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水果能降血糖

2020-07-14

吃什么水果能降血糖:
  目前从临床的相关研究上面,并没有发现任何的水果有降血糖的功能或者是功效,但是我们可以跟大家提供一些升糖指数比较低一些,或者是含糖量比较低一点的水果来供大家参考,是这样一些水果,可以帮助大家第一血糖可能不会升得特别高。
  第二对于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吃一些水果也有助于帮助他补充相关的维生素或者是其他的微量元素,譬如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他可以吃新鲜的番茄或小黄瓜这类的水果是完全不会增加血糖或者是影响血糖低,然后另外一些含糖量比较低的譬如像柚子或者梨子、李子、苹果等这一块,对于升糖的指数也是比较低的。
  而对于另外一类的水果则不建议大家吃,有些特别甜的水果,龙眼、桂圆、芒果这类的东西,由于他的甜分非常高,那么糖尿病的患者吃了之后,可能会引起血糖的剧烈波动,影响到对于疾病的治疗。



吃什么水果能降血糖相关阅读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要点

凡是病情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易并发感染或酮症酸中毒,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尤其是维生素B族消耗增多,应给维生素B制剂,改善神经症状。粗粮、干豆类、蛋、动物内脏和绿叶蔬菜含维生素B族较多。

新鲜蔬菜含维生素C较多,应注意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增加铬的含量。铬能够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含铬的食物有酵母、牛肉、肝、蘑菇、啤酒等。同时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锌和钙的食物,防止牙齿脱落和骨质松。
  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酒精能够产生热能,但是酒精代谢并不需要胰岛素,因此少量饮酒是允许的。一般认为还是不饮酒为宜,因为酒精除供给热能外,不含其它营养素,长期饮 用对肝脏不利,易引起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另外有的病人服用降糖药后饮酒易出现心慌、气短、甚至出现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应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有利于 减缓葡萄糖的吸收。
  应控制油炸食品,粉条薯类食品及水果。但不是不吃薯类和水果,应学会自行掌握各种食品交换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平衡营养。
  糖尿病病人不宜多吃盐: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医生们通常是把限制饮食,特别是限制进食含糖高的食品,作为重要的防治方法来指导患者。但是,对限制盐的摄入量则很少引起注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另外,吃的过咸,还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因此,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吃盐,每日食盐要在6克以下。

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因素的改变,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逐渐演变成了流行性慢性疾病。据2013年9月完成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大型调查研究报道: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由此推算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糖尿病患者有1.139亿,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已进入“盛糖时代”。如此高的患病率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由于糖尿病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难提出确切的病原学预防,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上采用三级预防的策略。一级预防的目标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在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其慢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肾衰、新发致盲及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我国大庆糖尿病研究随访20年结果发现,人群未干预组93%罹患糖尿病,17%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另有12%死于其他疾病。且有44%的人至少经历过一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该研究还首次在全世界报告了糖尿病预防对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影响。1986至2006年期间,参加大庆研究的568人(平均年龄46.6岁)中有142人(25%)已经死亡,其中约半数(68/142)死于心脑血管疾病。6年强化干预结束后14年间,干预组心血管病死亡比对照组降低34%(10.9% 比16.4%), 全因死亡降低19%(21.5%比26.6%)。鉴于中国大庆糖尿病研究的最新结果。面对我国如此庞大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理应重视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尽量推迟或避免患病。大量研究均表明,早期严格控制血糖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意义重大。以往的前瞻性研究表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当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及以下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明显降低。2008年新英格兰杂志报道了UKPDS前瞻性研究结束后随访10年的结果,早期严格控制血糖的患者,10年后微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及全因病死率的相对危险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国内外糖尿病防治指南都明确规定了血糖控制的目标。

目前传统的内科治疗主要以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血糖监测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策略,其核心是以控制血糖为主的对症治疗。对于相当数量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很难保持血糖的长期稳定,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治疗需终身维持,长期服药和注射胰岛素价格高昂,且患者依从性差。2006年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状况调查显示接受内科治疗的患者仅有26.8%达到了糖化血红蛋白小于等于6.5%的目标。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对糖尿病的二、三级预防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且糖尿病本身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很难阻止各种并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大大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源于治疗单纯肥胖症的减重手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肥胖症患者逐年增加,肥胖伴随疾病如高血糖、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及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肥胖症逐渐演变成社会公共健康问题。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外科医师就一直致力于寻找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及易于操作的减重术式。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几种减重术式。同时,教授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减重手术后,血糖水平明显改善,甚至出院前就不需使用胰岛素,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系统地观察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并于1995年报道了术后长期(1-14年)随访结果,2型糖尿病完全缓解率为82.5%(121/146),糖耐量受损的完全缓解率98.7%(150/152)。1998年又报道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认为减重手术后体重降低不是血糖改善的原因,因为血糖的改善往往先于体重的降低,而多种胃肠道激素的改变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或许可以解释血糖恢复的原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减重手术方式也在日新月异。1994年首次报道了5例腹腔镜下胃旁路术,减重外科开始进入微创时代。微创外科的快速发展使手术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有了大大提高,为外科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提供了重要基础。2011年全球从事减重外科的医师大约有6705名,全世界共施行了大约340768例减重手术,其中胃旁路术占46.6%,袖状胃切除术占27.8%,可调节胃束带术17.8%: 胆胰分流术占2.2%。尽管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使手术安全性较以往已有很大改善,但不同的手术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不足,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将是临床医师研究的重点方向。

糖尿病患者不要随意使用保健品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尿病主题是“应对糖尿病,立刻行动”。

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疾病,需要终生治疗,目前医学水平还不能达到根除。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应该正规治疗——即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血糖监测,接受糖尿病教育五个方面。

但是,由于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的剧增,催生市场上糖尿病的保健品越来越多,包括糖尿病粮食、饮料、奶粉、茶以及多种胶囊和口服液等五花八门。漫天飞舞的糖尿病保健品广告让一些患者无所适从。

在此,我规劝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轻信广告宣传,现在市场上的保健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在调节血糖、血脂、血压,或者在增强免疫力、调理机体功能状态上能发挥辅助治疗作用;2、虽然属于正规的保健品,但根本没有任何效果,只是打着防治糖尿病旗帜推销产品;3、还有一些毫无安全保障的伪劣产品,这类产品大多通过网购和邮购。

这些保健品大多都是以纯中药成分为卖点。实际上中药没有降糖特效药,如果降糖效果明显,一定是添加了西药(如消渴丸就含有西药格列本脲)。降糖根本不是中药的优势,中药的优势在于预防并发症。就是从中医角度来说,糖尿病症状不同,证型也有区别,常是虚实夹杂,瘀血、肝郁、气虚等情况往往同时并存。因此,滋补不慎,就会导致所谓“闭门留寇”的结果。譬如,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血糖药物期间,须忌服用含有甘草人参鹿茸等中药。因为这些中药所含有效成分能促使糖原异生,减少人体组织对葡萄糖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另外,糖尿病治疗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尤其是老人、体弱者或不规范用药者),如果同时使用人参等保健品,会掩盖低血糖症状,导致低血糖休克。

维生素C会降低运动降低糖尿病的作用

对于糖尿病病人我们建议经常运动来加速体内血糖的分解,达到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同时我们也经常建议多吃维生素C保持身体的活力。但是这两种有益人体的作用叠加在一起却超出了我们的愿望!一项发表在5月1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汇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提到,具备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会妨碍运动的抗糖尿病作用。

锻炼对身体有利,抗氧化剂也对身体有利,但是如果服用抗氧化剂与运动同时进行,情况却并不像你想象地那么好。

对身体有利的运动不仅会使心跳更快,而且会让你的身体更好地加工葡萄糖和减少患糖尿病的可能。运动可燃烧你细胞里的线粒体,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在此同时,产生自由基,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就需要采用抗氧化剂来清除自由基——从而让你的身体更健康。以前都是这样认为的,不是吗?

但是,现在证明,那不完全对。通过一个40个人参加的4周训练项目的测试。研究者们发现,一半每天服用一日计量的维生素C和E的参加者,运动的抗糖尿病作用消失。而另一半的参加者,不服用维生素,只运动,从而促进了他们胰岛素的敏感度(insulin sensitivity)——使糖尿病的发病机率保持在最低水平。

所以,你必须要能暴露在自由基下,用汗水去获得一些对你更加重要的东西。这也说明,即使是在分子层面上,不劳无获也同样适用。

这个手指要截掉,都是糖尿病惹的祸

今天是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各类病人纷至沓来,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今天下午来了一位如此严重的糖尿病引起的手指感染。

大家想一想,手指还能够保住吗?为什么现在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还能拖延至现在才来门诊就治?过去的血糖过高不知道吗?为什么不去控制血糖?

我简直是疑问太多了,患者住院后,急查血糖、血常规、凝血、传染病筛查,请内分泌科会诊控制血糖,抗生素皮试,积极术前准备,立即手术治疗。

经过再三斟酌和与病人及家属的反复沟通,最后还是按照我的意见先做引流减压,观察手指血运是否恢复,后期再采取相应措施,目的是尽量为保住手指多做一份努力,但从手术中的情况看,难度非常大,因为在减压的同时,已经看不到创口内的渗血出现。

回过头来,我再次仔细的追问,断断续续的了解到一些情况。没有医保,害怕治疗花费;血糖高的情况也知道,医生建议用胰岛素控制,听人说会产生依赖,所以坚决不用胰岛素,也不服药治疗;去别的医院看都认为没有问题(我十分怀疑这句话的真伪);还有的医院拒绝收治(我更怀疑这句话的真伪)。。。。。。

原来我曾经以《糖尿病足,每20秒锯掉一只》为题,写过类似的文章,就是要给大家提个醒,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6年4月6日首次发布《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共有糖尿病患者4。22亿人,约占全球人口的8。5%。目前,2型糖尿病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90%,其主要诱因为超重和运动量不足。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程长,症状隐蔽,当足部产生了溃疡、感染、变黑,不得不截肢的情况下才到医院诊治,一定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所以说糖尿病足的治疗要趁早,越早越好,要走预防为主的策略。手指的感染初期发生时,也是要提高警惕,尽早干预。

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要高度警惕,都要定期筛查糖尿病足,或者手,一旦发现手部或者足部出现感觉减退、缺血、畸形等危险因素时,就要接受医生诊查、指导,尽可能地去除危险因素,及时有效的接受治疗最为重要。

严格意义上说,预防糖尿病手足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尽量减少摩擦、碰撞,尽量选择合适的鞋和袜子,在修剪趾甲时,不要修剪太深,以免诱发甲沟炎等。

相信大家明白了这些道理,从早开始,从严执行,一定在早期预防和避免不应有的悲剧发生。从这些类似的案例中汲取更多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