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2019-08-18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止血。

【荆芥的原文】

假苏{1},味辛,温。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2},结聚气破散之{3},下瘀血,除湿痹{4}。一名鼠蓂。生川泽。

【荆芥的注释】

{1}假苏:《品汇》、《本草经解》作“荆芥”。“假苏”,《证类本草》原列在中品。但假苏不言“补虚羸”,而言“除寒热,破积聚”。应移在下品。

{2}生疮:《孙本》、《问本》、《周本》、《黄本》作“生创”。

{3}结聚气破散之:《证类》、《纲目》、《图考长编》作“破结聚气”。《本草经解》作”破积聚气”。《新修》、《森本》作“结聚气破散之”。从《新修》为正。“聚”,《新修》原作“旅”,据《证类》改。

{4}除湿痹:《新修》原脱“除”字,据《证类》补。“痹”,《纲目》、《图考长编》作“疸”,《本草经解》作“疽”。

中药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

【荆芥的译文】

假苏味辛,性温。主治恶寒发热,颈淋巴结核破溃出口,形同瘘管,并有生疮流脓的症状,能消散邪气郁结,活血化淤,治疗湿痹症。又叫鼠蓂。

【荆芥的形态分布】

唇形科荆芥。一年生直立草本,高0.3~1m被灰色疏短柔毛,有强烈香气。茎四棱,多分枝。叶对生,指状3裂,毛,下面有腺点。间断的假穗状花序生于枝端;苞片叶状,花萼狭钟状,5齿裂,三角状披针形;花冠青紫色或淡红色,唇形;雄蕊4枚,2强。小坚果矩圆状三棱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多为栽培。地上部分入药。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釆割。

【荆芥的药材特征】

药材: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长50~80cm,直径0.2~0.4cm;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对生,多已脱落,叶片3~5羽状分裂。假穗状花序顶生,宿萼钟状,5齿裂,被短柔毛。小坚果棕黑色。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饮片:药材切横段称荆芥咀,长约1cm。切面纤维状,黄白色,中间有海绵状白心。花穗为荆芥穗,长2~9cm,直径约7mm,淡棕色或黄绿色。炒炭后呈黑褐色,称芥穗炭,香气减弱,味涩。

中药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

【荆芥的附方】

1.荆芥汤:荆芥穗25克,桔梗100克,甘草(炙)50克。上为粗末。每服20克,水1杯,姜3片。煎六成,去滓,食后服。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局方》)

2.治产后血晕,筑心,眼倒,风缩欲死者:干荆芥穗,捣筛。每用末10克,童子小便1酒杯,调热服,口噤者挑齿,闭者灌鼻中。(《本草图经》)

3.治一切疮疥:荆芥、金银花、土茯苓各等份。为末,熟地黄膏为丸,梧子大。每日晨、晚各服百丸,茶汤化下。(《本草汇言》)

相关方剂

人参荆芥散

补气养血,疏风清热。

相关偏方验方

荆芥川椒补骨脂方

行气活血,通络消斑。适用于白癜风。

荆芥甘草方

清热、利湿、疏风。主治沙眼初起,症见眼睑结膜颗粒细小、沙涩痒痛、羞明流泪之急性期。

荆芥薄荷甘草汤加减方

疏经通络,清热消肿。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

荆芥薄荷防风方

疏风清热,泻火解毒。适用于细菌性结膜炎。

荆芥汤一

呕血。

相关食疗

荆芥粥

清热解表。荆芥穗、薄荷是治疗外感风寒的药物,具有发散、祛风、通血脉的作用,服后微汗出...

荆芥豉粥

清利咽喉,发汗解表,退热去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咽痛,头痛,心烦失眠以及面神经麻痹初期。

槐花荆芥糊

适用于痔疮出血、肛裂出血。

黄绿豆荆芥地汤

泻热凉血。适用于皮肤瘙痒症。

牛蒡荆芥粥

发汗解表,清利咽喉,退热去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咽痛、头痛、牙痛以及面神经麻痹初期。

相关茶方

荆芥防风茶

疏风散寒止痒。

川芎荆芥茶

疏风止痛,除湿散寒。

荆芥茶

外感发热,头痛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