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图片-故事

2019-08-19

儿茶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儿茶的药名】

儿茶

【儿茶的别名】

儿茶膏、孩儿茶、黑儿茶、乌垒泥、乌爹泥、乌丁泥、粉儿茶、西谢。

【儿茶的药性】

苦、涩,凉。归心、肺经。

【儿茶的应用】

1.跌打伤痛  本品苦泄,入心经,能活血散瘀,疗伤止痛,可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可单用,或与血竭自然铜乳香等配伍。

2. 外伤出血,吐血蚰血  本品苦涩收敛,既能活血散瘀,又能收敛止血,《本草纲目》谓其能“举金疮,一切诸疮,止血收湿”。可用于多种内外伤出血病证。因其性清凉清热,故尤宜于血热出血。治外伤出血,常配伍血竭、降香、白及、龙骨等同用,如止血散(《实用正骨学》);治内伤出血,如吐血、便血、崩漏等,既可单用内服,又可配伍大黄虎杖等药同用。

3.疮疡不敛,湿疹,湿疮,牙疳,下疳,痔疮  本品苦燥性凉,能解毒收湿,敛疮生肌,外用可治疗多种外科疮疡、痔疮等病症。治诸疮溃烂,久不收口,可与乳香、没药冰片、血竭、龙骨等同用,研末外敷,如腐尽生肌散(《医宗金鉴》治皮肤湿疮,配龙骨、轻粉等;治口疮,可配硼砂等份为末,外搽患处;治下疳阴疮,单用研末,或配珍珠、冰片,研末外敷;治痔疮肿痛,以本品为末,配少许麝香,调敷患处。

4.肺热咳嗽  本品性凉清热,味苦降泄,入肺经,能清肺化痰,用治肺热咳嗽有痰,可配伍桑叶、硼砂、苏子等,如安肺宁嗽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儿茶的用法用量】

内服1?3g,包煎;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儿茶的故事

被称为“京中第一好医官”的刘裕铎在雍正和乾隆时期都在宫中做过御医,诊治水平颇高。一次乾隆的上腭部发干,有种火辣辣的感觉,刘裕铎等人敬上一味孩儿茶,请乾隆涂在发干部位或者含服都可以,很快就清除了口中的浮火。

其实,孩儿茶不是茶,它是一种豆科植物儿茶树的枝干或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的枝叶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内服清热化痰,治疗腹泻;外用敛疮止血,比如皮肤溃烂、牙痛、牙龈溃疡等。

北京中医医院赵文硕医生指出,孩儿茶在《本草纲目》中称为乌丁泥,别名儿茶膏、黑儿茶。性味苦、涩、凉,归肺经。乾隆上腭发干大概是由上焦肺胃伏火引起的,儿茶味苦性凉,苦能泻热,能起到消热去火的作用。

儿茶脅一般是在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块,加水煎煮,浓缩至糖浆状,冷却,干燥制成模型。一般是外用,临床上经常用它治疗湿疮流水(黄水或黄脓)、长时间不收口的疮,若与冰片配伍使用,效果更加明显。还可用于牙疳口疮、下疳、跌扑伤痛、外伤出血等。

儿茶在欧、美、日等国药典或药学著作中都有收载,作为收敛药或与其他收敛药合用治疗腹泻。在治疗腹泻时,患者需要内月艮,用量非常小,虽然儿茶在药店就能买到,但患者仍然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因为并不是所有腹泻都适用。对于久泻不止、便中有血的腹泻比较有效,但对于细菌性痢疾早期却不宜服用,因为儿茶具有收敛的作用,而细菌性痢疾不宜过早止泻,不利于细菌的排出。

相关偏方验方

儿茶二黄散

外伤性下肢溃疡。

儿茶散

牙根肿,极痛,微赤有白痕,舌尖粉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