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年限越长,压力越小

2020-07-14

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的一次针对1544名53至85岁的参与者所列出的目前流行于他们之中的各种工作压力的调查显示,年纪较大的员工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水平更低。所有参与者每周工作至少20小时,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年。

分析家就此指出:“总的来说,年龄较大的雇员都没有指出自己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为何压力大小与工作时限有关?中国是否如此?

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具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显得非常重要,也是人一生精神的寄托。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来说,由于业务能力较低,多数需要经过几年的学习和艰苦努力,才能熟悉掌握相应技术。他们一方面因为业务不熟,环境生疏,而感受到压力;另一方面参加工作时间短,资历浅,容易受到高资历同事和领导的压力,因而他们的工作压力相对比较大。

人到中年后,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业务技能愈加娴熟,学习业务所必须付出的时间和经力减少,压力会逐渐减轻。再加上,在单位中资历渐渐增高,新人的加入,地位也会随之上升。因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工作创新,与同一阶层人员的比较和岗位的竞争。也就是说,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当一个人的工作时间,超过二十五年以上,他对本身所从事的职业就已了如指掌,需要的做的主要工作已经不再是学习和创新了,主要贡献集中在定夺工作方向和回避风险上。工作量不大,压力就更低。

这在中国也一样,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面对工作产生的压力大小和西方差不多。

但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情况,与西方国家有不同。中国一般人都在六十以前就退休了。实际多数人到不了这年龄,也许五十或四十几就要离开工作岗位,自然工作压力也就消失了。



工作年限越长,压力越小相关阅读


不想做自己想做别人的人有心理障碍

老师们教你努力奋斗,教你向英雄人物学习,教你向成功人士看齐。时间长了你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以为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读名牌大学,毕业了就会有好工作、好收入,就会有幸福生活。那是别人忽悠你。听了歌星的歌很喜欢,整天学着唱,以为自己就会变成歌星。看了本英雄传,学着英雄的事迹做,就以为自己是英雄了。听富翁讲了堂课,就去寻他的自传,看完就以为自己也可以像他一样成功了。那是你自己忽悠自己。

时刻记得自己就是小Q,不用硬撑着要学做大H,做不了大H,还非要做大B,连大B也做不了,还干脆做大Y、大X。但无论如何就是不肯做小Q。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愿做的人,又如何谈得上将来会有“成就”呢?这是心理障碍的经典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有与众不同的身体和智力条件,有与众不同的生长和生活环境。所以,奉劝你谁也别去做,做回自己,惜心自爱,就是自信、自尊的表现,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因此,做人一定要做回自己:

第一,如果你不能或不敢做回自己是,是你的自信不足,胆识太少,应多锤炼,长见识;

第二,你不做自己,拼命学别人,是你在埋怨上帝,上帝一定惩罚你,让你生不如死;

第三,你想努力做回自己,但没有做好,是技术问题,上帝会宽恕你,快向智者请教;

第四,有人不准你做回自己,是他们的错,你可以不听,上帝会教育他们。

自杀者的心理状态

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这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名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但实际上,想自杀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时渴望获得帮助。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如下特征。

(l)矛盾心态: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但死亡必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面想解脱,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2)偏差认知: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概括化“指以偏概念,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偏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法。比如“我考试作弊,我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再爱我“。“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自伤自毁。

(3)冲动行为: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冲动行为,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变得极其狭隘。

(4)关系失调: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访径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5)死亡概念模糊: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估计。

自杀常见的征兆有:

(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3)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

(4)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

(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6)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什么叫做定势错位症

定势又叫做心向,即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定势存在于各种心理活动之中,社会的定势能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引起定势错位症的原因有:

1、社会是个人系统,其中包含若干子系统。就社会存在而言,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好的,国家与人民在改革开放中都是受益者,不改革没有出路。但就局部而言,还存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有些人分不清主次,以偏概全,对客观现实做出错误推理,草木皆兵,缺乏安全感。

2、个体的社会经历也是定势错位的原因。

3、除此之外,短视、媚俗、媚外的价值观,也会导致个体丧失立场,降低道德水准、颠倒是非,去迎合一些与现状相悖的观念与行为,出现道德定势、心理定势、行为定势错位的病态心理现象。

定势错位的危害极大,对个人而言,可能会因此而丧失信心、心灵空虚、斤斤计较、算计他人、不思上进、甚至违法犯罪;就人际关系而言,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摩擦与冲突,酿成家庭、邻里及同事间的感情悲剧;从社会来看,它与社会风气的败坏、社会公德的衰退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必须纠正错位的定势,以一种健康的心态与行为去工作、学习与生活。

家庭心理治疗简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孩子的个性需要,反而让孩子生出许多症状,欲速则不达。

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不同专家有不同的观察和处理方式:

像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一样,家庭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个种类。是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对象。家庭治疗的出发点是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系统内成员所表现的行为,既影响其他成员,同时也受其他成员的影响。具体比喻的话,就如一个患者的精神症状既影响着他的家人(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子女),同时,患者也因家人的态度或家庭生活模式的影响,产生症状或症状持续存在。这种紧密相关的连锁反应,可导致所谓的病态(或问题)家庭现象。换言之,个人症状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并由家庭相互作用而保存下来。因此,家庭治疗所要处理的问题是家庭中产生的,问题可表现为个人的,也可以是家庭共同面临的。治疗的目标是修正调整家庭成员的关系,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改变问题产生的家庭动力机制,使症状行为消失。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各种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缓解期的心理问题、厌食症和贪食症、学校恐怖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儿童多动症、儿童学习困难、酒精及药物依赖、家庭冲突、非精神病性家庭暴力等。

家庭治疗时,家庭相关成员均需到场,每次治疗历时约1-1,5小时。一般每周至少一次,连续6到10次,有时需要布置家庭作业。

自恋的表现形式

导语:“你太自恋了!”“我就自恋了,SO WHAT?”中国大众普遍开始说“自恋”这件事,可能自芙蓉姐姐始。不过她让中国人认为“自恋”是种性格缺陷。

事实上,1970年代,自体心理学大师科胡特就宣布:“现在,自恋合法了。”自恋不再被作为对夸张、自满、自负、自我、自私等负面人类品性的专用称呼,而用来形容人类拥有自我价值感、珍视感、骄傲感、充实感等品性——事实上,自恋是人性的核心。

今天早起,洗漱之后,你,一定照了镜子;然后,按照内心对自己的某些预想,开始化妆,先是化妆水,日霜、隔离霜、粉底液,可能你还卷翘了睫毛,涂了口红;看着镜中的自己变得很漂亮,又向着自己的耳后喷了chanel“5号”……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这源于我们对自己的关注。我们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值得关注和令人舒适的,这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生命活力。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自恋能量的外显。研究自恋的大师定义“自恋”为:“自恋是一种藉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自恋是人性的核心,甚至是心理健康的表现,除非自恋太过头,那才是问题。

但,人类的自恋,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自恋有五张脸,它可以通过5种形式表现自己。有时候很奇特、很隐蔽,我们甚至没有觉出自己自恋了,但它却已经不知不觉地伤到了自己和他人。

自恋的第一张脸:自我骄傲

“骄傲”在许多年里,都被当作是不太体面的品性。它被用来称呼那些获得好成绩而自满的小孩。这种价值观现在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成就和自我展示一直无法被认可和接受,那么创造力又从何而来呢?骄傲恰恰是人类自我展现、拥有理想和抱负的基石。如果一个人没有骄傲,或者不能感受到骄傲带来的愉悦,反而或许说明他/她存在着某种心理困扰。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强调要多鼓励小孩,激发他/她的骄傲。

“母亲眼中发射出的爱的光芒呼应了孩子显示自己的游戏;其他种种母亲对孩子自恋、展示的快乐行为的呼应,肯定了孩子的自尊”。其实,不止母亲给予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认可。例如,你在公司推进一个项目,你一定希望同事能够赞赏你,上司能够关注你。上司和同事眼中发射出的赞赏光芒,呼应了你显示自己的愿望,也肯定了自己的自尊。

适度的追求自我骄傲感,几乎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当然,一个人过度骄傲,的确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比如,你在公司里天天夸耀自己的男友或丈夫如何爱你,这份骄傲虽然对自己是愉悦的,却很容易激发他人的不舒适——如果恰巧对方正处于婚姻的困境中、甚至正在离婚,那你无异于给对方心里重重的一锤。所以,展示自恋的最佳尺度是具有同理心。当自己表达幸福时,能够考虑他人的感受。分享,而不带有贬低别人的味道。

有人会问,如果我总是觉得骄傲让自己有羞耻感呢?其实,偶尔几次,完全不必担心。除非经常如此,无法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那或许就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需要调整了。

自恋的第二张脸:理想化他人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你听课,课程深深打动了你,让你对老师产生了超级好感,你开始关注这个老师的各个方面。凡是老师的课程都会兴致勃勃地争取去听、买他的书。又或者,你遇到一个很有魅力的上司,觉得他/她在工作能力、为人处事上都成熟圆润,非常倾慕,有时甚至会浮想联翩,猜想他/她日常生活也会很圆满……

这些类似经验,就是理想化他人,是自恋变化的第二张脸。自体心理学家说,那是“一种深切的渴望:渴望着通过与被崇拜的、充满威力的人物的结合而得到保护和强化。这样的人物给你理想、力量;在你危难、挫折、寻求生命意义的时候,帮助你维持自我的稳定”。我们为何会这样做?这是因为,当我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时,自身的自恋会因为现实而无法立即实现,这时候我们就会把这种自恋投射在四周成功人士身上,以建立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类投射,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自己的努力,对他人的理想化慢慢就可能会变成自己的现实。并且,你的成熟,也会让你发现那位老师除了可看到的优秀之外,还有许多缺点;而上司或许家庭并不和睦……你就会慢慢修正之前的看法,在保留内心的目标的同时,更客观地看待他人。

理想化他人在幼儿身上很常见,说爸爸有很大本事……这符合孩子早年的心理发育需要,父母就是孩子的理想化他人。对于那些表现不佳的父母,孩子恰恰丧失了理想化的机会,这会让他/她要么变得没有理想,要么变得一遇见谁就理想化对方。过多的理想化他人,就会搅乱自己的生活,也会给被理想化的他人带来巨大压力。

自恋的第三张脸:友谊

有时候,我们和某人交往,发现彼此不仅衣着有相似性,甚至用语、风格、观点都有某种默契,就会产生好感、友谊。这种情感,就是“回应一个人的基本需求:需要得到认可,可以拥有别人的人性对待与亲和或相同的感觉”。这是自恋的第三张脸。

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

友谊或者伙伴的感觉,在人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我们社会化的真正开始。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在原始时代,这种关系的结盟会带给一个人许多帮助。而且,相对来自社会的公共帮助,它更多是一种私人帮助,带有情感的支持和融洽。在我们自我能力实现受阻或者无法找到理想他人依靠时,友谊是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有时,当我们自己还没有实现某些目标,但身边的朋友实现了,我们也高兴,这就是自身的自恋能力通过温和的投射所获得的满足。它是一种进化,要比理想化他人更有现实感和自立性。在生活中,同行、同事的交往,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某些友谊感。

友谊,作为自恋的第三张脸,也是需要界限的,要有节制,因为它和自我骄傲、理想化他人的感受尺度十分不同。在友谊中,如果任由自己的自恋扩展,就很容易破坏这份友谊。例如你和一个朋友越来越紧密,连对方的私人生活都被你深度界入,这种干扰就可能导致关系紧张。自恋的原始本性是独大的,所以当它被以分享的方式来体验时,它可能就会不满足于分享,而要突显自己、不顾及他人。科胡特指出,人类发展出同理心,意味着一个人跨出了超越自身的伟大一步,对于友谊关系来说更是如此。

自恋的第四张脸:融合

当我们相爱时,爱到高潮,就是融合。这感觉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自恋的第四张脸。

融合超越了任何一种自恋状态,它几乎无边界、无间隙。 “此状态从自闭态跨出了一小步。他对他人有一点点的意识,但他人被以为是自己延伸出的一部分。尽管有意识他人的存在,但不存在对他人的态度,因为他人已在掌控之列。”

这种状态于个体,其美好,是高峰体验。但在恋人之间,也很难维系,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个体存在,有各自的日常工作和吃喝拉撒。如果一味停留此中,总会先有一个人受不了要暂时离开,不然就会窒息。这就是许多热恋中人,在初期交往、情感到达高峰后很容易产生冲突,甚至愤而分手的原因。谁能承受在完全融合的情感高峰之后,竟然会产生冲突呢?带着巨大的失望,他们匆匆分手。这种冲突经常被一厢情愿地解读为背叛或者伤害,其实这仅仅是彼此适应的开始。

融合不但存在恋人、朋友之间,父母亲子之间也存在着融合。父母紧紧抓住青春期的孩子不放手,拒绝孩子终要从家庭融合中走出去、建立和面对自己的生活,往往会导致子女的激烈反抗。有的父母在子女遭遇困难时,会说,“瞧,就不听我的话”,这是相当不成熟的心诚,其本质是一种融合的自恋被挫败后的报复感。

融合和人际界限的辩证关系,只要在一个以上的人之间存在,就需要被认识。作为亲密关系的关键,它几乎是终生学习的目标。在生活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等人格性问题患者,往往就会因为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反复表现与人融合、让对方窒息、逃离,而自己又反复体验被抛弃的创伤感受。

自恋的第五张脸:嫉羡

不知道你是否遇见过这样的事,你尽心、尽力帮助朋友,特别在他/她遇到困难时,你也很尊重他/她的感受,但随着你的帮助,他/她的态度却越来越不好,甚至攻击、仇恨你,和你断绝关系。你遭遇到这种极品事件时一定会想:真是狼心狗肺!其实,排除挑拨离间等外在因素,这就是对方的嫉羡,自恋的第五张脸。

嫉羡是一种十分隐蔽的恨意。可能来自人类进化中对资源争夺的自尊受伤后遗症。当你的朋友内心从感激、慢慢感到一种自尊受伤感、无法超越感时,如果他/她将对生活的不满又都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将你的每次帮助都视作一种贬低。这过程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感受又无法说破,人际关系就会出现的裂隙。他/她可能会和你闹一些别扭,是无意的对立。但最终会导致彼此关系的破裂。

有时候,在听到同事说自己的投资如何成功时,或许我们可以反观一下自己和对方的内心。那种怀恨之心是不是会涌起?嫉羡在心理层面和自我骄傲很有关系,但它是更加底层的自恋性感受,往往以一种无法觉察的方式破坏人际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有自恋感没有问题,但两个人在一起自恋,就要小心自恋的尺度。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恋的,虽然现在自恋已经“合法”,但自恋的另一面也会伤到别人,并反过来伤到自己。自恋是如此复杂。对自恋多些觉察和调整,了解自恋的五张脸,会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和亲密关系中游刃有余地体验美好的存在。

工作年限越长,压力越小-乡间郎中

工作年限越长,压力越小

2020-07-14

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的一次针对1544名53至85岁的参与者所列出的目前流行于他们之中的各种工作压力的调查显示,年纪较大的员工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水平更低。所有参与者每周工作至少20小时,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年。

分析家就此指出:“总的来说,年龄较大的雇员都没有指出自己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为何压力大小与工作时限有关?中国是否如此?

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具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显得非常重要,也是人一生精神的寄托。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来说,由于业务能力较低,多数需要经过几年的学习和艰苦努力,才能熟悉掌握相应技术。他们一方面因为业务不熟,环境生疏,而感受到压力;另一方面参加工作时间短,资历浅,容易受到高资历同事和领导的压力,因而他们的工作压力相对比较大。

人到中年后,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业务技能愈加娴熟,学习业务所必须付出的时间和经力减少,压力会逐渐减轻。再加上,在单位中资历渐渐增高,新人的加入,地位也会随之上升。因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工作创新,与同一阶层人员的比较和岗位的竞争。也就是说,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当一个人的工作时间,超过二十五年以上,他对本身所从事的职业就已了如指掌,需要的做的主要工作已经不再是学习和创新了,主要贡献集中在定夺工作方向和回避风险上。工作量不大,压力就更低。

这在中国也一样,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面对工作产生的压力大小和西方差不多。

但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情况,与西方国家有不同。中国一般人都在六十以前就退休了。实际多数人到不了这年龄,也许五十或四十几就要离开工作岗位,自然工作压力也就消失了。



工作年限越长,压力越小相关阅读


不想做自己想做别人的人有心理障碍

老师们教你努力奋斗,教你向英雄人物学习,教你向成功人士看齐。时间长了你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以为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读名牌大学,毕业了就会有好工作、好收入,就会有幸福生活。那是别人忽悠你。听了歌星的歌很喜欢,整天学着唱,以为自己就会变成歌星。看了本英雄传,学着英雄的事迹做,就以为自己是英雄了。听富翁讲了堂课,就去寻他的自传,看完就以为自己也可以像他一样成功了。那是你自己忽悠自己。

时刻记得自己就是小Q,不用硬撑着要学做大H,做不了大H,还非要做大B,连大B也做不了,还干脆做大Y、大X。但无论如何就是不肯做小Q。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愿做的人,又如何谈得上将来会有“成就”呢?这是心理障碍的经典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有与众不同的身体和智力条件,有与众不同的生长和生活环境。所以,奉劝你谁也别去做,做回自己,惜心自爱,就是自信、自尊的表现,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因此,做人一定要做回自己:

第一,如果你不能或不敢做回自己是,是你的自信不足,胆识太少,应多锤炼,长见识;

第二,你不做自己,拼命学别人,是你在埋怨上帝,上帝一定惩罚你,让你生不如死;

第三,你想努力做回自己,但没有做好,是技术问题,上帝会宽恕你,快向智者请教;

第四,有人不准你做回自己,是他们的错,你可以不听,上帝会教育他们。

自杀者的心理状态

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这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名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但实际上,想自杀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时渴望获得帮助。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如下特征。

(l)矛盾心态: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但死亡必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面想解脱,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2)偏差认知: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概括化“指以偏概念,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偏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法。比如“我考试作弊,我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再爱我“。“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自伤自毁。

(3)冲动行为: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冲动行为,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变得极其狭隘。

(4)关系失调: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访径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5)死亡概念模糊: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估计。

自杀常见的征兆有:

(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3)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

(4)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

(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6)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什么叫做定势错位症

定势又叫做心向,即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定势存在于各种心理活动之中,社会的定势能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引起定势错位症的原因有:

1、社会是个人系统,其中包含若干子系统。就社会存在而言,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好的,国家与人民在改革开放中都是受益者,不改革没有出路。但就局部而言,还存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有些人分不清主次,以偏概全,对客观现实做出错误推理,草木皆兵,缺乏安全感。

2、个体的社会经历也是定势错位的原因。

3、除此之外,短视、媚俗、媚外的价值观,也会导致个体丧失立场,降低道德水准、颠倒是非,去迎合一些与现状相悖的观念与行为,出现道德定势、心理定势、行为定势错位的病态心理现象。

定势错位的危害极大,对个人而言,可能会因此而丧失信心、心灵空虚、斤斤计较、算计他人、不思上进、甚至违法犯罪;就人际关系而言,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摩擦与冲突,酿成家庭、邻里及同事间的感情悲剧;从社会来看,它与社会风气的败坏、社会公德的衰退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必须纠正错位的定势,以一种健康的心态与行为去工作、学习与生活。

家庭心理治疗简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孩子的个性需要,反而让孩子生出许多症状,欲速则不达。

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不同专家有不同的观察和处理方式:

像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一样,家庭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个种类。是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对象。家庭治疗的出发点是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系统内成员所表现的行为,既影响其他成员,同时也受其他成员的影响。具体比喻的话,就如一个患者的精神症状既影响着他的家人(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子女),同时,患者也因家人的态度或家庭生活模式的影响,产生症状或症状持续存在。这种紧密相关的连锁反应,可导致所谓的病态(或问题)家庭现象。换言之,个人症状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并由家庭相互作用而保存下来。因此,家庭治疗所要处理的问题是家庭中产生的,问题可表现为个人的,也可以是家庭共同面临的。治疗的目标是修正调整家庭成员的关系,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改变问题产生的家庭动力机制,使症状行为消失。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各种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缓解期的心理问题、厌食症和贪食症、学校恐怖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儿童多动症、儿童学习困难、酒精及药物依赖、家庭冲突、非精神病性家庭暴力等。

家庭治疗时,家庭相关成员均需到场,每次治疗历时约1-1,5小时。一般每周至少一次,连续6到10次,有时需要布置家庭作业。

自恋的表现形式

导语:“你太自恋了!”“我就自恋了,SO WHAT?”中国大众普遍开始说“自恋”这件事,可能自芙蓉姐姐始。不过她让中国人认为“自恋”是种性格缺陷。

事实上,1970年代,自体心理学大师科胡特就宣布:“现在,自恋合法了。”自恋不再被作为对夸张、自满、自负、自我、自私等负面人类品性的专用称呼,而用来形容人类拥有自我价值感、珍视感、骄傲感、充实感等品性——事实上,自恋是人性的核心。

今天早起,洗漱之后,你,一定照了镜子;然后,按照内心对自己的某些预想,开始化妆,先是化妆水,日霜、隔离霜、粉底液,可能你还卷翘了睫毛,涂了口红;看着镜中的自己变得很漂亮,又向着自己的耳后喷了chanel“5号”……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这源于我们对自己的关注。我们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值得关注和令人舒适的,这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生命活力。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自恋能量的外显。研究自恋的大师定义“自恋”为:“自恋是一种藉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自恋是人性的核心,甚至是心理健康的表现,除非自恋太过头,那才是问题。

但,人类的自恋,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自恋有五张脸,它可以通过5种形式表现自己。有时候很奇特、很隐蔽,我们甚至没有觉出自己自恋了,但它却已经不知不觉地伤到了自己和他人。

自恋的第一张脸:自我骄傲

“骄傲”在许多年里,都被当作是不太体面的品性。它被用来称呼那些获得好成绩而自满的小孩。这种价值观现在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成就和自我展示一直无法被认可和接受,那么创造力又从何而来呢?骄傲恰恰是人类自我展现、拥有理想和抱负的基石。如果一个人没有骄傲,或者不能感受到骄傲带来的愉悦,反而或许说明他/她存在着某种心理困扰。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强调要多鼓励小孩,激发他/她的骄傲。

“母亲眼中发射出的爱的光芒呼应了孩子显示自己的游戏;其他种种母亲对孩子自恋、展示的快乐行为的呼应,肯定了孩子的自尊”。其实,不止母亲给予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认可。例如,你在公司推进一个项目,你一定希望同事能够赞赏你,上司能够关注你。上司和同事眼中发射出的赞赏光芒,呼应了你显示自己的愿望,也肯定了自己的自尊。

适度的追求自我骄傲感,几乎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当然,一个人过度骄傲,的确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比如,你在公司里天天夸耀自己的男友或丈夫如何爱你,这份骄傲虽然对自己是愉悦的,却很容易激发他人的不舒适——如果恰巧对方正处于婚姻的困境中、甚至正在离婚,那你无异于给对方心里重重的一锤。所以,展示自恋的最佳尺度是具有同理心。当自己表达幸福时,能够考虑他人的感受。分享,而不带有贬低别人的味道。

有人会问,如果我总是觉得骄傲让自己有羞耻感呢?其实,偶尔几次,完全不必担心。除非经常如此,无法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那或许就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需要调整了。

自恋的第二张脸:理想化他人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你听课,课程深深打动了你,让你对老师产生了超级好感,你开始关注这个老师的各个方面。凡是老师的课程都会兴致勃勃地争取去听、买他的书。又或者,你遇到一个很有魅力的上司,觉得他/她在工作能力、为人处事上都成熟圆润,非常倾慕,有时甚至会浮想联翩,猜想他/她日常生活也会很圆满……

这些类似经验,就是理想化他人,是自恋变化的第二张脸。自体心理学家说,那是“一种深切的渴望:渴望着通过与被崇拜的、充满威力的人物的结合而得到保护和强化。这样的人物给你理想、力量;在你危难、挫折、寻求生命意义的时候,帮助你维持自我的稳定”。我们为何会这样做?这是因为,当我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时,自身的自恋会因为现实而无法立即实现,这时候我们就会把这种自恋投射在四周成功人士身上,以建立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类投射,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自己的努力,对他人的理想化慢慢就可能会变成自己的现实。并且,你的成熟,也会让你发现那位老师除了可看到的优秀之外,还有许多缺点;而上司或许家庭并不和睦……你就会慢慢修正之前的看法,在保留内心的目标的同时,更客观地看待他人。

理想化他人在幼儿身上很常见,说爸爸有很大本事……这符合孩子早年的心理发育需要,父母就是孩子的理想化他人。对于那些表现不佳的父母,孩子恰恰丧失了理想化的机会,这会让他/她要么变得没有理想,要么变得一遇见谁就理想化对方。过多的理想化他人,就会搅乱自己的生活,也会给被理想化的他人带来巨大压力。

自恋的第三张脸:友谊

有时候,我们和某人交往,发现彼此不仅衣着有相似性,甚至用语、风格、观点都有某种默契,就会产生好感、友谊。这种情感,就是“回应一个人的基本需求:需要得到认可,可以拥有别人的人性对待与亲和或相同的感觉”。这是自恋的第三张脸。

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

友谊或者伙伴的感觉,在人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我们社会化的真正开始。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在原始时代,这种关系的结盟会带给一个人许多帮助。而且,相对来自社会的公共帮助,它更多是一种私人帮助,带有情感的支持和融洽。在我们自我能力实现受阻或者无法找到理想他人依靠时,友谊是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有时,当我们自己还没有实现某些目标,但身边的朋友实现了,我们也高兴,这就是自身的自恋能力通过温和的投射所获得的满足。它是一种进化,要比理想化他人更有现实感和自立性。在生活中,同行、同事的交往,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某些友谊感。

友谊,作为自恋的第三张脸,也是需要界限的,要有节制,因为它和自我骄傲、理想化他人的感受尺度十分不同。在友谊中,如果任由自己的自恋扩展,就很容易破坏这份友谊。例如你和一个朋友越来越紧密,连对方的私人生活都被你深度界入,这种干扰就可能导致关系紧张。自恋的原始本性是独大的,所以当它被以分享的方式来体验时,它可能就会不满足于分享,而要突显自己、不顾及他人。科胡特指出,人类发展出同理心,意味着一个人跨出了超越自身的伟大一步,对于友谊关系来说更是如此。

自恋的第四张脸:融合

当我们相爱时,爱到高潮,就是融合。这感觉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自恋的第四张脸。

融合超越了任何一种自恋状态,它几乎无边界、无间隙。 “此状态从自闭态跨出了一小步。他对他人有一点点的意识,但他人被以为是自己延伸出的一部分。尽管有意识他人的存在,但不存在对他人的态度,因为他人已在掌控之列。”

这种状态于个体,其美好,是高峰体验。但在恋人之间,也很难维系,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个体存在,有各自的日常工作和吃喝拉撒。如果一味停留此中,总会先有一个人受不了要暂时离开,不然就会窒息。这就是许多热恋中人,在初期交往、情感到达高峰后很容易产生冲突,甚至愤而分手的原因。谁能承受在完全融合的情感高峰之后,竟然会产生冲突呢?带着巨大的失望,他们匆匆分手。这种冲突经常被一厢情愿地解读为背叛或者伤害,其实这仅仅是彼此适应的开始。

融合不但存在恋人、朋友之间,父母亲子之间也存在着融合。父母紧紧抓住青春期的孩子不放手,拒绝孩子终要从家庭融合中走出去、建立和面对自己的生活,往往会导致子女的激烈反抗。有的父母在子女遭遇困难时,会说,“瞧,就不听我的话”,这是相当不成熟的心诚,其本质是一种融合的自恋被挫败后的报复感。

融合和人际界限的辩证关系,只要在一个以上的人之间存在,就需要被认识。作为亲密关系的关键,它几乎是终生学习的目标。在生活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等人格性问题患者,往往就会因为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反复表现与人融合、让对方窒息、逃离,而自己又反复体验被抛弃的创伤感受。

自恋的第五张脸:嫉羡

不知道你是否遇见过这样的事,你尽心、尽力帮助朋友,特别在他/她遇到困难时,你也很尊重他/她的感受,但随着你的帮助,他/她的态度却越来越不好,甚至攻击、仇恨你,和你断绝关系。你遭遇到这种极品事件时一定会想:真是狼心狗肺!其实,排除挑拨离间等外在因素,这就是对方的嫉羡,自恋的第五张脸。

嫉羡是一种十分隐蔽的恨意。可能来自人类进化中对资源争夺的自尊受伤后遗症。当你的朋友内心从感激、慢慢感到一种自尊受伤感、无法超越感时,如果他/她将对生活的不满又都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将你的每次帮助都视作一种贬低。这过程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感受又无法说破,人际关系就会出现的裂隙。他/她可能会和你闹一些别扭,是无意的对立。但最终会导致彼此关系的破裂。

有时候,在听到同事说自己的投资如何成功时,或许我们可以反观一下自己和对方的内心。那种怀恨之心是不是会涌起?嫉羡在心理层面和自我骄傲很有关系,但它是更加底层的自恋性感受,往往以一种无法觉察的方式破坏人际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有自恋感没有问题,但两个人在一起自恋,就要小心自恋的尺度。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恋的,虽然现在自恋已经“合法”,但自恋的另一面也会伤到别人,并反过来伤到自己。自恋是如此复杂。对自恋多些觉察和调整,了解自恋的五张脸,会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和亲密关系中游刃有余地体验美好的存在。

工作年限越长,压力越小-乡间郎中

工作年限越长,压力越小

2020-07-14

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的一次针对1544名53至85岁的参与者所列出的目前流行于他们之中的各种工作压力的调查显示,年纪较大的员工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水平更低。所有参与者每周工作至少20小时,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年。

分析家就此指出:“总的来说,年龄较大的雇员都没有指出自己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为何压力大小与工作时限有关?中国是否如此?

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具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显得非常重要,也是人一生精神的寄托。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来说,由于业务能力较低,多数需要经过几年的学习和艰苦努力,才能熟悉掌握相应技术。他们一方面因为业务不熟,环境生疏,而感受到压力;另一方面参加工作时间短,资历浅,容易受到高资历同事和领导的压力,因而他们的工作压力相对比较大。

人到中年后,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业务技能愈加娴熟,学习业务所必须付出的时间和经力减少,压力会逐渐减轻。再加上,在单位中资历渐渐增高,新人的加入,地位也会随之上升。因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工作创新,与同一阶层人员的比较和岗位的竞争。也就是说,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当一个人的工作时间,超过二十五年以上,他对本身所从事的职业就已了如指掌,需要的做的主要工作已经不再是学习和创新了,主要贡献集中在定夺工作方向和回避风险上。工作量不大,压力就更低。

这在中国也一样,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面对工作产生的压力大小和西方差不多。

但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情况,与西方国家有不同。中国一般人都在六十以前就退休了。实际多数人到不了这年龄,也许五十或四十几就要离开工作岗位,自然工作压力也就消失了。



工作年限越长,压力越小相关阅读


不想做自己想做别人的人有心理障碍

老师们教你努力奋斗,教你向英雄人物学习,教你向成功人士看齐。时间长了你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以为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读名牌大学,毕业了就会有好工作、好收入,就会有幸福生活。那是别人忽悠你。听了歌星的歌很喜欢,整天学着唱,以为自己就会变成歌星。看了本英雄传,学着英雄的事迹做,就以为自己是英雄了。听富翁讲了堂课,就去寻他的自传,看完就以为自己也可以像他一样成功了。那是你自己忽悠自己。

时刻记得自己就是小Q,不用硬撑着要学做大H,做不了大H,还非要做大B,连大B也做不了,还干脆做大Y、大X。但无论如何就是不肯做小Q。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愿做的人,又如何谈得上将来会有“成就”呢?这是心理障碍的经典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有与众不同的身体和智力条件,有与众不同的生长和生活环境。所以,奉劝你谁也别去做,做回自己,惜心自爱,就是自信、自尊的表现,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因此,做人一定要做回自己:

第一,如果你不能或不敢做回自己是,是你的自信不足,胆识太少,应多锤炼,长见识;

第二,你不做自己,拼命学别人,是你在埋怨上帝,上帝一定惩罚你,让你生不如死;

第三,你想努力做回自己,但没有做好,是技术问题,上帝会宽恕你,快向智者请教;

第四,有人不准你做回自己,是他们的错,你可以不听,上帝会教育他们。

自杀者的心理状态

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这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名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但实际上,想自杀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时渴望获得帮助。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如下特征。

(l)矛盾心态: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但死亡必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面想解脱,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2)偏差认知: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概括化“指以偏概念,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偏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法。比如“我考试作弊,我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再爱我“。“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自伤自毁。

(3)冲动行为: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冲动行为,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变得极其狭隘。

(4)关系失调: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访径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5)死亡概念模糊: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估计。

自杀常见的征兆有:

(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3)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

(4)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

(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6)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什么叫做定势错位症

定势又叫做心向,即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定势存在于各种心理活动之中,社会的定势能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引起定势错位症的原因有:

1、社会是个人系统,其中包含若干子系统。就社会存在而言,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好的,国家与人民在改革开放中都是受益者,不改革没有出路。但就局部而言,还存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有些人分不清主次,以偏概全,对客观现实做出错误推理,草木皆兵,缺乏安全感。

2、个体的社会经历也是定势错位的原因。

3、除此之外,短视、媚俗、媚外的价值观,也会导致个体丧失立场,降低道德水准、颠倒是非,去迎合一些与现状相悖的观念与行为,出现道德定势、心理定势、行为定势错位的病态心理现象。

定势错位的危害极大,对个人而言,可能会因此而丧失信心、心灵空虚、斤斤计较、算计他人、不思上进、甚至违法犯罪;就人际关系而言,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摩擦与冲突,酿成家庭、邻里及同事间的感情悲剧;从社会来看,它与社会风气的败坏、社会公德的衰退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必须纠正错位的定势,以一种健康的心态与行为去工作、学习与生活。

家庭心理治疗简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孩子的个性需要,反而让孩子生出许多症状,欲速则不达。

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不同专家有不同的观察和处理方式:

像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一样,家庭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个种类。是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对象。家庭治疗的出发点是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系统内成员所表现的行为,既影响其他成员,同时也受其他成员的影响。具体比喻的话,就如一个患者的精神症状既影响着他的家人(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子女),同时,患者也因家人的态度或家庭生活模式的影响,产生症状或症状持续存在。这种紧密相关的连锁反应,可导致所谓的病态(或问题)家庭现象。换言之,个人症状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并由家庭相互作用而保存下来。因此,家庭治疗所要处理的问题是家庭中产生的,问题可表现为个人的,也可以是家庭共同面临的。治疗的目标是修正调整家庭成员的关系,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改变问题产生的家庭动力机制,使症状行为消失。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各种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缓解期的心理问题、厌食症和贪食症、学校恐怖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儿童多动症、儿童学习困难、酒精及药物依赖、家庭冲突、非精神病性家庭暴力等。

家庭治疗时,家庭相关成员均需到场,每次治疗历时约1-1,5小时。一般每周至少一次,连续6到10次,有时需要布置家庭作业。

自恋的表现形式

导语:“你太自恋了!”“我就自恋了,SO WHAT?”中国大众普遍开始说“自恋”这件事,可能自芙蓉姐姐始。不过她让中国人认为“自恋”是种性格缺陷。

事实上,1970年代,自体心理学大师科胡特就宣布:“现在,自恋合法了。”自恋不再被作为对夸张、自满、自负、自我、自私等负面人类品性的专用称呼,而用来形容人类拥有自我价值感、珍视感、骄傲感、充实感等品性——事实上,自恋是人性的核心。

今天早起,洗漱之后,你,一定照了镜子;然后,按照内心对自己的某些预想,开始化妆,先是化妆水,日霜、隔离霜、粉底液,可能你还卷翘了睫毛,涂了口红;看着镜中的自己变得很漂亮,又向着自己的耳后喷了chanel“5号”……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这源于我们对自己的关注。我们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值得关注和令人舒适的,这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生命活力。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自恋能量的外显。研究自恋的大师定义“自恋”为:“自恋是一种藉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自恋是人性的核心,甚至是心理健康的表现,除非自恋太过头,那才是问题。

但,人类的自恋,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自恋有五张脸,它可以通过5种形式表现自己。有时候很奇特、很隐蔽,我们甚至没有觉出自己自恋了,但它却已经不知不觉地伤到了自己和他人。

自恋的第一张脸:自我骄傲

“骄傲”在许多年里,都被当作是不太体面的品性。它被用来称呼那些获得好成绩而自满的小孩。这种价值观现在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成就和自我展示一直无法被认可和接受,那么创造力又从何而来呢?骄傲恰恰是人类自我展现、拥有理想和抱负的基石。如果一个人没有骄傲,或者不能感受到骄傲带来的愉悦,反而或许说明他/她存在着某种心理困扰。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强调要多鼓励小孩,激发他/她的骄傲。

“母亲眼中发射出的爱的光芒呼应了孩子显示自己的游戏;其他种种母亲对孩子自恋、展示的快乐行为的呼应,肯定了孩子的自尊”。其实,不止母亲给予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认可。例如,你在公司推进一个项目,你一定希望同事能够赞赏你,上司能够关注你。上司和同事眼中发射出的赞赏光芒,呼应了你显示自己的愿望,也肯定了自己的自尊。

适度的追求自我骄傲感,几乎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当然,一个人过度骄傲,的确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比如,你在公司里天天夸耀自己的男友或丈夫如何爱你,这份骄傲虽然对自己是愉悦的,却很容易激发他人的不舒适——如果恰巧对方正处于婚姻的困境中、甚至正在离婚,那你无异于给对方心里重重的一锤。所以,展示自恋的最佳尺度是具有同理心。当自己表达幸福时,能够考虑他人的感受。分享,而不带有贬低别人的味道。

有人会问,如果我总是觉得骄傲让自己有羞耻感呢?其实,偶尔几次,完全不必担心。除非经常如此,无法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那或许就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需要调整了。

自恋的第二张脸:理想化他人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你听课,课程深深打动了你,让你对老师产生了超级好感,你开始关注这个老师的各个方面。凡是老师的课程都会兴致勃勃地争取去听、买他的书。又或者,你遇到一个很有魅力的上司,觉得他/她在工作能力、为人处事上都成熟圆润,非常倾慕,有时甚至会浮想联翩,猜想他/她日常生活也会很圆满……

这些类似经验,就是理想化他人,是自恋变化的第二张脸。自体心理学家说,那是“一种深切的渴望:渴望着通过与被崇拜的、充满威力的人物的结合而得到保护和强化。这样的人物给你理想、力量;在你危难、挫折、寻求生命意义的时候,帮助你维持自我的稳定”。我们为何会这样做?这是因为,当我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时,自身的自恋会因为现实而无法立即实现,这时候我们就会把这种自恋投射在四周成功人士身上,以建立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类投射,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自己的努力,对他人的理想化慢慢就可能会变成自己的现实。并且,你的成熟,也会让你发现那位老师除了可看到的优秀之外,还有许多缺点;而上司或许家庭并不和睦……你就会慢慢修正之前的看法,在保留内心的目标的同时,更客观地看待他人。

理想化他人在幼儿身上很常见,说爸爸有很大本事……这符合孩子早年的心理发育需要,父母就是孩子的理想化他人。对于那些表现不佳的父母,孩子恰恰丧失了理想化的机会,这会让他/她要么变得没有理想,要么变得一遇见谁就理想化对方。过多的理想化他人,就会搅乱自己的生活,也会给被理想化的他人带来巨大压力。

自恋的第三张脸:友谊

有时候,我们和某人交往,发现彼此不仅衣着有相似性,甚至用语、风格、观点都有某种默契,就会产生好感、友谊。这种情感,就是“回应一个人的基本需求:需要得到认可,可以拥有别人的人性对待与亲和或相同的感觉”。这是自恋的第三张脸。

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

友谊或者伙伴的感觉,在人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我们社会化的真正开始。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在原始时代,这种关系的结盟会带给一个人许多帮助。而且,相对来自社会的公共帮助,它更多是一种私人帮助,带有情感的支持和融洽。在我们自我能力实现受阻或者无法找到理想他人依靠时,友谊是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有时,当我们自己还没有实现某些目标,但身边的朋友实现了,我们也高兴,这就是自身的自恋能力通过温和的投射所获得的满足。它是一种进化,要比理想化他人更有现实感和自立性。在生活中,同行、同事的交往,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某些友谊感。

友谊,作为自恋的第三张脸,也是需要界限的,要有节制,因为它和自我骄傲、理想化他人的感受尺度十分不同。在友谊中,如果任由自己的自恋扩展,就很容易破坏这份友谊。例如你和一个朋友越来越紧密,连对方的私人生活都被你深度界入,这种干扰就可能导致关系紧张。自恋的原始本性是独大的,所以当它被以分享的方式来体验时,它可能就会不满足于分享,而要突显自己、不顾及他人。科胡特指出,人类发展出同理心,意味着一个人跨出了超越自身的伟大一步,对于友谊关系来说更是如此。

自恋的第四张脸:融合

当我们相爱时,爱到高潮,就是融合。这感觉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自恋的第四张脸。

融合超越了任何一种自恋状态,它几乎无边界、无间隙。 “此状态从自闭态跨出了一小步。他对他人有一点点的意识,但他人被以为是自己延伸出的一部分。尽管有意识他人的存在,但不存在对他人的态度,因为他人已在掌控之列。”

这种状态于个体,其美好,是高峰体验。但在恋人之间,也很难维系,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个体存在,有各自的日常工作和吃喝拉撒。如果一味停留此中,总会先有一个人受不了要暂时离开,不然就会窒息。这就是许多热恋中人,在初期交往、情感到达高峰后很容易产生冲突,甚至愤而分手的原因。谁能承受在完全融合的情感高峰之后,竟然会产生冲突呢?带着巨大的失望,他们匆匆分手。这种冲突经常被一厢情愿地解读为背叛或者伤害,其实这仅仅是彼此适应的开始。

融合不但存在恋人、朋友之间,父母亲子之间也存在着融合。父母紧紧抓住青春期的孩子不放手,拒绝孩子终要从家庭融合中走出去、建立和面对自己的生活,往往会导致子女的激烈反抗。有的父母在子女遭遇困难时,会说,“瞧,就不听我的话”,这是相当不成熟的心诚,其本质是一种融合的自恋被挫败后的报复感。

融合和人际界限的辩证关系,只要在一个以上的人之间存在,就需要被认识。作为亲密关系的关键,它几乎是终生学习的目标。在生活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等人格性问题患者,往往就会因为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反复表现与人融合、让对方窒息、逃离,而自己又反复体验被抛弃的创伤感受。

自恋的第五张脸:嫉羡

不知道你是否遇见过这样的事,你尽心、尽力帮助朋友,特别在他/她遇到困难时,你也很尊重他/她的感受,但随着你的帮助,他/她的态度却越来越不好,甚至攻击、仇恨你,和你断绝关系。你遭遇到这种极品事件时一定会想:真是狼心狗肺!其实,排除挑拨离间等外在因素,这就是对方的嫉羡,自恋的第五张脸。

嫉羡是一种十分隐蔽的恨意。可能来自人类进化中对资源争夺的自尊受伤后遗症。当你的朋友内心从感激、慢慢感到一种自尊受伤感、无法超越感时,如果他/她将对生活的不满又都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将你的每次帮助都视作一种贬低。这过程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感受又无法说破,人际关系就会出现的裂隙。他/她可能会和你闹一些别扭,是无意的对立。但最终会导致彼此关系的破裂。

有时候,在听到同事说自己的投资如何成功时,或许我们可以反观一下自己和对方的内心。那种怀恨之心是不是会涌起?嫉羡在心理层面和自我骄傲很有关系,但它是更加底层的自恋性感受,往往以一种无法觉察的方式破坏人际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有自恋感没有问题,但两个人在一起自恋,就要小心自恋的尺度。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恋的,虽然现在自恋已经“合法”,但自恋的另一面也会伤到别人,并反过来伤到自己。自恋是如此复杂。对自恋多些觉察和调整,了解自恋的五张脸,会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和亲密关系中游刃有余地体验美好的存在。

工作年限越长,压力越小-乡间郎中

工作年限越长,压力越小

2020-07-14

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的一次针对1544名53至85岁的参与者所列出的目前流行于他们之中的各种工作压力的调查显示,年纪较大的员工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水平更低。所有参与者每周工作至少20小时,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年。

分析家就此指出:“总的来说,年龄较大的雇员都没有指出自己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为何压力大小与工作时限有关?中国是否如此?

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具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显得非常重要,也是人一生精神的寄托。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来说,由于业务能力较低,多数需要经过几年的学习和艰苦努力,才能熟悉掌握相应技术。他们一方面因为业务不熟,环境生疏,而感受到压力;另一方面参加工作时间短,资历浅,容易受到高资历同事和领导的压力,因而他们的工作压力相对比较大。

人到中年后,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业务技能愈加娴熟,学习业务所必须付出的时间和经力减少,压力会逐渐减轻。再加上,在单位中资历渐渐增高,新人的加入,地位也会随之上升。因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工作创新,与同一阶层人员的比较和岗位的竞争。也就是说,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当一个人的工作时间,超过二十五年以上,他对本身所从事的职业就已了如指掌,需要的做的主要工作已经不再是学习和创新了,主要贡献集中在定夺工作方向和回避风险上。工作量不大,压力就更低。

这在中国也一样,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面对工作产生的压力大小和西方差不多。

但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情况,与西方国家有不同。中国一般人都在六十以前就退休了。实际多数人到不了这年龄,也许五十或四十几就要离开工作岗位,自然工作压力也就消失了。



工作年限越长,压力越小相关阅读


不想做自己想做别人的人有心理障碍

老师们教你努力奋斗,教你向英雄人物学习,教你向成功人士看齐。时间长了你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以为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读名牌大学,毕业了就会有好工作、好收入,就会有幸福生活。那是别人忽悠你。听了歌星的歌很喜欢,整天学着唱,以为自己就会变成歌星。看了本英雄传,学着英雄的事迹做,就以为自己是英雄了。听富翁讲了堂课,就去寻他的自传,看完就以为自己也可以像他一样成功了。那是你自己忽悠自己。

时刻记得自己就是小Q,不用硬撑着要学做大H,做不了大H,还非要做大B,连大B也做不了,还干脆做大Y、大X。但无论如何就是不肯做小Q。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愿做的人,又如何谈得上将来会有“成就”呢?这是心理障碍的经典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有与众不同的身体和智力条件,有与众不同的生长和生活环境。所以,奉劝你谁也别去做,做回自己,惜心自爱,就是自信、自尊的表现,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因此,做人一定要做回自己:

第一,如果你不能或不敢做回自己是,是你的自信不足,胆识太少,应多锤炼,长见识;

第二,你不做自己,拼命学别人,是你在埋怨上帝,上帝一定惩罚你,让你生不如死;

第三,你想努力做回自己,但没有做好,是技术问题,上帝会宽恕你,快向智者请教;

第四,有人不准你做回自己,是他们的错,你可以不听,上帝会教育他们。

自杀者的心理状态

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这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名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但实际上,想自杀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时渴望获得帮助。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如下特征。

(l)矛盾心态: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但死亡必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面想解脱,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2)偏差认知: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概括化“指以偏概念,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偏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法。比如“我考试作弊,我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再爱我“。“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自伤自毁。

(3)冲动行为: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冲动行为,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变得极其狭隘。

(4)关系失调: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访径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5)死亡概念模糊: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估计。

自杀常见的征兆有:

(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3)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

(4)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

(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6)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什么叫做定势错位症

定势又叫做心向,即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定势存在于各种心理活动之中,社会的定势能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引起定势错位症的原因有:

1、社会是个人系统,其中包含若干子系统。就社会存在而言,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好的,国家与人民在改革开放中都是受益者,不改革没有出路。但就局部而言,还存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有些人分不清主次,以偏概全,对客观现实做出错误推理,草木皆兵,缺乏安全感。

2、个体的社会经历也是定势错位的原因。

3、除此之外,短视、媚俗、媚外的价值观,也会导致个体丧失立场,降低道德水准、颠倒是非,去迎合一些与现状相悖的观念与行为,出现道德定势、心理定势、行为定势错位的病态心理现象。

定势错位的危害极大,对个人而言,可能会因此而丧失信心、心灵空虚、斤斤计较、算计他人、不思上进、甚至违法犯罪;就人际关系而言,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摩擦与冲突,酿成家庭、邻里及同事间的感情悲剧;从社会来看,它与社会风气的败坏、社会公德的衰退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必须纠正错位的定势,以一种健康的心态与行为去工作、学习与生活。

家庭心理治疗简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孩子的个性需要,反而让孩子生出许多症状,欲速则不达。

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不同专家有不同的观察和处理方式:

像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一样,家庭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个种类。是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对象。家庭治疗的出发点是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系统内成员所表现的行为,既影响其他成员,同时也受其他成员的影响。具体比喻的话,就如一个患者的精神症状既影响着他的家人(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子女),同时,患者也因家人的态度或家庭生活模式的影响,产生症状或症状持续存在。这种紧密相关的连锁反应,可导致所谓的病态(或问题)家庭现象。换言之,个人症状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并由家庭相互作用而保存下来。因此,家庭治疗所要处理的问题是家庭中产生的,问题可表现为个人的,也可以是家庭共同面临的。治疗的目标是修正调整家庭成员的关系,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改变问题产生的家庭动力机制,使症状行为消失。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各种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缓解期的心理问题、厌食症和贪食症、学校恐怖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儿童多动症、儿童学习困难、酒精及药物依赖、家庭冲突、非精神病性家庭暴力等。

家庭治疗时,家庭相关成员均需到场,每次治疗历时约1-1,5小时。一般每周至少一次,连续6到10次,有时需要布置家庭作业。

自恋的表现形式

导语:“你太自恋了!”“我就自恋了,SO WHAT?”中国大众普遍开始说“自恋”这件事,可能自芙蓉姐姐始。不过她让中国人认为“自恋”是种性格缺陷。

事实上,1970年代,自体心理学大师科胡特就宣布:“现在,自恋合法了。”自恋不再被作为对夸张、自满、自负、自我、自私等负面人类品性的专用称呼,而用来形容人类拥有自我价值感、珍视感、骄傲感、充实感等品性——事实上,自恋是人性的核心。

今天早起,洗漱之后,你,一定照了镜子;然后,按照内心对自己的某些预想,开始化妆,先是化妆水,日霜、隔离霜、粉底液,可能你还卷翘了睫毛,涂了口红;看着镜中的自己变得很漂亮,又向着自己的耳后喷了chanel“5号”……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这源于我们对自己的关注。我们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值得关注和令人舒适的,这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生命活力。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自恋能量的外显。研究自恋的大师定义“自恋”为:“自恋是一种藉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自恋是人性的核心,甚至是心理健康的表现,除非自恋太过头,那才是问题。

但,人类的自恋,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自恋有五张脸,它可以通过5种形式表现自己。有时候很奇特、很隐蔽,我们甚至没有觉出自己自恋了,但它却已经不知不觉地伤到了自己和他人。

自恋的第一张脸:自我骄傲

“骄傲”在许多年里,都被当作是不太体面的品性。它被用来称呼那些获得好成绩而自满的小孩。这种价值观现在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成就和自我展示一直无法被认可和接受,那么创造力又从何而来呢?骄傲恰恰是人类自我展现、拥有理想和抱负的基石。如果一个人没有骄傲,或者不能感受到骄傲带来的愉悦,反而或许说明他/她存在着某种心理困扰。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强调要多鼓励小孩,激发他/她的骄傲。

“母亲眼中发射出的爱的光芒呼应了孩子显示自己的游戏;其他种种母亲对孩子自恋、展示的快乐行为的呼应,肯定了孩子的自尊”。其实,不止母亲给予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认可。例如,你在公司推进一个项目,你一定希望同事能够赞赏你,上司能够关注你。上司和同事眼中发射出的赞赏光芒,呼应了你显示自己的愿望,也肯定了自己的自尊。

适度的追求自我骄傲感,几乎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当然,一个人过度骄傲,的确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比如,你在公司里天天夸耀自己的男友或丈夫如何爱你,这份骄傲虽然对自己是愉悦的,却很容易激发他人的不舒适——如果恰巧对方正处于婚姻的困境中、甚至正在离婚,那你无异于给对方心里重重的一锤。所以,展示自恋的最佳尺度是具有同理心。当自己表达幸福时,能够考虑他人的感受。分享,而不带有贬低别人的味道。

有人会问,如果我总是觉得骄傲让自己有羞耻感呢?其实,偶尔几次,完全不必担心。除非经常如此,无法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那或许就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需要调整了。

自恋的第二张脸:理想化他人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你听课,课程深深打动了你,让你对老师产生了超级好感,你开始关注这个老师的各个方面。凡是老师的课程都会兴致勃勃地争取去听、买他的书。又或者,你遇到一个很有魅力的上司,觉得他/她在工作能力、为人处事上都成熟圆润,非常倾慕,有时甚至会浮想联翩,猜想他/她日常生活也会很圆满……

这些类似经验,就是理想化他人,是自恋变化的第二张脸。自体心理学家说,那是“一种深切的渴望:渴望着通过与被崇拜的、充满威力的人物的结合而得到保护和强化。这样的人物给你理想、力量;在你危难、挫折、寻求生命意义的时候,帮助你维持自我的稳定”。我们为何会这样做?这是因为,当我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时,自身的自恋会因为现实而无法立即实现,这时候我们就会把这种自恋投射在四周成功人士身上,以建立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类投射,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自己的努力,对他人的理想化慢慢就可能会变成自己的现实。并且,你的成熟,也会让你发现那位老师除了可看到的优秀之外,还有许多缺点;而上司或许家庭并不和睦……你就会慢慢修正之前的看法,在保留内心的目标的同时,更客观地看待他人。

理想化他人在幼儿身上很常见,说爸爸有很大本事……这符合孩子早年的心理发育需要,父母就是孩子的理想化他人。对于那些表现不佳的父母,孩子恰恰丧失了理想化的机会,这会让他/她要么变得没有理想,要么变得一遇见谁就理想化对方。过多的理想化他人,就会搅乱自己的生活,也会给被理想化的他人带来巨大压力。

自恋的第三张脸:友谊

有时候,我们和某人交往,发现彼此不仅衣着有相似性,甚至用语、风格、观点都有某种默契,就会产生好感、友谊。这种情感,就是“回应一个人的基本需求:需要得到认可,可以拥有别人的人性对待与亲和或相同的感觉”。这是自恋的第三张脸。

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

友谊或者伙伴的感觉,在人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我们社会化的真正开始。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在原始时代,这种关系的结盟会带给一个人许多帮助。而且,相对来自社会的公共帮助,它更多是一种私人帮助,带有情感的支持和融洽。在我们自我能力实现受阻或者无法找到理想他人依靠时,友谊是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有时,当我们自己还没有实现某些目标,但身边的朋友实现了,我们也高兴,这就是自身的自恋能力通过温和的投射所获得的满足。它是一种进化,要比理想化他人更有现实感和自立性。在生活中,同行、同事的交往,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某些友谊感。

友谊,作为自恋的第三张脸,也是需要界限的,要有节制,因为它和自我骄傲、理想化他人的感受尺度十分不同。在友谊中,如果任由自己的自恋扩展,就很容易破坏这份友谊。例如你和一个朋友越来越紧密,连对方的私人生活都被你深度界入,这种干扰就可能导致关系紧张。自恋的原始本性是独大的,所以当它被以分享的方式来体验时,它可能就会不满足于分享,而要突显自己、不顾及他人。科胡特指出,人类发展出同理心,意味着一个人跨出了超越自身的伟大一步,对于友谊关系来说更是如此。

自恋的第四张脸:融合

当我们相爱时,爱到高潮,就是融合。这感觉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自恋的第四张脸。

融合超越了任何一种自恋状态,它几乎无边界、无间隙。 “此状态从自闭态跨出了一小步。他对他人有一点点的意识,但他人被以为是自己延伸出的一部分。尽管有意识他人的存在,但不存在对他人的态度,因为他人已在掌控之列。”

这种状态于个体,其美好,是高峰体验。但在恋人之间,也很难维系,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个体存在,有各自的日常工作和吃喝拉撒。如果一味停留此中,总会先有一个人受不了要暂时离开,不然就会窒息。这就是许多热恋中人,在初期交往、情感到达高峰后很容易产生冲突,甚至愤而分手的原因。谁能承受在完全融合的情感高峰之后,竟然会产生冲突呢?带着巨大的失望,他们匆匆分手。这种冲突经常被一厢情愿地解读为背叛或者伤害,其实这仅仅是彼此适应的开始。

融合不但存在恋人、朋友之间,父母亲子之间也存在着融合。父母紧紧抓住青春期的孩子不放手,拒绝孩子终要从家庭融合中走出去、建立和面对自己的生活,往往会导致子女的激烈反抗。有的父母在子女遭遇困难时,会说,“瞧,就不听我的话”,这是相当不成熟的心诚,其本质是一种融合的自恋被挫败后的报复感。

融合和人际界限的辩证关系,只要在一个以上的人之间存在,就需要被认识。作为亲密关系的关键,它几乎是终生学习的目标。在生活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等人格性问题患者,往往就会因为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反复表现与人融合、让对方窒息、逃离,而自己又反复体验被抛弃的创伤感受。

自恋的第五张脸:嫉羡

不知道你是否遇见过这样的事,你尽心、尽力帮助朋友,特别在他/她遇到困难时,你也很尊重他/她的感受,但随着你的帮助,他/她的态度却越来越不好,甚至攻击、仇恨你,和你断绝关系。你遭遇到这种极品事件时一定会想:真是狼心狗肺!其实,排除挑拨离间等外在因素,这就是对方的嫉羡,自恋的第五张脸。

嫉羡是一种十分隐蔽的恨意。可能来自人类进化中对资源争夺的自尊受伤后遗症。当你的朋友内心从感激、慢慢感到一种自尊受伤感、无法超越感时,如果他/她将对生活的不满又都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将你的每次帮助都视作一种贬低。这过程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感受又无法说破,人际关系就会出现的裂隙。他/她可能会和你闹一些别扭,是无意的对立。但最终会导致彼此关系的破裂。

有时候,在听到同事说自己的投资如何成功时,或许我们可以反观一下自己和对方的内心。那种怀恨之心是不是会涌起?嫉羡在心理层面和自我骄傲很有关系,但它是更加底层的自恋性感受,往往以一种无法觉察的方式破坏人际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有自恋感没有问题,但两个人在一起自恋,就要小心自恋的尺度。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恋的,虽然现在自恋已经“合法”,但自恋的另一面也会伤到别人,并反过来伤到自己。自恋是如此复杂。对自恋多些觉察和调整,了解自恋的五张脸,会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和亲密关系中游刃有余地体验美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