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瘤

2020-07-15

发生在颅内的肿瘤,统称为脑瘤。最常见的脑瘤主要有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垂体瘤 。这三样肿瘤占据颅内肿瘤发病率的70%左右,其它的肿瘤大概占30%。种类比较多,种类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这些都不常见,最常见的肿瘤主要就是以上三种。



什么是脑瘤相关阅读


脑垂体瘤是如何形成的

脑垂体遛是如何形成的:
  脑垂体瘤在颅内肿瘤内是比较常见的肿瘤。颅内肿瘤的发病率的前三位,第一位是胶质瘤,第二位是脑膜瘤,第三就是垂体瘤。
  垂体瘤普遍称之为垂体腺瘤,它的病因至今不太清楚。目前考虑可能和基因突变有关系,即垂体腺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的局部细胞形成瘤性改变。
  比如,大家知道的篮球运动员,特别是体型高大的运动员,女运动员郑海霞,男的篮球运动员穆铁柱,他们都是生长激素瘤,属于垂体瘤,它是垂体瘤的一种。所以,在临床上垂体瘤发病率很高,它的发病率是流行病学里大概10万分之1,10万个人内就有1个患者会出现垂体瘤。但是垂体瘤分了很多种,是根据患者垂体腺的细胞来源的不同,它是分不同的种,如果患者有生长激素瘤,就是会出现巨人症,或者肢体肥大。
  如果患者患有泌乳素肿瘤,病人会表现出性功能的改变,不管患者是男性还是女性。所以,脑垂体瘤的患者来源于不同的细胞会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只是统一称之为垂体瘤。

脑垂体瘤一定要手术吗

脑垂体遛一定要手术吗:
  脑垂体瘤的治疗方式分为多种,目前有药物治疗,特别是对于泌乳素腺瘤患者,肿瘤不大,但是有一定的分泌功能,这种情况可以使用临床上常用的溴隐亭药物治疗。溴隐亭可以抑制患者肿瘤的生长,抑制肿瘤激素的分泌,使患者临床的症状改善,并且能维持很长的一段时间,治疗效果不错。
  对于肿瘤比较大的患者,比如生长激素瘤,它激素分泌比较旺盛,对患者有明显影响,此时采用这种微创的治疗方法,能够达到肿瘤的全切从而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手术方式都是通过神经内镜操作,所以手术创伤性很小,而且手术非常安全,而且能达到将90%患者肿瘤全切,达到治愈。剩余10%的病人肿瘤比较大,它的生长方式使医生难以采用内镜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此时,患者可能需要采用开颅的传统方法全切肿瘤,但由于此类患者肿瘤比较广泛,也难以达到全切的目的,造成可能会有复发的现象。脑垂体瘤是良性肿瘤,如果患者疾病复发可以再次手术治疗,也可以达到治愈。

脑垂体瘤和胶质瘤有什么不同

有些病人问脑膜瘤和胶质瘤的区别,实际从病理上发生来说呢确实区别比较大一个是发生在脑外 在颅内的肿瘤也就是说脑膜瘤是发生在脑外颅内的肿瘤胶质瘤是发生在脑实质的肿瘤脑膜瘤的生长是膨胀性生长胶质瘤的生长是侵润性的生长,但是在临床表现上没有特定的临床表现,是表现出这两个肿瘤的不一样因为它都可以发生颅内高压和占位性的体征和效应这样的话呢没有特定的表现能区分这两种病的不同。

颅内肿瘤侧脑室脑膜瘤手术

脑室肿瘤良、恶性肿瘤均有发生,前者多见脑膜瘤,后者常见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以及星形细胞瘤。良性复发率低,恶性复发率高。由于脑室内含有可流通的脑脊液,因而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对脑组织影响较小,常无症状而不被患者感知,常在查体或意外检查时被发现,待有明显症状时,瘤体多以较大。患者可表现为头部钝痛而无特殊表现。瘤体多与脑室内脉络丛粘连,或从其发生,血供通常较为丰富。

手术时需注意:
  1、轻柔分离,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
  2、灼烧表面血管,致瘤体缩小,尤其要控制好脉络丛处的供血血管;
  3、分块切除,逐步深入致瘤体根部;
  4、冲洗脑室系统,尽量避免在脑室内使用止血贴付材料以防脑积水形成。
  手术并发症:
  1、术后低颅压,如恶心呕吐,可适当补液;
  2、发热,系血性脑脊液刺激脑室系统而致,可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辅用退热消炎制剂;
  3、肢体活动障碍,少数可为永久,多与术中显露肿瘤过程有关;
  4、癫痫,个别患者出现,多在数年后发生,术区脑组织软化后瘢痕形成有关,可采用药物治疗。
  诊断:右侧脑室三角区占位,脑膜瘤可能性大。
  手术方式:经右侧脑室三角区入路脑室肿瘤切除术
  手术情况:瘤体边界清楚,血供丰富,质韧,与脉络丛粘连紧密。肿瘤分块全切。

恶性脑瘤是癌症吗

恶性脑瘤是癌症吗?脑瘤,在临床上的发病概率非常高,生长在颅内的肿瘤务必要引起十二万分的重视才行,虽然也有些脑瘤属于良性,但是危害性仍旧不可轻视,因为大脑是我们人体的司令部,一旦发生任何闪失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那么,恶性脑瘤是癌症吗?

恶性脑瘤属于癌症,又称为脑癌,脑癌是指生长在颅腔的新生物,可起源于脑、脑膜、神经、血管及脑附件,或由身体的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侵入颅内而形成,大都可产生头痛、颅内高压及局灶性症状,占全身各种肿瘤的1%~3%。

 恶性脑瘤的表现症状

1、头痛、恶心、呕吐、头痛多位于前额及颞部,为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剧,常在早上头痛更重,间歇期可以正常。

2、视乳头水肿及视力减退。

3、精神及意识障碍及其他症状:头晕、复视、一过性黑朦、猝倒、意识模糊、精神不安或淡漠,可发生癫痫,甚至昏迷。

4、生命体征变化:中度与重度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引起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

5、精神症状:多表现为反应迟钝,生活懒散,近记忆力减退,甚至丧失,严重时丧失自知力及判断力,亦可表现为脾气暴躁,易激动或欣快。

6、癫痫发作:包括全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以额叶最为多见,依次为颞叶、顶叶,枕叶最少见,有的病例抽搐前有先兆,如颞叶肿瘤,癫痫发作前常有幻想,眩晕等先兆,顶叶肿瘤发作前可有肢体麻木等异常感觉。

多数病人在正常生活、工作中忽然受伤或者由于疾病所致偏瘫等,这类病人的心理变化常表现为抑郁、愤怒、内疚,悔恨造成的本人及家庭悲剧。因此家属要对她进行关心、安慰和鼓励,使其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对前途树立信心。

恶性脑肿瘤能治好么

恶性脑肿瘤能治好么?生活中有很多人知道自己得了脑肿瘤之后,便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等待死亡,其实,脑肿瘤有良性的也有恶性,并不是说所有的脑瘤都会夺走人的性命,恶性脑肿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脑癌,那么,恶性脑肿瘤能治好么?

脑瘤发病多缓慢,首发症状可为颅内压增高如头疼、呕吐、或为神经定位症状如肌力减退、癫痫等。数周、数月或数年之后症状增多,病情加重。发病也有较急的,患者于数小时或数日内突然恶化,陷入瘫痪、昏迷。恶性脑瘤生长较快,无包膜,界限不明显,呈浸润性生长,分化不良。

恶性脑瘤大都生长在颅神经组织内,细胞分化不良,生长迅速,难以根治。而有一些部分的所谓颅内恶性肿瘤,由于生长在不非常重要的脑组织中,几乎能全部切除,术后也能生存较长时间,甚至能治愈。有极个别的脑瘤,开始为良性,以后转变为恶性,颅内胶质细胞瘤、转移瘤及侵入瘤多为恶性。脑膜瘤,垂体腺瘤,胚胎残余肿瘤及血管肿瘤常为良性。

就目前治疗现状而言,恶性脑瘤依旧是医学上未被攻克的一大难题,然而这也并不等于得了恶性脑瘤就被宣判了死刑,临床上亦有很多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恶性脑瘤的生活护理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早期恶性脑瘤癌肿较小,若部位合适,应行手术切除。

若肿瘤部位切除难度大,可先行放疗,待肿瘤变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临床不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脑肿瘤,一经发现要及时前往相关专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积极的治疗,切勿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由此看来,大部分脑部肿瘤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是真实的,所以大家发现自己脑部长出肿瘤之后也不要过于担心,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就可以了,目前最常使用的治疗脑部肿瘤的方法就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也有一些患者接受放疗和化疗方法治疗的。

后纵裂单侧镰旁脑膜瘤的手术切除

患者,女,50岁,头部钝痛2年。

头部增强MRI显示:右顶后大脑镰旁占位,实质性,边界清楚,下极达三脑室后部。明显均匀强化,占位效应明显。

诊断:后纵裂右侧镰旁脑膜瘤

手术入路:右顶后纵裂入路大脑镰旁肿瘤切除术

术中情况:矢状窦旁分离粗大引流静脉,沿大脑镰右侧深入,释放脑脊液,显露深部瘤体表面,灼烧瘤体在大脑镰上的附着基底,电灼瘤体表面,终致瘤体皱缩,分块切除肿瘤,切除受侵犯的大脑镰局部。证实肿瘤起源于右侧深部大脑镰旁,瘤体向深部发展接近镰下松果体区。

术后病理:脑膜瘤

术后影像复查:瘤体全切

术后情况:未出现并发症,肢体活动良好。

分析:本例瘤体较深,起源于大脑镰一侧深部,并向深部镰下松果体区发展,瘤体浅部受正常顶叶大脑内侧面的掩盖,从脑表面沿纵裂深入,对患侧大脑内侧面和引流静脉有可能牵拉损伤,造成对侧肢体瘫痪或是颅内出血;因而术前对瘤体定位一定要精确,游离一段引流静脉,以利有更大空间牵拉脑顶内侧。

脑膜瘤为良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女性,起病隐袭,症状进展轻微,常不易被患者察觉。当有症状时,瘤体多已较大。大脑镰、大脑和小脑表面、嗅沟、鞍结节、静脉窦、脑室系统等等部位系好发部位。

中央沟静脉是重要的引流血管,在显露瘤体时,过度牵拉会撕裂此静脉,即使血管未撕裂,也常出现术后血管痉挛,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对侧肢体瘫痪和脑水肿引致颅内压骤升。

本例瘤体深在,脑表引流静脉和右侧顶叶脑组织位居瘤体浅部,必须牵开才能显露瘤体。良好显露技术,保证了本例瘤体切除而引流静脉损和顶叶脑回不受损伤,是患者良好出院的关键。

胶质瘤的治疗

神经胶质瘤(Giiomas)亦称胶质细胞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大多数肿瘤起源于不同类型的神经胶质,但根据组织发生学来源及生物学特征类似,对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各种肿瘤,一般都称为神经胶质瘤。

由于肿瘤逐渐增大,形成颅内占位病变,并常伴有周围脑水肿,当超过代偿限度时,即产生颅内压增高。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或压迫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时,更加重颅内压增高。如肿瘤内发生出血、坏死及囊肿形成,可加快其进程。当颅内压增高达到临界点时,颅内容积继续有小量增加,颅内压将迅速增高。如进行颅内压监测,压力达到6.67~13.3kPa汞柱时,则出现高原波,高原波反复出现,持续时间长,即为临床征象。当颅内压等于动脉压时,脑血管麻痹,脑血流停止,血压下降,病人不久将死亡。

肿瘤增大,局部颅内压力最高,颅内各分腔间产生压力梯度,造成脑移位,逐渐加重则形成脑疝。幕上大脑半球肿瘤可产生大脑镰下疝,扣带回移过中线,可造成楔形坏死。胼周动脉亦可受压移位,严重的可发生供应区脑梗塞。更重要的是小脑幕切迹疝,即颞叶内侧沟回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后颅窝移位疝出。同侧动眼神经受压麻痹,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中脑的大脑脚受压产生对侧偏瘫。有时对侧大脑脚压迫于小脑幕边缘或者骨尖,产生同侧偏瘫。脉络膜后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亦可受压引起缺血性坏死。最后压迫脑干可产生向下轴性移位,导致中脑及桥脑上部梗死出血。病人昏迷,血压上升,脉缓、呼吸深而不规则,并可出现去大脑强直。最后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搏停止而死亡。幕下后颅窝肿瘤可产生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向下移位疝出枕大孔。严重时延髓腹侧压迫于枕大孔前缘。幕上肿瘤亦可伴发枕大孔疝。致延髓缺血,病人昏迷,血压上升,脉缓而有力,呼吸深而不规划。随后呼吸停止,血压下降,脉速而弱,终致死亡。

神经胶质瘤的病程依其病理类型和所在部位长短不一,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多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多较短,较良性的肿瘤或位于所谓静区的肿瘤病史多较长。肿瘤如有出血或囊肿形成、症状发展进程可加快,有的甚至可类似脑血管病的发展过程。

症状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颅内压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造成神经功能缺失。

头痛大多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肿瘤增长颅内压逐渐增高,压迫、牵扯颅内疼痛敏感结构如血管、硬膜和某些颅神经而产生头痛。大多为跳痛、胀痛,部位多在额颞部或枕部,一侧大脑半球浅在的肿瘤,头痛可主要在患侧、头痛开始为间歇性,多发生于清晨、随着肿瘤的发展,头痛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呕吐系由于延髓呕吐中枢或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可先无恶心,是喷射性。在儿童可由于颅缝分离头痛不显著,且因后颅窝肿瘤多见,故呕吐较突出。

颅内压增高可产生视乳头水肿,且久致视神经继发萎缩,视力下降。肿瘤压迫视神经者产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亦致视力下降。外展神经易受压挤牵扯,常致麻痹,产生复视。

一部分肿瘤病人有癫痫症状,并可为早期症状。癫痫始于成年后者一般为症状性,大多为脑瘤所致。药物不易控制或发作性质有改变者,都应考虑有脑瘤存在。肿瘤邻近皮层者易发生癫痫,深在者则少见。局限性癫痫有定位意义。

有些肿瘤特别是位于额叶者可逐渐出现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淡漠、言语及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关心,不知整洁等。

局部症状则依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的症状,进行性加重。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生长较快,对脑组织浸润破坏,周围脑水肿亦显著,局部症状较明显,发展亦快。在脑室内肿瘤或位于静区的肿瘤早期可无局部症状。而在脑干等重要功能部位的肿瘤早期即出现局部症状,经过相当长时间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某些发展较慢的肿瘤,由于代偿作用,亦常至晚期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根据其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及临床过程等进行诊断,并估计其病理类型。除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外,还需作一些辅助检查帮助诊断定位及定性。

 (1) 脑脊液检查:作腰椎穿刺压力大多增高,有的肿瘤如位于脑表面或脑室内者脑脊液蛋白量可增高,白细胞数亦可增多,有的可查见瘤细胞。但颅内压显著增高者,腰椎穿刺有促进脑疝的危险。故一般仅在必要时才做,如需与炎症或出血相鉴别时。压力增高明显者,操作应慎重,勿多放脑脊液。术后给予甘露醇滴注,注意观察。

 (2)超声波检查:可帮助定侧及观察有无脑积水。对婴儿可通过前囟进行B型超声扫描,可显示肿瘤影像及其他病理变化。

(3) 脑电图检查:神经胶质瘤的脑电图改变一方面是局限于肿瘤部位脑电波的改变。另一方面是一般的广泛分布的频率和波幅的改变。这些受肿瘤大小、浸润性、脑水肿程度和颅内压增高等的影响,浅在的肿瘤易出现局限异常,而深部肿瘤则较少局限改变。在较良性的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等主要表现为局限性δ波,有的可见棘波或尖波等癫痫波形。大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可表现为广泛的δ波,有时只能定侧。

(4)放射性同位素扫描(Y射线脑图):生长较快血运丰富的肿瘤,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同位素吸收率高。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显示同位素浓集影像,中间可有由于坏死、囊肿形成的低密度区,需根据其形状、多发性等与转移瘤相鉴别。星形细胞瘤等较良性的神经胶质瘤则浓度较低,常略高于周围脑组织,影像欠清晰,有的可为阴性发现。

(5)放射学检查:包括头颅平片,脑室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头颅平片可显示颅内压增高征,肿瘤钙化及松果体钙化移位等。脑室造影可显示脑血管移位及肿瘤血管情况等。这些异常改变,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肿瘤有所不同,可帮助定位,有时甚至可定性。特别是CT扫描的诊断价值最大,静脉注射对比剂强化扫描,定位准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它可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形状、脑组织反应情况及脑室受压移位情况等。但仍需结合临床综合考虑,以便明确诊断。

(6)核磁共振:对脑瘤的诊断较CT更为准确,影像更为清楚,可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微小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得到与CT相似的图像,并能观察肿瘤的生长代谢情况,鉴别良性恶性肿瘤。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

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肿瘤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间无明显边界,除早期肿瘤小且位于适当部位者外,难以作到全部切除,一般都主张综合治疗,即术后配合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可延缓复发及延长生存期。并应争取作到早期确诊,及时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晚期不但手术困难,危险性大,并常遗有神经功能缺失。特别是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常于短期内复发。

(1)手术治疗: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早期肿瘤较小者应争取全部切除肿瘤。浅在肿瘤可围绕肿瘤切开皮层,白质内肿瘤应避开重要功能区作皮层切口。分离肿瘤时,应距肿瘤有一定距离,在正常脑组织内进行,勿紧贴肿瘤。特别在额叶或颞叶前部或小脑半球的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等较良性的肿瘤,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对位于额叶或颞叶前部较大的肿瘤,可作脑叶切除术,连同肿瘤一并切除。在额叶者切口后缘应在前中央回前至少2厘米,在优势半球并应避开运动性语言中枢。在颞叶者后缘应在下吻合静脉以前,并避免损伤外侧裂血管,少数位于枕叶的肿瘤,亦可作脑叶切除术、但遗有视野偏盲。额叶或颞叶肿瘤如范围广不能全部切除,可尽量切除肿瘤同时切除额极或额极作内减压术,亦可延长复发时间。

肿瘤累及大脑半球两个脑叶以上已有偏瘫但未侵及基底节、丘脑及对侧者,亦可作大脑半球切除术。

肿瘤位于运动、言语区而无明显偏瘫、失语者,应注意保持神经功能适当切除肿瘤,避免遗有严重后遗症。可同时作颞肌下或去骨瓣减压术。亦可仅作活检后作减压术。丘脑肿瘤压迫阻塞第三脑室者,可作分流术,否则亦可作减压术。

脑室肿瘤可根据所在部位从非重要功能区切开脑组织进入脑室,尽可能切除肿瘤,解除脑室梗阻。应注意避免损伤肿瘤邻近下丘脑或脑干,以防发生危险。脑干肿瘤除小的结节性或囊性者可作切除外,有颅内压增高者可作分流术。上蚓部肿瘤难以切除者亦可作分流术。

病情危急者,幕上肿瘤宜先给予脱水药物治疗,同时尽快进行检查确诊,随即进行手术治疗。后颅窝肿瘤可先作脑室引流术,2~3天后待病情好转稳定,再行手术治疗。

(2) 放射治疗:用于体外照射的放射源有高电压x线治疗机、60Co治疗机、电子加速器等。后二者属于高能射线,穿透力强,皮肤剂量低,骨吸收量小,旁向散射少。加速器则剂量集中于预计的深部,超过此深度则剂量急剧下降,可保护病变后方的正常脑组织。放射治疗宜在手术后一般状况恢复后尽早进行。照射剂量一般神经胶质瘤给予5000~6000cGy,在5~6周内完成。对照射野大放疗敏感性高的,如髓母细胞瘤,可给予4000~5000cGy。

各种类型的神经胶质瘤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分化差的肿瘤较分化好的为高。以髓母细胞瘤对放疗最为敏感,其次为室管膜母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仅中度敏感,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等更差些。对髓母细胞瘤及室管膜瘤,因易随脑脊液播散,应包括全椎管照射。

(3) 化学治疗:高脂溶性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化疗药物,适用于脑神经胶质瘤。在星形细胞瘤Ⅲ~Ⅳ级时,由于水肿而血脑屏障遭到破坏,使水溶性大分子药物得以通过,故有人认为选用药物时可以扩大至许多水溶性分子。但实际上在肿瘤周围区增殖细胞密集之处,血脑屏障的破坏并不严重。故选择的药物仍宜以脂溶性者为主。

相关偏方验方

脑瘤

清热解毒活血。适用于脑瘤。

脑瘤

养血活血,祛风平肝。适用于颅底蝶鞍区占位性病变,脑部蝶鞍瘤。

脑瘤

清热化湿,解毒散结。适用于脑垂体瘤。

脑瘤

解毒抗癌。适用于脑瘤。

脑瘤

镇肝熄风通络。适用于脑瘤疼痛。

什么是脑瘤-乡间郎中

什么是脑瘤

2020-07-15

发生在颅内的肿瘤,统称为脑瘤。最常见的脑瘤主要有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垂体瘤 。这三样肿瘤占据颅内肿瘤发病率的70%左右,其它的肿瘤大概占30%。种类比较多,种类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这些都不常见,最常见的肿瘤主要就是以上三种。



什么是脑瘤相关阅读


脑垂体瘤是如何形成的

脑垂体遛是如何形成的:
  脑垂体瘤在颅内肿瘤内是比较常见的肿瘤。颅内肿瘤的发病率的前三位,第一位是胶质瘤,第二位是脑膜瘤,第三就是垂体瘤。
  垂体瘤普遍称之为垂体腺瘤,它的病因至今不太清楚。目前考虑可能和基因突变有关系,即垂体腺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的局部细胞形成瘤性改变。
  比如,大家知道的篮球运动员,特别是体型高大的运动员,女运动员郑海霞,男的篮球运动员穆铁柱,他们都是生长激素瘤,属于垂体瘤,它是垂体瘤的一种。所以,在临床上垂体瘤发病率很高,它的发病率是流行病学里大概10万分之1,10万个人内就有1个患者会出现垂体瘤。但是垂体瘤分了很多种,是根据患者垂体腺的细胞来源的不同,它是分不同的种,如果患者有生长激素瘤,就是会出现巨人症,或者肢体肥大。
  如果患者患有泌乳素肿瘤,病人会表现出性功能的改变,不管患者是男性还是女性。所以,脑垂体瘤的患者来源于不同的细胞会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只是统一称之为垂体瘤。

脑垂体瘤一定要手术吗

脑垂体遛一定要手术吗:
  脑垂体瘤的治疗方式分为多种,目前有药物治疗,特别是对于泌乳素腺瘤患者,肿瘤不大,但是有一定的分泌功能,这种情况可以使用临床上常用的溴隐亭药物治疗。溴隐亭可以抑制患者肿瘤的生长,抑制肿瘤激素的分泌,使患者临床的症状改善,并且能维持很长的一段时间,治疗效果不错。
  对于肿瘤比较大的患者,比如生长激素瘤,它激素分泌比较旺盛,对患者有明显影响,此时采用这种微创的治疗方法,能够达到肿瘤的全切从而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手术方式都是通过神经内镜操作,所以手术创伤性很小,而且手术非常安全,而且能达到将90%患者肿瘤全切,达到治愈。剩余10%的病人肿瘤比较大,它的生长方式使医生难以采用内镜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此时,患者可能需要采用开颅的传统方法全切肿瘤,但由于此类患者肿瘤比较广泛,也难以达到全切的目的,造成可能会有复发的现象。脑垂体瘤是良性肿瘤,如果患者疾病复发可以再次手术治疗,也可以达到治愈。

脑垂体瘤和胶质瘤有什么不同

有些病人问脑膜瘤和胶质瘤的区别,实际从病理上发生来说呢确实区别比较大一个是发生在脑外 在颅内的肿瘤也就是说脑膜瘤是发生在脑外颅内的肿瘤胶质瘤是发生在脑实质的肿瘤脑膜瘤的生长是膨胀性生长胶质瘤的生长是侵润性的生长,但是在临床表现上没有特定的临床表现,是表现出这两个肿瘤的不一样因为它都可以发生颅内高压和占位性的体征和效应这样的话呢没有特定的表现能区分这两种病的不同。

颅内肿瘤侧脑室脑膜瘤手术

脑室肿瘤良、恶性肿瘤均有发生,前者多见脑膜瘤,后者常见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以及星形细胞瘤。良性复发率低,恶性复发率高。由于脑室内含有可流通的脑脊液,因而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对脑组织影响较小,常无症状而不被患者感知,常在查体或意外检查时被发现,待有明显症状时,瘤体多以较大。患者可表现为头部钝痛而无特殊表现。瘤体多与脑室内脉络丛粘连,或从其发生,血供通常较为丰富。

手术时需注意:
  1、轻柔分离,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
  2、灼烧表面血管,致瘤体缩小,尤其要控制好脉络丛处的供血血管;
  3、分块切除,逐步深入致瘤体根部;
  4、冲洗脑室系统,尽量避免在脑室内使用止血贴付材料以防脑积水形成。
  手术并发症:
  1、术后低颅压,如恶心呕吐,可适当补液;
  2、发热,系血性脑脊液刺激脑室系统而致,可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辅用退热消炎制剂;
  3、肢体活动障碍,少数可为永久,多与术中显露肿瘤过程有关;
  4、癫痫,个别患者出现,多在数年后发生,术区脑组织软化后瘢痕形成有关,可采用药物治疗。
  诊断:右侧脑室三角区占位,脑膜瘤可能性大。
  手术方式:经右侧脑室三角区入路脑室肿瘤切除术
  手术情况:瘤体边界清楚,血供丰富,质韧,与脉络丛粘连紧密。肿瘤分块全切。

恶性脑瘤是癌症吗

恶性脑瘤是癌症吗?脑瘤,在临床上的发病概率非常高,生长在颅内的肿瘤务必要引起十二万分的重视才行,虽然也有些脑瘤属于良性,但是危害性仍旧不可轻视,因为大脑是我们人体的司令部,一旦发生任何闪失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那么,恶性脑瘤是癌症吗?

恶性脑瘤属于癌症,又称为脑癌,脑癌是指生长在颅腔的新生物,可起源于脑、脑膜、神经、血管及脑附件,或由身体的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侵入颅内而形成,大都可产生头痛、颅内高压及局灶性症状,占全身各种肿瘤的1%~3%。

 恶性脑瘤的表现症状

1、头痛、恶心、呕吐、头痛多位于前额及颞部,为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剧,常在早上头痛更重,间歇期可以正常。

2、视乳头水肿及视力减退。

3、精神及意识障碍及其他症状:头晕、复视、一过性黑朦、猝倒、意识模糊、精神不安或淡漠,可发生癫痫,甚至昏迷。

4、生命体征变化:中度与重度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引起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

5、精神症状:多表现为反应迟钝,生活懒散,近记忆力减退,甚至丧失,严重时丧失自知力及判断力,亦可表现为脾气暴躁,易激动或欣快。

6、癫痫发作:包括全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以额叶最为多见,依次为颞叶、顶叶,枕叶最少见,有的病例抽搐前有先兆,如颞叶肿瘤,癫痫发作前常有幻想,眩晕等先兆,顶叶肿瘤发作前可有肢体麻木等异常感觉。

多数病人在正常生活、工作中忽然受伤或者由于疾病所致偏瘫等,这类病人的心理变化常表现为抑郁、愤怒、内疚,悔恨造成的本人及家庭悲剧。因此家属要对她进行关心、安慰和鼓励,使其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对前途树立信心。

恶性脑肿瘤能治好么

恶性脑肿瘤能治好么?生活中有很多人知道自己得了脑肿瘤之后,便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等待死亡,其实,脑肿瘤有良性的也有恶性,并不是说所有的脑瘤都会夺走人的性命,恶性脑肿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脑癌,那么,恶性脑肿瘤能治好么?

脑瘤发病多缓慢,首发症状可为颅内压增高如头疼、呕吐、或为神经定位症状如肌力减退、癫痫等。数周、数月或数年之后症状增多,病情加重。发病也有较急的,患者于数小时或数日内突然恶化,陷入瘫痪、昏迷。恶性脑瘤生长较快,无包膜,界限不明显,呈浸润性生长,分化不良。

恶性脑瘤大都生长在颅神经组织内,细胞分化不良,生长迅速,难以根治。而有一些部分的所谓颅内恶性肿瘤,由于生长在不非常重要的脑组织中,几乎能全部切除,术后也能生存较长时间,甚至能治愈。有极个别的脑瘤,开始为良性,以后转变为恶性,颅内胶质细胞瘤、转移瘤及侵入瘤多为恶性。脑膜瘤,垂体腺瘤,胚胎残余肿瘤及血管肿瘤常为良性。

就目前治疗现状而言,恶性脑瘤依旧是医学上未被攻克的一大难题,然而这也并不等于得了恶性脑瘤就被宣判了死刑,临床上亦有很多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恶性脑瘤的生活护理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早期恶性脑瘤癌肿较小,若部位合适,应行手术切除。

若肿瘤部位切除难度大,可先行放疗,待肿瘤变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临床不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脑肿瘤,一经发现要及时前往相关专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积极的治疗,切勿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由此看来,大部分脑部肿瘤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是真实的,所以大家发现自己脑部长出肿瘤之后也不要过于担心,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就可以了,目前最常使用的治疗脑部肿瘤的方法就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也有一些患者接受放疗和化疗方法治疗的。

后纵裂单侧镰旁脑膜瘤的手术切除

患者,女,50岁,头部钝痛2年。

头部增强MRI显示:右顶后大脑镰旁占位,实质性,边界清楚,下极达三脑室后部。明显均匀强化,占位效应明显。

诊断:后纵裂右侧镰旁脑膜瘤

手术入路:右顶后纵裂入路大脑镰旁肿瘤切除术

术中情况:矢状窦旁分离粗大引流静脉,沿大脑镰右侧深入,释放脑脊液,显露深部瘤体表面,灼烧瘤体在大脑镰上的附着基底,电灼瘤体表面,终致瘤体皱缩,分块切除肿瘤,切除受侵犯的大脑镰局部。证实肿瘤起源于右侧深部大脑镰旁,瘤体向深部发展接近镰下松果体区。

术后病理:脑膜瘤

术后影像复查:瘤体全切

术后情况:未出现并发症,肢体活动良好。

分析:本例瘤体较深,起源于大脑镰一侧深部,并向深部镰下松果体区发展,瘤体浅部受正常顶叶大脑内侧面的掩盖,从脑表面沿纵裂深入,对患侧大脑内侧面和引流静脉有可能牵拉损伤,造成对侧肢体瘫痪或是颅内出血;因而术前对瘤体定位一定要精确,游离一段引流静脉,以利有更大空间牵拉脑顶内侧。

脑膜瘤为良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女性,起病隐袭,症状进展轻微,常不易被患者察觉。当有症状时,瘤体多已较大。大脑镰、大脑和小脑表面、嗅沟、鞍结节、静脉窦、脑室系统等等部位系好发部位。

中央沟静脉是重要的引流血管,在显露瘤体时,过度牵拉会撕裂此静脉,即使血管未撕裂,也常出现术后血管痉挛,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对侧肢体瘫痪和脑水肿引致颅内压骤升。

本例瘤体深在,脑表引流静脉和右侧顶叶脑组织位居瘤体浅部,必须牵开才能显露瘤体。良好显露技术,保证了本例瘤体切除而引流静脉损和顶叶脑回不受损伤,是患者良好出院的关键。

胶质瘤的治疗

神经胶质瘤(Giiomas)亦称胶质细胞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大多数肿瘤起源于不同类型的神经胶质,但根据组织发生学来源及生物学特征类似,对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各种肿瘤,一般都称为神经胶质瘤。

由于肿瘤逐渐增大,形成颅内占位病变,并常伴有周围脑水肿,当超过代偿限度时,即产生颅内压增高。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或压迫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时,更加重颅内压增高。如肿瘤内发生出血、坏死及囊肿形成,可加快其进程。当颅内压增高达到临界点时,颅内容积继续有小量增加,颅内压将迅速增高。如进行颅内压监测,压力达到6.67~13.3kPa汞柱时,则出现高原波,高原波反复出现,持续时间长,即为临床征象。当颅内压等于动脉压时,脑血管麻痹,脑血流停止,血压下降,病人不久将死亡。

肿瘤增大,局部颅内压力最高,颅内各分腔间产生压力梯度,造成脑移位,逐渐加重则形成脑疝。幕上大脑半球肿瘤可产生大脑镰下疝,扣带回移过中线,可造成楔形坏死。胼周动脉亦可受压移位,严重的可发生供应区脑梗塞。更重要的是小脑幕切迹疝,即颞叶内侧沟回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后颅窝移位疝出。同侧动眼神经受压麻痹,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中脑的大脑脚受压产生对侧偏瘫。有时对侧大脑脚压迫于小脑幕边缘或者骨尖,产生同侧偏瘫。脉络膜后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亦可受压引起缺血性坏死。最后压迫脑干可产生向下轴性移位,导致中脑及桥脑上部梗死出血。病人昏迷,血压上升,脉缓、呼吸深而不规则,并可出现去大脑强直。最后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搏停止而死亡。幕下后颅窝肿瘤可产生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向下移位疝出枕大孔。严重时延髓腹侧压迫于枕大孔前缘。幕上肿瘤亦可伴发枕大孔疝。致延髓缺血,病人昏迷,血压上升,脉缓而有力,呼吸深而不规划。随后呼吸停止,血压下降,脉速而弱,终致死亡。

神经胶质瘤的病程依其病理类型和所在部位长短不一,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多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多较短,较良性的肿瘤或位于所谓静区的肿瘤病史多较长。肿瘤如有出血或囊肿形成、症状发展进程可加快,有的甚至可类似脑血管病的发展过程。

症状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颅内压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造成神经功能缺失。

头痛大多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肿瘤增长颅内压逐渐增高,压迫、牵扯颅内疼痛敏感结构如血管、硬膜和某些颅神经而产生头痛。大多为跳痛、胀痛,部位多在额颞部或枕部,一侧大脑半球浅在的肿瘤,头痛可主要在患侧、头痛开始为间歇性,多发生于清晨、随着肿瘤的发展,头痛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呕吐系由于延髓呕吐中枢或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可先无恶心,是喷射性。在儿童可由于颅缝分离头痛不显著,且因后颅窝肿瘤多见,故呕吐较突出。

颅内压增高可产生视乳头水肿,且久致视神经继发萎缩,视力下降。肿瘤压迫视神经者产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亦致视力下降。外展神经易受压挤牵扯,常致麻痹,产生复视。

一部分肿瘤病人有癫痫症状,并可为早期症状。癫痫始于成年后者一般为症状性,大多为脑瘤所致。药物不易控制或发作性质有改变者,都应考虑有脑瘤存在。肿瘤邻近皮层者易发生癫痫,深在者则少见。局限性癫痫有定位意义。

有些肿瘤特别是位于额叶者可逐渐出现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淡漠、言语及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关心,不知整洁等。

局部症状则依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的症状,进行性加重。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生长较快,对脑组织浸润破坏,周围脑水肿亦显著,局部症状较明显,发展亦快。在脑室内肿瘤或位于静区的肿瘤早期可无局部症状。而在脑干等重要功能部位的肿瘤早期即出现局部症状,经过相当长时间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某些发展较慢的肿瘤,由于代偿作用,亦常至晚期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根据其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及临床过程等进行诊断,并估计其病理类型。除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外,还需作一些辅助检查帮助诊断定位及定性。

 (1) 脑脊液检查:作腰椎穿刺压力大多增高,有的肿瘤如位于脑表面或脑室内者脑脊液蛋白量可增高,白细胞数亦可增多,有的可查见瘤细胞。但颅内压显著增高者,腰椎穿刺有促进脑疝的危险。故一般仅在必要时才做,如需与炎症或出血相鉴别时。压力增高明显者,操作应慎重,勿多放脑脊液。术后给予甘露醇滴注,注意观察。

 (2)超声波检查:可帮助定侧及观察有无脑积水。对婴儿可通过前囟进行B型超声扫描,可显示肿瘤影像及其他病理变化。

(3) 脑电图检查:神经胶质瘤的脑电图改变一方面是局限于肿瘤部位脑电波的改变。另一方面是一般的广泛分布的频率和波幅的改变。这些受肿瘤大小、浸润性、脑水肿程度和颅内压增高等的影响,浅在的肿瘤易出现局限异常,而深部肿瘤则较少局限改变。在较良性的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等主要表现为局限性δ波,有的可见棘波或尖波等癫痫波形。大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可表现为广泛的δ波,有时只能定侧。

(4)放射性同位素扫描(Y射线脑图):生长较快血运丰富的肿瘤,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同位素吸收率高。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显示同位素浓集影像,中间可有由于坏死、囊肿形成的低密度区,需根据其形状、多发性等与转移瘤相鉴别。星形细胞瘤等较良性的神经胶质瘤则浓度较低,常略高于周围脑组织,影像欠清晰,有的可为阴性发现。

(5)放射学检查:包括头颅平片,脑室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头颅平片可显示颅内压增高征,肿瘤钙化及松果体钙化移位等。脑室造影可显示脑血管移位及肿瘤血管情况等。这些异常改变,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肿瘤有所不同,可帮助定位,有时甚至可定性。特别是CT扫描的诊断价值最大,静脉注射对比剂强化扫描,定位准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它可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形状、脑组织反应情况及脑室受压移位情况等。但仍需结合临床综合考虑,以便明确诊断。

(6)核磁共振:对脑瘤的诊断较CT更为准确,影像更为清楚,可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微小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得到与CT相似的图像,并能观察肿瘤的生长代谢情况,鉴别良性恶性肿瘤。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

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肿瘤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间无明显边界,除早期肿瘤小且位于适当部位者外,难以作到全部切除,一般都主张综合治疗,即术后配合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可延缓复发及延长生存期。并应争取作到早期确诊,及时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晚期不但手术困难,危险性大,并常遗有神经功能缺失。特别是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常于短期内复发。

(1)手术治疗: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早期肿瘤较小者应争取全部切除肿瘤。浅在肿瘤可围绕肿瘤切开皮层,白质内肿瘤应避开重要功能区作皮层切口。分离肿瘤时,应距肿瘤有一定距离,在正常脑组织内进行,勿紧贴肿瘤。特别在额叶或颞叶前部或小脑半球的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等较良性的肿瘤,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对位于额叶或颞叶前部较大的肿瘤,可作脑叶切除术,连同肿瘤一并切除。在额叶者切口后缘应在前中央回前至少2厘米,在优势半球并应避开运动性语言中枢。在颞叶者后缘应在下吻合静脉以前,并避免损伤外侧裂血管,少数位于枕叶的肿瘤,亦可作脑叶切除术、但遗有视野偏盲。额叶或颞叶肿瘤如范围广不能全部切除,可尽量切除肿瘤同时切除额极或额极作内减压术,亦可延长复发时间。

肿瘤累及大脑半球两个脑叶以上已有偏瘫但未侵及基底节、丘脑及对侧者,亦可作大脑半球切除术。

肿瘤位于运动、言语区而无明显偏瘫、失语者,应注意保持神经功能适当切除肿瘤,避免遗有严重后遗症。可同时作颞肌下或去骨瓣减压术。亦可仅作活检后作减压术。丘脑肿瘤压迫阻塞第三脑室者,可作分流术,否则亦可作减压术。

脑室肿瘤可根据所在部位从非重要功能区切开脑组织进入脑室,尽可能切除肿瘤,解除脑室梗阻。应注意避免损伤肿瘤邻近下丘脑或脑干,以防发生危险。脑干肿瘤除小的结节性或囊性者可作切除外,有颅内压增高者可作分流术。上蚓部肿瘤难以切除者亦可作分流术。

病情危急者,幕上肿瘤宜先给予脱水药物治疗,同时尽快进行检查确诊,随即进行手术治疗。后颅窝肿瘤可先作脑室引流术,2~3天后待病情好转稳定,再行手术治疗。

(2) 放射治疗:用于体外照射的放射源有高电压x线治疗机、60Co治疗机、电子加速器等。后二者属于高能射线,穿透力强,皮肤剂量低,骨吸收量小,旁向散射少。加速器则剂量集中于预计的深部,超过此深度则剂量急剧下降,可保护病变后方的正常脑组织。放射治疗宜在手术后一般状况恢复后尽早进行。照射剂量一般神经胶质瘤给予5000~6000cGy,在5~6周内完成。对照射野大放疗敏感性高的,如髓母细胞瘤,可给予4000~5000cGy。

各种类型的神经胶质瘤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分化差的肿瘤较分化好的为高。以髓母细胞瘤对放疗最为敏感,其次为室管膜母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仅中度敏感,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等更差些。对髓母细胞瘤及室管膜瘤,因易随脑脊液播散,应包括全椎管照射。

(3) 化学治疗:高脂溶性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化疗药物,适用于脑神经胶质瘤。在星形细胞瘤Ⅲ~Ⅳ级时,由于水肿而血脑屏障遭到破坏,使水溶性大分子药物得以通过,故有人认为选用药物时可以扩大至许多水溶性分子。但实际上在肿瘤周围区增殖细胞密集之处,血脑屏障的破坏并不严重。故选择的药物仍宜以脂溶性者为主。

相关偏方验方

脑瘤

清热解毒活血。适用于脑瘤。

脑瘤

养血活血,祛风平肝。适用于颅底蝶鞍区占位性病变,脑部蝶鞍瘤。

脑瘤

清热化湿,解毒散结。适用于脑垂体瘤。

脑瘤

解毒抗癌。适用于脑瘤。

脑瘤

镇肝熄风通络。适用于脑瘤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