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2019-08-18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痢疾、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

【白头翁的注释】

{1}白头翁:“白”,《图经衍义》误作“日”。“翁”,《本草和名》、《和名类聚钞》、《森本》作“公”。《森本考异》云:“翁,《伊吕波字类钞》作公。李唐遗卷,无一作翁者。”

{2}无毒:《孙本》、《顾本》无此二字。《证类》、《森本》有“无毒”二字。

{3}狂易:《纲目》作“狂獨”。《御览》、《证类》、《孙本》、《顾本》、《森本》作“狂易”。

{4}寒热癥瘕积聚:《御览》无此文。

{5}癭气:《御览》在“狂易”之前。

{6}血:《顾本》误作“皿”。

{7}止痛:《纲目》作“止腹痛”。

{8}金创:《图经衍义》作“瘕疮”。

{9}胡王使者:“胡”,《图经衍义》误作“明”。“王”,《本草和名》误作“主”。

{10}生山谷:《御览》作“生川谷”。

【白头翁的译文】

白头翁味苦,性温。主治温疟,发狂,作寒发热,邪气积聚形成肿块,颈项肿大癭气,可活血止痛,治疗金属创伤。又叫野丈人、胡王使者。

【白头翁的形态分布】

毛茛科白头翁。多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白色绒毛。根圆锥形或类圆柱形。基生叶4~5片,宽卵形,3全裂,中央裂片通常具柄。花茎由叶丛抽出,顶生一花;总苞片由3枚轮生的苞片组成;花紫色或蓝紫色。痩果密集成头状,花柱宿存,并随果成长而伸长,形似白发。花期3~5月,果期5~6月。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生长于山坡草地或平原。药用部位为根。春季开花前采收。

【白头翁的药材特征】

药材:类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或纵沟,皮部易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有的可见网状裂纹或裂隙,近根头处常有朽状凹洞。根头稍膨大,顶端残留鞘状叶柄残基,密生白色毛茸。质硬脆,折断面较平坦,黄白色。气微,味苦涩。

饮片:横切薄片,厚1~2mm,直径0.5~2cm。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掠色,木部淡黄色。形成层明显,木射线较宽,木质部呈放射状。

【白头翁的附方】

白头翁汤:白头翁100克,黄连黄柏秦皮各150克。上四味,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温服1升。不愈更服。治热痢下重。(《金匮要略》)

相关方剂

白头翁汤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相关偏方验方

白头翁叶方

适用于白癜风。

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

妇女产后热痢,以及血虚而患热痢或痢久而伤阴血者。

加味白头翁汤

赤痢腹痛,里急后重者。

白头翁木春方

清热解毒,燥湿止痢。适用于湿热痢。

白头翁丸

小儿毒下及赤滞下如鱼脑。

相关食疗

白头翁粥

杀菌止痢,清热止湿。适用于菌痢、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