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说事

2020-07-14

事有大小,然理不同

乞丐的大事就是一碗饭,富人的大事就是一架飞机,权贵的大事就是升个等级,而普通人的大事就是一份工作,当然这些事对神来说就是屁事。

小国保命就是大事,钱是小事,所以要找个大佬怜着才能无事;大国统治才是大事,钱是屁事,所以喜欢一天到晚搞事。穷国钱是大事,没钱分裂了也算不了什么事;富国面子是大事,谁发不发达关政府屁事。大陆架上的国家,人的精神寄托是大事,归谁管是时间说了算数的小事。被水围着的国家繁殖力强是大事,死不绝是技术就算不得什么事。当然这些事站在太空中看就是自转没事。

所以对别人来说有事就是没事,没事也是大事

别人跟你说事的时候,你就总是说没事;你跟人说事的时候,就怕别人不当一回事。哪一回别人跟你说他的好事你不是明里赞好事,转身就想忘了那事。不关你的坏事你就像狐狸一样非要问清闻清是回啥事。

你不说点事,别人就不当你是回事。你真说多了事,别人又会当你是糗事。那你说这还要不要认真说那事?

比如说因噎废食那点事,几个化学物就可以搞得你不知什么事,整天想怎么吃活得久的事,可是吃了那么多年人口有增无减倒是真事,难道吃什么还会变成了人生大事?

比如媒体报道那点事,报你事你自知结果是好事坏事,还是大事小事,没事不搞点事,记者盆友们怎么向领导交事,那人民群众不是更没事?

比如红包那点事,法律上就是没个定论的事,那白包又是怎么回事,这事医生自己最清楚那是什么事,顶层也知道那是什么事,可就是可以让老百姓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事,其实说白了就是猫和老鼠那点事,谁都死不绝相安无事,还用得着搞得那么大事?

比如家里那点事,矛盾根源就不是一个想统一另一个的事,可是谁也不想让事,结果就成了破裂了断那些事,留下一大堆政府难处理的事,难道还要一个人干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

比如国家关系那点事,那周边就如家边那些事,兄弟就是兄弟的事,不是兄弟过去他打了你,挨打就是因为你不懂事,现在你长大了强大了懂事了看不顺眼你也可以打他一轮搞大件事,看他敢对你不当回事或者胡乱搞事?

比如贪腐那点事,想认真搞好事,只要动真格就没有搞不了的事,用不着整天叫着喊着做了多少事,是人都明白还不如情妇坚决办得多事,难道还要老百姓赞这是伟大的事?

比如裸官那点事,我家的人就是必须忠诚国家的事,凡是看不起自家人,崇拜他人,跟着别人跑了的人就是不能给他面子的事,就是要把他下架,难道还要老子跟他讲道理替他办事?

比如股票市场那点事,什么人来管不是重要的事,重要的是谁能把IPO发出去,股市不跌还涨起来了就叫本事,只发出去没有涨起来或者涨起来IPO发不出去,他也就是个二百五的事,难道还要变成千万股民等你一万年的事?

比如法律那点事,左研究右研究,二三十年来官司越来越多,法官律师越来越多,就证明是出了大问题的事,刻不容缓的事,情理失衡的大事,必须赶快改,难道真还要指望等那些海归帮我们家办这点事?

比如孩子教育那点事,你从小就叫人完成你的凤愿做什么名人伟人,当这个家那个家,还把这当成是非做不可的事,等待他成龙似凤好像是你梦寐以求的大事,你知不知道那就是埋葬你幸福的事,那就是你孤独终老的大事?

事就是事,整天想留好名留多钱的人一定干不出他想干的事;事无难事,如果你真认为它是难事,那就是你没事找事;事无巨细,都就是生命里托付给你应该做的事,做完了就了事;最后的事就是上帝招手你就爽去的事,别拖着赖着不肯去,期盼下辈子你再继续为他做该做的事,这才是正事。



就事说事相关阅读


正确认识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通过各种方法,应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解决其心理上的矛盾,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同药物、手术一样,是一种治疗手段。心理治疗是心理医生借助医学、医学心理学等知识的理论及技术,通过治疗者言语,行为或者某种仪器,有目的的干预患者的病态心理、病态认识、病态情感、病态行为及个性障碍,促其向健康心理恢复和发展的过程。心理治疗就是表明"心病要用心来治"。

心理治疗是帮求助者学会正确的想、学会正确的做,学会用理性的思维及正确的行为来代替非理性的思维及病态行为,留下心理健康的部分,袪除心理的垃圾。

心理治疗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帮助手段。但并不是意味着求助者就该停止自身的努力,同样要付出一定的艰辛,才能获得心理健康和幸福快乐的生活。

心理治疗的几个主要特征:

1、心理治疗是一种两人或多人之间的持续的人际关系;

2、参与心理治疗中的其中一方具有特殊经验并接受过专业训练;

3、心理治疗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参与者是因为对他们的情绪或人际适应、感觉不满意而加入这种关系的;

4、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方法实际上是心理学原理,即包括沟通、暗示以及说明等机制;

5、心理治疗的程序是根据心理障碍的一般理论技术和求治者的障碍的特殊起因而建立起来的;

6、心理治疗过程的目的就是改善求治者的心理困难,而后者是因为自己存在心理困难才来寻求施治者给予帮助的。

心理治疗对问题较多的心理障碍,需要一种长期科学干预的过程,急于求成,渴望"灵丹妙药",不知道"心病要用心来治"的科学规律,甚至盲目否定是对心理治疗缺乏了解及远离心理科学的表现。

常见的性格缺陷种类

1、 无力性格。这种人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乏,常述说躯体不适,有疑病倾向。情绪常处于不愉快状态,缺乏克服困难精神。这种人对精神压力和心身矛盾,易产生心理过敏反应,由此可诱发心理疾病。

2、不适应性格。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这种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判断和辨别能力不足。在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之下,容易发生不良行为。

3、偏执性格。性格固执,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有责备他人的倾向。这种心理缺陷如不注意纠正,可以发展为偏执性精神病。

4、分裂性格。性格内向,孤独怕羞,情感冷漠。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很差。喜欢独自活动。此种心理缺陷易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5、爆发性格。平时性格粘滞,不灵活,遇到微小的刺激引起爆发性愤怒或激情。

6、强迫性格。强迫追求自我安全感和躯体健康。可有程度不同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性格的人,易发展为强迫症。

7、癔症性格。心理发展不成熟,常以自我为中心。感情丰富而不深刻。热情有余,稳定不足。容易接受暗示,好表现自己。这种性格的人,容易发展为癔病。

8、攻击性格。性格外向,好斗。情绪高度不稳定,容易兴奋、冲动。往往对人、对社会表现敌意和攻击行为。

家庭治疗帮助心理困扰的儿童青少年

最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很多人都认为,青少年出问题,都是父母的错,提出“孩子有‘病’,父母吃药”。也有不少父母对我们说,知道自己以前教育孩子的方法错了,可又不知道怎么改。面对孩子的问题和社会的指责,他们既无奈又无助。

有一位妈妈讲,自己离婚后孩子不爱讲话了,别人都说是离婚伤害了孩子,她为此很内疚。我其实并不赞成孩子的问题都是爸妈的问题这样的讲法。家庭里有很多复杂的关系,还有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的问题。比如,西方的媒介上有很多文章教给妈妈在孩子长大后要慢慢放手;而在东方,好多文章都是在谈母爱,这样妈妈们不知道放手比抱着更重要,爱就成了孩子成长的牢狱。这就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如果把问题都放在家庭中,归咎在爸妈身上,很容易互相埋怨、指责反而不解决问题。

三个系统都在影响青少年

近四十年来,受到系统论的影响,家庭治疗在西方发展很快。人们意识到,个人的行为和整个家庭系统是互相影响的,所以要改变病态的现象或行为,不能光治疗个人,而应该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对象。过去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个人,现在发展了家庭治疗,好像责任都在家庭,这是不恰当的。家庭治疗不是把家庭当成问题,而是把整个家庭都变成治疗者,这样力量就大了,当事人就容易改变。治疗者通过和家庭成员的互动,帮他们创造一种新的可能性。

其实,青少年至少生活在三个系统中:家庭、社会和学校系统。

这三个系统有些部分是重叠的,只管一个系统是不够的。学校是一个很重要的系统。很多家庭环境不好的孩子,因为碰到好的老师,也能成长得很好。有一次我看一个节目访问一个黑人校长,这所学校在纽约最贫穷的黑人区,那里的孩子被认为是最没有前途的,但是她的学生很多都成了专业人士。记者问这个校长,她用什么办法使这些孩子改变了命运?这位校长说:“我的道理很简单,我对那些孩子说,我知道你们的家里有很多不幸的情况,有人酗酒,有人吸毒,有人做妓女,有人使用暴力,所有不幸的事情都可能在你们家里发生。可我想让你们知道,这些问题不是你们的事,是大人的责任。但是,你们到这里上课是你们自己的责任,我会尽力帮你,你也要自己尽力。”

所以,我们越来越重视整个系统。去年做一个家庭治疗,那个孩子的爸妈来了,校长也来了,我觉得很好。一定要看看青少年的其他系统怎么样,而且要改变的话,大家都要改,不是说爸爸妈妈要改,孩子不改。

孩子也可以影响父母

孩子小的话,父母当然很重要。但孩子大了,他自己也有能力。比如有个13岁的孩子,被送到精神病院。表面上看,他的爸爸妈妈太宠爱他了,他自己都说自己是个“小皇帝”。我问他:“你这样皇帝做得很辛苦,是谁把你放到王位上去的?”实际上,他的爸爸妈妈互相没有兴趣。对对方没有兴趣的爸爸妈妈,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这种孩子很苦,完全没有可以长大的空间,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坐在那里爸爸妈妈都会说“坐直一点,不要乱动”。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发现很难让他爸爸妈妈明白,她妈妈虽然明白一点,但又不和先生交流,我就问孩子:“如果你的爸爸妈妈都不能改,你怎么办?”他说:“我要改,我不想这样,但是很难。”我让他站起来,走到爸爸妈妈身边,他哭了。我知道那里面有很多愤怒,但是以前没法表达出来。

过去只强调治疗个人,而没有看到个人生活的系统是有缺陷的,现在人们又过分强调家庭的因素,而忽视个人的责任,这也不恰当。

如果家庭不能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大文化的角度,帮助孩子做个人的改变。

家庭中的成年人也会面临很多压力,有的是社会上的,有的是工作上的。成年人一般都不愿意让孩子知道这些事情,担心孩子为此受影响,这样做对不对?

我见过这样一个家庭,爸爸因为外面的事情,压力很大,精神抑郁。他们来治疗的时候,12岁的女儿坐在一边不吭声。我问她怎么看,她说“恐怕活不了了”,她的意思是爸爸活不了了,因为爸爸已经有三个月不能上班。爸爸只看到外面的压力,却没看到家里有关心他的太太和孩子。很多爸爸妈妈都以为自己的问题不要和孩子谈,孩子不知道就没有事。这个孩子的爸爸就说:我的事你不要管,好好念你的书。我问孩子这样行不行,她开始说“行”。我让她想清楚再回答,后来她哭了,说“不行”。其实家庭经历压力的时候,如果每个人都默默承担着这些压力,就会感到很孤单,相互有怨气。瞒着孩子,孩子会感到更困扰。我对他们说,外面的压力有时没法改变,但一家人可以团结起来。如果三个人各自悲哀,岂不是更糟糕?最后,我让孩子和太太走过来,让爸爸好好看他们,他发现他其实并不是那么孤单。孩子是爸爸的药,我要让孩子把他拉出来,不要让他继续抑郁下去。

家庭这个系统也是由很多子系统构成的,比如夫妻子系统、亲子子系统、同胞子系统。可中国城市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子系统,这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独生子女家庭容易出现三角关系,因为孩子太重要的了,而且孩子很容易承受爸爸妈妈之间的情绪。可是家庭是一直在变的,没有一定的标准,独生子女家庭也是很不相同的。不要总想怎么做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过去我们的父母有那么多孩子,也不是什么都做得很好。关键是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质量如何,大家在一起是不是高兴,是不是能够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总想着要解决什么问题,会把人逼疯的。整个社会的竞争压力很大,每个人都要争取成功,就很难放松,就会有很多怨气。特别是我们中国人缺少游戏,不会玩,常常忘掉了生活中的乐趣,而孩子能带我们去玩。

人们总问我怎么教孩子,其实爸妈从孩子身上学习是很重要的,最有趣的是,孩子能够带父母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因为父母很容易落后,比如计算机、互联网,孩子就比父母懂得多。

躯体化及其意义的探讨

因为躯体不适而反复看医生、反复检查,但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在临床上每天都会碰到很多,她们属于躯体化障碍,文章介绍了对躯体化概念的理解,并对躯体化的动力学意义、文化对躯体化的影响等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躯体化;心理动力学;退行;继发性获益。

一、概述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在以不同形式表达她们的存在和存在的艰辛,生病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我们知道有身体的疾病,也有心理的疾病,身体疾病可引起心理的反应,心里的疾病也可以引起身体的反应,二者是相互影响的。那么有一些躯体症状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它们主要由心理情绪问题引起,或者说心理情绪问题用躯体症状来表达,这就是所谓躯体化的问题。

躯体化一词是本世纪初创用的,当时是指"根深蒂固"的神经症籍以引起躯体性失调的那种假设过程。后来描述为躯体化是籍以躯体症状表达精神不适的一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即社会人际关系造成的,是表达与应付社会和个人烦恼的手段。也称它是个体在心理应激反应下,一种体验和表达躯体不适和症状的倾向,这种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用病理发现来证实。

躯体化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演化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用躯体症状来表达和解释个人和人际间的种种问题,且体验成为躯体症状。换言之,诉说的是躯体症状,表达的则是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 从临床上看,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一种临床类型,躯体形式障碍还包括疑病性神经症、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等临床类型。其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不适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疾病基础的再三保证。躯体症状的出现和持续出现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患者时常拒绝探讨心理病因,认为其疾病是躯体性的,要求进一步检查。由于结果常使患者失望,易引起医患关系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心理动力学对躯体化的认识、躯体化的医源性慢性化问题、中国文化与躯体化以及有关躯体化的诊断要点。

二、心理动力学对躯体化的论识

1、躯体化症状是一种退行性行为

精神分析认为,婴幼期由于心理结构尚未充分发展,不能在语言上进行交流,个体对外界的刺激主要在躯体水平上做出反应。那么遇到焦虑、恐惧时,个体会形成原始的躯体反应模式,这种反应我们可以理解为儿童的躯体行为语言,好的母亲能很好的理解婴幼的躯体语言并给于恰到好处的满足,但若婴幼儿的焦虑、紧张以及需要,长期和严重地没有得到理解和满足,那么躯体的不适和糟糕的感受会积存下来,虽然随着儿童长大语言得到发育,但那种前语言期的感受也只能永远留存在潜意识里,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遇到困境时,早先的那种躯体反应就会重现,使患者感受到一种非理智的、神经质的躯体不适和焦虑,而且会促使去找原因,产生疑心和妄想。Freud把这一过程叫做“再躯体化”,它是一个退化过程,即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阶段。

正是在这点上,躯体化也许是一种原发性障碍,症状本身就是一种妄想,或是一种隐匿性障碍,部分病例可能是其人格特征。

所以我们说患者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个人和社会烦恼或精神症状转化成了躯体症状也许并不确切,它不是简单的情绪转化成躯体症状,而是早年潜抑下来的"器官语言"的激活和重现,儿童前语言期的躯体不适感和幻想,是后来形成躯体化症状的基础。

2、 躯体化症状是潜意识愿望被压抑的产物

精神分析学说把躯体化的形成看作是一种潜意识过程,借此一个人将自己的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从而摆脱自我的困境。如用躯体化症状置换内心不愉快的心情,减轻由某种原因造成的自罪感,表达某种想法和情绪等,所以病人用躯体化症状是为了达到压制潜意识的心理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几个例子来加以理解: 例一:弗洛伊德的友人、神经病学家布雷尔曾用催眠术治疗过一个年轻妇女,名叫安娜,在她护理病情危重的父亲时,发生了多种躯体化症状及精神症状:挛缩、瘫痪、神经质咳嗽、幻觉及意识模糊状态。在催眠状态中医生让病人回忆与她症状有关的、被遗忘的事件和幻想,病人在回忆中伴有强烈的情绪爆发,然后症状就消失了。 在这一案例里,与安娜病情有关的幻想,显露了她指向父亲的性的渴望,这种渴望在她照料父亲的亲密境况里被调动起来。按照精神分析观点,儿童在四、五岁期间,指向双亲的性愿望是儿童发育正常过程的一部分,即所谓的俄底浦斯情结,但这个期间的儿童式的性愿望也充满被淹割的恐惧,所以随着成长,儿童必须把这种指向异性父母的性欲压抑下去,到青春期时转向其他异性,但因为某些原因,如父母的性诱惑会造成儿童对父母的性欲固着,进入青春期后会被重新唤起。在安娜的那个年代,当时的中欧文化存在对性的严厉禁锢,所以安娜产生了严重的乱伦恐惧和负罪感,她必须把这种伤风败俗的性冲动及伴随的恐惧和负罪感“压抑”下去,结果导致了“癔症性神经症”,病人的躯体化症状正是为了达到掩盖强烈的性冲动和压制恐惧情绪的目的,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里发生的。 例二:笔者曾接诊一个案例,女性、35岁,公司职员,因为胸闷、腹胀、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伴紧张不安一年,在综合性医院做过多次检查,排除了器质性问题后而来到我的门诊,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极为友好、谦虚,她告诉我乡下的母亲一年前中风瘫痪,她接母亲到自家照看,不久就出现上述症状,因为自己患病不能照顾母亲,她不得不请了一个小保姆帮助照料,但因为有时保姆回家,只能靠她照料。她一进母亲的房间就出现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她为此困惑不解。病人告诉我她父亲在她上小学四年级时出世,母亲一直多病,她是老大,下面一个妹妹,一家的负担都落到了她身上。接下来的多次治疗病人很少谈到母亲,只关心她的身体症状,希望医生帮她治愈后好照顾母亲,治疗处于停滞不前,大概在治疗三十多次时,病人一谈到母亲就出现胃痛、焦虑。接下来的几次出现了转机,病人对母亲有很多愤怒的情绪,甚至一度谈话不能自持,病人自懂事起就一直要照顾经常生病的母亲,可母亲因为生病变得脾气暴躁,常常责骂她,她只能忍气吞声,周围邻居都夸她孝顺。曾有一次母亲愤怒的把剩菜泼在她身上,她当时闪过一念想杀了母亲,随后感到恐惧不安,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暗暗发誓再决不让母亲生气。在病人大量暴露愤怒和表达情绪后,她的身体症状开始明显好转。 这个案例显示,病人在友好、谦虚的背后蕴藏着强烈的愤怒甚至杀母之心,因为母亲生病使她不得不压抑愤怒,并且为自己的愤怒感到自责,她的躯体症状是她回避愤怒所付出的代价,也就是用躯体症状来置换不能表达的愤怒之情。

3、躯体化症状是为了得到继发性获益

一个妈妈带着10岁的孩子来看心理医生。妈妈说,最近半年来,孩子经常喊头晕、头痛,家长带着他看了许多医生,做了很多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医生在仔细询问了孩子及其家庭的情况后明白了原因。原来,半年前,孩子的父母离异,孩子被判给了母亲。孩子和父亲关系一直很好,在父母离异后,孩子要隔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见上父亲一面。但自从孩子头痛发作后,父亲每次都会很关心地跑过来,和妈妈一起陪他上医院检查,然后再陪他玩。心理医生经过分析认为:孩子偶尔的头痛使他无意中获得了好处,得到父亲的关爱,而父亲的行为又在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症状,孩子便有意无意地借着躯体症状,来唤起父亲的注意,经过心理医生的悉心指导,孩子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 有意无意的借着症状获得好处,是我们人类在社会生存中获得的聪明之一,通过疾病达到不上学、不上班,获许病退,得到劳保,避免指责和批评,免除某种责任和义务,寻求别人注意和同情等等,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并非病人完全的有意伪装,但却是在有意无意中玩着这种游戏。象玩物丧志一样,沉迷于这种游戏的后果造成不能自拔,以至于自我哀怜、怨天尤人,使个人发展受阻,发展受阻的结果使个体更加固着在玩病游戏上,那么看医生及检查和治疗就会成为他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说最先只是获得点好处,后来则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疑病当中去了。

森田疗法强调的不放弃生活工作,顺其自然的去做,正是为了破除这种魔法游戏、回到现实人生中来,那么治疗也就在其中了。 由于社会文化所决定的行为准则鼓励躯体症状的表达,并能得到同情和理解,而诉说情绪烦恼常得不到倾听和支持,甚至被视为软弱无能,从而使病人发明大量的躯体化症状以达到“继发性获益”。所以躯体化成为病人对付心理、社会各方面困难处境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应对方式。

三、中国文化与躯体化 1975年曾文星报告台大医院精神科门诊的主诉中70%有身体不适,有40%且为其唯一主诉。1986年台大的研究前者为72.9%,后者为37.2%。而在美国地区以身体症状为主诉的比率则为22.9%。近20年其他地区如非洲、印度等研究都报告身体症状与疑病症皆为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如此看来,身体症状并非华人独特的心理症之临床表症,以躯体化症状作为主诉在东西方都普遍存在。 但从上述数据看出,中国患者更习惯向医生仅陈述身体症状,希望帮助解决身体不适。因为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克制、忍让、和为贵,因此在人际互动中尽量避免直接表露爱恨之情,而西方文化尊重个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回避倒视为不正常,所以中国人习惯于压抑情感,过多的压抑会导致恐惧、妒忌、自卑等各种神经症的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是神经质的、使人没面子而羞于表达的,所以势必导致个体更强的排斥、压抑和否认,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其结果是一方面压抑的情绪导致躯体化症状,另一方面他们正好用躯体化症状堂而皇之的去求医问药,从而避免暴露内心情感和冲突。 另外的原因,虽然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社会和医疗机构在逐步重视心理卫生,心理知识借助媒体正在大量普及,但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中国,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仍然深入人心,大量综合医院的医生和患者都不太相信谈话和交流就能治病,加上经济原因、学习工作繁忙和急于想解决问题的心情,使人们有了身体不适(尽管可能伴有情绪问题)还是更愿意求助于内科医生,以一些较为直接、易于接受的躯体症状作为主诉,以便能在繁忙的医疗机构中得到最快捷的药物治疗。“躯体化”往往被视为一张通向医疗服务的门票。

舞动治疗在医院心理科的应用

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比,舞动治疗有着其独特之处,强调情绪和身体的相互连接性,以及创造力能够促进心理的健康。在身体层次上,舞动治疗帮助人们加强肢体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在情感层次上,舞动治疗帮助人们变得更愉悦和自信,并且赋予人治疗方法与工具宣泄通过语言所不能或不足够表达的各种情绪,如愤怒,失望等; 在精神层次上,舞蹈治疗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动力和记忆力。当传统的心理治疗途径难以用语言方式接近和治疗病人时,舞蹈治疗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不仅和传统心理治疗是相辅相成,且帮助人们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避免了因为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舞动治疗以身心关系为核心,通过动作这种独一无二的载体,让患者从身体感受和象征意义两方面表达内心,从而令患者不仅可以对自己的意识过程做出全新的解读,更能在情绪、认知和身体感受三方面的体验上实现成功整合。

舞动治疗在20世纪初就可以找到它的起源,起源于欧洲兴起于美国,几乎所有的舞动治疗先驱都是以现代舞舞者的身份开始了舞动治疗的生涯,他们更加关注于通过舞蹈来表达自我和探索,是一种内在舞蹈。在早期都是围绕着接受人潜意识作为探索和反思方式的环境中,19世纪晚期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的革命性工作,深刻地影响了舞动治疗界。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当精神分析师鼓励人们用语言来表达,而舞动治疗的先驱们开始鼓励用身体作为类似表达形式的载体。玛丽安·切斯也是一位舞者,被誉为“舞动治疗之母”,她被身体和心理的互动深深打动,便离开舞蹈表演,完全将精力聚焦在如何将舞蹈使用在心理治疗中,先驱们在早期的舞动治疗中带入了对个人动作偏好和状态不评判的态度,更加强调了个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舞动治疗被真正使用于帮助人们心理成长,是在二战后,大批的战后退役军人饱受战争创伤,为帮助其重新建立新生活这些人接受了个别分析和辅导但发现效果不佳,精神科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家开始尝试新的方式,舞动治疗便是其中之一。舞蹈对身心的治疗作用被发现和认可,并渐渐发展成一门新兴学科。在9·11事件发生后,舞动心理治疗得到了一次实战检验的机会,很多人通过舞蹈,把之前很多言语不能表达的情绪宣泄出来,回归到正常生活。目前在美国有6所大学,开设了舞动治疗的专业课程。舞动治疗虽然在欧洲和美国已非常流行,但在中国还处于零散和起步的状态,这次西部精神医学协会在培训首批舞动治疗师后,将把舞动治疗引进成都的临床治疗。

这样的方式让很多人在情绪和生理获得了很大疏解。由此切斯被邀请至各个医院工作,在20世界40年代左右,舞动治疗主要被应用于精神科医院,切斯主张通过舞蹈和动作来建立关系以及共情于他人,她将该治疗性运用在医院的患者身上,随着镇定剂的发明与使用,精神患者借着该药物的帮助,得以让自己的生理和情绪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身体活动的范围有所扩大,使得更多的精神患者有机会参与舞动治疗,为患者提供了创造性的方式得以表达和发展。在舞动治疗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整合了心理学类知识逐渐演变为体系化的学科,在前人经验的延续和后续者的努力及更多心理工作者的加入,舞动治疗理论和运用得以不断完善。

我会发现他们的恐慌来自于不了解,不知道这种方式可以为自己做什么,一提到舞动他们首要的反应是我不会跳舞,事实上更多的是他们内在有一个批判的声音就是:我是不好的,我的动作很难看,没有人可以接纳我。即使有着担心他们也再鼓起勇气尝试与我工作,我想这种勇气来自于他们自身就有的力量和推动力,慢慢的他们知道了舞动治疗不是老师教跳舞,没有美丑的标准,每一个动作都是自己存在的表现,通过动作也可以被理解被看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积极的探索自己。医院中,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药物和舞动治疗的结合运用下获益。

我认为在舞动治疗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为:

1、人格的部分是相对恒定,而作为人,身体动作、灵魂、大脑存在于其中是不断连接互动的,这让我们意识到同一空间中的三种形态是完整不可分割,其中任何一个形态都会直接影响到另一种形态里的体验。而舞动治疗则是帮助这三种形态达到统一性。

2、功能性和表达性的动作呈现了我们的人格、集体潜意识以及个人的发展史。身体有记忆且有主动性,跟随身体让其找到自己的主题、创伤、模式及阻碍,这些需要被我们真实的看见和尊重,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疗愈性。

3、动作起源于生命早期,早期动作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动作建立的信任安全的关系则是自我健康发展的基本,而这也是治疗性关系的基本。

4、表达性动作是潜意识传达信息的通道,就像“自由联想”,而身体韵律、动作形态以及在空间的表达都将意识和潜意识的信息形态变得更加具象化,这是一个内在参与的过程,不断地提升我们的觉醒程度。

5、当我们觉知阻碍化的模式等,可以在自身动作基础之上去创造和发展,帮助我们重建与内心本质的连接,促进深层次整合。

6、在动作表达中慢慢的会学习到,内在多种层次的信息包括情绪感受与动作是同步的,会相信身体动作是一个更自由、更和谐、更完整生命体系的基石

以上是经过长期的工作和学习总结出来的几项基本原则。而舞动治疗师需要一个至少三年左右体系的理论培训,其中包含了大量动作分析的内容,而理论经由身体体验才能直接内化,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同时需要长期的舞动治疗个人体验以及案例督导。

舞动治疗是舶来品,在中国发展仅处于初期,因为不普遍性和内地市场发展的良莠不齐,导致很多人对舞动治疗认知还停留“它只是发泄,神经一样的跳舞等、参加一两次舞动治疗的体验就可以自称为舞动治疗师”的水平上。而在国内心理科医院的运用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