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脑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图片-故事

2019-08-20

樟脑的功效与作用】

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

【樟脑的药名】

樟脑

【樟脑的别名】

韶脑、潮脑、脑子、天然樟脑。

【樟脑的药性】

辛,热。有毒。归心、脾经。

【樟脑的应用】

1.疥癣瘙痒,湿疮溃烂  本品辛热燥烈,外用除湿杀虫、消肿止痒以奏效。治癣可与土槿皮、川椒、白矾等伍用。若与枯矾、轻粉共为细末,湿则干掺,干则油调敷,可治臁疮,如香白散(《外科大成》)。若与雄黄等分为末,用时先以荆芥煎汤洗患处,再用麻油调涂,可治瘰疬溃烂,如雄脑散(《外科全生集》)。

2.跌打伤痛,牙痛借其辛烈行散,消肿止痛之力以取效。治跌打伤痛,肌肤完好者,可泡酒外擦。治龋齿牙痛,与黄丹、皂角(去皮、核)各等分为末,蜜丸,塞孔中,如《余居士选奇方》。

3.痧胀腹痛,吐泻神昏  樟脑辛香走窜,有开窍醒神,辟秽化浊和温散止痛之功。与没药乳香(1:2:3)为细末,每次以茶水调服0.lg,可治感受秽浊疫疠或暑湿之邪,而致腹痛闷乱、吐泻昏厥诸证,如《本草正义》方。

【樟脑的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敷。内服0.1?0.2g,入散剂或用酒溶化服。

【樟脑的使用注意】

气虚阴亏,有热及孕妇忌服。

樟脑的故事

提到樟脑,多数人脑中浮现的恐怕就是樟脑丸了。因为它防腐、驱虫和除臭等功能,樟脑丸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不过,在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史上,樟脑可不只是简单的“白色小丸子”。它曾是无烟火药的原料,推动武器的革命性发展;它是人类发明第一种合成塑料赛璐珞的基本原料,用来制造耳环、项链等。

说到樟脑,人们或许只记得它有一种刺鼻的气味,其实樟脑也曾是人们一直抢购的香料之一。这种香料有两个主要产地。“中国樟脑”或“日本樟脑”出自同一种樟脑树,它们的质量相对要差些,即使在中国原产地--主要位于台湾地区(台湾曾是全世界最大的樟脑出产地,从1860年台湾开港之后,樟脑与茶、糖被当成“台湾三宝”,是清末最重要的出口商品。虽然今日樟脑产业势微,但樟脑仍与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它的止痒、消毒功效,许多药用品中都可见樟脑成分,包括曼秀雷敦、护唇脅、撒隆巴斯、万金油乃至于绿油精等),它的价格也远不及“芭罗樟脑”或“婆罗洲樟脑”昂贵,这种樟脑产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的一种樟脑树上。

12世纪时,一个中国作家认为采集樟脑是一个季节性的集体劳动,他描述说“当婆罗洲人进入山区采樟脑时,动辄数十人,身穿树皮制作的衣服,带足西米。”14世纪的阿拉伯作家戴玛史基则引用埃及书商艾哈迈德的话,描绘更加生动形象:人们在树上切开口子之后得赶紧扔掉斧头拼命跑开,因为担心樟脑液溅到自己脸上造成致命伤害。有人认为毒蛇经常出没在树的周围,每年只有在很短的一个时期,也就是在蛇交配的季节,人才可以靠近这些树,因为交配过后它们要到海里去纳凉。

即使在盛产樟脑的中国,芭罗樟脑也是较早进口的昂贵香料,通常被称作“龙脑香料”。在12世纪它不仅是苏门答腊岛的主要产品,同时也是婆罗洲(即我们俗称的撒拉瓦克地区)北海岸的主要物产。

在中国医学中樟脑可用以治疗眼疾及身体各部位的中风等症状,印度人用它来解毒,对罗马人来说它是做药膏的上等材料。很多传统药典都把樟脑看成“大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宗教圣殿建有姜汁泉和樟脑泉。

人们几乎不把樟脑作为香料,而是用在一种“清风羹”中。

唐朝时,曾把大米、牛奶、樟脑混合成白色乳品,经冰镇后,在炎热的夏天盛给一位中国小皇帝——唐敬宗吃。人们选择樟脑不仅是因为它的颜色,更是因为它的祛热功效。很多人和中国皇家厨师一样都认为樟脑有这种特性。

樟脑还可以让人想到很多其他的有意思的事情。喜好樟脑的小皇帝敬宗想出一个射击游戏:用涂有麝香和樟脑香味的纸飞镖投掷他的嫔妃们。对很多其他人来说樟脑有一种令人陶醉的香味。敬宗的前辈唐玄宗曾送给他最喜欢的杨贵妃十个樟脑做的护身符——实际是一种王室专有礼物,而她却把其中的几个送给了情人。

芭罗樟脑至今仍然是一种极其昂贵的香料,而且只在中国市场上有售。而中国樟脑却多被西方人使用——不是用做食品添加剂,而是用于制药和制作香料。如今樟脑树生长在印度、马达加斯加、阿根廷、加利福尼亚以及很多其他地方,同时人们也开始制造合成樟脑。

相关偏方验方

硫黄樟脑散

疥疮。

樟脑末

龋齿牙痛。

豆腐樟脑膏

下肢丹毒。

冰片樟脑液

痔疮。

相关食疗

牛脂樟脑膏

散寒化瘀。适用于冻疮未溃者及皲裂。

复方樟脑酒

温经通脉。适用于冻疮及局部干燥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