问题,也从不与同学交谈,才被老师注意。但患儿能照常参加学习。

1、病因:(1)素质性因素。患儿病前往往有个性缺陷,如敏感、胆怯、害羞、孤僻、脆弱、依赖性较强等。(2)社会心理因素。许多患儿幼年时有精神创伤的经历。如家庭矛盾冲突、父母关系不和及离异,受虐待、惊吓、环境突然变迁等。

2、防治方法:(1)避免精神刺激。对处在语言发展期的幼儿要尽量避免各种精神上的刺激;(2)消除心理紧张因素。适当安排和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鼓励患儿多和小朋友交往,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培养患儿广泛的兴趣和开朗豁达的性格,使其逐渐消除陌生、紧张心理。(3)转移法。对患儿的缄默不要过分关注,更不要训斥或强迫其说话,否则会加剧患儿的紧张心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可采取转移法,如父母陪患儿游戏,外出游玩,分散其紧张情绪。(4)行为矫正。以阳性强化法效果最好。在患儿情绪松弛的基础上,患儿的嘴刚张口讲话时,就给以鼓励和奖励。也可用患儿最需要、最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条件,激励其说话。(5)药物治疗。对一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如有过分焦虑、紧张、恐惧,可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小剂量的抗焦虑药。经治疗多数患儿可治愈。未经治疗的患儿可能长期保持缄默,直至青年初期。有的可影响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什么是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就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可能是臆想的或实际存在的)下,转变原有的态度,放弃自己的想法,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简言之,个人或少数人追随或服从多数人的行为表现,叫做从众。人们为什么会采取从众行为呢?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随大流、跟着大多数人走,总是比较安全的,可以少惹麻烦、少担风险,所以他们就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减少内心冲突,求得心理平衡。

影响从众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把它归结为三个系列:

①群体因素。一般地说,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

②情境因素。这主要有信息的模糊性与权威人士的影响力两个方面。即一个人处在这两种情况下,易于产生从众心理。

③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一般地说,智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性格软弱者,较易从众;又妇女比男子容易从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从众表现有一定差别。就个人从众的发生看,从众可能是盲目的,也可能是自觉的;可能是表面的顺从,也可能是内心的接受。而就其意义说,从众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孕妇的心理特征

妊娠最初的3个月

孕妇的心理波动往往是随着妊娠反应出现的。起初,她可能只是凭想象感觉着腹内的小生命,想象着他的模样,甚至想象着把他拥抱在怀里的感受。无疑,此时的心境是无比甜蜜的。不久,她开始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甚至整夜整夜地失眠,使她疲惫不堪。于是她开始感到抑郁和烦恼:担心怀孕的失败,恐惧分娩的痛苦,忧虑腹内胎儿的健康,甚至产生莫名其妙的压抑和焦虑。总之,这最初的3个月中孕妇的内心体验是矛盾的,既高兴又忧虑,心理上存在众所周知的“早孕抑郁”。

妊娠中期的3个月

随着妊娠的继续进展,孕妇的情绪起了变化,妊娠初期出现的不适症状逐渐消失了,食欲和睡眠又恢复了正常。尤其是胎动的出现对未来的母亲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剂:胎儿实实在在地活着,并且以他的能力向他的母亲自我介绍,这对孕妇是一个极大的安慰,怀孕失败的恐惧骤减,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幸福和自豪的感觉。所以说,妊娠中期这3个月是孕妇心理上的黄金时期。

妊娠最后的3个月

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中,孕妇重新感到压抑和焦虑,身体内出现的种种更大的不适,使她们开始为分娩和胎儿是否健康而担心,这时,她的精力往往都投注到胎儿身上。随着预产期的迫近,她迫不及待地盼望着孩子早点出生,以解除负担。这种焦急不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孕妇对分娩的惧怕心理。

只要有书读,人生就幸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不变的真理。那么,养生与读书有什么关系呢?陆游是个长寿诗人,著作颇丰,长寿而目力不衰,70岁以后仍能“蝇头细字夜抄书”“孤灯对细字”,实为奇迹。究其原因,除了勤于锻炼与作息规律外,读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读书有益于身体健康。中医认为聚精会神为养生大法,“脑为元神之府”,就是讲人体精力与脑力,直接影响人的整个机体。调查发现,大多数喜欢读书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具有较发达的脑神经,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旺盛不衰。生命在于运动,脑力也在于活动。读书治学,有助于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的控制能力。

读书能延年益寿。美国的人口学者在预测寿命时,给勤奋学习的人加了3岁。日本专家发现,人群中寿命最长的是哲学家。

读书有益于心理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常见疾病大多与心理因素有关,许多疾病可通过心理治疗不药自愈或早愈,许多疾病又会在心理状况不佳时乘虚而入或进一步恶化。这样的例子古已有之。春秋时有个叫闵子骞的人,怀才不遇,积郁成疾,看了不少医生也没治好,后来对孔子的书产生了兴趣,研读之后,忧虑病渐渐地不药而愈了。

我认为读书是可以健身的。读优美典雅的诗篇,有利于胃病的愈合;读幽默小品之类的书,有助于神经衰弱的医治;读小说能使病人精力集中,有助于康复。我无法想象,如果不读书、不看报,人的一生将会怎样度过?书籍不但给人以文化教养,还兼有迅速抚慰、消除紧张心理的效果,哪怕是随意翻翻,也能起到解乏的作用。遇到不平、不满、吃亏的事要学会宣泄和转移。俗话说,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如果想不开,自寻烦恼,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那只能气死。

——文史学家史树青

那么,如何选书、读书呢?

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应细加选择,毕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把精力都花在无限的读书当中去。各种图书评论、友人的推荐是应当参考的,建议不妨先从经典读起,从名家读起,毕竟好的东西不会过时。在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的时候要有所取舍,进行精读与略读。有的书籍增长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应该细读;有的书籍仅为娱乐之用,就应当粗读、泛读。当然了,何种书宜精读,何种书宜泛读,是要我们好好甄别的。

 为何读书能养生祛病?

读书是一种涉及人们整个身心的活动。当排除所有的杂念,沉迷于书的世界里时,不仅可以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愉悦,而且也是一种积极的身体放松和精神享受,起到调达神志、平衡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当工作生活尤其是疾病压力加大、精神感到紧张的情况下,适时读一些好书,就会使自己超越现时处境进入到书中的世界,心理上的压力被缓解了,可获得心情上的放松,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精神往往会随之而变得愉快、振作和积极。

少帅张学良自“西安事变”后便身陷囹圄,失去自由达数十年之久。大半辈子过着软禁生活的张学良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书籍,心灵得到洗礼,从而悟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感叹。张学良的寿命长达百岁余,究其长寿的“秘诀”之一,则是潜心读书、养生修性。

读书,特别是阅读那些出自文学大师之手的书籍,等于与大师进行对话,与智者进行交流。阅读经典著作,即使感受不到文学大师的境界,但是通过不断理解,依旧可以得到宝贵的精神财富。

诸葛亮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读书,只要一册在手,你就完全沉浸在“淡泊、宁静”的境界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忘却了世间的狂热与冷酷,忘却了人间的红尘扰攘与物欲横流。正如杨绛说:“书的境地呢,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金庸也说:“只要有书读,人生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