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有哪些表现

2020-07-14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有哪些表现: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可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但多数患者疾病起病隐匿,以水肿为发病的首要症状,表现为肾病综合症,即:大于每二十四小时三点五克的蛋白尿,低于三十克每升的血浆白蛋白,伴有水肿和高脂血症。此时患者除水肿外还可伴发尿量减少,因为大量血浆蛋白丢失可导致感染,水肿导致血液高凝状态下肾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还可并发急性肾衰竭;
  除表现为肾病综合症外,还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伴或不伴有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除表现出肾炎的典型症状外,还可伴发以及肝炎的相关症状,如:黄疸,肝掌,蜘蛛痣,低蛋白血症,凝血系统异常,胆红素排泄异常,大量腹水,消化道大出血,门脉系统高压等表现。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有哪些表现相关阅读


为什么ACEI用于肾病治疗

ACEI可以用于肾病治疗吗?而有的文献将ACEI类药物归为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这是为什么呢?

ACEI类药物是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临床上常用的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的全身作用是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对肾脏的作用是使出球小动脉收缩更显著,从而造成一定的肾小球内压以维持肾小球滤过率。ACEI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以下肾病:

糖尿病肾病特别是1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起病非常隐秘,早期无任何症状,而且无法通过常规方法检测出来,到临床上发现蛋白尿时,已经达到第三期。按照以往的理论,患者进入这一期后,病情已不可逆转,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逐月下降,平均在5年后进入尿毒症期。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中,有许多独立的危险因素,如肾小球肥大等,而血管紧张素Ⅱ能够显著增强这些因素的作用。近年来,国外的大量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受体)抑制剂是现在已知的惟一对1型糖尿病肾病有效的药物,甚至有医生报道对2型糖尿病肾病也有效,但还有待于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可用于治疗经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无效的蛋白尿许多医生报道给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无效的蛋白尿患者使用ACEI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ACEI类药物治疗蛋白尿的机制有以下几点:

1.通过降低血压,减轻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在一定范围内降低蛋白尿;

2.通过选择性扩张出球小动脉,从而降低肾小球内压,减轻了推动白蛋白通过肾小球基底膜的动力,从而降低蛋白尿;

3.通过改变肾小球(特别是基底膜)的结构,降低肾小球对白蛋白的通透性,从而降低蛋白尿。

ACEI类药物对肾脏最显著的作用是降低肾小球内压,这也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基础。但另一方面,肾小球滤过依赖一定的肾小球内压,所以使用ACEI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这也是为什么说在使用ACEI类药物时要监测肾功能的原因。《美国家庭医生杂志》把ACEI类药物归为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这是因为,对于血容量严重不足、孤立肾肾动脉狭窄和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肾小球的滤过完全依赖血管紧张素Ⅱ,这些患者使用ACEI类药物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肾功能迅速恶化;另外,对孤立肾肾动脉狭窄和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使用ACEI类药物后还可导致致命性低血压,因此,上述患者可以被看作是使用ACEI类药物的绝对禁忌症。还需要指出的是,ACEI类药物会导致血钾升高,而尿毒症患者最主要的电解质紊乱就是高血钾,所以,对血肌酐超过300μmol/L,而没有进行肾替代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要慎用ACEI类药物,如果必须要用,一定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

巧吃豆类固肾精

很多人都认为肾病患者不能吃大豆以及豆腐、豆皮、豆浆等大豆类制品,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完全正确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的余仁欢主任告诉大家,大豆不仅是一种高蛋白的食物,从中医的角度看,很多豆类都是具有药用功效的。余主任在临床也经常在给患者开的方子里加入不同的豆类药。那么,肾病患者究竟应该怎么吃豆呢?豆类药物又有哪些养肾功效?

处于肾病不同阶段的患者,适合摄入的豆类的量也是有所不同的。余主任专门给我们总结四种常见情况下,肾病患者应该摄入的豆类的量:1.患者肌酐、尿素氮不高时,可以适量食用大豆,用量约在每天30克左右 2.患者肌酐、尿素氮偏高时,需要尽量少吃,用量约在每天5克以下 3、患者有水肿的情况(有低蛋白血症),应该适量多摄入一些大豆,用量约在每天10-20克 4、当患者已经透析时,应该适量多摄入一些大豆。

水肿是肾病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肾病水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脾肾不足。脾肾不足除了是肾病水肿的原因以外,也与很多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有关系。如何健脾补肾、消水利肿呢?余主任推荐了一种豆类药——黑豆。他给出了一个在临床常用的黑豆消水方。以及适合大家在家里使用的小药膳——补肾黑豆。

还有一种病证在肾病临床比较常见就是湿热内蕴证。临床有句话叫做湿热不去,蛋白难消,指的就是湿热内蕴对于肾病患者的危害。同时,湿热内蕴也与各种慢性疾病有密切的联系。如何清热祛湿呢?余主任推荐了另一个豆类药——大豆黄卷

失眠也是肾病患者常出现的一种症状,它的主要原因是心肾不交。针对心肾不交的情况,余主任推荐使用具有清热除烦作用的淡豆豉。并介绍了一个治疗心肾不交的经方栀子豉汤。并且推荐了一个适合日常使用的小茶饮。

盐太多是高血压和肾脏病的高危因素

盐太多是导致高血压主因,也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高危因素。

人体的血管是密闭的,血管里的血液越多,压力(血压)就越高。血液量的多少与血液中水和钠的直接有关,水和钠的排泄又是由肾脏来控制的。我们平时吃的盐、喝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肾脏生成尿液排出。如果吃盐太多,超过肾脏的排泄能力,水盐就会在身体内积聚过多,造成血容量增多,最终导致高血压。如果肾脏出了问题,哪怕只是一些极轻微的肾脏损害,也可能会造成其排钠排水的能力下降,出现水钠潴留,临床上导致高血压和浮肿。

要控制高血压和浮肿首先就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日氯化钠的摄入量控制在3~6克。根据我们的调查,很多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平时吃的盐都超过这个限度。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吃低钠盐

低钠盐是以氯化钠、碘酸钾或碘化钾为原料,再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从而改善体内钠、钾、镁的平衡状态,可预防高血压。因此,低钠盐最适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长期服用。普及和推广食用低钠盐,是预防高血压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由于低钠盐是高钾低钠,钾离子的摄取量相对增加,因此,肾脏病、肾功能不全者,尤其是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不能将钾有效排出体外,容易造成高血钾,高血钾可以引起心律不齐,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和心跳骤停。

慢性肾脏病患者可食用大豆及豆制品

慢性肾脏病是一类免疫和(或)非免疫机制参与的慢性肾脏疾病,而饮食蛋白质与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系在150年前已被人们所认识,提出减少饮食蛋白质的摄入可以改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毒症症状。自此,大量的文献报道低蛋白饮食可改善或延缓动物和人类慢性肾衰竭的进展。但如何在慢性肾病中应用营养治疗,以何种类型蛋白质最为合适等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

目前我国的主食中大米、面粉、玉米等,虽然含较多的蛋白质,但其中含有必需氨基酸较少或比例不当,生物价较低,故宜少吃以增加优质蛋白,而动物蛋白作为高生物效价蛋白在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低蛋白饮食可能有以下几点益处:(1)低蛋白饮食可减少消化道症状,并有助于防治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2)低蛋白饮食可以使机体在低蛋白供应时重新利用尿素的氨氮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质,以减轻或防止肾功能的恶化。(3)低蛋白饮食可以减少肾小球高滤过和高代谢,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但近几年来,大豆蛋白对肾脏的有益作用受到相当大的关注,特别是改善脂代谢优于动物蛋白,食用富含植物植物雌激素的植物蛋白能明显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在低蛋白饮食的治疗中,不应将大豆蛋白列入禁食之列。

大豆蛋白是高生物效价的完全蛋白,是大豆的主要部分,约占35%-50%,属球蛋白类。大豆蛋白包含许多特殊的成分,如异黄酮、L-精氨酸和L-赖氨酸比例较高的单氨酸、缩氨酸、皂角苷、植酸、纤维及胰岛素抑制剂,各种不同的成分发挥不同的生理作用,其中大豆异黄酮的作用举足轻重。异黄酮在结构上与内生性雌激素、雌二醇相似,因此有弱的类雌激素作用;同时也显示了有降低胆固醇、抗癌基因、抗氧化等作用。大豆蛋白中赖氨酸富,蛋氨酸含量相对较低,其余几乎均与动物蛋白相似。大豆皂角苷可抑制血清中脂类的氧化,抑制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并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而植酸能帮助控制血磷水平,因此可能对慢性肾脏病的钙磷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有悠久的食用豆类及豆制品的历史,豆制品的种类丰富,如豆粉、豆汁、豆腐等。且我国东北大豆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营养丰富。亚洲人进食大豆相对较多,据估计,中国大陆地区的人每天进食约10g,台湾和日本为30-50g,即相当于进食异黄酮20-80mg。长期食用大豆及其制品,可能减少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同时,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可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每天摄入大豆30-50g即可使脂质下降,而血清总胆固醇每下降1%,心血管病发生率会下降2%。

中医对大豆与肾脏的相互联系早已认识到。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 。而《类经》对大豆与肾病的关系的理解则更加深入,说:“脾病者,宜食米饭牛肉枣葵。(此下言脏病所宜之味也。脾属土,甘入脾,故宜用此甘物。)……,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大豆黄卷,大豆芽也。肾属水,咸入肾,故宜用此咸物。)……”在长期的中医医疗实践中,赤小豆、黑大豆作为是治疗水肿的常用药物或食物,并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不管从中医和西医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应将大豆蛋白列入慢性肾脏病患者禁食之列。

对肾伤害最大的5个坏习惯:太多的年轻人都控制不住,你能么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总之肾脏的健康说明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系统的活力。同时,肾脏也被称为“工厂”,它生产了很多与人体内分泌、代谢有关的激素,帮助调节血压、维持骨骼功能、生成红细胞。但是,肾脏疾病却屡增不减,这很大程度地跟我们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最伤肾的习惯之一

长期喝饮料

喝饮料是男性朋友最常用的补水方式,经常能看到他们口渴时就拿一杯饮料喝,顿时精神抖擞。但是这些饮料基本为酸性,饮用后会改变人体的酸碱度,而肾脏是调节人体酸碱度的主要器官,长期过度摄取软饮料及运动饮料,会给肾脏带来负担,增加肾脏损伤的概率。

最伤肾的习惯之二

滥用壮阳药

很多壮阳药都含有肾毒性的成分,不仅会严重损害肾脏,有一些甚至对其他器官造成伤害。同时,一些抗生素、消炎镇痛药都具有较大的肾毒性。在服用时一定要遵循医嘱。需要注意的是,在壮阳这方面,很多人会更加相信偏方食用蛇胆等。可这些天然药物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特殊工艺炮制,不仅不能够入药,反而还会而导致急性肾衰竭。

最伤肾的习惯之三

纵欲过度

“夫精者,生之本也”,纵欲太过,除伤肾精,对其他脏腑也会有所危害。中国古代共有200多位君王,但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9岁,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过度纵欲所致。短期的禁欲是可以让身体有一个缓冲期,让身体前期造成的损伤有一个休息的空间。

最伤肾的习惯之四

憋尿

有些人迫不得已需要憋尿,也是有情可原的,但是长期憋尿就不好了,很容易使膀胱的压力变大,反射的反应紊乱,造成尿液重新返回到身体,进而也会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炎的发生。

最伤肾的习惯之五

大量抽烟

研究表明:血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血肌酐过高就需要注意肾脏问题了。而如果每天多吸 5支烟,3年内血肌酐升高的风险比不吸烟的人增加 31%。无论男女,每年吸烟量累计超过 25包时,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就明显升高。

如果已经得了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吸烟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肾功能损伤,还会更快进入尿毒症状态。

烟草里的尼古丁成分,以及镉、铅等重金属元素,都会对肾脏造成严重损伤。研究显示,长时间每天吸烟超过 20支,肾皮质蓄积的镉含量增加 45.7%。

此外,由吸烟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引起肾动脉增生硬化,让肾病病程加速,病人就需要更早开始透析治疗。

如何判断自己肾气不足呢?

1、尿量变化

正常人夜尿很少,如果发现夜里要起来好几回,而睡前喝的水并不多,更要警惕肾脏病变。

2、尿性状改变

健康的尿:透明的浅黄色,喝水多或清晨第一次排尿颜色稍深。如果尿色发红,或者尿中泡沫多,要注意。

3、水肿

肾脏是人体代谢水的器官,肾不好,水就会蓄积。早上起来发现眼皮浮肿,双脚、双腿浮肿,要考虑肾脏的问题。

4、恶心、呕吐

肾脏病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5、皮肤瘙痒

肾有问题,体内的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刺激皮肤;身体内积累的毒素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生活中该如何养肾护肾呢?

一、别吃太多的盐

盐,是让肾累赘的主要首恶。饮食中的盐分95%是由肾脏代谢掉的,摄入得太多,肾脏的累赘就会增加,再加上盐中的钠会招致人体水分不易排出,又进一步加重肾脏的累赘,从而招致了肾脏功用的减退。

二、茶疗养肾

有饮茶习惯的朋友可以用包谷须1g,蒲公英0.4g,玉竹0.3g,玫瑰花0.3g制成蒲公英玉米须茶每天饮用,对缓解肾炎、抑制肾结石都有很好的帮助。

蒲公英护肝补肾、清热解毒,是促进肝肾活动的一味良药,既可以改善肾脏引起的水肿,又能促进有害物质经肾脏排出体外,对肾炎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玉米须入肝、肾、膀胱经,可辅助治疗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等病。玉竹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大明本草》里面记载:玉竹“除烦闷,止消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

三、经常按摩腰眼

古方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不仅可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又可刺激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

四、二个穴位,每天按一按,强壮肾脏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位于足心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

按摩涌泉穴具有益精补肾、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缝处。

可在每日睡前先用温水泡脚,双手互相搓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涌泉穴,右手心按摩左脚涌泉穴,把双脚搓热。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被古人称为“回阳九穴之一”。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经常按揉太溪穴有很好的补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