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2019-08-18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泻火。用于气分热、烦渴、脉洪大之证、风热火眼、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及烧烫伤。

【寒水石的注释】

(1)积聚邪气:“积,邪”《新修》、《武本新修》作“精、耶”,据《千金翼》、《证类》改。

(2)皮中如火烧烂:《御览》无此六字。“烂”《证类》、《图经衍义》、《纲目》、《品汇》、《孙本》、《顾本》、《本草经疏》、《本经疏证》皆无“烂”字。《新修》、《森本》有“烂”字。从《新修》为正。

(3)久服:《御览》无“久服”二字。

(4)白水石:《新修》、《武本新修》作“泉”,其他各本皆作“白水”。从下文“一名寒水石、一名凌水石”情况看来,“泉”字似由“白水”笔误所致。

【寒水石的译文】

    凝水石,即寒水石,味辛,性寒。主治身体发热,腹中邪气聚积,形成肿块,皮肤内热如火烧,胸中烦闷痞满的症状,需水饮服用。久服的话,会使人不易觉得饥饿。又叫白水石。

【寒水石的形态分布】

    芒硝矿石为单斜晶系,晶体为短柱状,通常成致密粒状、被膜状。无色透明,但常带浊白、浅黄、淡蓝、淡绿等色。条痕为白色。玻璃样光泽。断口贝壳状。硬度1.5?2,比重1.5。性脆。形成于含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饱和溶液的内陆盐湖中。来自红石膏与方解石的寒水石见药材特征项下。

【寒水石的药材特征】

3-165  凝水石(寒水石煅寒水石)

    药材  方解石:规则的块状结晶,呈斜方柱形,白色或黄白色。表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透明或不透明,质坚硬而脆,用小刀刻划,条痕为白色或淡灰色,敲击时呈小块斜方体碎裂,断面平坦。气微,味淡。

另有一种红石膏也作寒水石用,为不规则的扁平块状,半透明。粉红色,凹凸不平。质硬脆,用指甲可刻划。敲击时垂直向断裂,断面有纹理,状如纤维。略带泥土气,味淡稍咸,嚼之显粉性。

    饮片  净寒水石以武火煅至红透,放凉,碾碎,即为煅寒水石。不规则块状,黄白色,质酥脆,光泽减少,手捻易碎。

【寒水石的附方】

 1.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去须)各等份,上细末,每服10克,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本事方》)

 2.治五脏六腑积热,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凝水石、石膏、滑石各25克,甘草10克。上药研末,每服5克,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3.风引汤: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200克,桂枝、甘草、牡蛎各150克,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英、紫石英、石膏各300克。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3升,煮三沸,温服1升。(《金匮要略》)

4.玉器散:治小儿湿热泄泻。寒水石、生石青、滑石各30克,水熬服。有效率很高。

 5.治丹毒烫伤:外用于小儿丹毒、皮肤热赤及水火烫伤,可煆研细末调敷患处。

 6.治黄水疮:寒水石30克,黄连12克,滑石18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以麻油或凡士林制成软膏,外擦患处,一日1次。

相关偏方验方

黄连寒水石汤

巴豆中毒。