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后大出血的症状

2020-07-14

顺产后大出血的症状:
  顺产后发生大出血,一般是在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发生的出血,这样的出血大部分都发生在产后1到2周。这个时候患者的恶露,有暗红色突然变成了鲜红色,而且这样的出血量比较多。另外大部分女性会伴有发热贫血以及小肚子疼痛这样的症状。
  在妇科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子宫比较大,而且比较软。宫口也是比较松弛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赶紧的做B超检查,找到引起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要看一下子宫腔里面有没有残留的恶露,另外剖腹产的切口愈合情况是怎么样的。这种情况需要赶紧的给予药物治疗。如果怀疑有胎盘或者是胎膜残留的,要及早的行刮宫手术。如果是怀疑剖腹产以后子宫切口的裂开,这个时候可以先用消炎药物治疗,然后再观察情况。



顺产后大出血的症状相关阅读


产后子宫出血的症状

产后子宫出血对产妇的身体有很大危害,了解子宫出血的症状,有利于产妇在产前提前做好准备,在出现问题后及时发现,积极处理。产后子宫出血最典型的症状是阴道出血量增加,同时还可能有子宫变软、心跳加快以及休克的症状,一定要引起警惕。

许多产妇在生产之后会有子宫出血的现象,而这种情况对产妇的生命可造成直接威胁,因此,一旦出现产后子宫出血,应尽快找出出血原因,积极治疗。那么,产后子宫出血的症状有哪些呢?
  一、阴道出血量增加
  产后子宫出血有可能不会出现突然、大量的出血,有可能稳定出血直至出现严重的血量过低。也可能在几小时内出现大量的血液流失,因不同原因导致的产后子宫出血,其临床表现是不同的。如果因产道裂伤引起子宫出血,可在胎儿一分娩出后就出现颜色鲜红的阴道流血现象。如果因胎盘因素造成的子宫出血,会在胎儿分娩后的几分钟开始流出颜色较暗的血液。而由于胎盘胎膜残留或宫缩乏力引起的子宫出血,可在胎盘娩出之后出现流血现象。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子宫出血,则可出现阴道的持续性出血。
  二、子宫大且软
  在产后24小时内,子宫应该是一个球状体,且子宫底的高度应在脐下或与脐平,且在腹部的中线上。如果子宫收缩无力,触摸时难以摸到子宫,或者子宫比较软,在按摩时子宫呈较硬的状态,一旦停止按摩,子宫又开始失去张力。
  三、心跳加快、血压下降
  出血时产妇的心跳会加快,当出现持续出血后,血压可下降。脉搏如果加快到100-120次/分,或者当收缩压低于90-100mmHg时,往往此时的失血量已经达到全身血量的25-35%了。
  四、休克症状
  产后子宫出血对产妇的影响与产妇妊娠期血容量增加的多少、非妊娠期的血容量以及分娩时的贫血程度有关。如果出现阴道大量流血,或者虽然出血量少,但持续时间比较长,产妇很可能会有休克的症状,比如脸色苍白、头晕以及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等等。

产后大出血是什么症状

产后大出血是阴道流血量过多的症状,当出现这种症状以后,产妇必须要及早的接受治疗,不然会危及到自己的生命。目前经常被使用到的治疗方法为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

虽然说现如今的医学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女性朋友们在生产的时候依旧要小心谨慎,因为现如今在生产过后,还是有很多产妇会存在着异常状况,比如说产后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甚至会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那产后大出血是什么症状呢?
  一、产后大出血是什么症状呢
  产后大出血是阴道流血量过多的症状。当产妇在生产过后,出现阴道流血量过多情况的时候,就会导致自己的身体出现头晕,浑身乏力以及面色苍白等状况,同时大部分产妇都会存在着口渴以及尿少的症状。除此以外,部分患者还会存在着血压下降以及心率过快等现象,这需要及时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才能够发现以上这些症状。
  一般情况下来说,产后大出血的症状多发作在产后42小时内。大部分产妇出现的产后大出血状况都发生在产后两小时内,少部分患者会发生在24小时之后。如果是在产后两小时内出现产后大出血状况的话,又被称之为早期产后大出血。如果是在产后24小时之后出现产后大出血状况的话,则被称之为晚期产后出血。
  二、产后大出血怎么办
  产后大出血是非常严重的病症,患者必须要及时处理。目前比较常被使用到的治疗方法为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药物疗法就是通过缩宫素来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但如果患者在使用完缩宫素以后,依旧存在着血流不止状况的话,那么只能够采用手术疗法了,一般需要切除患者的子宫才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
  从临床医学统计的数据研究表明,晚期产后出血所出现的概率是比较低的。但是不管是晚期产后出血还是早期产后出血都是极其严重的问题,这也是现如今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产妇一旦发现自己出现产后大出血状况以后,必须要及时处理。

产后出血的治疗措施

产后出血一般是指产妇完成生产后的24小时内出现大量不正常的血液,大量出血可能会导致产妇贫血虚弱,甚至休克。一般会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或者进行清宫手术,已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帮助产妇脱离危险。

产后出血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想要选择治疗措施要根据引发出血的因素进行选择,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引发了产后出血,并且针对这些因素应该采取怎样的治疗措施,解决产妇大量出血的难题,那么产后出血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一、保守治疗
  1.按摩子宫

  如果出血是由于产妇精神极度紧张,对分娩过度恐惧,尤其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信心所导致,或者是因为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引起,那么可以适当的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以减少出血量。
  2.药物治疗
  如果是由于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或产程加快,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引起,可以适量使用药物帮助子宫收缩,以及恢复产妇体力,避免产妇因失血而休克。
  3.凝血治疗
  当分娩后凝血物质缺少或不能很好的发挥凝固血液的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另外如果是出血过多也会造成凝血障碍,因此大量出血的产妇就需要选择凝血类药物,不过使用的时候要观察产妇的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二、手术治疗
  如果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子宫纤维过度伸展,如巨大胎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情况引起的子宫收缩无力,并诱发大量出血的情况,那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对于创口进行补救,需要清宫的需要进行刮宫处理。
  因为产后产妇身体虚脱,需要精心的呵护,此时可能因为多重原因造成产妇在产后大量出血。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危及生命,在产妇产后要仔细观察产妇的出血量,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进行止血治疗。

产后多久来月经正常

女性在产后5-6个月可以有第一次月经来潮,但具体情况并不能确定,可能会受到分娩方式、是否喂养母乳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但如果一直不来月经,就需要注意做好生活方面的调理,平时可以进行自我按摩,还要及时去做检查。

众所周知的是,女性一旦怀孕月经就会停止,在生完孩子后才会逐渐恢复。如果是新手妈妈,可能就会对于月经恢复情况不太了解,根本不知道具体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有第一次月经来潮。而此时就有必要加强了解,那么产后多久来月经正常呢?
  一、产后多久来月经正常
  一般情况下女性生产后经过5-6个月可以有第一次月经来潮,但具体情况并不能一概而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体质以及产后护理情况、分娩方式、是否喂养母乳等。所以一部分女性最早可在产后6-8周左右即可来月经,晚的则可能会在生产后一年及一年半时来。
  二、产后不来月经怎么办
  1.注意生活调理
  有一部分女性在生产之后可能一直没有恢复月经,这就可能是由于照顾宝宝经常熬夜或者进食不合理所致。鉴于此,产后妈妈一定要注意保持有合理健康的生活饮食和作息习惯,尤其是可以多吃富含铁质等具有补血养血作用的食物,平时需要避免熬夜通宵,最好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2.自我按摩
  适当的自我按摩有助于促进月经恢复。建议产妇可以针对于阴交穴气海穴肾俞穴足三里穴以及命门穴等多个穴位进行适当按摩,每次可按摩1-3分钟左右,每天可反复按摩3-4次,这样可以起到较为显著的作用。
  3.及时去做检查
  如果在产后一直不来月经,就可能是生殖器官功能没有恢复所致,有可能与卵巢功能异常或者其它一些妇科疾病发生有关。建议要及时去妇科门诊做详细的检查,尤其是要选择做腹部B超以及白带常规等一系列检查项目,这样可以尽快确定具体的诱发因素,以便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

产妇一定要多注意护理保健,有一些在出院以后,会出现阴道大量流血的现象,常见在产后1到2周内发病,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胎盘残留、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等等,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具体出血的时间以及原因。

一、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间
  一般来说,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间在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需要及时去医院救治。这种出血又称产褥期出血。一定要找专业的医院进行生产,同时做好保健,有利于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随着现在剖宫率的升高,也间接导致了产后出血几率的上升,所以在产后的一个月,一定要注意保养。

二、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是最常见的病因。因为残留的胎盘坏死脱落的时候,因此会造成大出血的现象。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也会造成血栓脱落,血窦重新开放,从而导致子宫大量出血。
  对于剖腹产的产妇,有可能和伤口裂开或者是缝合技术不高,也跟子宫出现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产后一两周内,如果出现子宫大量的出血,必须及早到医院检查,查找原因,针对原因治疗。

如果是宫腔里有残留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清宫治疗,同时需要应用抗生素以及子宫收缩药物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定。另外,还要考虑肿瘤的因素,肿瘤也会造成产后出血的现象。
  看了上面的分析,当你身边的亲属及朋友,一旦出现产妇大出血的现象,一定不要惊慌,及时去医院进行合理的诊治,很快就会使产妇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