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巴豆的功效与作用

2019-08-18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

峻下积滞,逐水消肿,豁痰利咽。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

【巴豆的注释】

(1)伤寒温疟寒热:《御览》作“温疟伤寒热”。

(2)痖瘕结坚积聚:“痖”,《御览》作“癣”。“结坚积聚”,《证类》、《纲目》、《品汇》、《图考长编。》、《本草经疏》、《本经疏证》、《孙本》、《顾本》作“结聚坚积”。《新修》、《森本》作“痖瘕结坚积聚”。从《新修》为正。

(3)淡僻:《证类》,、《纲目》、《顾本》作“痰癖”。《新修》、《森本》作“淡澼”。从《新修》为正。

(4)水胀:《纲目》无“水胀”二字。“胀”,《孙本》、《黄本》、《问本》,《周本》作“张”。

(5)荡练:《千金翼》、《图经衍义》、《品汇》、《本草经疏》作“荡涤”。

(6)开通:《森本.考异》引《香药钞》作“开导”。

(7)肉:《玄大观》误作“内”。

(8)鬼蛊毒注:《证类》、《纲目》、《品汇》、《图考长编》、《本草经疏》、《本经疏证》作“鬼毒蛊疰”。《新修》、《森本》作“鬼蛊毒注”。“盛”,《森本·考异》云:“《香药钞》、《药种钞》作虫。”《御览》无“盛”字。

(9)邪物:《御览》无“物”字。

(10)鱼:《图考长编》、《御览》无“鱼”字。

(11)巴椒:《御览》作“巴菽”。

【巴豆的译文】

    巴豆味辛,性温。主治伤寒,温疟,作寒发热,可破除气血郁结,积聚肿块,以及留饮、痰癖,大腹水肿胀满,可涤荡五脏六腑,开通闭塞,通利水道谷道,去除腐烂坏死的肌肉,祛除蛊毒、鬼疰等严重的传染病,还有毒杀虫鱼的功能。又叫巴叔。

【巴豆的形态分布】

3-121 巴豆

    大戟科巴豆。常绿乔木或灌木,树高2?7m,幼枝疏被星状柔毛。叶片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近叶柄处两侧各有1枚腺体,边缘具浅锯齿,基生掌状三出脉。总状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同株,生于同一花序中,雄花在上,雌花在下;雄花花萼5枚,花瓣5枚,雄蕊多数;雌花无花瓣,子房3室。蒴果矩圆形,3室。种子长卵形,每室有种子1枚。花期3?6月,果期6?9月。主产于四川、云南、福建、广西、湖北等地。多栽培或野生于山谷、溪旁或密林中。干燥成熟的果实入药。秋季采收。

【巴豆的药材特征】

3-122 巴豆 巴豆霜

药材  蒴果呈卵圆形,长1.8?2.2cm,直径1.4?2cm,多具三棱,表面呈绿色或黄棕色。果实顶端有小凸起(残留柱基),底部有小蒂或蒂痕。表面有6条顺纹,略呈钝三棱形;里面有3室,内藏3粒种子,种仁黄白色,油性,无臭,味辛辣。巴豆霜: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油纸包裹,加热微炕,压榨去油。如此反复六、七次至油尽,取出即成饼块状。

【巴豆的附方】

 1.三物白散:治寒实结胸,无热症。桔梗1.5克,巴豆0.5克,贝母1.5克。共为散,以白饮和服。强人服1小勺,羸者减之。(《伤寒论》)

 2.去痈疽恶肉,解一切疮疤毒及腐化淤肉:巴豆仁(炒焦),研膏点痛处则解毒,涂淤肉则自化。加乳香少许亦可。若毒深不能收敛者,宜做捻用之。(《本草纲目》)

相关偏方验方

巴豆丸

急慢性脓性骨髓炎。

花椒巴豆散

龋齿牙痛。

巴豆丸一

寒癖宿食,久饮饱不消,大便不通。

巴豆丸二

大便不通。

巴豆丸三

小儿急疳及蚀唇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