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味苦,平。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1],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薰[2]。生山谷。
[1]去肠胃中结气:“去”《御览》作“祛”,《纲目》、《顾本》、《森本》、《狩本》、《本草经解》省“去”字。《御览》无“中”字。“结气”《本经疏证》作“积气”。
[2]薰:《御览》作“重”。
柴胡
《本经》说,柴胡味苦,性平。主治胸腹肠胃间气机郁结的症状,适用于消化不良,饮食停积,寒邪、热邪侵体,能驱除浊气,接纳清气。长期服用,能够使身体轻捷便利;还有治疗眼病,改善视力,补益精微营养物质,提高脏腑活动功能的作用。
1-40柴胡
伞形科柴胡。多年生草本,高45~85cm。主根粗大,坚硬。茎丛生或单生,实心,上部多分枝,稍成“之”字形。基生叶早枯,中部叶倒披针形或宽条状披针形,有7~9条平行脉,下面具粉霜。多为复伞形花序,伞幅3~8枚,不等长,小总苞片披针形,花鲜黄色。双悬果宽椭圆形,棱狭翅状。花期8~9月,果期9~10月。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等省。生于较干燥的山坡。药用部位为根。春秋两季采收。
1-41狭叶柴胡
伞形科狭叶柴胡,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大,根皮红褐色。茎多丛生,上部多分枝,稍成“之”字形。基生叶早枯,中部叶线状披针形,宽5mm左右,有5~7条平行脉。复伞形花序,总苞片无,或有1~3枚。花黄色。双悬果宽椭圆形,棱狭翅状。分布于北方及华中、西南等地,主产于东北草原地区。生于干燥草原或山坡。根入药,称南柴胡。春、秋两季采挖。
柴胡
1-42北柴胡 北柴胡片
药材
圆锥形或长圆锥形,常有分枝,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多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有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气微香,味微苦。
饮片
圆形、类圆形切片,直径0.3~1.5cm,厚2~4mm,有的呈片段,长达0.8~1.2cm。切面淡黄色,皮部薄,棕色或棕黄色,木部宽广,黄色,年长者强烈木化呈数层环状,形成层明显。
1-43南柴胡 南柴胡片
药材
根较细,圆锥形,多不分歧。根头顶端密被纤维状叶基残余。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紧密环纹或横向疣状突起。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
饮片
类圆形切片或斜切片,直径0.3~1.5cm,厚2~4mm。外表面黑棕色或红棕色,切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体轻松,略具香气。加醋拌炒为醋柴胡,呈黄褐色,质干脆,具醋气。加鳖血拌匀,文火炒干为鳖柴胡,具腥气。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和解少阳。
宣湿化痰,透达膜原。
和解散结,温里祛寒。
天行赤眼(红眼病)。
流行性腮腺炎。
肝脾不和之小儿厌食症。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适用于湿热下注型阴道炎。
清肝和胃。适用于肝热犯胃、肝火郁遏引起的妊娠呕吐。
疏肝理气,解郁宁神。适用于妇女更年期脾肾不足、精神不振、失眠多梦、食少便溏、腰酸痛等症。
疏肝理气,清热凉血,化淤止痛。适用于肝郁湿热型产后恶露不绝。
疏理肝气。
柴胡入肝经,能疏肝、行气、解郁;香附可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是治疗肝气郁滞引起的月经不...
养胃生津
疏肝理气止痛。
理气解郁,疏肝健脾,适用于压力大、情绪不佳、更年期肝气郁结所致的胸闷、易发脾气等症。
疏肝解郁,清热除湿,行气止痛,适用于肝经湿热所致的胸胁、腹部胀痛。
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疏肝解郁,治疗情绪不佳及经期紊乱导致青春痘严重者,易疲倦者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