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能治好吗

2020-07-14

腰椎间盘突出能治好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卧床休息,如果疼痛较重,可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等。骨盆牵引、针灸理疗、按摩等。如果患者腰腿痛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经过半年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逐渐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或者有明显神经受累表现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治愈。如果患者为中央型突出,有马尾神经综合症,括约肌功能障碍者,则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能治好吗相关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是“坐”出来的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都市白领、IT人员等电脑族由于经常在电脑前久坐,且坐姿往往不正确,这样成年累月地使腰椎间盘处于高压状态,很容易出现腰椎退变、撕裂、椎间盘突出。

同时长时间坐位工作使背部肌肉长时间牵拉,易引起腰背肌劳损,导致慢性腰痛及腰椎稳定性的破坏,进一步加大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可能。

“电脑族”如何有效的远离腰椎间盘突出?

坐具的高低必须与本人的身体比例适中。研究发现办公室白领中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很多都存在坐具不合适的情况,实际上选择合适的坐具十分重要。

最好能有一定后倾角的靠背,整个座椅的曲线应符合人体的生理曲线,材质应选择硬质或者偏硬,建议不要久坐沙发。办公伏案工作时坐具与办公桌的距离及高度应与自身身体相适应,不应太高也不应太低,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腰椎及周围肌肉的劳损。

伏案工作持续时间不应超过一小时。长时间固定于某种姿势容易导致腰背肌出现疲劳而加重症状,工作间隙应当注意经常调整身体的姿势,每隔一段时间都应站起来活动活动腰部,进行腰背肌的前屈、后伸、旋转运动,以防止肌肉持续某一姿势后的劳损、痉挛。

应避免睡很软的床垫,保持高质量的睡眠。人在睡眠中,腰部处于放松状态,可使腰椎间盘盘内压力在高质量的睡眠中得到充分的释放,使髓核、纤维环得到较好的营养,延缓退变的发生,进而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

另外,体力劳动者对工作也要量力而行,避免腰部受力过重,从而减少因腰部不协调运动而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

应注意保暖,防止腰部受寒受潮。特别是在办公室里会装有空调,过低的温度和过于潮湿的环境会使腰背肌肉痉挛,血液循环差,不利于腰椎的保护。

平时加强腰背肌的保护和锻炼。对于办公族来说平时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体力活动的时间很少的,应当加强平时的锻炼,增强体质,多参加体育锻炼如游泳、跑步等。另外可以刻意进行一些针对腰背部肌肉的锻炼,比如“燕飞””鱼跃”等动作的训练,以加强腰部力量和稳定性,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有什么生理作用

椎间盘三大结构的作用并不是独立可分的,只有在髓核、纤维环、软骨板三者共同作用时,椎间盘才形成其独特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功能。

与脊柱其他节段椎间盘的基本功能相似,在脊柱承受躯干重量、联系肢体、保持整个身体正常生理姿势、进行躯干各种运动的过程中,腰椎间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的作用如下:

①连接上下椎体:椎间盘连结上下相邻的两个腰椎椎体,并使两个腰椎椎体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度;

②保持脊柱腰段的高度:正常情况下,所有椎间盘的高度之和占整个脊柱高度的1/5,因此腰椎间盘维持了脊柱腰段的高度;

③维持脊柱腰段的生理曲线:由于腰椎间盘具有前方厚、后方薄的特点,因此脊柱腰段呈现生理性前凸曲度。这种生理性前凸曲度具有较重要的生物力学意义;

④保持椎间孔孔径、容积大小及关节突关节的间距:正常情况下,腰椎间盘高度可使腰椎间孔与其间穿行的脊神经保持良好的空间关系,此时腰椎间孔的孔径通常为脊神经根直径的3~10倍。但是一旦产生椎间盘突出或椎间关节失稳等现象时,腰椎间孔的孔径和容积变小,导致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或受刺激而出现腰痛等一系列症状。另外,腰椎间盘变窄后,关节突关节的间距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并逐渐出现关节突关节的松动和骨质增生;

⑤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压力:虽然腰椎椎体间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但髓核的半液体状结构可使整个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压力;

⑥缓冲减震作用:椎间盘的弹性作用,特别是髓核所具有的形变作用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效应。在人体跳跃、高处跌落等身体垂直运动或肩、背、腰部突然负荷重物等活动时,髓核的流体力学能将上部体重均匀地传至下位椎体表面,因此可产生吸收震荡及逐渐减压的作用,以达到缓冲的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检查有哪些改变

磁共振(MRI)的出现,可以说是影像学中的重大进展,是非侵入性和无放射性损害中以往任何检查手段都无法相比拟的,其对人体组织结构的影像显示,较CT检查更为确切和真实。 MRI图像上所表现的信号,大体上分为高、中、低三种强度。通常,在T1加权条件下,骨皮质、韧带、软骨终板和纤维环为低信号强度;富有脂肪组织的椎体、棘突等骨松质则表现中等信号(由于含多量骨髓组织之故);椎间盘介于前两者之间。脂肪组织为高强度信号,脊髓和脑脊液次之。T2加权对椎间盘组织病变显示更明显,在T1加权图像上显示较低信号,T2加权反而加强。由于T2加权脑脊液信号强而发亮,致使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时的显示更加清楚。MRI检查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可以观察病变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MRI检查除可获得三维影像用于诊断(阳性率可达99%以上),更为重要的是此项技术尚可用于定位及分辨“膨隆”、“突出”与“脱出”,从而有利于治疗方法和手术入路的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家庭康复需注意哪些方面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难,易复发,患者进行家庭康复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各种不同的活动姿势,养成了各自的习惯,其正确与否对人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我们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姿势以及睡眠姿势等要合理。

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刺激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增强肌肉的肌力和耐力,重塑肌力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从而起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

卧硬板床,侧卧位时屈髋屈膝,两腿分开,腿下垫枕,避免脊柱弯曲的“蜷缩”姿势;仰卧位时可在膝、腿下垫枕,避免头向前倾、胸部凹陷的不良姿势;尽量避免俯卧位。经常变换体位,避免久坐、久站、久行。长时间伏案工作者,应积极参加工间操活动,以避免慢性肌肉劳损。

勿长时间穿高跟鞋站立或行走。

正确应用人体力学原理,节省体力,避免损伤,尽量避免大弧度弯腰,杜绝无准备的弯腰,持重物、急转、猛蹲、骤起等动作,防止再次受伤;如站位举起重物时,应高于肘部;避免膝、髋关节过伸;蹲位举重物时,背部应伸直勿弯;

搬运重物时,宁推勿拉;搬抬重物时,应将髋膝弯曲下蹲,腰背伸直,主要运用股四头肌力量,用力抬起重物再行走,避免采取不舒适的或紧张的体位或姿势。

采取保护措施:劳动和外出行走时,应配戴有保护作用的宽腰带。注意活动前的准备和运动中的保护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了解动与静、练与养的关系,注意腰部保暖,冬季可热敷,夏季不贪凉。

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食品,吃新鲜蔬菜、水果及纤维化食物,多饮水,忌辛辣、香、燥之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易引起复发的因素,可有效地降低复发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尽量不手术

治疗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许多,但无论哪一种也不是适合所有的人,当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严格、规范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者有些比较少见的类型,一发作就表现的比较严重,有时就真的需要手术治疗了。

当腰椎间盘突出时,纤维环、后纵韧带及硬膜的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引起腰背疼痛;突出物直接压迫神经根,则会引起下肢放射痛,如果突出物巨大,压迫到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就会出现大、小便功能紊乱,双下肢不全瘫痪等症状,这时候一般要考虑手术治疗了,腰椎间盘的手术方式很多,其主要目的都是去除突出物造成的机械压迫和化学刺激,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

严格来讲,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一样,也是对症治疗,而非所谓“根治”。手术既不能使腰部恢复发病以前的状态,也不可能终止腰椎退变的过程。因此,患者对手术治疗应有足够的认识。

说到这,我还是要提醒大家,慎重选择手术,一定要先尝试非手术治疗,当然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目的只有一个,安全康复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