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能吃草莓吗

2020-07-14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是可以吃草莓的,并且还可以吃葡萄、菠萝、柠檬、樱桃、橄榄等水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适量的食用,不要一次性食用过多,油腻的食物、含盐量高的食物、含糖量高的食物都是不建议吃的。

草莓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也是人们都很喜欢吃的水果,但是患有糖尿病的人需要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那么很多的患者是不知道能不能吃草莓的,生怕在吃了草莓以后,引起病情的加重。那么,糖尿病人能吃草莓吗?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是可以吃草莓的,但是需要注意草莓以后定量的吃不要一次性吃太多,毕竟草莓里面也是含有糖分的,在使用过度的丑那以后就会导致体内的血糖极速升高。除了草莓意外,患者还可以吃一些葡萄、菠萝、柠檬、樱桃、橄榄等水果,这些的水果虽然都是可以食用,但是也是需要注意食用的量,不能大量的食用。一些含糖量比较高的蔬果,最好是不要吃,就像是甘蔗,还有等食物这种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能量,还有糖分,在患者食用以后就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草莓酸酸甜甜,含糖量小,所以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是可以食用一些的,平时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食物有,油腻的食物,油腻的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这类的物质会导致血脂、血黏度升高,促使或加重动脉硬化,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常见油腻的食物有,油炸类的食物,还有动物油脂制作的食物等。辛辣的食物,也会不建议多吃的,以免食用以后引起肠胃上面的刺激,导致患者的病情更加的严重。
  含盐量高的食物,是不建议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吃的,含盐量高的食物有,腌制的食物等,平时做菜也不要放太多的盐,吃得过咸,可引起血容量增加而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的负担,促使或加重血管并发症,导致糖尿病加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多加的锻炼身体,加强自身的体质。



糖尿病人能吃草莓吗相关阅读


果糖注射液作为注射剂常规溶媒合理吗

果糖注射液作为注射剂常规溶媒合理吗?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用果糖注射液吗?

关于果糖注射液作为常规溶媒使用是否合理,大家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认识:

1、 果糖与葡萄糖的区别在于其代谢绕过胰岛素代谢途径,没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2、 果糖无法刺激胰岛素分泌,并且果糖的代谢能绕过葡萄糖代谢的限速步骤,因此果糖的大量使用将更加恶化机体能量代谢异常。

3、 长期使用果糖,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并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

4、 由于上述第2、3点,长期使用果糖可能导致体循环中非酯化的脂肪酸增高,引起一系列的代谢障碍,同时由于不能合成糖元,将最终导致肥胖、血糖升高以及胰岛细胞损伤。

5、 与葡萄糖比较,体循环中果糖的增加对甘油三酯含量的升高作用更强,因此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

6、 几点认识:

1) 与常见治疗药物的配伍少见研究,不建议使用果糖作为注射剂的常规溶剂,且相对于葡萄糖注射液而言,价格贵;

2) 每袋500ml的5%葡萄糖输液仅提供85 Kcal的能量,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甚微;

3) 每袋500ml的5%葡萄糖输液仅提供25g葡萄糖,这种剂量的葡萄糖对血糖的影响甚至低于止吐药或抗过敏所使用的甾体激素对血糖的影响(2两米做的米饭,可提供葡萄糖75g);

4) 如果糖尿病患者对使用葡萄糖注射液有担忧,只需进行血糖监测和加用胰岛素对抗即可(1单位胰岛素克对抗4-5g葡萄糖)。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科学饮食

糖尿病患者完全不吃水果是不适宜的,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人是有益的。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已获控制后并非一概排斥水果。

对于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每天可以吃150克左右含糖量低的新鲜水果。如果每天吃新鲜水果的量达到200-250克,就要从全天的主食中减掉25克(半两),以免全天总能量超标。

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在两餐之间,饥饿时或者体力活动之后,作为能量和营养素补充。通常可选在上午9点半左右,下午3点半左右,或者晚饭后1小时或睡前1小时。不提倡餐前或饭后立即吃水果,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致使餐后血糖过高,加重胰腺的负担。

含糖量为3%以下的蔬菜,有以下几种,可供糖尿病人选食:大白菜、圆白菜、菠菜、油菜、韭菜、茴菜、苘蒿、芹菜、苤蓝、莴苣笋、西葫芦、西红柿、冬瓜、苦瓜、黄瓜、茄子、丝瓜、芥蓝菜、瓢菜、塌棵菜、蕹菜、苋菜、龙须菜、绿豆芽、鲜蘑、水浸海带等。

每百克食品量在10克以下的有青梅、西瓜、甜瓜、椰子乳、橙、柠檬、葡萄、桃、李、杏、枇杷、菠萝、草莓、甘蔗、椰子、樱桃、橄榄等,糖尿病人 可以选用。含糖量在11-20克的水果有香蕉、石榴、柚、橘、苹果、梨、荔枝、芒果等,就得小心选用。

超过20克的有枣、红果,特别是干枣、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其含糖量甚高,则禁忌食用。不少蔬菜可作为水果食用,如西红柿、黄瓜、菜瓜等,每百克的糖含量在5克以下,又富含维生素,完全可以代替水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不同时段血糖自我监测的适合人群

国外大规模糖尿病临床研究显示,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可降低和延缓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国际糖尿病联盟在糖尿病治疗指南中明确提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值是:糖化血红蛋白<6.5%,空腹血糖<6.0mmol/L和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

但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人群中,血糖控制达到上述标准的比例很低,即使在城市大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也只有25%左右。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没有进行科学的血糖自我监测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糖自我监测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为指导病人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糖化血红蛋白常常被看作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医师评估糖尿病血糖控制好坏的重要手段。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是由全天24小时的血糖决定的,因而一日多次的血糖监测更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变化的全貌,一次血糖监测影响因素很多,如果根据一次血糖测定结果调整治疗,往往会出现偏差。

因此,理想的自我血糖监测,应当是每天多时点测定血糖。然而,从经济学和病人依从性方面考虑,这样做并不现实。我们只能通过选择一天中具有特定意义及代表性的若干时点,通过测定其血糖值来反映全天血糖的变化情况。

那么,我们通常选择哪些时点?各个时点的血糖又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呢?血糖自我监测的频率如何掌握呢?

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自我检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时可以每周监测1-2天全天五个点或七个点血糖。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血糖达到控制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次;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每天7个点的血糖为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

有下列情况时应加强监测:

①开始使用胰岛素(尤其带胰岛素泵者)治疗的患者。

② 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③ 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

④ 有低血糖发生的患者。

⑤ 药物更换或调整剂量的患者。

⑥ 怀孕的糖尿病患者。

⑦ 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如:生病、手术、外出、激动等。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随机血糖监测。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和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这个时候检测血糖很有必要。另外,病人在感冒发烧、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也需要加测血糖。

糖尿病的治疗现状

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它是继肿瘤、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1.5亿,估计到2010年,患病人数将达2.21亿,2025年将增加至3亿,增长率为46%。其中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其增长率为57%,而糖尿病在中国的严峻形势更是发人深省。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是糖尿病重灾区,截至2003年,中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达2380万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据官方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政府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费用为800亿元。即便如此,中国糖尿病治疗的现实与理想仍有很大差距。糖尿病的控制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1、血糖控制

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DCCT)和糖尿病并发症干预流行病学研究(EDIC)的研究已显示,强化治疗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使1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达60%~80%。英国的研究亦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经严格的血糖控制后,相关并发症均有显著降低,其中减少微血管并发症25%,心肌梗死16%,减少糖尿病相关死亡10%。

对于2型糖尿病来讲,改善血糖控制可明显改善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但能达到指南所推荐的控制目标的人群却少之又少。当前各大权威糖尿病机构均倡导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评价血糖控制达标的“金指标”,中国采用的是亚太地区的糖尿病治疗指南标准,即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据亚洲糖尿病治疗现状调查2003年中国区最新结果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HbA1C平均为7.5%~11.6%。仅有11.5%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而绝大多数(88.5%)的患者血糖未能达标(HbA1C>6.5%),其中HbA1C>7.5%的患者占38.6%。提示目前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尚不充分。

2、血糖监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糖尿病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并发症产生,可以讲治疗的好坏将会影响今后若干年的发展。但是糖尿病又被称作无声的杀手,因为高血糖对人体有害,却常无感觉,因此及时准确的血糖监测是确保治疗达标的重要手段。但是,血糖监测现状还很不令人满意。

在美国,15%~20%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自我监测,香港地区约为10%,而我国大陆地区仅为1%。在美国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监测频率为30.1次/月,香港地区为8~10次/月,而我国大陆地区仅为2.5次/月。

3、并发症和合并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已经成为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高达75%),约70%的糖尿病病人是因为心血管疾病住院治疗。新诊断的糖尿病人可能已有慢性并发症,其中视网膜病变16.6%,微量蛋白尿21%。

国内4 000人的糖尿病并发症调查显示:合并下肢神经病变者38%,白内障44%,微量蛋白尿33%,严重并发症(主要指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肾衰、失明和截肢)2%~7%。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步增加。 目前已有很多专家倡导超越血糖中心模式,降低胰岛素抵抗与降糖并举,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并重。

我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作好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社会问题。长远来看,要做到彻底征服糖尿病,实现持久达标,全面改善代谢紊乱纠正糖尿病治疗的低达标率现状任重而道远。

糖尿病人怎样吃水果

糖尿病人可以吃水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指出,糖尿病患者的糖类应来自含高膳食纤维的蔬菜、豆类、全麦谷物、燕麦和水果。可见,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

但是,水果中通常含有较多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为避免吃水果后血糖快速升高,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控制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100~200克,尤其不要一次集中食用,分开食用最佳。

②吃水果后要减少主食:这样可以控制糖类总摄入量。一般吃100~200克(2~4两)水果,大致要减少50~100克(0.5~1两)主食。

③在餐间(如早餐和午餐之间)或睡前吃: 避免同时摄入水果和主食。一般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

④选择含糖分较少的水果。

什么水果含糖分少呢?

依靠查《食物成分表》往往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因为食物成分表上面的数据检测的是水果中的糖类(既有糖分,也有淀粉,甚至还包括一部分膳食纤维)。

何况,即使同一种水果,也会因产地和生长环境不同,而含有不同的糖分。比如,同一品种的西瓜,有很甜的,也有不怎么甜的,含糖量差异较大。根据水果口味甜与不甜来选择,既简单易行,又比较可靠。

简单地说,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多种水果,每种水果都不要选特别甜的。最好的做法是,糖尿病患者结合血糖监测结果,自己摸索出吃水果的合适时间、品种和数量。橙子、柚子、猕猴桃、苹果、西红柿、黄瓜、梨、草莓等糖尿病人都可以吃。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方剂

糖尿病常用方

益气养明,温阳补肾。

相关偏方验方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化湿,顺气和胃。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祛暑,化湿醒脾。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解暑,祛风润肠。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散风。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利湿,清暑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相关食疗

草莓桑葚沙拉

本品可滋阴补血、生津止渴,适宜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消渴口干、大便干结者食用。

草莓葡萄柚黄瓜汁

有助于肉类的消化,能有效抑制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可增强身体抵抗力。

西瓜草莓豆浆

西瓜是夏季清热解暑的最佳果品之一。吃西瓜后排尿量会增加,有利尿的作用,从而减少胆色素...

蜜桃草莓面膜

控油祛痘。

杏仁草莓奶昔

杏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酚类成分,能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还可减少心脏病和很多慢性病的发病危险。

相关茶方

草莓绿茶

润肠通便,清新口气。

糖尿病人能吃草莓吗-乡间郎中

糖尿病人能吃草莓吗

2020-07-14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是可以吃草莓的,并且还可以吃葡萄、菠萝、柠檬、樱桃、橄榄等水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适量的食用,不要一次性食用过多,油腻的食物、含盐量高的食物、含糖量高的食物都是不建议吃的。

草莓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也是人们都很喜欢吃的水果,但是患有糖尿病的人需要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那么很多的患者是不知道能不能吃草莓的,生怕在吃了草莓以后,引起病情的加重。那么,糖尿病人能吃草莓吗?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是可以吃草莓的,但是需要注意草莓以后定量的吃不要一次性吃太多,毕竟草莓里面也是含有糖分的,在使用过度的丑那以后就会导致体内的血糖极速升高。除了草莓意外,患者还可以吃一些葡萄、菠萝、柠檬、樱桃、橄榄等水果,这些的水果虽然都是可以食用,但是也是需要注意食用的量,不能大量的食用。一些含糖量比较高的蔬果,最好是不要吃,就像是甘蔗,还有等食物这种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能量,还有糖分,在患者食用以后就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草莓酸酸甜甜,含糖量小,所以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是可以食用一些的,平时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食物有,油腻的食物,油腻的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这类的物质会导致血脂、血黏度升高,促使或加重动脉硬化,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常见油腻的食物有,油炸类的食物,还有动物油脂制作的食物等。辛辣的食物,也会不建议多吃的,以免食用以后引起肠胃上面的刺激,导致患者的病情更加的严重。
  含盐量高的食物,是不建议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吃的,含盐量高的食物有,腌制的食物等,平时做菜也不要放太多的盐,吃得过咸,可引起血容量增加而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的负担,促使或加重血管并发症,导致糖尿病加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多加的锻炼身体,加强自身的体质。



糖尿病人能吃草莓吗相关阅读


果糖注射液作为注射剂常规溶媒合理吗

果糖注射液作为注射剂常规溶媒合理吗?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用果糖注射液吗?

关于果糖注射液作为常规溶媒使用是否合理,大家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认识:

1、 果糖与葡萄糖的区别在于其代谢绕过胰岛素代谢途径,没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2、 果糖无法刺激胰岛素分泌,并且果糖的代谢能绕过葡萄糖代谢的限速步骤,因此果糖的大量使用将更加恶化机体能量代谢异常。

3、 长期使用果糖,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并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

4、 由于上述第2、3点,长期使用果糖可能导致体循环中非酯化的脂肪酸增高,引起一系列的代谢障碍,同时由于不能合成糖元,将最终导致肥胖、血糖升高以及胰岛细胞损伤。

5、 与葡萄糖比较,体循环中果糖的增加对甘油三酯含量的升高作用更强,因此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

6、 几点认识:

1) 与常见治疗药物的配伍少见研究,不建议使用果糖作为注射剂的常规溶剂,且相对于葡萄糖注射液而言,价格贵;

2) 每袋500ml的5%葡萄糖输液仅提供85 Kcal的能量,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甚微;

3) 每袋500ml的5%葡萄糖输液仅提供25g葡萄糖,这种剂量的葡萄糖对血糖的影响甚至低于止吐药或抗过敏所使用的甾体激素对血糖的影响(2两米做的米饭,可提供葡萄糖75g);

4) 如果糖尿病患者对使用葡萄糖注射液有担忧,只需进行血糖监测和加用胰岛素对抗即可(1单位胰岛素克对抗4-5g葡萄糖)。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科学饮食

糖尿病患者完全不吃水果是不适宜的,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人是有益的。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已获控制后并非一概排斥水果。

对于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每天可以吃150克左右含糖量低的新鲜水果。如果每天吃新鲜水果的量达到200-250克,就要从全天的主食中减掉25克(半两),以免全天总能量超标。

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在两餐之间,饥饿时或者体力活动之后,作为能量和营养素补充。通常可选在上午9点半左右,下午3点半左右,或者晚饭后1小时或睡前1小时。不提倡餐前或饭后立即吃水果,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致使餐后血糖过高,加重胰腺的负担。

含糖量为3%以下的蔬菜,有以下几种,可供糖尿病人选食:大白菜、圆白菜、菠菜、油菜、韭菜、茴菜、苘蒿、芹菜、苤蓝、莴苣笋、西葫芦、西红柿、冬瓜、苦瓜、黄瓜、茄子、丝瓜、芥蓝菜、瓢菜、塌棵菜、蕹菜、苋菜、龙须菜、绿豆芽、鲜蘑、水浸海带等。

每百克食品量在10克以下的有青梅、西瓜、甜瓜、椰子乳、橙、柠檬、葡萄、桃、李、杏、枇杷、菠萝、草莓、甘蔗、椰子、樱桃、橄榄等,糖尿病人 可以选用。含糖量在11-20克的水果有香蕉、石榴、柚、橘、苹果、梨、荔枝、芒果等,就得小心选用。

超过20克的有枣、红果,特别是干枣、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其含糖量甚高,则禁忌食用。不少蔬菜可作为水果食用,如西红柿、黄瓜、菜瓜等,每百克的糖含量在5克以下,又富含维生素,完全可以代替水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不同时段血糖自我监测的适合人群

国外大规模糖尿病临床研究显示,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可降低和延缓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国际糖尿病联盟在糖尿病治疗指南中明确提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值是:糖化血红蛋白<6.5%,空腹血糖<6.0mmol/L和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

但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人群中,血糖控制达到上述标准的比例很低,即使在城市大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也只有25%左右。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没有进行科学的血糖自我监测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糖自我监测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为指导病人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糖化血红蛋白常常被看作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医师评估糖尿病血糖控制好坏的重要手段。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是由全天24小时的血糖决定的,因而一日多次的血糖监测更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变化的全貌,一次血糖监测影响因素很多,如果根据一次血糖测定结果调整治疗,往往会出现偏差。

因此,理想的自我血糖监测,应当是每天多时点测定血糖。然而,从经济学和病人依从性方面考虑,这样做并不现实。我们只能通过选择一天中具有特定意义及代表性的若干时点,通过测定其血糖值来反映全天血糖的变化情况。

那么,我们通常选择哪些时点?各个时点的血糖又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呢?血糖自我监测的频率如何掌握呢?

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自我检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时可以每周监测1-2天全天五个点或七个点血糖。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血糖达到控制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次;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每天7个点的血糖为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

有下列情况时应加强监测:

①开始使用胰岛素(尤其带胰岛素泵者)治疗的患者。

② 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③ 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

④ 有低血糖发生的患者。

⑤ 药物更换或调整剂量的患者。

⑥ 怀孕的糖尿病患者。

⑦ 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如:生病、手术、外出、激动等。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随机血糖监测。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和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这个时候检测血糖很有必要。另外,病人在感冒发烧、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也需要加测血糖。

糖尿病的治疗现状

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它是继肿瘤、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1.5亿,估计到2010年,患病人数将达2.21亿,2025年将增加至3亿,增长率为46%。其中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其增长率为57%,而糖尿病在中国的严峻形势更是发人深省。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是糖尿病重灾区,截至2003年,中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达2380万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据官方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政府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费用为800亿元。即便如此,中国糖尿病治疗的现实与理想仍有很大差距。糖尿病的控制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1、血糖控制

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DCCT)和糖尿病并发症干预流行病学研究(EDIC)的研究已显示,强化治疗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使1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达60%~80%。英国的研究亦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经严格的血糖控制后,相关并发症均有显著降低,其中减少微血管并发症25%,心肌梗死16%,减少糖尿病相关死亡10%。

对于2型糖尿病来讲,改善血糖控制可明显改善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但能达到指南所推荐的控制目标的人群却少之又少。当前各大权威糖尿病机构均倡导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评价血糖控制达标的“金指标”,中国采用的是亚太地区的糖尿病治疗指南标准,即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据亚洲糖尿病治疗现状调查2003年中国区最新结果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HbA1C平均为7.5%~11.6%。仅有11.5%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而绝大多数(88.5%)的患者血糖未能达标(HbA1C>6.5%),其中HbA1C>7.5%的患者占38.6%。提示目前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尚不充分。

2、血糖监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糖尿病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并发症产生,可以讲治疗的好坏将会影响今后若干年的发展。但是糖尿病又被称作无声的杀手,因为高血糖对人体有害,却常无感觉,因此及时准确的血糖监测是确保治疗达标的重要手段。但是,血糖监测现状还很不令人满意。

在美国,15%~20%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自我监测,香港地区约为10%,而我国大陆地区仅为1%。在美国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监测频率为30.1次/月,香港地区为8~10次/月,而我国大陆地区仅为2.5次/月。

3、并发症和合并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已经成为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高达75%),约70%的糖尿病病人是因为心血管疾病住院治疗。新诊断的糖尿病人可能已有慢性并发症,其中视网膜病变16.6%,微量蛋白尿21%。

国内4 000人的糖尿病并发症调查显示:合并下肢神经病变者38%,白内障44%,微量蛋白尿33%,严重并发症(主要指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肾衰、失明和截肢)2%~7%。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步增加。 目前已有很多专家倡导超越血糖中心模式,降低胰岛素抵抗与降糖并举,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并重。

我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作好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社会问题。长远来看,要做到彻底征服糖尿病,实现持久达标,全面改善代谢紊乱纠正糖尿病治疗的低达标率现状任重而道远。

糖尿病人怎样吃水果

糖尿病人可以吃水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指出,糖尿病患者的糖类应来自含高膳食纤维的蔬菜、豆类、全麦谷物、燕麦和水果。可见,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

但是,水果中通常含有较多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为避免吃水果后血糖快速升高,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控制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100~200克,尤其不要一次集中食用,分开食用最佳。

②吃水果后要减少主食:这样可以控制糖类总摄入量。一般吃100~200克(2~4两)水果,大致要减少50~100克(0.5~1两)主食。

③在餐间(如早餐和午餐之间)或睡前吃: 避免同时摄入水果和主食。一般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

④选择含糖分较少的水果。

什么水果含糖分少呢?

依靠查《食物成分表》往往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因为食物成分表上面的数据检测的是水果中的糖类(既有糖分,也有淀粉,甚至还包括一部分膳食纤维)。

何况,即使同一种水果,也会因产地和生长环境不同,而含有不同的糖分。比如,同一品种的西瓜,有很甜的,也有不怎么甜的,含糖量差异较大。根据水果口味甜与不甜来选择,既简单易行,又比较可靠。

简单地说,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多种水果,每种水果都不要选特别甜的。最好的做法是,糖尿病患者结合血糖监测结果,自己摸索出吃水果的合适时间、品种和数量。橙子、柚子、猕猴桃、苹果、西红柿、黄瓜、梨、草莓等糖尿病人都可以吃。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方剂

糖尿病常用方

益气养明,温阳补肾。

相关偏方验方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化湿,顺气和胃。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祛暑,化湿醒脾。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解暑,祛风润肠。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散风。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利湿,清暑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相关食疗

草莓桑葚沙拉

本品可滋阴补血、生津止渴,适宜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消渴口干、大便干结者食用。

草莓葡萄柚黄瓜汁

有助于肉类的消化,能有效抑制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可增强身体抵抗力。

西瓜草莓豆浆

西瓜是夏季清热解暑的最佳果品之一。吃西瓜后排尿量会增加,有利尿的作用,从而减少胆色素...

蜜桃草莓面膜

控油祛痘。

杏仁草莓奶昔

杏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酚类成分,能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还可减少心脏病和很多慢性病的发病危险。

相关茶方

草莓绿茶

润肠通便,清新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