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小人”其实不“小”

2020-07-14

几乎每个工作环境中,一定会有一些吹牛皮、拍马屁、有名不务实、擅长小报告等特征的人,一般人将之称为“小人”。之所以称之为“小人”,是认为他们的人品有问题,主要精力不是努力干工作,而是不务正业的专门搞一些小动作,讨好上级。

往往这而些人又特别能获得上级的信任与重用,对上一套,对下又一套,令人讨厌,甚至看不起,不服气,但又无能为力。

看看你的周围是否有这类特征的“小人”,到底是为什么他们能如此“幸运”?

1.对于工作能力强过自己又孤傲不逊的能人,“小人”斗不过,却总是会从侧面进攻,绕道而行,在上级面前利用机会,指责和暗示对方的不是,及其可能造成的风险。调拨上级与能人间的关系,让能人有力无处使,并将之“雪藏”。

2.对于能力弱于自己的人,“小人”居高临下,不屑一顾,一般会把此类人当枪使,利用并轻视,并且一般与此类同事少交往,尽量不给自己多事,更不愿在他们面前暴露自己的短处。

3.对于付出“帮助”,一定是要有利可图的。“小人”是真正的“实用主义”者,做任何事都要有利于他的目的,没有好处,必然会拒之门外。

4.对于上级的要求,“小人”一定要完美完成的。在他们的眼中,上级就是上帝,是他们的父母官,这种心态比一般人要强烈得多。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就是使命,对于自己将来的前途关系重大,尽管他们可能在下级面前不注意形象和品行,可能在完成任务时采用不可取手段。

5.对于升级机会是“小人”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机会主义”者,他们深知机会对于他们的意义。因此,在面对机会的时候,他们自然会不顾一切,甚至不惜使用不正当手段来达到目的。

6.对于危机“小人”是一定要回避的。一般人对于和平时期的安全意识往往认识不足。而“小人”则特别敏感,只要闻到一丝不详气氛,就会做出反应,想方设法逃而脱之。只要自己能安全脱险、避险,而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以上的几类人,在职场中层出不穷。虽然他们被大众人尊称为“小人”。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人”也有“小人”的长处和优点。

“小人”们大多是心智高的人,虽然他们不是工作中的能手,却可以说他们是人际交往、运筹心理、掌控局面、处理危机的高手。由于他们的特点,决定了在集体中游刃有余的地位,也许他们并不一定能成“大器”,但他们绝对不会出大问题,他们总是有一些快捷通道来实现目标,并能轻松自如获得一些利益和避免一些麻烦。

而对于职场环境来讲,由于“小人”们擅于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如鱼得水的笼络人心,提供人事关系的图谱。所以他们一般易为上级青睐,积极为上级服务;而上级也离不开这类人,需要他们做“眼线”,从旁看事物,同时会为他们的要求大开绿灯。

所以“小人”在一定程度上不“小”,他们身上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潜质和诡异,不必视其为敌人般仇视蔑视,更不可当其无真本事诽议忽视。对于他们的“小”处,其实不乏为可圈可点的长处,可合理取之并恰份运用。



职场中的“小人”其实不“小”相关阅读


什么是虚荣心理,如何调适

虚荣心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对荣誉、社会地位的欲望,而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社会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因攀比和不平衡心理导致的虚荣心理。其表现是对物质生活的极度虚荣。虚荣心较强者,为夸大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往往采取夸张、隐匿、欺骗、攀比、嫉妒,甚至犯罪等反社会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危害于人于己于社会都很大,所以极有必要克服虚荣心。

对于虚荣心较强的患者,应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方法,使其完成自我的心理调适。针对因攀比而造成的心理错觉,要知道不同个体与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相联系,取得社会分配利益的方式和各自的需求层次不尽相同。工人只看到农民分了田,而没看到他们由此而承担的经营风险;农民只知道工人“旱涝保收”,却体谅不到在竞争中,他们也会有被淘汰的危险;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只讲个体户的“大把收入”,却忘了自己的工资以外,还有国家和企业支付的相当数额的劳保福利等等。不同的社会群体都以自己的“吃亏点”去比别人的“得益点”,结果必然会产生一种“自己最吃亏”的心理效应。从范围上讲,要立足于健康的而不是病态的比较,如比实绩,比干劲,比投入,而不是贪图虚名,嫉妒他人表现自己。

从程度上讲,要从个人的实力上把握好自己比较的分寸,能力一般的就不能与能力强的相比。社会比较的尺度要由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来控制,完善人格是正确进行社会比较,克服虚荣心的最好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虚荣心的人是否定自己有短处的,于是在潜意识中超越自我,有嫉妒冲动,因而表现出来的就是排斥、挖苦、打击、疏远、为难比自己强的人,在评职称、评级、评优中弄虚作假。人生在世要有一定的荣誉与地位,这是心理的需要,每个人都应十分珍惜和爱护自己及他人的荣誉与地位,但是这种追求必须与个人的社会角色及才能一致。面子不可没有,也不能强求,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荣誉,显示自己,就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歪曲。同时也应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失败乃成功之母”,必须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挫折中悟出真谛,才能建立自信、自爱、自立、自强,从而消除虚荣心。攀比虚荣心理的存在,使人们的情绪受到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然而从攀比心理特点来看,它又是一种攀高的心理,即向上比,而不是向下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有一种追求美好、向上的愿望,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总想自己比别人好,这里的关键是与别人比什么和怎么比。单项攀比,往往产生片面的认识,而纵横交叉全面地比,则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认识问题。消极的比,不分良莠,会产生盲目性;而积极的比应是比那些向上的东西,可以产生行为的激励作用,鼓舞人向上,激励人奋进。

躯体疾病引起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

1、疾病本身导致脑功能改变引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引起易怒、急躁、情绪兴奋和抑郁等,尿毒症引起的淡漠、呆滞、迟钝等。只要解除躯体疾病,心理问题也就解除。

2、心理反应取决于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病人的心理素质、不同的性格以及病人想象中的病情轻重等。一种轻微的疾病,可因误信江湖庸医的严重估计,或因家属的知识水平以及社会的不适当医学宣传 ,而导致患者惶惶不安,心理反应强烈。如早期冠心病患者可自觉气短、乏力,以致整日卧床。相反,一种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患者自认为“与医生无缘”,可能不相信医生的诊断,或者对疾病信息不敏感,没有明显的心理反应。例如,早期胃癌病人,虽然有疾病,但无病感,也不影响社会功能,到了晚期,病人出现胃同及不思饮食,他仍不相信自己是一个病人,强迫自己去工作,直到最后因胃出血或贫血,感到十分虚弱,才不得不找医生诊治。

3、人体对疾病信息的敏感性及耐受性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当疾病使人受损时,如影响就业、升学、提升、婚姻,便可出现讳疾忌医的情况,忽视疾病信息,延缓求治。与此相反,如果疾病能使自己摆脱责任,减轻义务,获得同情,得到公费医疗、营养补贴等“继发性获益”时,病人则听到有病或病重则喜,这种情况多见于工伤、交通事故及斗欧致伤时,尤其出现迁延不愈,被称为赔偿性神经症。

孕妇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宝宝健康关系密切

怀孕生子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其实不然,产前所出现的精神问题、心理问题就对孕妇及胎儿有很大影响。笔者认为,女性从怀孕起在心理上就应该及时进行调节,做好角色转变,医务人员及孕妇家属都应该关注孕妇的心理健康。

女性在怀孕后大多都有既高兴又担心的心理,她们既想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又对自己的身体是否能胜任孕育持有怀疑态度,心理压力比较大。有些人还会临时翻阅一些医学专业书籍,由于对一些医学知识一知半解,东猜西想,因而产生莫名其妙的压抑和焦虑。

女性从怀孕起,激素水平就会发生改变,特别是在怀孕早期出现恶心、呕吐、身体不适等现象,也容易引起情绪波动,使孕妇情绪不稳定,依赖性强,甚至出现神经质。孕妇的情绪变化又会引起激素水平变化和血液成份变化,对孕妇自身和胎儿产生不利影响。有关专家还提出孕妇的心理健康和宝宝智商有一定关系的观点。

因此,孕妇应该及时调整心理,放松心情,凡事豁达,不斤斤计较,不顺心的事不钻牛角尖。平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参加一些交际活动,分散注意力,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对生男生女也不要过分注意和苛求,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同时,丈夫在妻子怀孕前后都要密切关注妻子的心理变化,尽可能地关心、体贴她,分担她的压力,不要让孕妇受到过多不良刺激。

作为医务工作者,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孕妇对怀孕分娩有科学的认识,减轻恐惧、紧张心理,指导她们孕期该注意什么,避免什么,及时做好产前检查。通过以上一系列努力,孕妇就一定会度过心理难关,圆满完成怀孕分娩的生理过程。

用积极的方式释放愤怒

只要我们掌握了使自己成长的方法,最悲惨的事最后也会变成好事。积极的方式释放愤怒,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遇愤怒,愤怒是最真实的情感,如果愤怒不能表现或发泄出来,将会埋藏在体内,通常导致疾病或身体机能失调。我们对同样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感到愤怒,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指责同一件事,当我们感到愤怒,又觉得自己没有权利表现出来的时侯,就会把它埋藏起来,然后导致了怨恨、痛苦和压力,因此,我们需要发泄愤怒。

我们可以用许多积极的方式发泄愤怒,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使你愤怒的人坦诚地谈,把情绪释放出来,你可以说:“我很生你的气,因为……”当我们愤怒得想指着谁大骂时,说明愤怒已经积蓄很久了。有时,我们不能直接和别人说,那么,另一种方法是,对着镜子里的人说。

找一个安全不受打扰的地方,看着镜子里自己的眼睛,如果你做不到,就看着自己的鼻子和嘴,看着自己和伤害你的人,回想你愤怒的时候,让愤怒自然宣泄,告诉镜子里的人,你为什么愤怒,表现你所有的愤怒,你可能会说:

"我生你的气因为……"

"我受到了伤害因为你……"

"我很害怕因为你……"

请释放你的感觉,如果你想用身体来发泄,就找几个枕头来,打枕头,不用害怕,表现你的愤怒,不必觉得羞耻或有犯错的感觉,请记住,感觉反映了我们的思想,感觉是由某种思想引起的,我们何时能释放感觉,就能为美好的事物腾出空间。

发泄愤怒后,尽量原谅使你愤怒的人,原谅将给你带来自由,只有你,才是原谅唯一的受益者,如果不原谅,你所做的一切都是自我暗示不好的事,这样并不能使你好起来,释放愤怒和重复愤怒是有区别的,你可以说:

"对,一切都已经结束了,过去了,虽然我不赞同你的做法,但我知道,以你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你已经做得做好了,我释放你,你自由了,我也自由了"。

重复这段话几遍,直到你能摆脱愤怒。也许,你还想处理其它愤怒的事,就请让你的感觉顺其自然吧!我们还可以对着枕头大叫、踢打床和沙袋、写信,然后把它烧掉、在车窗紧闭的车里大叫、打网球、高尔夫球、踢球、锻炼、游泳、来回跑、用不熟练的手把你的感受写或画出来,这种写和画的创作过程是一种自然的情绪宣泄。

在我的研习班里,有一位男士告诉我,每次他会给自己10分钟的时间对着枕头大叫,发泄对父亲的愤怒和不满,5分钟过去后,就开始累了,每30秒钟他就会停下来看看,还剩多少时间。

我曾经用敲打床来发泄愤怒,那会产生很多噪音,所以我不能那样做了,我的狗会很害怕,它以为我在生它的气,后来我发现,在车里大叫,或在院子里挖坑也能很好地发泄愤怒。

把感觉释放出来后,你会更具有创造性,我建议,用比较安全的方式发泄,不要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记得连接你身上至高的力量,进入心灵的深处,找到解决愤怒的方法,想象愤怒从你的身上离开,这对治疗很有帮助。向别人献上爱,看到爱抚平了你们之间的不和谐,你愿意看到和谐。有时,愤怒往往说明你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请认识愤怒,才能解决愤怒。

许多人告诉我,当他们面对让自己愤怒的人,把愤怒发泄出来后,就好象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感觉很愉快,我有一个学生,她不能释放愤怒,实际上,她知道自己的感觉,却不能公开地表现出来。有一次,她踢东西、大喊大叫、大叫喜欢酗酒的女儿的名字、大叫母亲的名字,大叫所有人的名字,随后,感觉就象卸下了包袱,从那以后,女儿来看她时,她久久地抱着女儿,她已经能够用爱来代替愤怒了。

也许,你会让愤怒控制你的生活,我称之为"习惯性愤怒",一有不愉快发生,你就愤怒,你超越不了愤怒,这样的习惯使你象个任性的孩子。请问自己以下问题,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我为什么总是选择生气?我在做什么,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制造出让我愤怒的事?

这是我唯一的出路吗?这是我所想要的吗?我在惩罚谁?还是在爱谁?

为什么我总是这样?什么样的思想导致我遇到这样的挫折?

我做了什么,使得别人老让我生气?

换句话说,你为什么把愤怒当作解决问题的办法,你有必要生气吗?我不是说,所有的一切都公正、公平,你没有权利愤怒,而习惯性愤怒对你的身体没什么好处,因为愤怒会积存在身体里。想想看,你大部份时间在想什么,坐在镜子面前十分钟,问自己:"你是谁?你需要什么?什么会使你幸福?我要做什么才能让你幸福?"现在,请为自己努力吧,请在你的内心建立一个充满爱、积极乐观和愉快的模式。

人们在开车的时侯常会被激怒,对胡乱开车的人经常表现出愤怒,很久以来,因为其他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我也感到很沮丧。因此,我的解决办法就是,上车后向自己的车子献上爱,然后自我暗示,周围都是些很棒的驾驶员,我身边的人开车开得都很好。因为我这样相信和自我暗示,所以在路上,就很少遇到开得不好的,他们都去找那些攥紧拳头大喊大叫的人了。

你的车子就象你身边的人和事一样,能反映出你自己。因此,向你的车献上爱,向马路上所有的人献上爱,我相信,车的每个部位就象你身体的每个部位一样。

例如,我有一个同事,她觉得自己看不到生命的方向,她不知道生活会走向哪个方向,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有一天,她发现车子前窗的玻璃,裂成了一片片。另外一个很熟悉的朋友,觉得自己"陷进去了",然后就发现自己的车胎瘪了,不能向前,也不能向后。我知道,乍一听,会觉得很荒谬。而我觉得很有趣,这两个人所说的话反映了他们的心里状况,这些心里状况反映到了车上。"没有任何方向"意味着,你前面什么都看不见,挡风玻璃就是个很好的比喻,车胎瘪了刚好对应了"陷进去"。下次你的车出问题时,这些损失说明了什么?想想看,是否能和你当时心里状况联系在一起,得到结果也许会让你感到吃惊。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会写一本书,叫"医治你的车"。

有时,我们不太理解身体和心灵的联系,现在,是时候了,我们需要敞开自己的思想,了解身体和心灵的联系,你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都是让你学习和成长的经历。愤怒不是什么新鲜事,没有人能避免愤怒,重要的是,通过认识愤怒,把力量使用在好的方面,如果你生病了,请不要烦躁,不要对自己生气,请向生活献上爱和原谅。能够向病人献上爱和关怀的人,也会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如果你做不到,就不能很好地对待自己、朋友,甚至你的家庭,你会感到筋疲力尽。请把你的感觉释放出来,当你学会了用积极的方式释放愤怒,你会发现,生命将会出现很多美好的改变。

怨恨导致各种疾病

怨恨是埋藏已久的愤怒,它积存在体内,通常在身体的同一个地方,在体内沸腾并吞噬身体,最后导致肿瘤和癌症,因此,压抑和积存愤怒不利于身体健康,现在,请把你的愤怒释放出来吧!

很多人成长在不允许表现愤怒的家庭,特别是女人,通常被教导说,不能生气,生气是件恶劣的事,只有父母或某人才能生气。因此,我们会积存愤怒,而不是释放它。现在我们该明白了,是我们自己抓住愤怒不放,和其他人无关。牡蛎在沙粒上一层层地积累方解石,最后变成美丽的珍珠,同样的道理,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积存情绪伤害自己,就象在自己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同样的电影,如果我们要自由,要摆脱这些情绪,就请超越它们。

一般来说,"他让我不幸福"的思想是导致女人患子宫囊肿或肌瘤的原因。生殖器能很好地证明我们是男性还是女性,通常在两性关系中,我们的情绪会漫延到身体的器官中,至于女性,将会积存在女性的器官里,慢慢伤害这些器官,最后变成肿瘤和癌症,我们需要努力解决被隐藏的愤怒,我收到一位女士的来信说,她不能改变愤怒的模式,导致她第三次患上了癌症。我告诉她,她对自己的痛苦很自以为是,对她来说,让医生把肿瘤拿掉,比学会原谅要容易一些,她最好两样都能做到,医生可以把肿瘤拿掉,只有我们才能防止它再出现。

有的人宁死也不愿改变自己的模式,最后就真的死了,我还注意到,很多人宁死也不愿意改变饮食习惯,最后他们就真的死了,如果这些人是我们所爱的人,并且我们知道,他们还有其它选择,我们将会感到非常不安。不论我们选择什么,都是合适的、毫无指责的,就算离开这个世界,我们也会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离开。

生活中出现了失误,不必指责自己,不用产生犯错的感觉,没有谁做什么是"错"的,每个人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理解已经做得最好了。请记住,我们每个人都有力量,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学习特定的生活经历,更高的自我认识,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成长,我们没有走错路,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路,我们在无尽的旅程中走向永恒,在生命轨迹中不断循环,我相信,这次生命历程中不能做的事,在下一次生命历程一定可以做到。

母子关系和内心安全感

精神分析学派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非常重视人的童年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我们在治疗现实中成人的情感情绪,包括一些精神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辐射到他的童年。6岁之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它就像是盖楼的时候打地基一样,6岁之前是地基。其实不光是6岁,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在6岁之前有很多孩子重要的心理体验在潜意识里留下来。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过去一些哲人先知的经验说起来是古话,但是是符合心理学意义的。国际的一些心理学家已经研究到怀孕的时候对孩子的影响,用很多科学的方法探索孩子在子宫里的心理变化。孩子出生以后,马上给了妈妈,皮肤要接触,让孩子趴在妈妈的胸前,这是有安全感的,他从产道出来以后,跟空气有一个刺激,通过这个刺激以后,马上又回到妈妈的怀抱里,在子宫里听到的心跳声,这是他在子宫里听到的心跳声,这是他熟悉的。这一点,我们是非常科学的预测。如果孩子本身是健康的,当你需要用暖箱的话,那就再说了,但是我们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

曾经有人还做过一个实验,孩子特别需要情感。比如双胞胎出生以后,其中一个孩子有生命危险,当时一个护士就把健康的孩子放在暖箱里,让他和姐妹拥抱在一起,结果这时候孩子慢慢的就好起来了,又健康的活下来了。这一点也被科学家非常重视,说明孩子出生的时候,一出生就要寻找他在子宫中非常熟悉的感觉,不要让孩子觉得有马上的分离感,这一点特别符合精神分析学派。

出生以后,在月子里要跟妈妈接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人们非常重视母亲在怀孕期间和出生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面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出生以后,出现产后抑郁,这个时候孩子和妈妈之间有一些隔阂,被妈妈拒绝了。所以,我们要治疗妈妈,把妈妈的产后抑郁治好了,就接受孩子了,有的时候有的人就不管了,她觉得太累了,情绪不好了,被长辈或被月嫂带走吧,带到另外一个房间,这一段分离对孩子也是有影响的。

这些所有情感的依恋,包括肌肤的接触,都非常重要。我们在治疗的时候,我们的治疗是长久的治疗,有的时候是以年来算的,这样长期的心理治疗当中,重新走过他心理成长历程的时候,他回忆到他的童年、早年的时候,都会有对他现在生活有影响的因素。有的人说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不是做过心理医生和来访者不会理解。

我们说的依恋关系主要指的是1-2岁,出生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1-2岁不要和妈妈有太多的分离。有的母亲在孩子出生以后,国外有的是3岁之前不工作,这一点很科学,因为孩子感到很安全。有些朋友就谈到,他2、3岁的时候,妈妈就是在厨房做饭都没有关系,它觉得妈妈在,就会安全的去玩儿,心里暖洋洋的,特别的高兴,自己玩儿都没有关系,这就是心理的力量。但是有的孩子回忆,有的时候家长不在家,把他放在家里,非常非常的可怕,感觉孤独,感到世界都不要我了。大人觉得一会儿就回来,但是孩子是永久性的,他建立的记忆和理解就是他自己的,那个年龄段的理解就是“你不要我了,把我抛弃了!”这是建立母婴的关键期。

这是有问题的,这也是我们和国外的心理家讨论的问题,挪威的心理学家在孩子住院问题上起到了改变儿童医院制度。因为最开始发现一些孩子住院时离开母亲的一个因素,我们看过一个纪录片和资料,妈妈把孩子送到医院里,妈妈离开了,在离开的瞬间,孩子的眼神中有绝望、失望、恐惧,孩子要经历痛苦,还要经历陌生的护士和大夫,他不会像大人那样感谢大夫。挪威的心理学家儿童研究员发现了这个,让所有的儿童住院的孩子,必须要有母亲陪伴。

2-3岁的时候我们不建议全托。还有一点是送到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家,这一点本身脱离太早也不行。还有转送幼儿园,你是主体,客体是一个稳定的好幼儿园,所以与你的父母分离,你慢慢地也会习惯你和大家在一起的美好感觉。所以说,我觉得一件事情,不能完全说它的问题,有另外好的一面,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是有创伤性的尽量避免,最好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送走。你可以去上班,但是你要给孩子稳定的感觉,让孩子会觉得“妈妈还会回来”,不要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如果环境不变,然后有别人进来,妈妈晚上还回来,这样对孩子就会好多了,分离焦虑就会减少,这是我们建议的方法。信任感是1岁就开始建立的。

怎么叫建立信任感?

这个时候分离了,孩子突然被送到爷爷家了,送去以后,爸妈就没有了,不见了,在孩子6-7个月的时候出差半个月,回来之后发现,孩子在那个时候形成一个被抛弃感,没有人要他了,这对孩子来说是生与死的恐惧,非常的可怕!他不再相信别人还爱他!

孩子长大会出什么?

会出现很大的人际关系问题,他不信任别人。当然,如果后来弥补,比如回到家以后,母亲或者亲人弥补,重新弥合关系,那就好了。大部分人是不出现问题,有1/3的人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留下来这种感觉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包括普通的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也包括亲人之间的关系,他无法信任别人,甚至无法信任这个世界,老在怀疑的状态下,深深不安全感。

我们说人的心理发展由几部部分组成,一个是基因,是神经系统的特点,比如疾病类型;还有一点是你后天的环境,就是刚才我说的人际关系。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人生下来就是特皮实,但是现在形成的科学论断认为是在很多病人身上看到这个问题,它是重复的。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或者是正常的,那就不用管它了,如果你在某些方面确实造成了问题,甚至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的一些情况了,那么这就是心理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些治疗,治疗其实可以帮人把之前的阴影给抹掉。

1-2岁建立安全感,在安全关系的情况下,有的时候你也要抽身,关键是在不能伤孩子的情况下抽身。比如说你送到一个地方,很多人因为他自己不知道,妈妈老觉得送到幼儿园之后赶快跑、躲开了之后就没事了,孩子会觉得“呦,她怎么就没了?”你应该事先告诉孩子,“妈妈给你送到幼儿园,什么时候妈妈去接你”,你一定要告诉他,知道妈妈就是去上班了,上完班之后就会回来。他就想起来了。这个过程也是孩子建立一个互信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我们不是要完全鼓励不溺爱孩子,但是该有的一定要有。

现在的观点是依恋是必须要建立的。孩子为什么缠你呢?你让他觉得你一离开就走了,所以他老想拽你。有的人说“这个人的的依赖性特别强是他妈给惯的”,一种是养成的依赖,一种是他缺,应该给他补。还有我们的家长不跟孩子聊天、不说、不表达,是让孩子痛苦的一种原因,其实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让孩子从过去童年的痛苦经历中走出来,才回味出来“过去妈妈是爱我的!”这时候已经换角度了,我们把其中的情节给处理了,慢慢的解决了问题,他才发现妈妈的爱,因为之前他找不到,妈妈不说只做,这也有好处,做本身也是行为的感染,同时也别忘了情感是怎么回事,你怎么感觉,孩子不知道。

现在问题区别不大,前期和母亲的依恋,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父亲也别躲开,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父亲了呢?差不多3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叫三角关系的形成,在原来的心目中就是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但是等到3岁左右的时候,心里面出现三个人了,妈妈、爸爸和孩子,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越来越重要了,这个时候父亲的角色特别重要,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2-4岁的时候建立独立性、约束性、大小便管理,这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出现一个规则,这是父亲的规则,父亲代表规则的一方。这个时候,妈妈的情感关系依然存在,妈妈一直在无条件的爱着孩子,妈妈不会因为你是听话或者没听话就爱你,永远是慈母,妈妈是无条件的爱,是因为你的存在的爱。

不是溺爱,是一个健康的,是稳定、健康、有价值的,没有条件的爱。如果孩子感受到这一点的话,自己会产生根本性的自信,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就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母亲跟孩子之间的爱是一生中是自信和成功的,不会因为挫折放弃奋斗”,他出生就是有意义的,不论因为好看还是难看,无论是聪明还是笨。但是现在父母和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我才给你买礼物,这是不对的,无论他学习好还是不好,在过年的时候就应该穿新衣服。能够做到这一点,孩子就会感觉“我是一个可爱的人”、“我是一个被世界接纳的人,我的出生是有意义的。”,这是很多人长大以后建立自信,千辛万苦去克服困难的重要原因。

用父亲的形象制定规则。在孩子5-7岁的时候建立异性父母和他的关系,这个时候女孩最重要的是跟父亲建立关系,这是她生命中第一个异性,她要建立稳定、亲密、信任的关系,父亲要爱孩子,要对孩子宠爱,包括价值的肯定,还包括对她的欣赏,母亲这个时候要退掉。没有关系,别嫉妒,这是正常的。

儿子要跟母亲建立比较稳定的母子关系,这也很重要,他长大以后,他会建立正常的异性关系。

我们举一个国外酗酒的案例,父亲是酗酒的酒鬼,回家打孩子,打母亲,他从小看到,可是特别奇怪,他还是去找一个酗酒的男朋友,为什么呢?后来分析,她的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一个东西,就好像生来就要帮助男人的,要丧失自己的需要帮助别人,这成为他的一种感觉,好像自己就应该这样。这怎么办呢?这说明你和父母的关系特别重要,这是反向形成,你越发脾气,我就找一个不发脾气的,因为我太痛苦了。

完美的父母是没有的,没有一个人是足够好的妈妈和爸爸,这是很多孩子理解不了的,小孩没有办法理解的,小孩在小的时候一定要追求完美的父母。孩子在小的时候,第一个要有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小孩的思维比较简单,但是一旦有一次打他了,他突然就震惊了,坏妈妈、坏爸爸!但是这个孩子心目中是正常交流,给他吃饱了是好妈妈,没有给吃饱就是坏妈妈。但是这一点,是因为他的思维和感受力不是那么的完全,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好妈妈身上也有坏的,坏爸爸身上也有好的地方,在他的心目中就整合了,就整合成了一个正常的爸爸妈妈,他们是爱我的!一定要给他这一点,你跟小孩说,“我们爱你,但是可爱的孩子也会犯错”,他就会知道了,“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好孩子,但是我学习不好,或者我这次不太努力,我淘气了,这是我可以接受的,也会改正”,他就不会不自信了。

慢慢长大以后,青春期以后,他就会发现,“我的妈妈不是完美的,”对我打击很大,双向打击,打击完了之后再里体会“哦,原来不是那么坏啊!”,来回的折腾,慢慢的形成一个完整人,“爸爸妈妈是爱我的,但是他们确是有错,他们有些地方我也可以反对”,他爸爸妈妈承认错误了,他就想“爸妈也会犯错误,我也可以犯错误”,“爸妈呢,是一个好爸妈,但是他们不完美,我也可以不完美”,这个人就健康了。但是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形成在哪个阶段了呢?好妈妈就是好妈妈,坏妈妈就是坏妈妈。

那么他生气就了不得的生气,而且极端地愤怒或者极端的抑郁,还不是精神病的那种,还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文学作品中有这样的人,这样人很吸引人。他就是这样的感受,情感一愤怒起来就特别的愤怒,这和他的童年有关系,因为他的父母可能在交往当中都是制造了他引起了他的道路,或者他的情感反应特别大的时候没有人去帮助他,沉浸的时间太长。

这一点就是说,父母要注意,孩子可以愤怒,但是愤怒完了之后,要帮助他回到现实中,舒缓回来。我们父母老是认为给他吃好饭、穿好衣、上好学,认为这些才是重要的,但是情感的建立也是父母的工作之一。

从这一点来说的话,就是情感情绪的丰富。刚才孩子委屈的哭,妈妈扔在门口不管,当你不哭了我才管你。可是哭和不哭发生了什么?父母不管。有的孩子跟我讲,那个时候,一切都不要我,觉得身体像石头一样僵在那样,跟死了一样,这种治疗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可是那种感觉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

还有绝望,觉得自己特别的渺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情感不能分化,觉得自己犯错误了,自己是一个坏人,自己渺小,很无力感,他完全软弱地像一滩泥一样,这就是极度自卑。

如果我们去改写剧本,当他哭的时候,妈妈就过来了,让孩子把这种感受告诉你,妈妈说“好,妈妈告诉你,你犯了错,但是你可以改错,你依然是好孩子!妈妈依然爱你,但是我们把错的改掉。”这样的话孩子的心理情商就是在分化了“怎么可以好的变坏”,妈妈再给他讲,“你就是一个好孩子,但是有一点点坏,拿一个苹果比喻,苹果有一点坏了,但是把坏的拿掉了,就可以吃了!”这是一个比喻,这么一点点可以让他觉得“我的心情是可以非常丰富的,我自己的感受也可以丰富”。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父母要跟他交流情感,要感受,要去体验,甚至于父母要告诉孩子父母的感受。比如父母生气的时候,父母不舍得打孩子了,不理孩子了,其实你应该告诉孩子你是什么感受,“其实妈妈很累,妈妈累的时候可能就照顾不好你,不能给你买你要的东西,“对不起,但是妈妈真的很累,你能体会吗?”,让他别有感受。我们很多人不能感受别人的感受。怎么办呢?大了以后特别的麻烦,做心理学有很艰难的功课,有的人不能克服困难去做心理治疗,才形成这样的性格,可是这影响他和别人的交往。

有的人就跟我说,“我真的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别人的感受是靠什么?别人的感受是靠他听别人说才能感受到的,但是他们错了。你看,你妈妈哭了,她哭了就会打动孩子了,这个不好意思,就会认错,过后去给你擦眼泪,你接受擦眼泪,这就是你们俩交流的结果。

有人问:3岁多的孩子很调皮,有的时候还很固执,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或者你阻止他做什么事情,他就会手舞足蹈。很多家长都会问到,这时候管吧,害怕束缚他的个性,放纵他是不是就是一个让他茁壮成长?这种两难的选择中,怎么办?

撒泼打滚是建立行动,这种方法如果孩子得逞的话,他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这是在不注意他时候的方法。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方法一样不行,我见过一个人说过说他的婆婆,这么大岁数了,婆婆突然在他家里不高兴了,就是撒泼打滚,他都傻了,都不知道怎么对待,这样的行为是不是过分了?我们怎么办呢?如果你没有办法,可以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

打很久就打吧,关键是他以前打过不管用。行为可以减少,但是怎么样?这个事不能完了,完了家长就忘了,这叫忽视。等他冷静了之后,你再去问他怎么了,一点一点的跟他讲,逐渐的让孩子理解。

家长还有一点,要注意到不是说你认为他不该做,比如说到点该吃饭了,他玩儿的特别高兴,“该吃饭了,必须放下!”这样做家长有问题,你没有关注他在玩儿的过程中,他的小脑瓜的智力有什么感受,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应该和孩子商量,提醒一下,“玩儿什么时候咱们可以结束啊?”有一个宽度、有一个空间很重要,这样可以协商,你用的方法不能简单、粗暴。我觉得像这种孩子,3岁的时候,有语言能力了,你就可以和他交流了,讲讲道理。在和他讲道理的时候,你要和他交流,不能“你必须这样!”应该“怎么了?你的意思是?”

还有一点就是你要尊重他,作为一个大人,你要尊重一个生命。我找了一首诗,这是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举的例子,我来念一下,有一个人跟他说,谈谈孩子吧,他说“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对自身渴望的生命而已,他们通过你们而来,而并非源于你们”,实际上是通过你生养的过程,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与你相伴”,咱们家长很少有与孩子相伴的。

“你只能给他们你的爱,但是给不了你的思想”,我觉得这一点,许多成年以后的家长逐渐的会恍然大悟。“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你只能圈囿他们的身体,而非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却跃居在明天的住所中”。美国的心理教师的书中是这样翻译的,“他们的灵魂停留在明日的庭院中”,不是你给的,“而那并不是你所能观察到的地方,甚至不在我的梦中”,你也梦不到他。“你可以尽力去模仿他,但是不能指望他们会像你一样的相像”,外形或者气质的像,灵魂和思想必须像,“由于生活不会回头也不会在昨日逗留,你是弓,而我们的孩子是从上面射发出来的箭,射手是看到无尽路上的把标,是神力把它拉满,让箭驰骋得很远”。这个我也被震撼了,你是弓,还是箭,射手是一种神力,“你应该在射手的掌中感到欢心,因为他爱飞去的箭,也喜爱弓在掌中的欢呼”,大自然的力量既喜欢箭,又喜欢弓,所以,“弓”和“箭”的关系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这一首诗送给家长朋友们,让大家去慢慢体会。

我觉得还是有的,6岁之前,依恋关系形成好了以后的孩子是健康的。比如2岁之前没有那么的伤害,没有分离焦虑,孩子没有痛苦,这个时候他有一定的独立能力,这个时候你再分离。孩子看你走了,他已经相信你爱他了,这个爱在孩子心目中,不管你走多远,他也认为你是爱他的。

我在《艺术人生》节目中,大山在节目中有一段跟我的对话,他说他在中国,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在加拿大,他离开的时候把讲故事录下来,在北京录完了寄过去,妈妈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就把录音带放给他听,孩子是听着爸爸讲故事睡着的,所以爸爸就没有离开。我们有很多动脑筋的家长,有一个人跟我讲,我的母亲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她从小就教育我们从小要听别人说话。这个时候,他就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曾经还讲了一个故事,他会做面包,每次飞机飞到家乡的时候正好是半夜,我一回去,半夜到家里两三点钟就发面,等到七点的时候,面包就可以做了,早晨起来孩子起床,孩子一下床闻到面包味就知道爸爸回来了。我就问他,当孩子从楼下走出来的时候,你什么感受?他说,我看到孩子的时候,眼泪就一下流下来了,我和孩子的那种情感是那种爱啊!我也在想,我的儿子对父亲很崇拜,把父亲当作是最完美的过程,他长大以后也会把我看成一个完美的父亲,现在这种美好的感觉,我特别的珍惜。我觉得他那种感受,能够体会和孩子之间感情的交流,你想想眼神,一定能够停留住,孩子从楼下跑下来,喊着“爸爸”,扑到他怀里,那个瞬间的美好感觉也可以黏合他们分离的距离感。

所以,有时候有些人跟我讲,“我要出国,怎么办?”我建议他孩子6岁之前不要出国,他听了我的话,我说这不是我的建议,是心理学理论的建议。再一个,如果即使出去了,现在信息交流很方便,可以经常交流,打电话,孩子的姥姥特别的好,拿着妈妈的照片让孩子看着,“这是妈妈在跟你说话”,小孩一点一点的会变成什么呢?小孩就自己爬到书架上拿照片,“这是妈妈!”这叫过渡客体,妈妈这个客体离开了,但是那个过渡课题存在,黏合了他们,这也可以减少分离给孩子带来的焦虑痛苦。

因为孩子会说话了。我们发现为什么有很多人语言很难表达,很缠绕,或者有很纠结,因为他的情感无法表达清楚,也没有人听他表达过,因为表达是靠交流出来的。比如这个眼泪代表什么?你问了之后,他会去找,可能是愤怒,那愤怒什么?一定要有人帮他找愤怒的来源。而小的时候,没有人帮他找这个来源,他的委屈、愤怒、痛苦,各种痛苦连在一起了,就纠结了,这种纠结让人特别难受,冲突才难受呢!如果他能够分清楚了,反而会好受。大脑皮层里面的精神细胞本身也不那么紊乱,所有情绪、心理的改变都有心理学的基础,中医讲心身合一。

所以,当人的心情好的时候,人是身轻气爽的;当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全身紧张,全身凝结在一起,有沉重感,头脑发胀。而当心情好的时候,马上眼睛发亮,通身是非常舒畅的。

一个女孩子来到访谈,她说丈夫在外面工作,天天晚上给他打电话,一天晚上电话打过去,丈夫没有接到,她就特别焦虑、特别不安了。她知道这种心态是病态的,后来我问她的童年,她说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到外地住院,孩子就被送到别人家,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创伤,妈妈一下子走了,孩子就找不到妈妈了。后来我给她做了一次分析,你打电话给丈夫,他接不到是什么感觉?她特别的聪明,一下子就知道了这就是小时候的感受,小的时候妈妈走了,他认为妈妈再也没有了,可是后来妈妈又回来了。可是他最痛苦的事不是妈妈回来能弥补的,离开妈妈的一瞬间就没有妈妈的感觉了。

她的理解的这个。她的治疗,她的领悟力也特别的强,那天电话又打过去了,男方也没有接到电话,她马上就说“现在不紧张了”,我问她什么感受?她说可能是工作忙,或者在电梯里没有信号。而她原来则不会像这样想,这样的经历是和现实中的一种特定的和她有关系的一种状态,把重新的感受都勾起来,很多人勾起来的是过去的痛苦的状态,而不是现在的事实。

这种感觉是你控制不了的,比如焦虑、浑身发冷,甚至有绝望的感觉,觉得自己活不了了。这种感觉其实是你身体上曾有的记忆的反映,或者是你特别小时候的记忆的反映,我们的大脑有回忆,我们的身体同样有回忆。当你在一个痛苦的感受,很小的时候全部都在记忆力。当现实中有一些事情发生的时候,类似的情景发生了,你的反映就会出来。这是我们心理学家有的时候发现的问题。

我不能说一下子就能改变,这是心理学的问题,它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一个科学的东西,做治疗和在手术室一样会犯,其实心理学和躯体一样,很多东西需要在专门的治疗手段过程中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