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苦地胆根怎么吃/服用-别名-性味归经

2019-08-22

《中药大辞典》:苦地胆根

拼音Kǔ Dì Dǎn Gēn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状主根圆柱形,弯曲,有很多棕色支根。质坚,折断面外层白色,内层黄色,中空。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毒。治中暑发热,温毒发斑,赤痢,头风,风火牙痛,痈肿及各种炎症性疾病。

①《本草求原》:"解暑热,治牙痛。"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斑痧发热、胃痛、咳、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含漱。

注意《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孕妇忌服。"

复方①解暑热:苦地胆根,同白豆、片糖煎。(《牛草药性备要》)

②治肺结核病咳嗽痪血:苦地胆草根二两,调猪赤肉炖服。(《泉州本草》)

③治头风:鲜苦地胆根二两,鸡一只,酌加开水炖熟后,再加少许红酒,分两、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风湿头痛:鲜地胆草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⑤治牙痛:苦地胆根煲酒含。(《生草药性备要》)

⑥治急性睾丸炎、慢性肾炎:苦地胆根五至六钱,和鸭蛋一、两个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痈肿:鲜地胆草根适量,食盐数粒。酌加大米饭同捣烂,敷于患处,一日一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⑧治乳腺炎:地胆头根捣烂冲酒敷患处。又可煎水冲酒服。(《岭南草药志》)

⑨治跌打损伤:地胆草根五钱至一两。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地胆根

拼音Kǔ Dì Dǎn Gēn

英文名Root of Scabrous Elephantfoot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phantopus scaber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茎直立,粗壮,二歧分枝,茎枝被白色粗硬毛。单叶,大都为基生;叶片匙形、长圆状匙形工长圆状披针形,长5-18cm,宽达2-4cm,先端钝圆,基部渐狭,边缘有圆齿状锯齿,两面被白色长粗毛,下面沿脉及叶缘的毛较密;茎生叶少而小。头状花序约有小花4个;总苞片8枚;多数头状花序密集成复头状花序,被通常3枚、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1-1.5cm的叶状苞片所包围;花冠筒状,淡紫色;全为两性花,先端4裂,一边开裂。瘦果有棱,被白色柔毛,先端具长硬刺毛;冠毛1层,污白色;中上部细长,基部宽阔。药期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2.白花地胆草 多年生草本,高0.8-1m,或更高。根茎粗壮,斜升或平卧,具纤维状根。茎直立,多分枝,具棱条,被白色开展的长柔毛,具腺点。叶互生;最下部叶常密集呈莲座状;基部叶在花期常调萎;下部叶长圆状倒卵形,长8-20cm,宽3-5cm,先端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稍抱茎;上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8cm,宽1.5-2cm,近无柄或具短柄,最上中叶极小,全部具有小尖的锯齿,稀近全缘,上面皱而是疣状突起,被疏或较密短柔毛,下面密被长柔毛和腺点。关状花序12-20个在茎枝顶端密集成团球状复头状花序,复头状花序基部有3个卵状心形的叶关苞片,具细长的花序梗,排成疏伞房状;总苞长国mm,宽1.5mm;总苞片绿色,或有时先端紫红色,外层4,披针状长圆形,长4-5mm,先端尖,具1脉,无毛或近无毛,内层4,椭圆状长圆形,长7-8mm,先端急尖,具3脉,被疏贴短毛和腺点;花4个,花冠白色,漏斗状,长5-6mm,管部细,裂片披针形,无毛。瘦果长圆状线形,长约3mm,具10条肋,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具5条硬刚毛,长约4mm,基部急宽成三角形。花期8月至翌年5月。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毒。主中暑发热;头痛;牙痛;肾炎水肿;菌痢;肠炎;乳腺炎;月经不调;白带;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含漱。

注意《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1.《本草求原》:解暑热,治牙痛。

2.《南宁市药物志》:治斑痧发热、胃痛、咳、痢。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苦地胆根怎么吃/服用-别名-性味归经-乡间郎中

中药苦地胆根怎么吃/服用-别名-性味归经

2019-08-22

《中药大辞典》:苦地胆根

拼音Kǔ Dì Dǎn Gēn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状主根圆柱形,弯曲,有很多棕色支根。质坚,折断面外层白色,内层黄色,中空。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毒。治中暑发热,温毒发斑,赤痢,头风,风火牙痛,痈肿及各种炎症性疾病。

①《本草求原》:"解暑热,治牙痛。"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斑痧发热、胃痛、咳、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含漱。

注意《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孕妇忌服。"

复方①解暑热:苦地胆根,同白豆、片糖煎。(《牛草药性备要》)

②治肺结核病咳嗽痪血:苦地胆草根二两,调猪赤肉炖服。(《泉州本草》)

③治头风:鲜苦地胆根二两,鸡一只,酌加开水炖熟后,再加少许红酒,分两、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风湿头痛:鲜地胆草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⑤治牙痛:苦地胆根煲酒含。(《生草药性备要》)

⑥治急性睾丸炎、慢性肾炎:苦地胆根五至六钱,和鸭蛋一、两个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痈肿:鲜地胆草根适量,食盐数粒。酌加大米饭同捣烂,敷于患处,一日一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⑧治乳腺炎:地胆头根捣烂冲酒敷患处。又可煎水冲酒服。(《岭南草药志》)

⑨治跌打损伤:地胆草根五钱至一两。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地胆根

拼音Kǔ Dì Dǎn Gēn

英文名Root of Scabrous Elephantfoot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phantopus scaber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茎直立,粗壮,二歧分枝,茎枝被白色粗硬毛。单叶,大都为基生;叶片匙形、长圆状匙形工长圆状披针形,长5-18cm,宽达2-4cm,先端钝圆,基部渐狭,边缘有圆齿状锯齿,两面被白色长粗毛,下面沿脉及叶缘的毛较密;茎生叶少而小。头状花序约有小花4个;总苞片8枚;多数头状花序密集成复头状花序,被通常3枚、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1-1.5cm的叶状苞片所包围;花冠筒状,淡紫色;全为两性花,先端4裂,一边开裂。瘦果有棱,被白色柔毛,先端具长硬刺毛;冠毛1层,污白色;中上部细长,基部宽阔。药期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2.白花地胆草 多年生草本,高0.8-1m,或更高。根茎粗壮,斜升或平卧,具纤维状根。茎直立,多分枝,具棱条,被白色开展的长柔毛,具腺点。叶互生;最下部叶常密集呈莲座状;基部叶在花期常调萎;下部叶长圆状倒卵形,长8-20cm,宽3-5cm,先端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稍抱茎;上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8cm,宽1.5-2cm,近无柄或具短柄,最上中叶极小,全部具有小尖的锯齿,稀近全缘,上面皱而是疣状突起,被疏或较密短柔毛,下面密被长柔毛和腺点。关状花序12-20个在茎枝顶端密集成团球状复头状花序,复头状花序基部有3个卵状心形的叶关苞片,具细长的花序梗,排成疏伞房状;总苞长国mm,宽1.5mm;总苞片绿色,或有时先端紫红色,外层4,披针状长圆形,长4-5mm,先端尖,具1脉,无毛或近无毛,内层4,椭圆状长圆形,长7-8mm,先端急尖,具3脉,被疏贴短毛和腺点;花4个,花冠白色,漏斗状,长5-6mm,管部细,裂片披针形,无毛。瘦果长圆状线形,长约3mm,具10条肋,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具5条硬刚毛,长约4mm,基部急宽成三角形。花期8月至翌年5月。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毒。主中暑发热;头痛;牙痛;肾炎水肿;菌痢;肠炎;乳腺炎;月经不调;白带;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含漱。

注意《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1.《本草求原》:解暑热,治牙痛。

2.《南宁市药物志》:治斑痧发热、胃痛、咳、痢。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